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大宋第1599章 決戰之名將烏延蒲盧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權傾大宋 >>權傾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99章 決戰之名將烏延蒲盧渾

第1599章 決戰之名將烏延蒲盧渾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7日  作者:王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王風 | 權傾大宋 
正文

正文

大家都明白這段故事,當年石包寨戰事,王德沒有能節制全軍,產生了懈怠心思,對封元的命令置若罔聞,讓天武軍陷入孤軍奮戰,差點導致戰役失敗,造成自己原地踏步近十年,不然早就是行營大帥了,王貴的行徑與其當年并無二致,甚至還要惡劣,這是當著王秀的面耍滑頭。八一

“岳太尉那里?”張宗顏撇撇嘴,似乎‘善意’地提醒王秀。

“我卻沒說怎樣他,還要顧忌岳鵬舉作甚?”王秀面無表情地道,目光轉向了秦敏。

秦敏身軀微震,感覺王秀的目光有些怪異。

“慎之,你代表我去第一行營,作為監軍執行,必要時可以越過都統制,向我直接稟報。”王秀沉聲道。

張宗顏和虞允文都咽了口唾液,讓秦敏作為監軍的存在,還被授予全權,甚至能否決都統制決策,直接拿過兵權,這是何等的信任。

不過,他們也明白王秀的妥當,無論是張宗顏還是虞允文,都不具備節制第一行營的資格,秦敏身為樞密院大臣,有著館閣侍制的貼職,身份卻在王貴之上,說句不好聽的話,以勢壓人也是能說過去的。

秦敏卻是大為頭疼,明顯讓他制約王貴,甚至必要時接手兵權,這絕對拉仇恨的存在,不得不道:“先生,我從未領兵,怎能去監數萬大軍。”

“不要謙讓了,難道你白隨我南征北戰了?作為知機司,沒有服從大局意識怎能行?”王秀玩味地看著秦敏。

秦敏被說的老臉通紅,他也是跟隨王秀征戰,擔任機使臣那么多年,就想所說的那樣,不可能沒有大局意識。再說,他也算是聽明白了,王秀對第一行營沒有委以重任,而是作為主力的堅實屏障,甚至是預備隊使用。

說白了,除了十一行營外,第一、二行營的都統制都是上傳下達的角色,并不的負責具體的事務,立即道:“先生放心,我這就準備,決不讓第一行營有任何閃失。”

“好,你帶著八十九旅鎮前去。”王秀很滿意秦敏態度,直接給了一直親兵。

秦敏瞪大眼睛,帶著整整一個旅鎮,分明是給他壯底氣來的,增強他的話語權。

虞允文并沒有表示異議,臨陣設置監軍和換將不同,不會引起指揮混亂,倒是要防備王貴德排斥,有宣撫處置符節還有八十九旅鎮,能夠最大限度保證威懾。

“讓勾當行軍參軍裴尚陪你去。”張宗顏很主動地道,眼看秦敏是王相公的大紅人,順水推舟做個人情不是。

“不,三大行軍參軍輔佐都參,缺一不可,我自會應付。”秦敏答應王秀,就很有信心掌控,自己還對付不了王貴?

該生的還是生了,驍騎軍六千騎,以三個波次對金軍左翼動攻勢,馬軍戰無外乎弓馬抄掠,不斷對金軍左翼最外的幾個軍陣進行打壓,妄圖潰敗對方的右翼。

驍騎軍并非純粹的重騎兵,馬軍主要進攻器械還是弓弩,他們在一二百步外來回抄掠,不斷射殺敵人。

同時,兩千騎團結擒戎軍北上,各部分成四個部分,相互掩護行進,王貴也并非浪得虛名,行軍打仗頗為謹慎,各部進退頗有章法。

當然,金軍的反擊隨即而來,他們以左翼外圍十個簽軍軍陣為屏障,對驍騎軍進行堅決抵抗。兩千騎出動,迅插入常寧軍北翼,截斷擒戎軍的歸路,兩個簽軍軍陣緩緩跟進,三千騎對常寧軍實施打擊。

屆時,金軍在戰場上的三萬五千騎,已經投入萬余,女真、契丹人組成的馬軍,戰斗力依舊強悍,絕非外界傳言金軍不堪使用。

宋軍右翼形勢是,常寧軍被金軍偷襲,擒戎軍和兩千驍騎軍北上,想要回援也要和數千金軍血戰,驍騎軍主力已經投入戰斗,再也無法對王忠值的常寧軍實施救援。

王貴是大為吃驚,金軍的反擊相當犀利,驍騎軍主力投入戰場,擒戎軍也北上,他的手中僅有常寧軍可用,眼看金軍反擊,竟然手足無措。

烏延蒲盧渾身為左副元帥序列的大將,掌管左翼的兵馬,他是兀術的得力將領,又是金軍有名的馬軍戰將,當軍令傳達時忠實執行,他的馬軍并不多,只能利用有限資源反擊,卻相當的精準到位,打的王貴不知所措。

不能不說,這廝是一員猛將,只是在長期在后方未能顯名,他出身女真貴族,老爹古剌,是阿骨打的龍虎衛上將,其膂力絕人,能挽強弓射二百七十步,這可是很了不起的,神臂弓才有二百四十步,改良型也就三百步內,強弓二百七十,已經是三石弓勁力,屬于絕對猛士才能拿來戰斗的。

他和兄長鶻沙虎都以勇健聞名,隸屬阇母帳下,每次作戰無不身先士卒,數次都差點命喪沙場。

當年,阇母被張覺擊敗在兔耳山,金軍眾將誰也不敢出擊,這廝登高觀望軍情,招呼眾人出兵,認為張覺兵馬不多,要是逃回了城內恐怕難以攻破,聚集大家一起進攻,壯大了金軍的膽色,導致張覺的戰敗。

在郭藥師、蔡靖歸降時,金軍并不能相信對方誠意,他率九十騎進入城中,金軍南下又是立功頗豐,數次力戰宋軍,到了中后期也就在河北任職,沒有參加前方戰事,名氣反倒不如后輩將帥了。

從進攻的層次上看,他的手段絕對老道,為數不多的馬軍用到了關鍵點上,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常寧軍突然遭到打擊,前鋒軍陣措不及防,整個就垮了,全軍四個軍陣剩下三個,處于極度被動狀態。

并不是他們裝備差,更不是訓練不行,常寧軍固然是二線部隊,卻依然屬于禁軍,編制也非常標準,配合車兵營和馬軍營,也是有強悍反擊力量的。

關鍵是烏延蒲盧渾動的太突然,五千騎從兩個方向,突然越過驍騎軍殺來,常寧軍根本沒有準備,許多人沒來得及披甲,就被人家沖到眼前了。

好書、、、、、、、、、、、、、


上一章  |  權傾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