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第605章 君臣和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行 >>明末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5章 君臣和談

第605章 君臣和談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02日  作者:紅色可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紅色可樂 | 明末行 
剛剛更新的小說:


作者:

更新:20151027

崇禎皇帝雖然想乾綱獨斷。

可也不是傻子,不然他怎么會與李棟和曹化淳合作完成的那個故事接龍,不論事情真相如何,不管大家怎么鬼扯,都改變不了真相,那就是崇禎恨不得殺了李棟,但是卻又無從下手。

見大臣們紛紛跪地請求嚴懲李棟,崇禎眉頭深擰起來。

這個時候表現的越是忠心耿耿的,也不是東西。

大明的歷史其實就是皇帝和大臣斗智斗勇的歷史,到了崇禎這里,大明朝已經病入膏肓了,跟大臣們斗真的有點力有不逮,有心不與李棟徹底翻臉,卻又拿不出充分的理由,崇禎眼中閃過一絲慌亂,情不自禁地瞟向李棟。

“嚴懲,呃,對,自然是要嚴懲的……”崇禎眼睛眨了眨,他并不蠢,剛才李棟和自己破天荒地搭臺唱戲頗令他驚訝,如若說到嚴懲李棟,這事兒交給曹化淳怕是再好不過。

因為李棟只砸了自己的養狗的窩,那么久讓狗解決這件事情也不是不可以啊。

“曹化淳……”

“老奴在。”

“你覺得此事該如何嚴懲才對?”

曹化淳暗暗一嘆,道:“按律,官員犯法,交由刑部和大理寺議罪懲處,不過昨晚之事乃國公爺和老奴私斗,廠衛直屬皇帝,李棟是為陛下立下大功的國公,議罪若經刑部和大理寺殊有不妥……”

群臣心頭一沉,曹化淳四兩撥千斤,一場屠戮竟以“私斗”二字輕描淡寫帶過,看來今日他是鐵了心要不跟李棟翻臉了。

這倆混帳私底下到底怎生勾搭在一起了?費解啊!

這下子崇禎的日子豈不是有好過了,大家又沒辦法活了?

崇禎卻兩眼一亮:“既然不經刑部和大理寺,依你之見當如何議罪?”

曹化淳躬身道:“自崇禎年以來,護國公為國家南征北戰,立下的戰功無數,而且護國公坐鎮西北,可以防止那些流寇作亂,所以縱使有些小錯,也不必太過刻意懲戒,但是陛下如果非要個結果,老奴倒也為難得緊……依老奴之愚見,老奴和國公之間的爭端自然由陛下圣裁,若陛下不想為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費神,不如便由內閣三位大學士和老奴代陛下分憂,待內閣和司禮監廷議之后,再向陛下稟報結果……”

崇禎很快點頭:“如此甚好,便交給內閣和司禮監廷議,你們議出的結果,想必大臣們都是信服的。”

此言一出,下面的大臣頓時不樂意了。

如今內閣三位大學士早已不是鐵板一塊,其中陳演抱曹化淳大腿上位,周延儒這只老狐貍油滑奸詐,楊嗣昌則事事中立,司禮監更是曹化淳的一言堂,李棟若交由內閣和司禮監議罪,按今日李棟和曹化淳同穿一條褲子的場面來看,你們議到最后搞不好會弄出個不罪反獎的結果來。

不得不說,“上梁不正下梁歪”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攤上崇禎皇帝這么一根歪上梁,下面的內閣司禮監能好到哪里去?大明帝國這些年來朝政失控,內外事務悉數決于閹宦,內閣威信大喪,在六部和都察院等大臣們中失去了公信力。

無視下面大臣們不滿的嗡嗡聲,曹化淳笑著朝崇禎一躬身:“老奴遵陛下旨意。”

轉過身面向朝臣時,曹化淳的滿面笑意消逝無蹤,目光滿含煞氣地朝殿中一掃,大明內相威勢畢露,大臣們紛紛肅立不語,真真是敢怒不敢言。

目光仿佛不經意般掃過李棟,卻見李棟立于殿中面帶溫和微笑,滿殿大臣被曹化淳的威勢嚇得噤若寒蟬之時。唯獨李棟傲立不動,淵岳峙。

曹化淳竟然退縮了。

曹化淳畢竟是一個忠厚之人,他的凌厲,只是為了給崇禎作為爪牙,其實他本人并沒有太多的殺伐之意。

詭異的早朝散去,內閣和司禮監對李棟議罪尚無結果,自然更不會將堂堂國公關入大獄,當然崇禎也不敢,大臣們都恨不得李棟落個鋃鐺入獄的下場,但劉公公怎會答應?

