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狂戰將軍第735章 曹操伐楊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狂戰將軍 >>三國之狂戰將軍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5章 曹操伐楊奉

第735章 曹操伐楊奉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8日  作者:歷史天空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歷史天空 | 三國之狂戰將軍 

字體:

字號:


作者:歷史天空

“河東孱弱不堪!我等當討伐徐州之后,再來,也必然攻城略地!區區河東之地,又能比我伯父殺身之仇重要!?”曹洪聞言,牛眼霎時瞪開,怒氣沖沖爬起身來,盯著程昱,大聲一吼。

“既如將軍所言,為何我軍已近在安邑咫尺,河東已經如在手!倘破河東,再養軍一年,再東進為主公之父報仇雪恨,又有何不可!?”程昱面對曹洪那咄咄逼人的怒氣凜然不懼,反挺胸上前一步,仗義而言。

“此乃我曹家之事,豈容你外人指手畫腳!你阻我復仇,莫非與那陶謙有故!?”曹洪厲聲大喝一聲,當即拔出佩劍,直指程昱,那股煞氣幾乎將整個營帳也給充盈。

情勢驟變,沒有人能夠想到曹洪竟然如此大膽,帳中氣氛霎時沉重萬分。眼見曹洪劍拔弩張,左右當即紛紛上前拉住,生怕他個性莽撞急躁,釀成禍事。

“放肆!還不與我退下!”就在所有人拉拉扯扯之時,一聲沒有失去半點威儀的聲音霎時而來。

曹洪渾身一顫,回過頭來,卻見曹操滿臉寒霜,盯著他。

滿軍上下,唯有曹操是他不敢不尊,聽到曹操的怒斥,曹洪這才勉強清醒了下來,狠狠的瞪了程昱一眼,將寶劍收入劍鞘,胳膊一甩,惱怒的甩開拉扯他的樂進,李典二將。

曹操環顧眾人,從每個人臉色,眼睛中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東西。有擔憂,有仇恨,有憤怒,有堅持,無論如何,這里每一個人對他都充滿了忠心,不管是建議東進報仇的,還是勸阻攻占河東的。

曹操心里同樣如同針刺一般,但如今的局勢,卻容不得他因為仇恨而失去冷靜。

等到大帳中重新恢復了平靜,曹操這才擺了擺手,肅聲道,“徐州陶謙人贊性格敦厚淳良,仁義君子,恐非好利忘義之輩,治下徐州百姓也多安居樂業,人人贊頌,可見其人并未有歹毒之心。那張闿,卻是黃巾余黨,本為賊寇,想必便是他起歹心,非謙之惡……如今我軍兵伐河東,已唾手可得,且等平定安邑,在問陶謙討要張闿不遲!”

聽到曹操之言,所有謀士幾乎都松了一口氣來。

卻唯有曹洪急得眼睛都快滴血,當即忍不住怒吼一聲,“主公!張闿為陶謙下屬,為何不是他的罪過?伯父自瑯琊來,卻為何偏偏過徐州為出事?區區河東,又如何比得過伯父血海深仇!?倘若主公要先定河東,末將且請五千兵馬,定將陶謙生擒,以祭伯父之靈!”

“子廉!”曹操眉頭高高皺起,語氣不由提高了幾分,卻見曹洪那股掩蓋不住的悲怒之色,帳中曹氏親族也多有怨怒,語氣卻終于緩和了下來,“仇,我自當要報!但如今卻是緊要之時,河東耗我軍力何其之多,倘若空手而回,又如何能對得起滿營之軍!?何況,楊奉平陽處還有兩萬西涼悍勇之軍,晉陽衛寧曖昧不明,如何能分兵與你!”

“主公!”曹洪不服,還欲再言。

卻是曹操猛然一揮手,怒聲道,“我意已絕,休要再言!莫非你要抗我軍令否!?”

在原本的那個時代,曹操執意攻打徐州,親情血仇固然是一方面,但同樣,在收獲了數十萬青州兵雖實力極度膨脹,卻面臨著饑荒問題。徐州作為久有的富庶之地,理所當然是曹操覬覦的目標。

可現在的河東,沒有經過白波賊的肆虐,十年來欣欣向榮,又有衛家兄弟一手經營,區區一郡之地,卻遠比不少州郡更加富庶滿倉。

曹操自然是霸主梟雄,眼看安邑就在眼前,能夠忍下老父身死的仇恨,而冷靜的應對現在的局勢,卻在另外一個程度上,深深的折服了在他麾下效命的各個當世俊杰。

為君主者,當冷靜,睿智,果斷,雄心,婦人之仁不成王,殘暴嗜血不成君。當斷則斷,曹操的雄主之氣,一展無疑。從哪個地方來看,曹操都當得當世明公之稱謂。

同樣遠在并北的衛寧,也不曾認為,曹操會因為曹嵩被殺而揮軍東進。河東這塊到手的肥肉,曹操是必然不會放棄的。

衛寧也曾思度,倘若自己與曹操換上一個位子,恐怕是斷然不會做到這般田地。事實上,就連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畢竟還是太畏首畏尾,而優柔寡斷,許多時候都太不能狠下心來。

