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走著第72章 出兵(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走著 >>大明走著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章 出兵(二)

第72章 出兵(二)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月下的耳朵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月下的耳朵 | 大明走著 

大營之中的氣氛頓時變得劍拔弩張起來,黃太吉臉色鐵青,眼睛里像要噴出火來一樣,仿佛下一句話就要決定多爾袞的生死。

多爾袞一改往日的順從和忍讓,硬生生的挺著脖子,不認輸地看著黃太吉,仿佛等待黃太吉一聲令下之后魚死網破。

這個時候旁邊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謀士站了出來:“皇上,和碩睿親王,請息怒。外面可是還有十多萬明軍虎視眈眈,咱們萬不可內亂起來。”

這位謀士正是滿清漢族文臣之首,范文程。他深得黃太吉信任,所以隨軍出征,一直在中軍大帳出謀劃策。

他的一句話點醒了黃太吉,外面還有大批的明軍正在待時而動,自己怎么能著急削弱多爾袞,倘若多爾袞兄弟折騰起來,這次軍事行動就要破產了。

想到這里,黃太吉笑了一聲:“剛才朕一時興起,與十四弟開了一個玩笑,諸位不必當真,十四弟你不會當真吧。”

多爾袞松了一口氣:“自然不會。”他知道剛才若是鬧起來,自己想要魚死網破,魚一定死,網卻不一定破。

黃太吉壓下了心中的一口惡氣,卻對多爾袞兄弟愈發忌憚起來,心中暗暗決定,這次回到盛京之后一定要想辦法削弱甚至毀滅多爾袞兄弟的勢力。

多爾袞也感到了深深的危機感,今天倘若不是外面有明軍為敵,自己只怕很難走出這座大營,看起來有些事情自己要開始著手做了。

一段風波就這樣過去,黃太吉繼續開始發布軍令,他將多爾袞派到了錦州圍城的隊伍中,沒辦法,如果多爾袞再待在這里,自己不保證不會對他動手。

只是現在實在不是動手的好機會,只能讓大清的基業毀于一旦,所以將他派出去眼不見為凈。

再說潼關的戰略布置已經完成,盧曉航留下了一件信物給孫傳庭,附到他的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

“孤王知道孫大人忠于大明,孤王也算是大明正統,只不過國本之爭輸了而已。孫大人倘若因此被皇上猜忌,不如趁早來洛陽。”

“我們都是大明的人,都希望大明中興,可是孫大人覺得當今皇上可是中興之主?大人一味愚忠只會毀了自己,毀了陜西,毀了大明。”

“只要大人想明白了,洛陽的大門一直為大人敞開著。”

孫傳庭苦笑一聲:“王爺的好意下官心領了,此事不必再提。這次出兵也不是為了王爺,而是為了大明。”

心中默念一句:我家世代忠良,怎可做亂臣賊子?只是依然把信物揣在了身上,不想拂了人家的好意。

盧曉航默嘆一聲,知道這個時候勸不了孫傳庭,只是按照崇禎的脾氣,這次大戰之后無論勝負,孫傳庭的腦袋怕是很難保住了。

想到孫傳庭為了這個大明,壓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上了這個必輸之局,盧曉航就一陣陣敬佩,這個時代的武將還真是傻的可愛。

自己一定要保住他的性命,這是盧曉航邁出孫傳庭府門的一個念頭。然后他就被自己的這個念頭嚇了一跳,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自己要做的事情已經站在了崇禎的對立面。

看起來自己這個后世的靈魂就一直沒有臣服于崇禎這個朝廷的年頭,潛移默化中他就覺得自己一定要代替崇禎,中興大明。這個念頭隨著自身實力的發展已經愈演愈烈。

但是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盧曉航一甩頭把這個想法拋到了腦后,然后看著身邊的宋獻策問道:“宋先生貌似不是很高興?”

“這一次見識到了孫大人的信念如此強大,實在深感慚愧。每每想到孫大人的英姿,總是覺得自己這幾十年都白活了,到現在都不知道為何而活。”

“宋先生還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

“剛開始讀書識字的時候,我就想著學成文武藝,買與帝王家。做一個管仲,趙普之輩。后來屢試不第,我的心思也就慢慢淡了。”

“認識了師父之后,他開始教我奇門占卜之術,我那時想著做一個諸葛孔明,劉伯溫之輩也不錯。那時還是想著忠君愛國。”

“師傅沒有嫌棄我身材短小,盡心教導我,我也拼命學。師父稱我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將來必定有大成就,那個時候我就想著這一次一定要名留青史。”

“只是后來飯都吃不飽了,官府還天天去道觀逼著師父交賦稅,師父不肯竟然被抓進了官府再也沒有出來。眼見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死在了官府手里,我就再也不想忠君愛國了。”

“后來一氣之下投了山賊,渾渾噩噩過了幾年日子,這又遇到了王爺。被王爺逼迫著入了伙,倒也過了幾天舒心日子,可是還是不知道我的人生目標究竟是什么。”

“宋先生,諸葛臥龍之才,成就蜀漢半壁江山。劉伯溫之智,鑄成了大明二百多年的江山。你難道就不能向前輩們學習一下么?”