崇禎心情帶著幾分忐忑叫李棟乾清宮覲見,迎著無數大臣復雜的目光,李棟走出奉天殿,朝右一拐便往乾清宮走去。

不出意料。走到乾清宮外的玉階下時。李棟便看到曹化淳站在階前靜靜地等著他,臉上森然如冰,目光似刀鋒般不停在李棟身上刮來剜去,顯然想用眼神殺死他。

“曹公公。久違不見。氣色仍舊白里透紅。吹彈可破,實實羨煞本侯啊……”李棟拱手熱情招呼道。

昨晚殺過西廠番子后,李棟胸中一股怒氣終于宣泄出去。脾氣也好多了,連跟曹化淳說話也順帶著吃起了豆腐。

曹化淳的表現卻恰恰相反,今日早朝被小人脅迫,他憋了一肚子的火氣,卻發作不得,所謂“氣色白里透紅”,純粹是被李棟給氣的。

“哼!公爺才著實教雜家羨煞啊!您和陛下打架,何必殃及我一個奴才。如今你獨身進入宮禁,就不怕陛下要了你的腦袋嗎?”

這話倒令李棟當仁不讓,他能讓曹化淳羨煞的地方太多了,比如長胡子這么高難度的事情,劉公公是肯定做不到的,教曹化淳怎能不羨煞?

曹化淳不陰不陽扔下這句話,接著道:“公爺昨晚大發神威,今日早朝陛下叫雜家又曲意配合,到了后來連陛下的尊嚴都不顧了,為公爺前后鋪墊圓場,公爺氣也撒了,面子也掙了,以往恩怨可否就此罷手?”

經過大同伏擊和昨晚西廠被屠兩件事后,崇禎和李棟的關系算是已經徹底撕裂了,關系處到這個地步,作為崇禎的爪牙曹化淳也犯不著再藏著掖著,說話便毫不客氣直奔主題了。

至于“恩怨就此罷手”,自然是指李棟帶兵在京師一帶耀武揚威。

從早朝時崇禎刻意配合的情形開始,李棟便感到萬分后悔。

大家都是聰明人,如今崇禎被自己武力控制了京城,他自然會曲意逢迎,只是崇禎絕對不會想到,大臣們的態度竟然不是支持自己。

所以目前來說,崇禎最恨的不是李棟,而是自己手下的大臣,如果外族入侵,或者義軍攻占城池,為自己死節的大臣都可能沒有。

“曹公公言重了,陛下對李棟有知遇之恩,李棟怎么會跟陛下有恩怨?”李棟故意裝糊涂。

曹化淳老臉一白,壓低了聲音怒道:“公爺,明人面前不說暗話,陛下要的是退兵!今日陛下這般委曲求全,公爺也都看到了,莫非你以為攻占你京師,陛下便從此受你擺布了么?李棟,不要逼陛下與你拼個魚死網破!”

李棟笑了兩聲,忽然沒頭沒腦換了個話題:“曹公公,內閣和司禮監廷議要定我的罪呢,公公覺得我會不會有事?”

曹化淳頓知李棟話中之意,重重一哼道:“雜家保你沒罪,滿朝文武誰敢反對,雜家有一個殺一個,這樣行不行?”

李棟拱手感動道:“公公義薄云天,不愧為李某生平知己,恨不能與公公共奏巫山云雨,哦不對,高山流水……”

“少廢話,退不退兵?”

“內閣和司禮監的廷議結果出來后,我李棟自然選擇退不退兵。”

乾清宮內。

崇禎穿著明黃便袍坐在書案后,見李棟入殿正待給他施禮,崇禎站起身假裝興奮地朝他一揮手:“虛禮免了,李棟,走,朕帶你去看看你的兒子。”

“陛下,您這是何意?”李棟臉色發苦說道。“臣還沒有向您稟告大同剿匪的事情呢?”

崇禎笑道:“你辦事何時辦砸過?不用稟報了,自大同白蓮教造反以來,三邊九總兵使每日三道奏疏直入深宮,朕對此事很清楚。況且,三邊總督是你,不必向我談起。”

李棟羞慚道:“臣辦事不力,終究被白蓮教跑了萬余反賊,事情沒辦好,請陛下責罰。”

崇禎搖頭,心道這李棟養氣的功夫竟然到了這種地步,自己帶他去見他兒子,這李棟竟然一點都不急躁,反而自己表現的很著急一般:“當時情形朕已知曉,李棟,你盡力了,反賊那么多,大同那么大,不可能一網打盡的,萬余反賊而已,散入民間無非滴水入海,翻不起波浪,也成不了氣候,你不必自責。”

頓了頓,崇禎笑道:“你在前線作戰,我去看了田貴妃幾次,孩子成長的很健康,我還聽見田貴妃給你兒子談論你在外面打仗的事情,小家伙一邊聽著一邊鼓掌,還不自豪的樣子。小家伙有個好父親啊。”

