作者:
大家好,我是王五。.訪問:.。·首·發
昨天講到在我和科塔娜兩個不懈的努力之下,‘秋風之墩’上的那個‘納米工廠’終于恢復了工作狀態。
然后為了測試這個設備的‘性’能,我把那四支不久前剛放入艦長室武器儲藏架中的槍械又重新拿了過來并丟進了‘納米工廠’中。我的想法是讓‘納米工廠’分析一下這三種武器的結構圖(hk416突擊步槍x1,雷明頓m870p霰彈槍霰彈槍x1,p90沖鋒槍x2),然后將它們與生化掃描的結果做一下比對,看看結果是怎樣的。
很快,科塔娜就將結果傳送到咱的生化上。然后經過體內生物質芯片的對比,我欣喜的發現兩種設備所獲描繪出的結構圖擁有983%的相似度。那17%的差異主要來自于兩種設備中納米機器人體積的差異‘納米工廠’中的機器人可以‘精’確到1\/500納米的等級,而哥們兒生化中的‘工程機器人’呢,它們可以‘精’確的千分之一納米,也就是說生化所描繪出的結構圖在詳細程度上比‘納米工廠’更為的‘精’細。不過,0002與0001納米,它們的差別很大嗎?
所以最后這個‘納米工廠’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這次測試。然后哥們兒想著反正都把那些槍給拿過來了,那就順便做一下保養好了。所以在我的要求下,科塔娜控制著納米工廠打磨了一下這四支槍械內部那些需要經常活動的部件,比如扳機、撞針和槍栓。然后又對這四支槍械的內部進行了一下除塵處理,最后還對兩支p90沖鋒槍以及那支hk416突擊步槍的膛線做了一下維護,將已經有一點兒磨損的槍管重新打磨了一便。
而在這段時間里呢,我又從戰艦尾部那個編號為m107的備件倉庫中找來了兩個用于固定硅晶體導管的鎖定閘,將那根導管的兩頭與‘納米工廠’和‘秋風之墩’號的連接部位分別固給定住了雖然硅晶體管的‘插’頭本身也具備一定的防脫離能力,不過誰知道這艘船會遇到什么情況。萬一在航行中這兩個‘插’頭中的一個或者兩者松動了的話,雖然問題不是太大,不過那不是還要哥們兒‘花’時間去修理么?與其到時候‘浪’費那個功夫,不如現在就把這種狀態扼殺掉。
一切搞定之后,時間也差不多已經來到了當天下午16時53分的樣子。我算了算,現在出發的話,以‘秋風之墩’使用‘靜默航行法’時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大約在19時30分的時候,這艘戰艦就可以到達美軍于比斯坎島南面、斯坎灣西南部的桑茲島上那個通訊基地的外圍了所謂的‘靜默航行法’就是讓‘秋風之墩’號不斷的變換表層記憶金屬外殼的形狀以打散船體破開水體或者遭遇到海流時所形成的‘亂’流以避免出現‘‘亂’流噪音’,從而使得聲納之類的設備無法監聽到這艘潛水母艦航行時所發出的雜音。
不過有一點我需要澄清,大家可千萬不要以為這艘戰艦是變形金剛啊,其實那些記憶金屬所改變的形狀以及幅度都非常的有限,這種金屬所能達到的最大形變程度大概差不多相當于人類活動手腕的時候手掌所能達到的范圍了。雖然聽著很牛‘逼’,不過這種航行的方法在實際的作戰中的應用并不是十分的廣泛,這主要是由以下兩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首先,‘靜默航行法’所能達到的極限速度非常的緩慢,它的最大航速差不多只有16節的樣子。再快的話,這艘潛水母艦表面的記憶金屬外殼就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船體不會在航行中鬧出什么動靜了。
其次,在航行中不斷變換形狀的記憶金屬會消耗整艘戰艦大量的能量,極其不利于之后的作戰心動這是因為水流的隨意‘性’所造成的,在水文條件惡劣的環境中為了打散那些海流,潛水母艦表面所覆蓋的那層金屬甚至不得不以每秒中10次形變的頻率來抵消雜音,這種工程所需要的能量對戰艦的反應堆來說差不多是一個天文數字。別忘了,這一級別的潛水母艦可是擁有250米長的艦身。
同時控制整個船殼變換形狀,它需要占用掉博茲格羅夫級潛水母艦內部核心計算機大量的運算能力。這在實際的作戰過程當中也是不被允許的,因為當這臺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更多的分配給了記憶金屬之后,它對于戰艦上其他設備的支持將會大大折扣。在最極端的情況下,上個世界與‘秋風之墩’同級別的戰艦甚至出現了船舵轉向滯后的情況。順便說一句,最后那艘戰艦差一點點就撞上了海底暗礁當然啦,這與那個逗‘逼’船長將靜默航行時的航速強行提升到20節這一點也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所以,在‘高達seed’世界中,這種航行的方法更多的是用于偷襲時走完最后一段路程又或者是在逃離敵方攻擊時用來隱匿行蹤的。不過,對于我和科塔娜來說,以上這些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大問題首先這艘戰艦上被額外的增加了一臺釧核反應堆(其實它是用來支持‘納米工廠’工作的,不過臨時拿來頂一下也是可以地),所以能量消耗這一點已經完全被避免掉了。而記憶金屬外殼所需要的運算能力呢,有科塔娜在,這還算是一件事兒嗎?因此,當科塔娜出現在艦長室的通訊器上告訴我已經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哥們兒可是一點都不感到驚訝。
“接下來你準備怎么做呢,王?”