初平三年,曹操伐楊奉,叩箕關,破聞喜,恒城,大陽三縣,勢如破竹,兵鋒直指安邑,河東震動。

四月,陳宮急調平陽徐榮兩萬兵馬南下,駐防端氏,作為防備曹操大軍的最后防線。

端氏不過是河東小縣,事實上,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防備力來抵御曹操的兵馬。不過陳宮將徐榮大軍擺放在這里,也是為了從側面牽制曹操大軍。徐榮領軍多重進攻,城墻的高廣,并不是他需要擔心的問題。

而另外一層擔心,自然也是為了防備徐榮見楊奉如今大勢已去而調轉槍頭。不過動用徐榮,就算他臨陣反叛,現在如此惡劣的局勢相比,也壞不到哪去了。

曹操昔日會盟諸侯共討董卓,雖為與徐榮交戰,但卻也素之此人乃涼州第一大將,不敢小覷。連忙分兵一萬,期望能夠纏住徐榮爭取時間使中軍能夠用最短時間內攻破安邑。

但顯然曹操還是小覷了徐榮,一萬兵馬又如何能擋得住兩萬涼州悍勇?三日里,在數量與戰力相差許多的情況下,夏侯淵的兵馬,便陷入了危局,便是他嚴遵曹操軍令,堅守大道不出,卻也岌岌可危。

“……報!夏侯將軍差小人前來,徐榮攻打大寨甚急,大軍傷亡慘重,還望主公早發援軍!”一個滿臉大漢的小卒幾乎脫力般的爬倒營帳之內,語氣焦急道。

曹操眉頭聳動,環顧左右,驀而大笑道,“徐榮果真將才,竟將妙才逼到如此地步!來人,且將此人送下,好生讓他修養一番!”

“主公!倘若夏侯將軍北面一萬人馬被徐榮擊潰,我軍側面便暴露于其眼中,便如主公所言,徐榮乃是少有將才,如今安邑遲遲不能攻下,倘若在添徐榮兩萬敵兵,我軍危矣……”帳下謀士卻有不知曹操明明便是如此險惡局勢,卻還發笑,便有鐘繇當即出聲道。

“區區徐榮,何足掛齒!只教他來,定然有來無回!”曹操看了一眼夏侯淵的救援書帛,隨意的放到案幾之上,大笑回道。

眾人見曹操鎮定非凡,只當他早有對策,而一旁戲志才等重要謀士也是笑而不語,皆不再言。

曹操揮了揮手,眾人面面相覷,這才告罪退下。唯有戲志才一人留在帳中不動。

且待眾人走后,曹操本來胸有成竹的臉色霎時變得凝重起來,眉頭高高聳起,便對戲志才道,“徐榮此人為董卓南征北戰,建下赫赫之功,觀妙才書帛可知其人深通兵法謀略,以一萬之兵,確是難以抵擋。倘若妙才守之不住,我軍正如鐘繇所言,陷危境了!”

“主公勿需多慮!”戲志才淡然一笑,“徐榮固然乃是猛虎一只,但長日不食,也當為乏力!餓虎雖猛,卻是最后一搏,徐榮不過降將,陳宮對其小心提防,駐守平陽時皆由安邑調度糧秣,但我軍如今已將安邑與端氏所截斷,徐榮才迫不及待企圖打通兩路連接。妙才雖危,但倘若能守住徐榮最后攻勢,其軍必潰!”

曹操若有所失的掐弄了一下短須,對戲志才的話頗為贊同,但他最為擔憂的卻不是這個問題,“志才所言,正合我意。不過,雖是如此,我恐妙才兵少,難擋徐榮猛攻啊!”

“夏侯將軍武藝非凡,卻不是尋常蠻夫,自幼熟讀兵法,卡住要道,當道扎寨,正是易守難攻。某以為,正是夏侯將軍看出徐榮大軍窘困,這才告急求援,正是擔憂有隙壞了主公大事。但,倘若主公以一書信相告,夏侯將軍,必然明白主公心意!”戲志才將視線放在案幾上的那幾封前后到來的求援書帛,這才道。

曹操愣了愣,嘴角浮起一絲笑意。卻正是隨意從桌上取出一卷黃絹,大筆一揮,只留有兩字,“妙才”。

“來人!速將此信送與夏侯將軍處!”曹操與戲志才相視一笑,這才對帳外高聲吶喊令道。

當即便有人小心翼翼接過書帛,告罪一聲,便匆匆而去。

“徐榮大軍雖不必擔憂,而安邑楊奉軍早是疲軍,要破不過月余,可,主公,卻要小心提防北方衛寧!”戲志才且等小卒離去,這才皺眉低聲道。

“唉!我正是憂慮此事!不過當務之急,當是先破安邑為上了!”曹操嘆了口氣,臉色明顯也帶著幾分擔憂。

“若能將衛氏家眷先徙往兗州自然為上,但若得河東,還需假衛氏一族安撫鄉紳!唉……”戲志才想了想,這才道,“某以為,主公當先令一大將,把守箕關,以防衛寧出奇偷襲河內!”

滬ICP備11016960號9


上一章  |  三國之狂戰將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