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主宰第714章 地球上水的來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銀河主宰 >>銀河主宰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4章 地球上水的來源!

第714章 地球上水的來源!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漂泊的黑貓  分類: 科幻 | 進化變異 | 漂泊的黑貓 | 銀河主宰 
《》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漂泊的黑貓書名:

站在洞口外,老楊迫不及待的將探照燈照了進去,頓時,映入眼簾的一整堆的透明結晶體,反射出來的光芒,晃得人睜不開眼睛。復制網址訪問

“這是……冰?”雖然眼睛被晃得看不清,但老楊依然壓抑不住激動的心情,雙目死死盯著洞內,一邊不停的催促著白昊:“快快,進去,咱們進去看看!”

白昊呵呵一笑,立馬操縱著土塊鉆進了這個幽深的洞中,洞口狹窄,但里面竟然別有洞天,非常的空曠,是一處非常龐大的地底溶洞,高足足有幾百米,一眼看不到盡頭。

而在溶洞底部,隨著燈光的照射,竟然全是反光,強烈的反光,到處都是反光。

“這……”老楊震撼的無以復加,急忙跳下土塊,趴在地上細細查看起來,半晌后興奮的吼道:“是冰,真的是冰,哈哈,白昊你看,竟然全是冰塊,這下水源有著落了,只是奇怪的是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冰呢?”

“對啊,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冰塊?”當時離開地球的時候,雷歐克斯告訴白昊,基地附近有冰,讓白昊將建造基地的地方選在南極的愛肯特盆地,但具體有多少,并沒有給出具體數字,所以白昊也不知道。

眼前的冰塊數量之多,的確將白昊震撼到了,月球不過是一顆貧瘠、死寂的星球,怎么會有這么多冰塊?

這明顯不合情理!

“老楊,你說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冰?”白昊好奇問道。

老楊撫摸著眼前的冰塊,眉開眼笑:“關于這個問題,說實話我也說不清楚,不過可以從地球上水的來源,推斷出一些可能,畢竟每一個星球的發展歷程,極具相似性,尤其是我們太陽系內行星,本是同源而生!”

“地球上水的來源?”白昊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對啊,地球上的水是怎么來的,月球上的水應該相差無幾!

“關于地球水的來源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其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自生的,認為地球的水來自地球內部;另一種是外生的,認為地球水來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間。”

老楊解釋道:“這就是非常著名的自生說和外生說!”

“自生說又分為好幾種說法!”

“第一種:地球從原始星云凝聚成行星后。由于內部溫度變化和重力作用,物質發生分異和對流。于是地球逐漸分化出圈層,在分化過程中,氫、氧等氣體上浮到地表,再通過各種物理和化學作用最后生成水。”

“第二種,水是在玄武巖先熔化后冷卻形成原始地殼的時候產生的。最初地球是一個冰冷的球體,此后,由于存在地球內部的鈾、釷等放射性元素開始衰變,釋放出熱能,因此地球內部的物質也開始熔化。高熔點的物質下沉,易熔化的物質上升,從中分離出易揮發的物質:氮、氧、碳水化合物、硫和大量水蒸氣!”

老楊笑道:“試驗證明當1個立方的花崗巖熔化時,可以釋放出26升的水和許多完全可揮發的化合物。”

“第三種,地下深處的巖漿中含有豐富的水,實驗證明,壓力為15kpa。溫度為1,0000度的巖漿,可以溶解30的水,火山口處的巖漿平均含水6,有的可達12,而且越往地球深處含水量越高。”

“據此。有人根據地球深處巖漿的數量推測在地球存在的45億年內,深部巖漿釋放的水量可達現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

“巖漿中竟然也有水,而且還這么多?”白昊感到震撼,想想也是,熾熱的巖漿中怎么可能有水?那么高的溫度,水難道不會被蒸發殆盡嗎?

