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大宋第980章 中路的攻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權傾大宋 >>權傾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80章 中路的攻勢

第980章 中路的攻勢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12日  作者:王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王風 | 權傾大宋 

只要能擊潰或全殲中軍秦風、環慶路大軍,這場戰爭也就勝利了一半,東路宋軍必然潰敗,兩路主力敗績,邵興的熙河路兵馬,也堅持不了太長時間,涼州指日可下。(饗)(cun)(小)(說)(網)inguniohuo.om

不過,骨力黑真的害怕了,宋軍的攻勢實在太猛烈,外圍據點夏軍不斷投降,就在宋軍進攻韋州的第八天,他不得不率軍突圍,讓宋軍順利占領了城池。

這廝并沒有退入西壽保泰軍司,而是率軍北上,穿過近百里瀚海抵達靈州川,好在都是馬軍,并沒有被宋軍追上。

韋州的丟失,讓夏軍重要據點萌井再也守不住了,清遠軍城東部的兵馬,直接退入春崗峽,萌井城守軍,也不得不北退,宋軍完成對韋州城、清遠軍城、萌井城的占領。

這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標志著中路大軍完成北進準備。

曲端的行動很快,他立即抵達樂山,親自部署進攻,吳玠的第七行營勝捷、廣銳兩軍損失不大,迅速補充甲仗器械,劉延亮的第八行營云翼軍并第五十二車旅,進入了萌井城。

五十二旅鎮的強大戰斗力,讓西侍軍大將看重,暫時編入第八行營序列。

三萬鄉軍跟隨兩大行營作戰,五萬鄉軍匯兵平羌城,準備實施聯營戰略,一切做好了準備。

就在此刻,宣撫處置司調整殿前司西北行營,王宣兼差行營副都參軍,王躞任行營副都指揮使,原副都參軍封元罷副都參軍,兼差天武軍都指揮使,正任陳州刺史。

關于王宣兼差行營副都參軍,也讓人非常玩味,本來應該是都參軍,最終卻來了個副都參軍,讓人尤感貓膩。

蓋因高平的堅持,西北行營是臨時的,不設副都指揮使和都參軍,說是精簡官吏,說白了怕人爭權,要知道副都指揮使和都參軍,都是能和都指揮分庭抗禮的。

單說西侍軍的解潛、張昇,那就不是太鳥曲端的主,要是設置了副都指揮和都參軍,還不要了他的命。

王躞也就是平庸之輩,完全不具備和他抗衡的標準,一切以他馬首是瞻,是可以接受的人物,王宣可就不一樣了。

當年,這廝跟隨宗澤發家,屯兵滑州讓虜人不敢進犯,端地一員猛將,現任同知樞密都參軍司行軍司,樞參絕對能說上話的人物,那要是正任都參軍,不就來個抬杠。

不能不說,王宣仗著樞參身份,敢和曲端頂牛,就別說他了,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他直接給王秀發官塘,隱約地提出,舉薦封元任天武軍軍主,王躞可以任行營使副,但絕不設都參軍。

王秀還沒到永興軍,看到高平的官塘就笑了,風頭是他放出去的,等的就是高平沉不住氣,看來是捏住這廝七寸,

他也就順水推舟,給高平結個善緣,至于王宣的怨氣,那是樞參和殿前司的貓膩,不****半點鳥事,兩大衙門不和才是正道理,這就是朝廷的權謀平衡。

曲端得知只是一笑,高平那點心思,他是知道的,只要不耽誤他建功立業,他才不管殿前司和樞參的齷齪,能憑借戰功升任樞參才是正道理,不把殿前司看在眼中。

既然,各路大軍枕戈待旦,夏軍也開始調整部署,定難地區的大戰不可避免,他還要加快行動才行。

李彥仙的第八行營率先發動攻勢,以第五十二旅鎮的戰車為先導,云翼軍跟進,兩軍掩護兩翼,直接對溥樂城進攻。

吳階也沒閑著,各部隊抓緊補充,先頭部隊也開始北上,從側翼對溥樂城逼近,韋州防御由鄉軍接手,防備西壽保泰軍司的襲擊,確保大軍后方安全。

曲端沒有舉行誓師,一切都是突然發動,數萬宋軍精銳直接發動,李良輔知道必有戰事,卻沒想到曲端那么狠,直接幾萬人黑壓壓上來,溥樂城大戰一觸即發,興慶的旨意也到了。

興慶來的旨意讓他們堅守溥樂城,放任宋軍圍城北上。盡可能讓宋軍深入,然后在外圍組織馬軍待機。

李良輔和骨力黑卻有不同意見,他們作為前方大將,對宋軍了解非常深刻,認為誘敵深入戰略不妥。

因為,宋軍已經占據韋州城、清遠軍城、萌井城,形成兩翼掩護,正面突進的戰略之態,就算深入耀德城,也能保護他們的轉運通道。無它,耀德城到萌井城區區百余里,偷襲轉運通道,那絕對是找死。

他們的反對意見發出,被任得敬駁斥,他自詡了解南朝,認為宋軍必然全力北進,預設戰場在耀德城沒錯。

因為,老謀深算的察哥認為,要把預定戰場設在西平府,恐怕宋軍會虛晃一槍,對鹽州到西平府的方向致命一擊。

黨項人不是沒有人才,作為宗室親王的察哥,雖說是貪婪成性,喜光蓄美色,卻也是經驗豐富的老將。

他不了解王秀的部署,也沒有判定宋軍的戰略部署,卻不防他從戰略角度觀察。

放宋軍深入西平府,等于讓他們進入了內線防御圈,那位于夏軍第二道防線軟腹部,宋軍要有強大的馬軍,很可能給鹽州方向造成極大威脅,決不能讓人危險存在。

整個戰爭的關鍵點,王秀設計到了,察哥也看到了,就看誰棋高一著了!

李良輔卻不那么認為,自西平府奇襲鹽州,需要強大的馬軍部隊,根據前方的情報,宋軍西侍軍有限的馬軍,分散在東、西路,光是兩路投入的馬軍,就是整個西侍軍的八成,中路不可能有強大馬軍。

第七行營的廣銳軍,曾經號稱大宋禁軍最強悍馬軍,鼎盛時期備甲萬五千騎,聲勢頗為浩大,連捧日天武也難望其項背。但是,那都是過去了,廣銳軍重組號稱馬軍,卻缺乏戰馬淪為步軍,并不受到重視。

所以,宋軍實施中路突破,完全會既定策略,沒有奇襲鹽州的可能性,從南朝擺開的陣勢來看,絕對是東攻、中守、西策應,宋、夏地形避不開的開戰方式。


上一章  |  權傾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