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帝師第969章 引蛇出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貞觀帝師 >>貞觀帝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9章 引蛇出洞

第969章 引蛇出洞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20日  作者:石肆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石肆 | 貞觀帝師 




清早的第一縷光躍出了云端。

太極宮正門前,承天門的城樓上第一聲報曉鼓已然敲響。

鼓聲幽幽的傳遞開來,便就接著聽見各條南北向大街上的鼓樓依次跟進。

鼓聲一傳開,無論是皇宮內城,亦或是城中坊市就都依次開啟。

與此同時,長安城中的道觀里,晨鐘也隨之撞向,激昂跳動的鼓聲與深沉悠遠的鐘聲交織在一起,頃刻間便喚醒整座長安大城,共同迎接從東方天際噴薄而出的朝陽。

岑寂的街道上開始出現路人的身影了,有的慢步趨行,有的神色匆匆,人漸漸多了起來,喧囂聲也就隨之縈繞在了長安城的上空。

我的老天爺這也敢寫街中餐館,正熱鬧的早餐人群中,忽而有人猛然站了起來,手中死死地捏著一張報紙,兩眼圓瞪,瞠目結舌。

速速去買報紙送回去給家里,讓長輩們立刻看看

要完要完日后怕是沒有報紙看了

一針見血一針見血啊總算是有人替百姓發聲了

發此文者,當真猛士邪

有人指出稅法之弊,此何勇也吾輩當以為榜樣,助其一臂之力,為百姓獻言撰文者是夏鴻升果然不是凡人

這樣的情形,這樣的話語,夏鴻升一邊喝著豆漿,一邊吃著油條,都聽見了。

也可以預見,它將不僅僅出現在長安城之中。

繼長安之后,也會在洛陽太原成都越州宣州揚州閩州泉州廣州只要是開設有報社的地方,都會陸續將這些文章刊登出來。

早飯也無人吃了,紛紛拿著報紙各自匆匆離去。

這份報紙一出,注定要使得舉國震驚了。

朝臣們紛紛拿著報紙涌向了皇宮。夏鴻升在路上看見了,也只是笑了笑,深吸一口氣而已。

回到長安的宅子中不多時,門便被敲響了。

升哥兒進來的人是李承乾,穿著一身便服,還是十分普通尋常那種,進門便道:快些關門,莫要讓旁人認出我來

關上門,李承乾同夏鴻升進了堂中,坐下來,李承乾說道:父皇叫我帶兩句話給你,第一句是深居簡出,小心防范。第二句是涇陽之事,照做不誤。

夏鴻升正要說話,卻又聽小廝傳報有人登門。

問是誰,回答說是房公府中。

李承乾暫且回避,見那人進來拜見之后,拿出書信一封,說道:公爺令小的將這封書信交與侯爺。

夏鴻升接過房玄齡給他的書信,展開,唯有四字于其上,寫著:閉門謝客。

公子,外面有人前面,說是衛公府上。夏鴻升話還沒說出口,便又被外面的小廝打斷。

多謝房公掛念,請待我回話,請房公放心。夏鴻升對房玄齡派來的人說道:請從側門出

小廝帶著那人離開,李靖派來的人便進來了,拜見了夏鴻升,說道:侯爺,我家將爺命我捎話與您,說若您無旁的事情,可去軍校之中安心住上些許時日。

夏鴻升說道:替我多謝公爺費心。請代我回話給公爺,請他毋須擔心。

送走了他,隨后又有段志玄程咬金李孝恭,顏師古和李綱等好幾人派人過來,給夏鴻升傳話,都是提醒他最好銷聲匿跡一段時日,靜待皇帝處理這件事情,莫要再出頭。

升哥兒,你這回怎的如此沖動,直接就在報紙上將事情撩開挑明了等沒人再來,李承乾才又出來,坐下之后問道。

這是我跟你爹的默契。夏鴻升笑了笑,說道:陛下將弘文館并入書院,意圖在其他人看來已經十分明顯。與其等著他們總歸要有的小動作,不如我先下手為強。

這么說你也猜到我父皇想要將國子監的一部分權力,交給涇陽書院了李承乾問道。

夏鴻升一驚:陛下真是這么打算了

李承乾搖了搖頭,說道:說不準,也只是東宮幕僚的猜測而已。不過,父皇對我說過些話,我覺得父皇可能真的存了這個心思了。

夏鴻升默默喝了一口茶,也不多問。

李承乾卻看看夏鴻升,說道:升哥兒,我最不避的人就是你了。我父皇之前跟我說,他要借這次御駕親征,離開長安,將那些有多余心思的人都給引出來,一起收拾了囑咐我若監國,其他事情可聽取諸臣意見,唯獨京畿隴右河南山東之地的軍中部署,絕不可動。若有必要,許其自行決斷。

夏鴻升眼中一凝,問道;這些地方的都督,我不在長安的時候,是不是借征討吐谷渾之防備為名,做了調換若我猜的不錯,當是河間郡王鄂國公譙國公胡國公等諸人

李承乾大吃一驚:升哥兒如何知道正是如此同升哥兒所料分毫不差

只怕段大將軍這回被封為金州刺史,也與此有關夏鴻升說道:承乾,你一定要穩固住陛下的安排,不論朝臣如何說如何做,如何勸你,你都千萬不能動這些地方和這些人。

李承乾嘆了一口氣:升哥兒,原本我一直不愿相信自己心中所料的。今日看你這反應,聽你這么說,看來你所預料,同我心中所料是一樣了。你說,那幫人難道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行那之舉

夏鴻升沉默幾許,然后說道:還是我常說的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是所逐之利,不一樣罷了。承乾,你也不必太過擔心。陛下若御駕親征,會給你留下人手的。朝堂上,虞老大人高老大人魏公房公,這些都是可以倚靠的。有他們在,朝堂上面的不會亂。地方上,只要陛下安排過去的諸位叔伯沒有被調離,那也亂不起來。如今各地駐軍中的中下級軍官,基本上已經都被軍校畢業的學員取代。這些人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若有人真的想做些甚子,也只是螳臂當車而已。陛下就是知道這一點,才敢于用自己為餌,通過先激發矛盾,再離開長安之舉,引得某些人出來。這是引蛇出洞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貞觀帝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