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作者:瘦瘦馬
趙燕叫來正在店里忙碌的金浩,夫妻兩人十分好奇的對李志展開盤問。其嚴肅的程度很有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架勢,被李志以出任務為理由搪塞過去。
“金哥,今天你必須帶我去見李棟老師,我和他約好了,但是不知道去他家的路。嘿嘿……這事麻煩兩位了。”李志可不敢說帶路的人被他坑了,要是這么說的話,金浩要是起了疑心不帶他去找李棟,那坑的可就是自己了。
“你小子說話沒準兒,我先打個電話問問。”金浩不太相信李志的說法,這小子以前還打著拜師的主意來著,萬一把他帶去,讓他纏上師傅那就麻煩了。
“問吧問吧,你就說有個叫宋友的人找他,不過,那人臨時有事來不了了,讓我到這里找你們帶路。”李志臉上帶笑,根本不在意金浩打電話核實。
少頃,金浩掛斷電話對趙燕說道:“老婆,這小子說的是真話,我帶他去師傅那里一趟,您受累,店里你多照應。”
李師傅住的地方,是三環內的一個花園式小區。能在寸土寸金的三環內住上有花園綠地的小區,李師傅也算富人。以現在的房價折算,三環內120平米的樓房,都能在郊區賣棟別墅了。
把李志送到師傅家,金浩便匆忙告辭。李棟打發走徒弟,站在玄關扶著房門疑惑的問道:“小伙子,我們以前是不是見過呀?我怎么覺得你很臉熟?”
“李師傅,我們以前見過的。您記不記得前年春天有個人想拜你為師的?那個人就是我。我叫李志,咱們是本家。”介紹完自己,也提起了一段拜師未果的淵源。
“呵呵……小伙子,看來我們挺有緣分的,當時我沒收你,想不到這么快就要親自指導你了。請進、請進,歲數大了,腦子也不好使,小伙子別見怪。”李棟退出玄關,把李志讓進屋內。
等李志進屋,李棟坐在客廳里說道:“小伙子,我們也不用客氣了,雖然我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但是找我的人說了,不要打聽你的身份。這樣吧,原來的計劃改變一下,我們今天就在家里系統的理順一下鈞窯的知識,順便認識一下鈞窯的瓷片。”
李棟很儒雅,隨手從沙發邊拿出一個綢布包裹的小包,小心的放到面前的茶幾上打開。大概有20多片顏色各異的鈞窯瓷片出現在李志面前,大的形如不規則的雞蛋,小的只有拇指大小。
指著顏色鮮艷,形狀各異的瓷片,李志疑惑的詢問李棟:“李師傅,你拿出來的這些,難道都是鈞窯的碎瓷?”
“我知道你以前撿過鈞窯的漏,但是那只是一件品相完好的瓷器,并不代表鈞窯的真正實力。眼前的這些瓷片,是鈞窯鼎盛時期最好的作品。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才是鈞窯真正的魅力所在。”李棟旨在讓李志系統的學習一下鈞窯的知識,也是對方指定的科目。
“你先看一下這些鈞窯瓷片,雖然從這些零碎的碎片中不能感受整體的瑰麗,但是可以簡單的了解一下鈞窯變化多端的色彩,對鈞窯有個系統的了解。”李棟笑著讓李志查看自己拿出來的瓷片,便起身燒水泡茶。
鈞窯,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屬于北方青瓷系。鈞瓷多姿多彩的瓷器,是靠乳光藍釉釉中的液滴狀分散相對短波藍光的散射作用而呈色的。
在燒制過程中巧妙地利用氧化銅的作用,通過燒制過程中氧化焰和還原焰的相互轉化,使傳統高溫色釉由單一的青瓷發展為五色的多彩釉。
鈞瓷著名的釉色有玫瑰紫、茄皮紫、葡萄紫、丁香紫、海棠紅、朱砂紅、雞血紅、玫瑰紅、胭脂紅、火焰紅、天青、蛋青、梅子青、天藍、海藍、月白、魚肚白等色彩,其中以朱砂紅為貴。
鈞瓷的窯變花釉,色彩豐富,釉層晶瑩,釉中紅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紅,五彩爭艷,輝映競芳,再配以端莊、古樸、大氣的器型。使鈞窯瓷器受到世人的珍視,并進入名窯行列之中。
鈞窯始于唐興盛于宋,在北宋時達到鼎盛。由于北宋時戰火不斷,金人入侵后宋滅元興,一個帝國的隕落與另一個帝國的興盛交替,導致匠人逃離,鈞瓷消聲匿跡。
由于戰火不斷,瓷器不易保存,鈞窯出品的大量精美瓷器大多數毀于戰火,能保存下來的物價寥寥無幾。而后世多以收藏鈞窯的碎瓷為榮,雖然沒有傳言中“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說的那么夸張,但是足能體現出人們對鈞瓷的喜愛和著迷。
在李志查看瓷片的時候,李棟系統的為他解釋了一下鈞窯的興盛與衰敗,并指出了史料有記載的多種瓷器顏色。
當然,后世也有鈞窯瓷器燒造,宋、金、元時期鈞窯產量最大的是碗、盤、洗、罐、瓶、爐、枕等生活用品,釉色以帶乳光的天藍居多,部分飾有紅或紫紅色斑塊,少見通體玫瑰紫和海棠紅器物,多為民窯產品,工藝和器型不如以前燒造的美觀。
李志不住的點頭,他雖然也學過瓷器鑒定,但是對鈞窯了解的就沒有李師傅這么細這么全。“李師傅,鈞窯的鑒定,有沒有什么訣竅?”
“鑒定方面無非是辯真偽、斷時代、定窯口、四是估價值。鑒定中看胎質、造型、工藝、釉色、底足等幾個方面。”李棟解釋鑒定方面的知識,搬出一大堆可以區別真偽的招數。
“我打個比如,看胎,因為鈞窯是使用還原焰燒造的,沒有釉質的胎質,在燒造后會變成醬黃色。看釉色,唐代多是黑釉藍斑,宋代的多紫紅花釉,宋元兩代的是天青、天藍、月白釉等規律。”
李棟喝了口茶,平靜了一下略顯激動地情緒繼續說道:“比如鈞窯的瓷器造型,明代以前的成品中,多為生活用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還有,鈞窯的產品多為手工制作,即使是同一個工匠的作品,也各有特點,從不雷同。”
一上午的時間匆匆而過,等李棟說完之后,李志才接口說道:“李師傅,您講的太好了,這不知不覺的就到了中午,我們還是出去吃點飯休息一下,您再繼續吧。”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