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大宋第722章 行朝的發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權傾大宋 >>權傾大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2章 行朝的發展

第722章 行朝的發展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王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王風 | 權傾大宋 

選擇:


杭州的發展日新月異,率先鋪設了水泥大道和瀝青大道,港口的那些雙道鋼軌,也讓有識之士認識到巨大價值,紛紛要求用于國計民生。暖色

張啟元率先上奏,請天子改元,他的理由非常簡單,大中建炎代表中興炎宋。

如今,大宋行朝經過九年的不斷發展,可謂是蒸蒸日上,已經過了最艱難的階段,理應取國泰民安的年號,以彰顯天子仁德,天下昌平。

他的提議立即得到朝野響應,隨著行朝實力不斷恢復,大中建炎年號的確不太適合氣象,連王秀也那么認為。

這不,翰林學士院那幫大學又開始忙了,用了幾天時間選擇了十余個備選年號,卻任然無法確定下來。

最終,王秀表態還需謹慎,沒有別的原因他冷靜下來后認為,是因大宋行朝是發展了,也不斷地強盛,卻還沒有真正走向強盛,盛世華章不適合時下,大中建炎代表仍需努力,天下遠未達到國泰民安的地步。

在沒有決定年號,任然沿襲大中建炎的年號,那就一切早就。王秀的毫不客氣,引起某些人的不滿,有些御史當眾彈劾他,卻沒有預料中的惶恐謝罪。

王秀據理力爭,就在大殿上反駁御史,讓那些僥幸的御史啞口無言,最終不得不咽下苦果,里子面子都丟盡了。

讓人側目的是,這也是自開國至今,唯一一次宰相當殿辯駁,也是唯一一次讓御史吃癟的事,連蔡京、王黼那樣的人物,也沒有公開和御史頂牛,王秀卻做到了。

用王秀的一句話說:朝廷供養言事官,是矯正君主得失,監督宰執施政,查有司得失的善政,并不是養一群胡攪蠻纏的小人。

朝野頓時一肅,明眼人都能體會出,八年甘愿沉寂的王秀,終于露出尖銳的瓜牙,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過,王秀對那些小人并不關心,他倒是關注蔡易、鐘離睿、何為等人,這些人都被外放,沈默沒有外放卻等同外放。大宋朝廷沒他那么忙的官吏,行在和蘇杭之間經常跑,以至于蘇杭等地守臣戲言樞府都堂侍郎最忙。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楚國公主趙柔嘉的婚事,那可是皇室唯一的嫡親長公主,馬虎不得啊!

朱璉是看上范宗尹的嫡長子范離,王秀也覺得范離還行。不過,作為父親的他仍然在選擇,希望女兒找到更高的歸宿,而不是為了政治利益去犧牲。

他也覺得范離為人太柔弱,自己就兩個女兒,決不能太隨意了,一直拖著不辦想再看看還有沒有青年俊杰。

且不說朝廷那點事,就說離崖州千里海疆的三佛齊東部的沿海,大宋行朝花費重金買來的據點。

一座沿海諾大的石頭城城頭上,一身紫袍的高堪,站在城樓上,那張有點陰郁地面龐上,掛著濃濃的憂思,那雙炯炯有神的丹鳳眼,透出冷峻蕭瑟的寒光。

他凝視著西北不見邊際的天海一線,時時發出輕輕地傷感嘆息,剛來時的興奮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憂愁。

只能通過往來的海船,帶來聊聊的鄉音,但他并沒有后悔自己的選擇,反而為他自己多年來的成就感到由衷自豪。

年紀輕輕地他,已經是大宋知博望軍事,而博望軍的規格是軍州級別,也就是說三十余歲成為從五品,絕對有堪比當年王秀的勢頭,就在一年前他還是通判。

當年,大宋侍衛水軍尚未成軍,上官謙率船隊護航,卻深入大海抵達三佛齊。三佛齊國主哪里見過大宋的使臣,那浩大的水軍艦隊讓人震撼,還有那些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為之眼饞,就出現了租賃沿海城寨作為晾曬貨物的場地。

上官謙和部將商議,決定在朝廷尚未形成決議前,拿下三佛齊一塊土地,建立大宋朝廷的飛地。

在經過嚴密的部署下,隨軍商人施展外交手腕,以隨船的貴重絲綢瓷器,混跡在三佛齊高層,連騙帶詐得到了一大片土地,美名曰商船駐泊,許諾通過這個港口,大宋的名貴貨物都將成為三佛齊貴族的私有。

三佛齊國內分成兩派,但最終還是決定劃出一片地方,作為大宋海上的中轉站,不僅能抽取厘金還能近水樓臺,這些酋長算盤打得很精明。

經過四年的發展,這塊飛地已經頗具規模,漢人經過幾年的適應,倒是有三千余人適應了新生活,并不斷有出海冒險者定居。

他來博望軍上任,表現的也很精明,以漢人為核心,招募那些出海討生活的人,更多拉攏當地土著部落,給他們土地和工具,教他們先進的耕種技術,逐漸形成城市。

朝廷秘密設置博望軍,建成了大型的雙城,并有港口和防衛堡寨,每年都有一支水軍海船戰隊駐扎,逐漸形成了氣候。三佛齊國主這才醒悟過來,大宋朝廷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要密謀驅逐。

不說大宋朝廷,就說中原正朔皇朝歷朝歷代,都有個改不掉的臭毛病,那就是外患稍輕時的內斗加劇,大家都想爭名爭利,更可怕的是不計后果。

隨著大宋行朝的不斷強盛,南北盟好的繼續,女真人似乎計較歲賜得失利弊,并沒有把河北放在眼中。某些士人松了口氣,把精力和才華放在名利上。

名譽可以通達,讓自己享譽名望,為仕途增添無限的助力,至于利益方面很好說,朝廷諸般法度實施很得民心,就算有反對聲音,在每歲龐大的收入中,也顯得那么蒼白無力。

所以,大家對王秀的新舉措也就見怪不怪了,反正只是增加朝廷收入,官制改良不過是虛實置換,并未觸動大家的利益,反倒是讓某些人更容易得到官職和聲譽。

也就是丁銀法和丁畝法,對地主有產者觸動不小,但那又能怎樣?歷朝歷代不都丈量土地,竭力把隱瞞人口解放出來,看上去丁畝法沒有新鮮事,大家還有辦法應付。WWGEILIWXOM开心阅读每一天


上一章  |  權傾大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