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國第692章 稱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最后的三國 >>最后的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2章 稱臣

第692章 稱臣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1日  作者:風之清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風之清揚 | 最后的三國 

鐘會攻占襄陽之后,恢復了大魏的旗號,自立為魏興王,并大封群臣,封胡烈為前將軍,夏侯咸為右將軍,句安為左將軍,王買為后將軍,鐘邕為長史,田續為襄陽太守,皇甫闿、爰青為左右護軍,兵馬十余萬,聲勢浩大,儼然成為晉蜀吳之外的第三方勢力。

襄陽南面與東吳相接,西面與西蜀相連,北面與晉國的南陽郡毗鄰,自立之后,鐘會明白,司馬炎必定會調動人馬瘋狂反撲,如何在襄陽立足,也確實讓鐘會費了一番心思。

襄陽乃南北東西之要沖,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鐘會首先要考慮的,是免受腹背受敵之苦,西蜀那邊暫時不用考慮,就算是姜維拿下了漢中,也不可能從巴東小路上進軍,只須派駐一支人馬在巴東小路的險隘之處駐守,完全可以擋得住蜀軍的來犯。

唯一讓鐘會擔憂的就是襄陽南面的江陵之敵,陸抗進攻弋陽之時,就派陸凱進駐當陽,對襄陽是虎視眈眈,雖然這一路人馬是為了陸抗進攻弋陽起牽制作用,但如果襄陽有變,吳人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撲上來。盡管鐘會的人馬多于陸抗的人馬,一對一的話鐘會肯定不會發怵,但如果北面吃緊之時,陸凱在背后捅上這么一刀子,那鐘會恐怕就真的吃不消了。

為了消除南線的隱患,讓鐘會可以集中兵力與北面之敵周旋,鐘會立刻派人與陸凱接洽,闡明了自己反晉的立場,希望可以通過稱臣納貢這樣的方式,與東吳締結友好盟約,守望相助,共拒******。

從襄陽到當陽,也不過就是百十里的路程,鐘會派出的使者快馬只需半日的路程就趕到了當陽,將鐘會的書信呈給了陸凱。

由于襄陽事變發生地極快,當陸凱得到消息的時候,鐘會已經是控制了整個的襄陽,陸凱就算是再想有什么動作,也是來不及了,他也只有駐兵當陽,靜觀其變。

看到鐘會的書信陸凱略微有些詫異,不過想想也正常,現在鐘會背叛了晉國,所以才會選擇投靠吳國,只不過鐘會的表現也太神速了一點,那邊剛剛拿下襄陽,這邊就已經是派來使者和吳國接洽了,顯然有些迫不及待。

這也怪不得鐘會著急,鐘會叛亂,帶給司馬炎的震撼一定是無以加復的,為了撲滅這支叛軍,司馬炎肯定會派兵進剿的,為了獲得吳國方面的支持,鐘會當然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內派人前往吳國。

事關重大,陸凱自然也不能擅自做主,此時必定得稟報吳主孫皓,不過在上報吳主之前,陸凱還是事先與弋陽的陸抗取得了聯系,爭取在這件事上面達成共識。

吳國面對魏晉的叛亂,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當年諸葛誕在淮南叛亂的時候,就曾請求吳國的援助,也是向吳國稱臣,當時吳國也派出了援兵,前往壽春救援。在當時,鐘會和陸抗做為敵對陣營的一方都加入了這次戰爭,并且在戰爭之中都有不俗的表現。

只不過當時鐘會和陸抗地位都不高,不可能左右戰局的發展,最后諸葛誕兵敗身死,東吳方面派出的援兵也損失慘重,結果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這也是陸凱不敢擅自做主的主要原因,鐘會的真正用心尚未可知,但晉國的瘋狂反撲則是可以預料到的,如果這一次再投入兵力搞個得不償失的話,陸凱倒認為不如隔岸觀火。

陸抗的意見與陸凱則完全相反,盡管鐘會是他的宿敵,兩人光是在蜀中交手,先后就達三年之久,可謂是知己知彼。陸抗也知道鐘會是那種野心極大的人,必不甘心雌伏于別人的腳下,向東吳稱臣,也不過是權宜之計。

不過陸抗認為這倒是一個機會,此時的條件和當年淮南三叛之時的條件完全是大不相同的,當年魏國獨大,實力強橫,司馬昭統兵親自征剿,無論在兵力上還是物力上,都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所以最后才出現諸葛敗亡的情況。

與當初的形勢不同,此刻的天下大勢,或可用天翻地覆來形容,蜀人占據了長安,任憑司馬炎如何調兵遣將,都無法攻破潼關和武關的防御,在西線,雙方陷入了僵持狀態,而這樣的僵持狀態,必定會牽制住晉軍主力軍隊,在南線的防御力量變會減弱。

在因為如此,陸抗才得以奇襲弋陽得手,如果是在魏國的全盛時期,陸抗想要偷襲弋陽,恐怕是相當不易之事,就算是僥幸得手,面對魏軍的反撲,陸抗也是很難抵敵得住的。但正因為晉軍主力在西線受到牽制,所以陸抗的弋陽之戰打得是異乎尋常的順利。

而鐘會的叛亂,無異陽給司馬炎更為沉重地一擊,襄陽未叛之前,陸抗攻下弋陽,就象是一柄尖刀直插敵人的要害,雖然鋒利,但卻顯得有些單薄,很可能隨時會受到晉軍來自兩側的圍剿。

而鐘會這么一叛亂,可以說完全打亂了司馬炎在南線的布署,東西夾攻的可能性沒有了,正面進攻的能力又顯得不足,讓陸抗在弋陽占穩腳跟。如果能將襄陽弋陽連成一片,那更是最好的結果了。

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只是永完的利益。

陸抗對這句話甚為推崇,在利益的面前,什么樣的恩怨都顯得不太重要,吳魏雙方在蜀中的激烈搏殺,雖然造成了數萬人的傷亡,但那畢竟是一場各為其主的戰爭,陸抗到也沒有太多的過于怨恨鐘會。

扔以陸抗原則上同意了鐘會的稱臣請求,不過這件事還得吳主孫皓點頭才行,陸抗派人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報之了孫皓,孫皓在和群臣商議之后,也同意了鐘會的請降請求,至于具體的事宜,還需要派出使者來和鐘會接洽,共商大計。

就在鐘會和吳國互拋欖橄枝的時候,嚴睿也風塵仆仆地趕回了洛陽,去面見司馬炎。(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最后的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