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國第1310章 西陵之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最后的三國 >>最后的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10章 西陵之變

第1310章 西陵之變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10日  作者:風之清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風之清揚 | 最后的三國 


ps:稍后更正,大約兩點………………………………………………………………………………………………………………………………………………………………………………狩圍獵的侍衛大總管,他負責整個丹徒山獵場的警戒護衛,按照往常的經驗,陶將主要的兵力放置在了圍場的四周,以防止刺客混入圍場,自己則率領著侍衛對孫皓進行貼身保護。````

眼看著秋狩圍獵行將結束,陶也是稍有些松懈了,認為今年的秋狩會同往年一樣,在平靜中收場。本來所謂的秋狩也就是皇帝在皇宮里呆悶了,出來玩樂散心的,他們這些做護衛的,只需要做好本職的事情就行了。

那知孫皓瞧見了一只糜鹿,一時興起,快馬追了過去,孫皓騎的可是一匹神駿寶馬,陶等侍衛只是騎乘著普通的戰馬,在速度上,那可是有著天差地別的,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孫皓便將他們甩得無影無蹤了。

不過這個時候,孫皓和陶估計也是一個心思,整個丹徒山獵場現在都在禁軍的嚴密控制之下,外面的刺客想混進入試比登天,在安全上面根本就無須操心,孫皓既然玩得興起,那自然沒人敢攔著他。陶也只是循著孫皓遠去的方向,一路追趕過去。

不過等他追到近前,卻赫然發現了孫皓的無頭尸體,驚得陶是五雷轟頂,再看一旁的兇手,不是旁人,正是前無難督周處,周處立馬橫刀,傲然而立,那柄大刀上,血跡猶在。

“周處,你……你竟敢弒君?”陶臉色慘白,不管結果如何,他肯定是死定了,保護皇帝是他的責任,如今孫皓一死,他絕對是難辭其咎。

周處凜然地道:“孫皓昏聵殘暴,擅殺大臣,禍亂社稷,作惡多端,如此暴君,人人得爾誅之!”

陶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反正孫皓已死,他只有擒拿兇手,向朝廷復命,至于朝廷最后如何處置,那就不是他可以左右的事了。

“來人,拿下周處!”

就在羽林兵將要動手之際,陸機率著無難兵趕了過來,大聲地喝道:“且慢!”

陶顯然不知道陸機和周處是一伙的,陸機乃陸抗之子,而陸家在江東那可是赫赫有名的望族,別看陶是羽林都督,似乎要比陸機的無難都督地位更高一些,但陶對待陸機的態度還是很謙恭的。

“四公子,周處擅殺陛下,大逆不道,在下欲將其擒拿,交由朝廷處置。”陶顯然不知道陸機和周處是一伙的,陸機乃陸抗之子,

陸機淡然地一笑道:“陶都督,陛下是何等樣的人,恐怕你也是清楚的很,現在周處除暴君,乃是順意民意,江東百姓定然是拍手稱快,如果陶都督執意要擒拿周處,那豈不是要與江東萬千百姓為敵?除都督,如此關鍵時刻,你可不能自誤啊!”

陶悚然一驚,這才意識到敢情陸機和周處是一伙的,想來也是正常的,陸機是現任的無難都督,而周處是前任的無難都督,周處已經被革職了,如果沒有人帶他,他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進入丹徒山獵場的。

現在,事實已經很清楚了,周處是明面上的兇手,而在他的背后,則是有陸機的支持,不光是陸機,很可能陸氏兄弟都參與了這些謀刺孫皓的行動。

陶也很清楚,孫皓這些年來作惡多端,朝里朝外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巴不得他去死,就算陶在孫皓的身邊當差,也是戰戰兢兢的,生怕一個小小的過錯,給自己遭來殺身之禍。要知道,孫皓那處置人的手段,不光是殘酷而且挺有創意的,他最喜歡的就是鑿人雙目,剝人臉皮,許多在孫皓身邊當差的,早上還是光鮮亮麗,到晚上時就已經是血乎拉查的臉都沒了。

而現在孫皓已經死了,自己再賣命恐怕也沒有什么好結果了,倒不如順應陸機他們,或許還真有別的出路。

想到此處,陶立刻拱手道:“卑職愿追隨四公子,唯命是從。”

本來陸機陸云還計劃著與羽林兵有一番惡戰,現在陶拱手而降,整個羽林兵也控制在了他們的手中,對于整個計劃的實施是大大地利好。

陸機陸云立刻下令無難兵、解煩兵和羽林兵在丹徒山圍場全面搜捕岑昏和孫皓的親信黨羽以及孫皓的那幾個兒子。

孫皓繼位之后,廣納后宮,荒淫無道,這些嬪妃給他生了三十四個兒子,孫皓也算是種馬之中的跤跤者了,不過他大部分的兒子都尚年幼,此次隨駕前來丹徒山的,除了太子孫瑾留守建業之外,尚有淮陽王、東平王、陳留王、章陵王等九王。

由于陸氏兄弟擁有兵權,諸王根本就沒有反抗之力,很快地被全數擒拿。岑昏見勢不妙,想要逃跑,但周處親自帶兵前來,就是要擒拿他的,如何能讓他逃得了,只追了十幾里,但將其追上,五花大綁給綁了回去。

陸機陸云請丞相張悌司徒何植司空騰修并文武百官到場,諸臣見孫皓已經是身首異處,皆大驚失色,陸機宣讀了孫皓的十大罪狀,請張悌等人聯合署名,欲昭告天下。

孫皓造惡無數,除了岑昏等少數佞臣之外,大部分的朝臣都對其厭惡之極,不過是畏懼于孫皓的權勢,不敢怒不敢言而已,如今孫皓被周處所殺,著實是大快人心,紛紛在檄文上留名。

張悌默然長嘆,他并沒有在檄文上簽名,而是向陸機陸云請辭,欲告老還鄉。

張悌也并不是孫皓的死忠分子,但身為丞相首輔,他如何能參與弒君之事,唯有退出朝堂,才是他最終的歸宿。

陸機陸云多方挽留,奈何張悌去意已決,最終他們也只有同意了。

在丹徒山動手的同時,陸晏陸景也在建業城中同時起事,率兵控制了建業城,攻入了皇宮之中,孫皓的太子孫瑾自殺身亡,忠于孫皓的那些黨羽都被一網打盡,陸家軍輕易地就掌控了整個建業的局勢,丹徒山之變很快地就以孫皓身死落下了帷幕。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最后的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