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第494章
第494章
“下面報道一條本市新聞,在東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門口,聚集一伙不明身份的人,他們揚言要替武林除害,匡扶正義,現在連線本臺記者小麗。”
一名身穿藍色正裝的女主持人,字正腔圓的對著鏡頭說道。
很快畫面便切到一個身穿粉紅色薄外套的美女主持人小麗的身上,只見她身后就是東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門口,門口外面聚集著一群身著奇裝異服的人。
“大家好!我是東海市民生頻道的記者小麗,華山論劍,江湖爭斗,這些只有在金庸大師的武俠小說中才會出現的場景,而今天卻在東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門口上演了這一幕。少林寺的色戒大師,武當派的沖動道長,還有青城派的一鶴真人,紛紛聚集在東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門口。”美女主持人小麗不慌不亂的介紹道。
“這些武林的前輩齊聚在東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門口的目的,就是為了討伐一個叫做秦逸的人,現在大家跟我來,采訪一下這名叫做秦逸的人。”
說著,美女記者小麗拿著話筒,帶著扛著攝像機的大哥,來到正在跟熊德彪口舌之爭的秦逸的面前。
“你好!我是東海市民生頻道的記者小麗,請問你就是秦逸嗎?”美女記者小麗從人群中擠了進來,拿著話筒對秦逸問道。
“記者?”秦逸聽到對方的身份的時候,微微一愣,同時點頭承認自己就是秦逸。
“那么請問,你究竟做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惹得這么多武林中的前輩前來?面對如此眾多的武林高手,你會不會害怕?”美女小麗唑唑逼人,拿著話筒對著秦逸說道。
“喂,你不知道能不能不要亂說!我可是守法的好公民,哪有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秦逸眉頭一挑,語氣帶著一絲不滿的說道。
“既然你說你自己是守法的好公民,那么為什么武林的前輩要聚集在這里,聲稱為民除害呢?據小道消息,說你仗著懂點氣功,就欺男霸女,不將這些武林前輩放在眼中,這是不是真的?”
秦逸聽到對方一句一個小道消息,就可以隨意的污蔑自己,氣的臉色一變,伶牙俐齒的反問道:“照你這樣說,據小道消息,你因為跟高層的領導睡了幾個晚上,才成功的獲得職位,是不是真的?”
“你…”小麗氣的俏臉煞白,雖然她真的進行過*的交易,可是沒有想到秦逸居然當著眾人的面講出來,而且還是現在直播,心中頓時涌出一股羞怒,不再采訪秦逸,轉身對著攝像機鏡頭說道。
“大家也都看到,這個叫做秦逸的年輕人,的確跟傳說的一樣,十分猖狂,口出狂言,囂張至極!可惜他今天碰到了少林,武當以及青城派的各路高手,希望他能以此為戒,以后養好傷,要學會做人!”
小麗話中有話,暗暗的反擊著秦逸。
這條報道一出,附近不少的人都紛紛跑來圍觀,武林爭斗這場面,可是比好萊塢的動作大片還要好看。
“阿彌陀佛,施主,你的話的確太過分了,佛說,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必將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色戒大師上前勸說道。
“過分你老母啊!”秦逸扭頭一撇,不等色戒大師把話說完,直接插口說道。
“小子,你怎么能在公共所說,辱罵色戒大師!”武當派的沖動道長人伸手直接秦逸,怒喝道。
“公你老母啊!”
“哎呀,用不著一口就提你老母啊!”青城派的一鶴真人看到雙方又要吵起來時候,上前勸說道。
“我就提你老母,老母,老母”秦逸絲毫不給對方面子,轉身對著熊德彪說道;“你說你賤不賤,大早上的就出來讓我罵,你還敢說你不犯賤?你自己說你是不是犯賤”
“阿彌陀佛,施主實在是太過分了,廢話少說,咱們手底下見真章,讓老衲看看施主究竟有什么可以傲人的本事?”色戒大師,被秦逸當眾弄得下不來臺,面色陰沉的朝秦逸說道。
“哦!你想怎么比?”秦逸輕笑道,他壓根就沒有將這幾位‘武林的高手’放在眼中,雙手抱肩看向色戒大師說道。
“老衲的鐵砂掌和金鐘罩都名震江湖!今天就讓你小子大開眼界!”色戒大師伸出那雙平淡無奇的雙手,一臉傲然的神色,看向秦逸說道。
正當秦逸剛想開口說話,就聽到熊德彪插口道:“色戒大師的鐵砂掌可是無堅不摧,就算是從滾燙的油鍋里撈銅錢,那也根本沒事!就憑你的這小身板,如果挨上一掌,直接一命嗚呼!”
“真的假的,油鍋里撈銅錢?”秦逸質疑的看向色戒大師,同時心中生起一個壞主意。
“沒錯,老衲從小習得這鐵砂掌的精髓,不但可以撈銅錢,就是輕輕的給你一掌,直接就可以斷你心脈!”色戒大師得意的在秦逸的面前晃動著自己的雙手說道。
“你能不能斷我心脈,我不知道,不過,既然你說你的手可以撈銅錢,那咱們就比試一下!”秦逸嘴角帶著一絲笑意,扭頭悄聲對著站在一旁的蘇冰兒說道。
蘇冰兒聽到秦逸的話,美眸中流露出一絲詫異的神色,而她看到秦逸那堅毅極其自信的目光的時候,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而色戒大師臉上頓時流露出為難的神色,這就是一個比喻,比喻自己的鐵砂掌無堅不摧,可是面前的這個小子居然當真,就憑自己這雙手,如果放進滾燙的油鍋里,豈不要被炸酥嗎?
但是當著這么多人面,色戒大師肯定拉不下面子,拒絕秦逸這場比試,無奈之下,他只好硬著頭皮答應。
不過他也不傻,等會讓秦逸先,到時候他肯定會知難而退,然后自己再提議換一場比試,這樣一來,自己非但沒有丟面子,還能將秦逸給教訓一頓,這豈不是一舉兩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