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大宋第921章 李乾順要完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權傾大宋 >>權傾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21章 李乾順要完了

第921章 李乾順要完了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3日  作者:王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王風 | 權傾大宋 

在秦風路、涇原路一線,吳玠節制的第七行營、劉延亮的第八行營是絕對主力,負責正面的突擊任務,殿前司的天武軍暫時跟進。(饗)(cun)(小)(說)(網)inguniohuo.om他們面臨瀚海上的幾處重要關隘,還有嚴峻的地形條件,一旦取得突破,步軍主力不得不沿著靈州川北上,轉運道路也必須固定靈州川,艱辛無比。

最西邊的熙河路,邵興的第九行營轄云捷、藩落軍,還有熙河路校閱廂軍,簽發番漢鄉軍,直接進攻卓羅城。這支部隊比較偏遠,執行進攻目標也是涼州,戰區是相對獨立的,馬軍相對較多,番軍數量超過漢軍。

三路大軍的戰略很明顯,東線兩個行營飛騎、萬捷、控鶴、龍騎、云捷五軍,中路勝捷、云翼、廣銳三軍,西路的藩落軍、云捷軍,分配的重點分明,一副殺氣騰騰模樣。

解潛節制李彥仙、徐徽言兩個行營發動進攻,五個軍的宋軍氣勢洶洶向夏州方向展開。

旋即宋軍在各條戰線,都進入了進攻陣地,先頭部隊開始拔除夏軍據點,西北戰事才算正式全面打響。

戰爭可不是蜂擁而上,第一批出動的都是某些特殊部隊,拔點的拔點,探查的探查,為突擊部隊創造進攻條件。

此時的夏國,完全沒有殲滅宋軍近萬人的喜慶,反倒是透著詭異的氣氛,氣氛相當的壓抑。

興慶府做為夏國都城,已有百年歷史,外城四周約一十八里,東、西倍于南、北,為人字形布局,長方形的城池。

在李元昊統治后期,窮兇極奢地擴建城池享受,卻受到南北兩方湖群的限制,只能橫向發展,遷就地勢而呈朝向為南偏西的城池方位。

外城周圍開挖護城河闊十丈有余,引大河水溝通城內外渠溝水系,從不同方向引渠水入城,作灌汲水源和充盈宮苑水面之用,防御上也算是堅固。

整個興慶府建筑借鑒于前唐都城長安,大宋東京開封的規劃布局。特別在城門和街坊名稱上,都有直接借用,拿興慶的最高地方衙門來說,那也叫開封府。

興慶城外城僅有四門,門上有城樓建筑,城內街坊呈方格形系統,居民密集分布于數十個街坊之內,作為皇家統治與生活中心,城中有大規模的宮城建筑,官廳衙署,還有手工業作坊和龐大的兵營、倉儲。

城西北建有避暑宮,西部賀蘭山東麓營建離宮、佛祖院、五臺山寺、皇帝陵園,城東十五里建有高臺寺及諸浮圖。

高臺寺逐步發展成城池,駐扎衛戍軍,成為興慶一處護衛關防,軍事意義尤為重要。

橫山三源地戰事正酣,夏軍十萬人久攻不下,李乾順心急如焚,身子日益衰弱,采納大金使臣張啟元的策略,殲滅了大宋四十六旅鎮。

當然,骨力黑和任敬得,不敢把五十二旅鎮破圍說出來,那樣實在太丟臉了,更加讓人不堪。

當這個消息傳來,連日陷入焦慮的李乾順,樂極生悲,一下子昏了過去,重重栽倒在地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正當風云際會時,興慶城戒壇寺高僧云集,國相斡道沖,重臣熱辣公濟、王樞等王公大臣多集于寺內,由皇太子李仁孝與晉王察哥、舒王李仁禮三人為首,為皇帝李乾順做法事以消除病患,祈福延壽。

外面的衛戍軍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內外嚴加警戒,防止有人打擾法事的進行,違者立即捕拿。

城內坊間已經開始傳開,皇帝李乾順病勢不輕,御醫已經束手無策,甚至連最受寵愛的任氏,也前往戒壇寺祈福一日,當宋軍三路即將揭開序幕,無疑加重了士民的惶恐。

有傳言大宋已經準備得當,數十萬大軍枕戈待旦,也就是幾天功夫就要開戰,更有離譜的傳言,宋軍組織強大的馬軍,準備偷襲賀蘭山,直接抵達興慶城下。

太子李仁孝獨自坐在禪寺的佛塔下靜思,他對邊事勢若觀火,更明白李乾順本已病入膏肓,一悲一喜,一上一下,最終導致病來如山倒。

雖然,御醫語焉不詳,遮遮掩掩的,卻非常明白地表示,他們已經回天乏術了,現在不是計較李乾順生死,而是怎樣抵御大宋的討伐,聲勢太浩大了,還占據大夏先侵犯的絕好理由。

雖然,他貴為太子,看是風光不已,實際卻危機四伏、步步驚心,因為他的生母是漢人,無形中讓他處于劣勢,無法得到黨項大族的全力支持,只能竭力維持他的聲譽,爭取得到盡可能多大臣支持,以穩固他的地位。

但是,皇弟李仁忠、李仁禮的母親都是黨項大族女,這就讓他們得到握有兵權的部族支持,本身也掌握重兵。

李仁忠正在橫山,監督李良輔的大軍,絕對的實權派勢力,連李良輔也不得不俯首稱臣,既然能夠監軍,又可見李乾順對這廝的寵愛。

李仁禮是黨項大族仁多家的外甥,看是很閑散清靜,并沒有表現出任何野心。但是,人心是有貪欲的,皇位前有誰能不動心思?就算李仁禮無心皇位,那仁多家怎能甘心?他們會在合適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擁立李仁禮。

一切都是未知數,內憂外患,真是多事之秋,做為皇太子,他非常明白時下的局勢,毫不客氣地說大夏已經到了危崖之畔,他也不能置身事外。

李仁孝真是頭疼啊!開沒有正式開打,他就感覺夏國危機四伏,大宋行朝卻是磨刀霍霍,權貴卻猶不自知。

從李乾順想要占便宜開始,他就極力反對,認為大宋絕不是大金能亡國的,夏只能周旋于兩國之間,利用南北矛盾,謀取最大的利益,絕不能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但是,李乾順聽信大金使臣張啟元的話,貿然對平羌城進攻,還是抽調十萬大軍,讓各地守軍空虛不少,又要圍攻大宋的援軍,抽調七萬人設伏,可以說左廂的主力半數,造成了夏州等地的空虛。

大宋行朝卻磨刀霍霍,流出凌厲的殺機。


上一章  |  權傾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