“在第三種說法的基礎上進行延伸,便有了第四種說法:火山噴發釋放出大量的水。從現代火山活動情況看,幾乎每次火山噴發都有約75以上的水汽噴出。”

“1906年維蘇威火山噴發的純水蒸氣柱高達13,000米,一直噴發了20個h。阿拉斯加卡特邁火山區的萬煙谷,有成千上萬個天然水蒸氣噴出孔,平均每秒種可噴出97°~6450°的水蒸汽和熱水約23,000立方米。”

“據此有人認為,在地球的全部歷史中,火山拋出來的固體物質總量為全部巖石圈的一半,火山噴出的水也可占現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

“第五種說法:地球內部礦物脫水分解出部分水,或者釋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在高溫下與氫作用生成水。此外,碳氫化合物燃燒也可以生成水,在堅硬的火成巖中,也有一定數量的結晶水和原始水的包裹體。”

老楊不愧為水資源專家,知識儲備非常豐富,在這方面非常有研究,凱凱而談道:“而外生說也有好幾種說法,第一種呢,人們在研究球粒隕石成分時,發現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為0。5~5,有的高達10以上,而碳質球粒隕石含水更多。”

“球粒隕石?”白昊有些疑惑。

見白昊有些疑惑,老楊便笑著解釋道:“球粒隕石是太陽系中最常見的一種隕石,大約占所有隕石總數的86。一般認為,球粒隕石是原始太陽最早期的凝結物,地球和太陽系的其他行星都是由這些球粒隕石凝聚而成的。”

“哦,原來是這樣啊!”白昊了然。

“外生說的第二種說法,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圈上層,帶來大量的氫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這些原子核與大氣圈中的電子結合成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變成水分子,據估計,在地球大氣的高層,每年幾乎產生1。5這種‘宇宙水’。然后,這種水以雨、雪的形式落到地球上。”

“事實上不止我們的地球,地球臨近的火星、金星、以及太陽系內所有的巖石態星球,在初期,都是有水存在的!”

或許是這半個月來,一直埋頭工作,很少有人說話,老楊今天很健談:“在火星,可以看到由水沖擊形成的峽谷、海灘,這證明火星曾經有水,金星也是如此,甚至,現在太陽系內的很多衛星,依然有著大量的水分存在!”

“像土衛六、木衛二等等,可既然如此多的星球曾經有水,或者現在依然有水,那我們的地球為什么如此的與眾不同?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是怎么來的”

老楊看著白昊道:“你應該知道,地球在太陽系甚至在宇宙空間都算得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星球。它特殊的主要是因為在這個星球的表面生長和生活著大量的植物和動物,而別的星球至今沒能找到絲毫的生命跡象。”

“為什么偏偏只有地球會形成今天這樣生機勃勃的景象呢”

白昊也很疑惑。

“和太陽系其它行星一樣,地球也是一個圓球形的星球,它沒有因為存在生命而顯得與眾不同,地球的直徑大約為12712公里,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是普普通通的其中之一。從外形上看不出來地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這是其一!”

“八大行星中,地球排行第三,在金星之后、在火星之前,也沒有因為生命存在,地球就處在一個特殊的位置,金星與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曾經甚至到現在還是國際上許多科學家首先希望了解的問題,但至今仍沒有在我們地球鄰居上發現生命的跡象,從地球所處的位置上也看不出其特殊之處,這是其二!”

“地球所處的位置、外形和水的存在都不能說明地球的特殊性,那么,生命到底是如何繁衍的呢?”

“我們回過頭來重新思考地球以及太陽系的產生過程,看看我們能不能從中尋找出蛛絲馬跡。”

“首先,太陽、行星以及各大衛星的外形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啟示,我們關注到它們外形無一不是呈現圓球形的。根據液體物質的物理性質,可以認為:太陽系形成的初期,各行星上的主要物質都是處于一種高溫的、液體的狀態,否則,它們不會呈現這樣的狀態,星球的液態時期并不短暫,可能維持有幾億年。”

“通過幾十億年的演化,太陽系中的主要星體已經逐漸地冷卻下來,人們才看到現今的、固態的、圓球形的、大致規則的行星星體,只有當看到它們遺留下來的火山口的時候,我們才會想起:固態只是它們的表面現象,‘巖石’只是它們的‘外衣’,它們曾經經歷過一段高溫的、完全液態的重要時期,到現在依然還保存有高溫的內部熔巖。”

“也就是說,如果地球不特殊的話,它同樣曾經是一個高溫的、液體狀態的星球。”

“行星的冷卻方式是通過高溫的表面向低溫的太空輻射熱量而降低自身溫度的,熱輻射是溫度傳導的三種方式之一,在自身溫度逐漸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液體表面凝固形成固體狀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銀河主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