“哦,是科塔娜啊,現在幾點了?”
說著哥們兒從艦長室內辦工桌的前面跳了起來,走到了通訊器的前面。
“現在是晚上19時37分。咦,你在看桑茲島的衛星地圖嗎?”
“沒辦法,誰叫等一下就要去那里了呢?對了,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在哪里?”
“桑茲島西邊10海里(約18公里)處。”
“深度呢?”
“海平面下240米。那么,你現在準備干什么呢,王?”
“現在嗎?當然是給自己做一份晚餐啊。”
“王!”
“好吧,好吧。真是的,開個玩笑而已嘛,用不用這么大聲啊?對了,‘秋風之墩’上有沒有充氣皮艇的庫存啊?”
“當然,現在船上存放了16艘充氣型的沖鋒舟。怎么你準備動用他們嗎?”
“是啊,10海里呢,難道你想讓我游過去啊?對了,那些沖鋒舟推進器的續航能力如何,能不能讓我走個來回,千萬不要走到一半就沒電了。”
“當然啦,推進器上燃料電池的續航能力可是能夠達到80海里,足夠你往返四次了。”
“好的,那就讓我們來制定一下接下去行動的方案吧。你看這樣可不可以啊,科塔娜。明天凌晨0點的時候,我要你上浮到海面上,然后我會利用沖鋒舟繞到島南面那片緊貼著美軍基地的峭壁那里。從‘谷歌地球’友情提供的衛星圖上看,那片峭壁幾乎無法攀爬,所以相信基地里的人應該不會在那里安排守衛或者巡邏路線。”
各位看官可千萬不要覺得這樣子制定計劃非常的兒戲啊,畢竟我和那個人工智能都不是專業搞這種東西的科塔娜是星際戰艦輔助人工智能,主業是帶著士官長裝‘逼’以及飛翔,副業是輔助戰艦航行,當然它偶爾也會搞一些發明創造,比如改進星盟對于能量的壓縮方式,使得unsc發明出了‘斯巴達光束步槍’。而哥們兒只是一個前程序猿,最多只會敲敲代碼,開開高達而已啊。
“然后在我們上浮到海面上之后,我需要你立即開始劫持衛星的工作。因為在進入到基地內部之后,我可以肯定會需要你的協助。”
\書\
“比如,由于不知道那個基地的內部構造,所以進去之后我會先想辦法找一臺計算機,看看能不能從它上面獲取到這個基地的結構圖紙,而這件工作就需要你來完成了。”
“為什么是我?我記得在你的生化上看到過一些強力的破解程序。根據我的分析,這些程序應該足夠對付對付那些計算機的了。”
“話是這么說沒錯,但是我不想在那些計算機上留下被人入侵過的痕跡。否則到時候被基地里的人發現的話,天知道會不會這引起美軍的注意,迫使他們對自己的通訊系統做出什么升級或者調整。所以我希望科塔娜你能出手,或者你可以在生化完成了破解之后將它所產生的痕跡全都消除掉。”
“好吧,這么說也有道理,我會負責破解那些計算機的。”
“多謝啊。對了,除了破解計算機之外,我還需要你做另外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最好能夠劫持一臺遙感衛星,從天空中俯瞰著那個基地,幫我注意點兒后背。比如,注意里面人員的動向以及實時計算新的撤退道路什么的。啊,對了,你還要注意自己周圍的海面上的情況,千萬別把‘秋風之墩’號給暴‘露’了。”
“好吧,小菜一碟,聽起來非常的簡單。對了,關于‘秋風之墩’你就不用擔心了。當你出發之后我會讓它下潛到潛望鏡深度,那樣的話既減小了它被人發現的可能,又不會丟失衛星訊號。”
“很好。那么現在,我能去做晚飯了嗎?”
“當然。”。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