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第619章 奔跑的小火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行 >>明末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9章 奔跑的小火車

第619章 奔跑的小火車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02日  作者:紅色可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紅色可樂 | 明末行 
剛剛更新的小說:


作者:

更新:20151027

襄陽。

曾經的總兵府已被反軍占據,如今坐鎮襄陽的正是反軍首領之一,梁紅玉。

自與李自成合兵造反,攻占襄陽之后,果然如梁紅玉所言,襄陽方圓不堪官府重稅苛刻已然被朝廷逼得走投無路的百姓紛紛揭竿而反,應者云集,再加上襄陽本就潛伏了很多流寇。

見襄陽率先反了,襄陽附近城鎮百姓哪甘寂寞,紛紛殺官造反,無數青壯絡繹不絕投奔襄陽而來。

短短半月內,襄陽城內聚集的反軍由原來的七萬多人飛快膨脹到二十七萬余人,那些被各種苛捐雜稅害得家破人亡的漢子們懷著對朝廷深切刻骨的仇恨,義無返顧地加入到造反大軍中,就是因為有了這股徒然多出來的力量,梁紅玉才有底氣揮軍攻城奪地,連續攻占城池,數日內便讓天下大震。

梁紅玉坐在曾經的總兵衙門大堂里,這里已成了她的臨時帥帳,衙門大堂兩側靠墻而立用于官員出行儀仗的“回避”“肅靜”儀牌早被反軍們當成柴火燒了,里面的家丁也早就被屠殺一空。

反軍對總兵府的破壞性是巨大的,不僅是總兵府,包括城內的巡檢司,鹽道,鎮守太監府等等,全部遭了殃,因為這些地方是所有反軍將士憎恨的源頭,是逼得他們走上造反道路的禍首,若非首領梁紅玉征用了總兵府,恐怕剛占領襄陽城的那晚總兵府就已被反軍們付之一炬了。

梁紅玉已換了穿著,如今的她穿著一身黑亮的鎧甲,背后一件暗紅色的大髦披風,頭上一塊紅色的布帕將如黑云瀑布般的秀發包裹起來,當初如幽谷雪蓮般的女神醫如今赫然變成了英姿颯爽的女將軍模樣。

大堂聚集了不少人,這些人都聞風而投的好漢,個個能征善戰且豪氣干云,連梁紅玉自己都沒想到,僅僅攻占襄陽這個小小動靜,竟似點燃了兩湖地面上的火藥桶一般,蟄伏伺機的兩湖群雄不甘寂寞紛紛領人來歸,甚至連梁紅玉曾經叛出的白蓮教也主動派出特使找上她,只敘前緣不說舊怨,話里話外表明了合作的意思,言語間赫然已將梁紅玉當成了能與白蓮教主平起平坐的大人物。

這個時候,梁紅玉突然意識到,兩湖乃是朝廷的糧倉,如果能夠徹底占領兩湖,那么大明的江山就有可能被自己推翻。

名不正則言不順,梁紅玉的如今稱號是闖王賬下西征大元帥,麾下七萬直屬部隊,以天空中北斗七星命名,號稱七星將。

至于當初一同合兵攻占襄陽的李自成,則為“奉天征討東路大元帥”,另領一軍往北攻城掠地去了,二軍名為統一,實則并無從屬關系,基本屬于各自為政,互不相干。

不過襄陽城內的一切物資大多數都被李自成掠走,成為了李自成再次起家的資本。

靜靜環視堂內眾人一圈,梁紅玉似喜又似愁,喜的是如今自己氣候已成,大業可期,愁的是,心底里那道曾經熟悉的身影,隨著越來越壯大的造反聲勢,那道身影卻仿佛已漸行漸遠。

未來不久若朝廷派那個人來鎮壓圍剿她,她和他戰場相見,卻該如何自處?

幽幽一聲嘆息,打斷了堂內眾人熱鬧的談笑,眾人紛紛看著坐在大堂正中的梁紅玉。

梁紅玉回過神,朝眾人微微一笑,道:“眾位將軍,京師探子來報,朝廷已派出平剿我們的將領,其人名叫張文定,乃是英國公的長子,訓練新軍多年,能征善戰,曾率領新軍對抗韃子不落下風,唯一的敗績便是輸給了護國公李棟。但是聽聞輸給李棟的那一仗是張文定故意放水,其實本人的實力雄厚,此次領新軍五萬人,配合地方軍隊直奔襄陽而來,諸位,我等如何應對?”