李棟眼中閃過一絲異色,莫非自己真的跟田貴妃的有了孩子。

崇禎拍了拍手,兩名宦官進殿,手里各捧著一個古樸塵封的酒壇,擱在書案上后恭謹退出。

崇禎指著案上兩壇酒,笑道:“這是浙江紹興的女兒紅,據說年份久遠,一百多年了,喝了驅寒,朕聽說你最近派了不少讀書人去南方給你搜尋風趣之物,想來這美酒也算是,朕就給你找來了。”

李棟驚異地瞧著崇禎。

崇禎尷尬地一笑,道:“收下吧,朕不好酒,這酒是朕意送你的……”

李棟呆怔半晌,方才長長一嘆:“陛下不過做了什么,終究是一國之君,臣不會欺君罔上的,有什么話,陛下明說吧。”

崇禎笑容一斂,也嘆了口氣:“李棟,昨晚之事朕無意追究錯對,朕做的有不對的地方,你做的也不一定明智,如今大明帝國正是生機復蘇的時候,我如果死了,不是好事,所以我希望你做事情之前,好好考慮一下。我今天給足了你面子,希望你能夠退回西北,我封你為西北鎮國王,世襲罔替。田貴妃和孩子你都可以帶走,我只希望你能夠為天下蒼生考慮,讓我完成新政,大明是死是活,再次一舉了。”

李棟終于明白為何崇禎今日總在他面前不斷放低身價,而且有意無意的提起自己的孩子,事實上李棟很清楚,以他現在和崇禎的關系,崇禎就算要給他送禮,也應該送他三尺白綾,而不是百年老酒。

李棟有點想笑,又有點感慨。

崇禎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地位目前而言果真是不可撼動的,這么多年來,多少個****夜夜宵衣旰食,內帑多少真金白銀,換做賑濟災民的物資。

而李棟作為護國公,坐鎮西北,讓不知道多少亂臣賊子不敢抬頭,從這一點上可以說,李棟和崇禎都很重要。

兩個人是大明朝都不可少的一份子。

可惜的是,兩個人都擔心對方會害了自己。李棟怕崇禎因為自己功高震主殺了自己,崇禎怕李棟起兵造反,殺了自己。

這個事實其實兩人早就看出來了,但是率先出手的確實崇禎。

可以說是崇禎斷絕了二人的君臣之義。

李棟的手暗暗的撫摸著衣角,到底殺不殺崇禎,他很糾結。

崇禎也曾想過在這里殺了李棟,但是崇禎甚至不知道,自己身邊有多少武士可以信任,因為連張文定都稱病不出了,偌大個大明帝國,自己還可以相信誰。

崇禎從來沒有感覺到這么孤獨過。

崇禎打從心底里不愿與李棟鬧矛盾,這對他來說殺掉這么一個功臣是一件極度傷心的事,但是李棟的功勛真的無人匹敵,他必須死。

他的手下人已經屢次勸李棟騎兵造反了,他身邊也有很多的謀士在為李棟服務。

崇禎看出了苗頭,這才有了在大同刺殺李棟一件事情,只為殺了李棟,讓大明朝少一些災難,自己可以安心的變法,看起來荒謬可笑,手法也頗為生硬稚嫩,可究其本心,卻是十足的誠心誠意。說他是為了天下也好,說他為了皇位也好。他的內心在決定殺李棟的時候,兵不是快樂的。

李棟想通了這些,不由暗暗一嘆。

崇禎如此用心良苦。不管對錯,他怎能不給這個面子?自己做不做皇帝,又有什么區別。

“陛下的心意,臣明白了。”李棟嘆息著朝崇禎長長一禮。

崇禎欣然笑了:“你明白就好,李棟,朕知道你是一個心懷天下之人,朕實在不想因為和你的爭斗而傷及百姓,將來朕還想威服四方蠻夷,做個開疆辟土的英明神武的皇帝。朕還需要依賴你。就像是當年的周公將巡視東方的權利交給姜子牙一樣,我也愿意將西方的屏藩交給你。”

李棟肅然道:“陛下志向高遠,臣為大明社稷賀。至于臣與陛下之間,陛下勿需擔心,君讓臣死,臣沒有死,已經是大逆不道。如果在作出其他的事情來,那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臣愿意發誓……”

“呃……這個,誓言就免了,朕相信你。”

君臣二人相視哈哈大笑。

“李棟,你去西域可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我聽說你父親給你添了一個番邦弟弟。”崇禎興致勃勃道。

作品本身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如因而由此導致任何法律問題或后果,本站均不負任何責任。

熱門小說


上一章  |  明末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