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小說
金浩的朋友也大感好奇,他雖然不作古董買賣,但是天天在潘家園耳濡目染,對古董價格也十分敏感,一聽金浩念叨,立即湊到金浩面前問道:“浩哥,你說這就是傳說中的鈞窯瓷器?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那種?”
“不知道,這個我沒見過,是不是鈞窯官瓷,我也說不準。”金浩一邊說一邊轉向底足,在瓶子的底部正中,無釉包裹的部分,暗紅色的胚胎上,赫然有陰文“奉蕐”兩字。
金浩穩定了下情緒,立即拉著李志便走。他那件價值不菲的名牌西裝,已經被瓶子上的污物沾滿,他仍然毫不在乎,緊緊的把瓶子抱在胸前。而且,還有意無意的用衣襟遮擋,似乎懷中的瓷器,不愿意讓大家看見。
“師傅……師傅!!!嗯,小宋,你讓大家下班吧,把店門關上,今天不做生意了。”從金浩慌張的神色中,李棟仿佛察覺到什么,透過金浩胳膊的縫隙,老師傅似乎瞥見小瓶子底上陰刻的“奉蕐”兩字。
“啊?嗯……小燕,讓伙計們走吧,關店門。”李棟稍一猶豫,便才猜想到這可能是一件難得的重器。如果底足真是“奉蕐”兩個字的話,十有**是北宋末年鈞窯鼎盛時期的作品。“奉蕐”即指汝窯,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選為宮廷燒御用瓷器,應該是御用之物。
趙燕常年走動鬼市,也經常抓些生坑東西,對這種事情相當敏感,老公一說關門歇業,也不多嘴詢問,立即打發走店內的伙計,緊緊地關上防盜門。
“師傅,小志兄弟撿大漏了,汝窯重器,要是東西不錯的話,那是罕見的海棠紅折口梅瓶。”剛剛關上店門,金浩便用顫抖的聲音告訴師傅,并且小心翼翼的把懷中的瓶子放在桌上。
“老婆,趕緊找東西擦擦,這上面全是固體石蠟。等處理干凈了,讓師傅好好看看。”傳世的鈞窯雖然不少,但是很少見品相完美的傳世佳品,“奉蕐”是北宋末年大內指定的御用瓷器,能保存到現在的還完美無缺的御用瓷,相當稀少。
李棟老先生也相當激動,汝窯鈞瓷在北宋末年被指定為官窯,燒造的瓷器絕對不會流入民間。品相稍差的被當場銷毀,只要窯變完美,器型端莊大氣的佳品,才會被送入宮中。
反復的擦拭之后,海棠紅折口梅瓶華麗麗的擺在李棟大師面前。鈞窯博物館內也有,但那是官方的東西,像這種來自民間的御用之物,絕對是絕無僅有。說的好那叫機緣巧合,說的不好那叫天上少有地上難尋的罕見之物。
李棟師傅非常小心的把梅瓶抱起,海棠紅的釉變的瓶體洋溢著熱烈華麗的氣息,造型古樸端莊,器型規整,胎壁厚薄勻稱,在釉面上有稀疏的蚯蚓走泥紋。釉面光滑,釉質玻璃化程度相當好。
由于釉面的玻璃化,對各種光波具有選擇性的吸收和選擇性反射能力,使釉層含蘊晶瑩,優美動人。再加上釉層里的氣泡對光線的攪動作用,從而形成特殊的斷面結構和絢麗多彩的外觀,在明亮的燈光下散發著絢麗的色彩,顯得格外動人。
在梅瓶的釉層里,不斷出現一條條不規則的如蚯蚓走泥的痕跡,蜿蜒曲折,耐人尋味。整個梅瓶給人一種溫潤、光澤、柔和、靈動的感覺,深具鈞瓷的潤、活、純、變、厚重的感覺。
底足使薄釉,中間部分露出醬紅色的內胎,仔細查看,有手指抓摸的痕跡。正中間陰刻著剛勁有力的兩個大字“奉蕐”,無處不顯露出這是北宋末年的開門物件。
“不錯,不錯呀!”仔細的看了半天,李棟大師才小心的放下梅瓶,神情激動的說道:“老夫行將就木,想不到還能有幸一睹鈞窯風采。值了,哈哈!”
“師傅,這真是官窯鈞瓷?大內御用之物?”金浩和趙燕疑惑的看著師傅,半信半疑的看著師傅。這并不是說他們對師傅不信任,而是這件梅瓶太過貴重,他們夫妻一時難以接受罷了。
“錯不了,無論是從器型、釉色、胎足以及底款判斷,都符合北宋末年的風格。這個時期汝窯鈞瓷已經被指定為御用瓷,只要是汝窯的瓷器,無一不是宮內御用物品。難得,罕見。”李棟詳細解釋,讓徒弟明白眼前這件開門瓷器的出處。
“我勒個去,那不是要價值幾千萬?這么開門瓷器,再加上它華麗麗的出處,豈不是成了傳家之寶?難怪有人處心積慮的為它加上保護層,真要是民國后期的做的外層,那也能說得過去。”金浩贊嘆,同時想通了為什么要做上外面的那層贗品。
“對呀,這樣一件可以傳世的佳品,在那個軍閥四起,****不堪的年代,要想完整的保存下來,真的很不容易,于是就有人想到,為它加上一層外行人都看不上眼的保護,才好讓它幸免于難,流傳下來。”李棟點頭,這個想法既合理又符合民國時****的局勢。
“我記得前幾年蘇士比拍賣過一件鈞瓷梅瓶,器型比這個稍大一點,當時就拍出接近5000萬的天價,這幾年瓷器瘋長,那這件梅瓶的價格,豈不是接近那時候的一倍?噢,mygod!!!我真想把這件梅瓶據為己有!!!”趙燕土洋結合,給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參考價格。
“小兄弟,真如金浩所說,你撿漏了,撿了大漏了。要是賣給你梅瓶的人知道走寶了,不知道會不會跑到三十樓上跳下來。”李棟調整了一下情緒,半開玩笑的說道。
“師傅,這個真的像瘋婆子說的,有近億的價格?雖然鈞瓷珍貴,也不至于那么夸張吧?”金浩看著梅瓶,眼里閃爍著無數的星星。
“燕兒說的有點高,不過大幾千萬還是值!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遇到真正的收藏大家,過億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這種完美的東西傳世太少,再加上這幾年大家的吹捧,完全有這個可能。”李棟不否認趙燕的說法,但是也沒給肯定。
“******,不知道您能不能賞臉,中午留下來吃頓便飯?撿漏不撿漏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老遠的麻煩您過來,我心里過意不去。”小有資產的李志沒覺得怎么激動,不管瓶子價值幾何,現在還只是個瓶子。他關心的時,如何能拜到老先生門下,系統的學習古董鑒定知識。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若看小說)
版權所有新手機閱讀請訪問:m.xinbi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