“在下還有一事不解,還請王爺解答。”

“你說說看。”

“宋獻策只是在山賊圈子里頗有名氣,不知王爺第一次見到我為何如此激動,就認定了我能做王爺的軍師,連想都沒想我就成了王府右軍師。”

盧曉航微微一笑:“孤王要說孤王也學過卜算之術,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你信么?”

“那自然是不信,戲文里的東西怎么能當真?能推出三年的運勢已經是不易,五百年,只怕還未算出天譴就到了。不是吐血而亡,就是雷擊而死。”

“宋先生,你要尊重孤王的信譽,孤王說能推五百年,少一年都不要卦金。”

西安,秦王府。秦王的牌子已經被摘下,換上了順王的牌子。秦王朱存極也搖身一變成了大順權將軍。

李自成正在和牛金星商議甘肅的施政問題,一個士卒匆忙來到門口:“報大王!”

李自成正和牛金星說道興處被人打擾自然不會很開心,眉頭一皺:“什么事?”

“大王,華陰縣發來八百里加急,孫傳庭領軍三萬出潼關,直逼華陰,發信之時已經距華陰不足五十里了。”

李自成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伸手接過加急文書看了幾眼,轉身遞給牛金星。

牛金星看著看著,眉頭已經擰成了一個疙瘩:“這次孫傳庭出兵蹊蹺得很。大王還是先召集眾人到正廳議事吧。”

李自成點點頭:“來人,召集眾位將軍、軍師到正廳議事。”

半個時辰之后,所有人到達了正廳,看著李自成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

李自成眼見人都到齊了,開口說道:“兩天前,孫傳庭領兵出潼關直奔華陰,眾位有什么看法么?”

大病初愈的郝搖旗站起身來:“咱們打陜西的時候,孫傳庭就像一個縮頭烏龜一樣躲在潼關里不肯出來,如今吃了雄心豹子膽竟然敢出關了。”

李巖也開口說道:“此事蹊蹺,最好的戰機已經錯過了,孫傳庭身為沙場老將應該知道,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固守。他怎么一反常態出了潼關。”

牛金星接著說道:“聽李過將軍打探到的消息,明軍主力正在關外和韃子作戰,難道皇帝老兒求勝心切,想要兩線作戰,所以逼迫孫傳庭出兵?”

高一功笑道:“那如果是這樣的話,皇帝老兒可就幫了我們大忙了。孫傳庭躲在潼關咱們拿他沒辦法,如今他出來了,咱們還不是想怎么**他就怎么**他。”

李巖搖搖頭:“我覺得不像,如果是皇帝老兒下令出兵,必定要等關外戰事結束之后才可能。如今明朝一多半的精兵都在關外,除非他腦子燒壞了才會下這種圣旨。”

郝搖旗滿不在乎:“那皇帝老兒自打生下來腦子就不好用,要不然能讓咱們吃不飽飯造起反來?如今做了這個昏庸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

李自成咳嗽一聲:“先不管孫傳庭為何出兵,咱們先商議一下如何是好?”

郝搖旗說道:“那還能怎么辦,打唄。咱們以前怕孫傳庭,如今還能怕他?”

牛金星嘆了一口氣:“西安的士卒大多數都被田將軍帶走了,現在剩下了不到一萬士卒。其他的兵將都在各地守衛著,一時不可能集結起來。”

李自成連忙問道:“田大哥那邊怎么樣了?”

“前天剛收到情報,田將軍已經將對面打的閉營不出了,估計再有十天半月就能結束戰斗了。”

“十天半月..只怕咱們沒有這么多時間了。再有十天半月,只怕孫傳庭連臨潼都打破了,到時候田見秀還未趕回了,只怕孫傳庭已經進了西安了。”

郝搖旗撓撓頭:“大王也太看得起這個孫傳庭了吧,他能憑借三萬人打破一萬人守衛的西安?”

李自成苦笑一聲:“你忘了咱們當年被他攆著到處跑了?”

“此一時彼一時,咱們這不是元氣恢復過來了么。”

“你覺得現在的大順軍能和當年那些老兄弟相比么?”

“他們見血還不夠,自然是比不了。”

“可是如今孫傳庭手下的秦兵比以前更難纏了。”

“大王,在下倒是有一個主意..”


上一章  |  大明走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