麾下大將楊猛兄弟本是襄陽附近的綠林響馬,手下一兩千號人躲在深山里打家劫舍,投奔梁紅玉后由于二人作戰勇敢,身先士卒,倒也打過幾場順風仗,勝仗打多了,心氣兒也高了,見梁大元帥發問,楊猛咧嘴一笑,暴烈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張文定算個什么東西,老子領一標人馬把他打回去便是。”

燈芯子是闖軍中的老人了,見到梁紅玉是一代人杰,特意來投奔的。論地位,比楊猛兄弟更高一籌,聞言環眼一瞪,起身請命道:“這些日子攻城掠地,咱們早看清朝廷軍隊何等不堪一擊,若大元帥相信燈芯子,某愿領一萬人馬,全殲朝廷大軍!”

李本事當地的秀才,讀過不少兵書戰策,反軍攻占了他們李家的塢堡,反軍正準備大肆搶劫李家的時候。

李挺身而出,怒喝說道:“既然打著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號,就不應該行奸淫擄掠的事情。”

反軍見到他是一個讀書人,而且頗有氣度,不畏懼死亡。

而且大家一直聽梁紅玉說,要善待讀書人,遂以禮相待。惴惴不安的李入反軍大營后,小心翼翼左盤道右打聽,愕然發覺大營數萬人里,他的文化程度居然最高,而下面的反軍將領大抵也都認為李是反軍中的祥瑞,于是一路將他推薦到梁紅玉帳下。

梁紅玉與李對答一番后,也覺得他是個人才,而李多年科考不利,一顆滾燙的報效朝廷的心漸漸變成了報復社會,于是非常爽快地留在反軍中打算干一番開天辟地的大事業,難得造反大軍里陰差陽錯混入了知識分子,梁紅玉當即便任李為軍師。

見燈芯子和楊猛對朝廷大軍心存輕視,沉默許久的李緩緩道:“二位將軍不可輕敵,這回朝廷派出的平叛大軍不同于尋常衛所官兵,他們來自京營中的新軍,眾所周知,京營兵馬是明廷最精銳的兵馬,而新軍更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仿照秦軍的編制建立,使用秦軍的訓練模式訓練,是萬里挑一的精銳部隊。況且帶兵的總兵官張文定亦不可小覷,他是英國公的后代,底蘊深厚,各位切不可存輕慢之心……”

楊猛和燈芯子眉梢一挑,不服氣地正待繼續請命,梁紅玉揮了揮手,道:“軍師所言不錯,你們不可小看了明廷官兵,地方衛所或許糜爛,但京營卻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精銳,明廷的將領也并非皆是無能之輩……”

梁紅玉悠悠一嘆:“說到底,崇禎還真的有幾分本事,本來大明已經懶到了根子上,偏偏出現了李棟和崇禎一代君臣,驅除韃虜,掃滅倭寇,威服西域,將大明從萬丈深淵中拉了回來,如今崇禎又實施新政,讓大明的元氣又恢復了積分,如今我們占了三座府城,并不是我們有多厲害,只是勝在出奇不意,待朝廷回過勁來,我們未來的路必然非常艱辛。”

尤以庫是在座豪杰中最冷靜也最具威望的一人,聞言起身抱拳道:“不知元帥有何打算?”

梁紅玉嘴角勾起一抹輕笑:“我手中握七萬兵馬,正要稱量一下朝廷的斤兩,看看所謂名將是否浪得虛名,五萬京營官兵不可力敵,只可巧勝,兵法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五萬京營兵馬攻襄陽,我留兩萬守城足矣,余者由燈芯子和楊猛分而領之……”

“元帥的意思是……”

梁紅玉美眸中煞光閃現:“我在襄陽拖住京營官兵,你們分別取河南和湖南,明廷境內處處起火,我想看看這張文定能救得了幾處!”

眾人起身抱拳,凜然應命。

梁紅玉疲累地靠在椅背上,秋水般的目光飄向未知的遠方。

明廷境內火光四起,皇帝會不會派他出來?與他戰場相見的日子……不遠了吧?

李府書房。

田秀英主動退出了書房。

護國公忙里偷閑,將一大堆機械零件拆散組裝,用的都是上好的精鋼,明朝人是看不懂的,但是現代人如果看到那細小的煙筒,絕對就知道是什么了。

兩條并列的小型鐵軌撲在桌子上,上面還用玉石當做減震的石塊使用,從鐵軌到玉石,做工都非常精致。

不告而來的崇禎坐在椅子上,將好奇寶寶一般的王承恩踹到了一邊,一臉疑惑的看著李棟。

“愛卿,這東西挺精致的,能不能給朕來一套。”崇禎用手撥弄撥弄氣缸,將李棟辛苦了一個時辰的成果弄的稀巴爛。

李棟壓制住了砍死崇禎的沖動,氣呼呼的說道:“陛下,這是車,不是裝飾品,這是用來載人載物的車,用來觀賞真的是暴殄天物。”

“朕懂了,朕聽聞你在戰場上,給很多大炮裝上輪子,讓他們在木軌道上跑,方便移動,但是這鐵軌道。”

