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帝師第1004章 冒險之策與萬全之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貞觀帝師 >>貞觀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04章 冒險之策與萬全之策

第1004章 冒險之策與萬全之策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18日  作者:石肆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石肆 | 貞觀帝師 
正文

目錄:

作者:石肆

類別:歷史軍事

遼東城破,似乎也并未在大唐軍中引起多大的歡呼來。

似乎不管是將軍們,還是士卒們,對于大破遼東城,原本就沒有甚子懸念。

以至于那歡天喜地的場面并未有出現,大唐的將士們進入遼東城之后,也是緊鑼密鼓,井然有序的穩定局面,安撫民心,并準備守城。

夏鴻升去看了傷兵,重傷的不多,輕傷的也不算少——雖說前面有兵圍遼東,有李勣和李道宗以少勝多擊潰高句麗援軍,讓城中的守軍早消磨的斗志和士氣。后面又有火燒城樓,城中原本的遼地漢人開門投誠里應外合,還有熱氣球那龐然大物讓高句麗守軍亂了陣腳。可破城之后的巷戰,也不是那么輕易的事情。

一將功成萬骨枯,即便是已經經歷過不少次陣仗,見著這些傷兵,還是令夏鴻升心中戚然。

“啟稟將軍,陛下令卑職召將軍入大帳商議軍事。”一個李世民跟前的親兵護衛找上了夏鴻升,說道。

夏鴻升點點頭,隨他一道去了大帳。

入內之后,便見一眾將領,連同李世民出征所帶的人,都已然在了。

“來來來,賢婿速速過來。朕正與諸卿商議下一步之計劃,要聽聽賢婿的看法。”夏鴻升進去之后,李世民便立刻招收讓他過去跟前。

李世民面前有一沙盤,上面正是遼東。

原本的歷史上,下一步是先取白巖,再攻安市。而在安市受阻,太宗過于求穩,以至于時間復又轉冷,糧草不濟,于是下令撤軍。到此第一次征伐高句麗結束,雖未能平滅高句麗,但卻也收獲甚豐。而后徐以圖之,頗見成效,勝利在望,卻逢太宗大限之至,高句麗終于未能破滅。

這些東西,在夏鴻升至于沙盤之前,便在腦中先過去了一遍。

看看沙盤,夏鴻升問道:“末將斗膽,不知陛下與諸位將軍是何決議?”

“依本將來看,下一步自是乘勝追擊,直取白巖城。”李勣說道:“白巖城不如遼東城,對于我大唐將士來說不在話下,而后再取安市城,若拿下安市城,則高句麗破滅在望。”

李道宗亦點頭道:“不錯。”

“白巖城易得,而安市城難攻。”李靖捋須搖了搖頭,說道:“若拿下白巖城之后直取安市,老夫以為不妥。安市此城,城險兵精,若要留其城守為我所用而不動用火炮,則必久攻不下。”

“那您的看法是……”夏鴻升問道。

“不若先攻建安。建安兵弱糧少,且論地勢,其處安市城之后,若攻之,必定出其不意,輕而易舉。拿下建安,再奪黃城、銀城二處,則安市城猶在大唐囊中。任期兵精城險又如何?一圈都為大唐所據,它孤立無援,就算是大唐不去動它,它也撐不過多久了。”

“這……”眾將之中有人點頭,亦有人搖頭,卻聽李勣又道:“這越過安市而攻建安……安市城不是小城,城中守軍更甚于遼東城。若是將其空了過去,直攻建安,則恐被高麗軍自安市而出,截斷糧道。到那時,我軍退不出去,后軍卡在安市城過不來,只怕又是孤軍深入,我軍反而孤立無援了。”

李世民聽罷,想了一會兒,說道:“衛公之策,是一招險棋。若成,當建奇功。不過征伐高句麗之事,當穩扎穩打一些。依朕來看,還是圍攻安市城。”

“放棄安市城,的確是一個好法子。”夏鴻升說道:“就是連建安一道放棄了也罷。”

“哦?”李世民看看夏鴻升,問道:“賢婿有何看法?”

“陛下,諸位將軍,這遼東之地,到其都城平壤,可稱大城、主城者,無非有四處。平壤為其國都,自不必說。遼東乃是門戶,如今已被我大唐拿下。除卻這二處,卻還要兩座大城。一處便是那安市城,另一處,則是這里。”夏鴻升一邊笑著莪說道,一邊拿手指繞開大唐軍隊的行軍路線,往旁邊一繞,落下在了另一處地方。

“這里,此處乃烏骨城。”夏鴻升指著那一處,說道:“高句麗西境之城宇,皆以此四處為中心,而向周圍散開諸般大小城塞。安市有遼東城之前車之鑒,此刻必定是城堅壁實,若不動用火炮,則難以攻陷,耗時耗力,浪費時間,消耗糧草。然而此處,烏骨城,其并不在我大唐軍隊行軍推進之路線,準備必然不如安市城充分。然而其地理位置,并不比安市城所差。且,安市城與平壤之間,有諸如建安、黃城、銀城等城塞可用。而烏骨城與平壤之間,卻多是如玄菟城之類的小城。故而,不若將安市城與建安城都放棄掉,大軍轉道突襲烏骨城,若取烏骨,則其余擋道小城必潰,平壤不可守,一路火炮轟擊過去,都城都破了,他高句麗還鬧騰個甚子?!咱也不必據遼東而滅高句麗援兵了,直接據守平壤,誰來支援平壤咱就轟誰!轟他半月,看誰敢再來!”

“不錯!不錯!”李靖聽了夏鴻升的話,立時笑道:“此策比老夫所想更好!若是此策能成,水師反倒不必再進一步深入,只須徑自取了百濟即可,高句麗咱們就足以拿下來了!”

“陛下,末將斗膽多嘴,以為夏將軍奪占烏骨城,直取平壤之策,的確可取!”那之前提出火攻取下遼東的將軍東何,此刻出列說道。

另有不少人,亦點頭附議。

“此策雖巧,但終不能避開被安市城與建安城及之后高句麗城塞守軍切斷糧道之險。”長孫無忌這時候出來說道:“若是直取平壤,就算是拿下了平壤,卻也是在平壤城中孤立無援。這中間不拘是安市城,還是建安城,亦或是之后的城塞,哪一處都足以斬斷后軍供應之路,將大軍困死平壤之中。天子親征,絕不可冒險僥幸!先破安市,再取建安,糧草后援之路順而延伸,一直在我大唐掌控之中,方是萬全之策!”

李世民眉頭緊鎖,低頭思考著。

兩種法子,一種冒險,卻也收獲巨大,足以一舉成功平滅高句麗。一種安全穩妥,穩扎穩打逐步推進,亦是萬全之策。

一時間,李世民竟然有些拿不定主意。


上一章  |  貞觀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