“陛下果然是聰明人,其實這鐵軌不是打仗的時候可以移動的那種,我桌子上這鐵軌是準備在西北鋪滿的,到時候我手里的這車奔馳整個西北,哪里有問題,我手下的大軍就可以朝發夕至,掃除禍患。”

崇禎愣愣的看著李棟說道:“朝發夕至,這也太夸張了吧。”

“不夸張,陛下且看。”

李棟拍了拍手,便有親衛搬來更大的模型。

說完李棟將已經做好的模型放好,這模型是放在地上的,比桌子上的要大一號,放好煤塊,點燃了火,一會的功夫,煙筒上便已經開始冒煙了。

火車后面還有一掛掛的車皮,上面坐滿了士兵的模型,崇禎仔細看了一下,起碼有幾萬人。

士兵們整齊的坐在車皮里,有些車皮里還有滿滿的弓箭,火銃,火藥。

而每一個車皮上,都擺放著一門門的火炮。

而在鐵軌下面鋪著的則是鮮明的三邊的地圖,山川地勢模擬都很形象,有的軌道甚至是在山里穿過去的。

“西北已經那么強了,搬山趕月,這是神仙一般的能力啊,為什么女人一直沒有這方面的任何情報給自己呢?”崇禎疑慮的看著眼前所謂車的模型。

“嗚嗚嗚。”

火車的嘶鳴聲之后,緩慢的開動起來。

這一車車的東西就跟著火車吭哧吭哧的走了起來,看的崇禎的眼睛都瞪大到了極點。

不用人,不用牛馬,這車竟然可以走,這簡直就是神跡了。

“此物是靠什么跑的。”崇禎看著車一會的功夫從陜西跑到了陜西,激動的心臟都快跳出來了。

果然跟李棟說的一般,朝發夕至。

如果真的能夠做成這件事情的話,那么李棟對于華夏來說,可以說是大功一件。

華夏兒女之所以與草原人作戰屢屢失敗,就是因為軍隊的機動性太差,如果有了這種東西,哪里有草原人,十幾萬大軍一天的功夫就到了。

而且還是全副武裝,物資充沛,到時候誰還怕誰?

“是靠煤,煤這東西,大明有的是。可以說從咱們開始,到咱們的子孫幾百年都用不完,也就是說我們不用一把草,就可以養活讓全天下都能跑的馬,等到此物出現,這天下便有沒有可以危害到我們大漢民族的蠻夷了。”

崇禎也高興的不行,笑著說道:“好東西,嘖嘖,李棟,朕有的時候真想看看你這心竅怎么長的,簡直是玲瓏剔透啊,文能著書傳世,武能安邦定國,連玩起來也前無古人,你這輩子比朕活得瀟灑多啦。”

崇禎撫摸著小火車,激動的像是一個得到玩具的寶寶。

李棟漫不經心的示意手下人將模型收起來,一邊心不在焉的說道:“微末之技罷了,國家真正想要強盛,還是要富民的。如果民不富,國家就算掌握再多的兵馬,再厲害的武器,也早晚會被推翻。”

崇禎撇著嘴看著裝樣子給自己看的李棟,笑著說道:“你這性子確實要改改,一會菩薩,一會魔王,一會墨子,朕真的看不透你,不過你這東西確實是好東西,朕有預感,你這將是傳世的寶貝,不過一定要小心防范,這東西不能讓外人得去,也不要讓他失傳了,前些日子朕想做寶船出來,讓朕的商隊擁有更大的船,結果被身邊人告知,圖紙已經被燒掉了,你也一定要小心,畢竟你我的壽命是有限的,而這些東西卻應該永遠存世的,不要因為有一天我們不在了,子孫想要學習我們留下來的東西,卻已經找不到了。”

看著崇禎大義凜然的表情,李棟噘著嘴說道:“陛下,請不要激動,是我留下來的東西,跟您沒有太大的關系。”

崇禎搖搖頭說道:“愛卿,此言差矣,沒有朕的支持,你焉能做出這東西來,起居郎記錄下來,崇禎七年,在朕的支持下,護國公李棟研究出來火車,利國利民,加封西北鎮國王,食邑三萬戶,世襲罔替。”

“陛下,這不好吧。”起居郎咬著牙勸諫說道。

“我說好就好,多嘴。”崇禎龍顏微怒,嚇得起居郎毫不猶豫的記錄下來。

李棟咬著牙說道:“陛下,您無恥。”

崇禎得意笑著說道:“多少年后,或許有很多人罵朕是****,是昏君,但是想起火車這種寶貝是朕支持做出來的,他們也許會念著朕的好的。”

作品本身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如因而由此導致任何法律問題或后果,本站均不負任何責任。

熱門小說


上一章  |  明末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