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國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最后的三國 >>最后的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

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29日  作者:風之清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風之清揚 | 最后的三國 
第667章激戰潼關下

第667章激戰潼關下

羊祜將自己的指揮位置前移到了距離城墻只有三百步遠的地方,這個位置,幾乎是蜀軍遠程武器可以覆蓋到的區域,軍司馬徐胤當時就急眼了:“這里太危險了,君子尚不立危墻之下,都督乃三軍之帥,豈可親身涉險?”

羊祜一臉從容地道:“將士們都在前線拼命,我又豈可置身事外,不能于將士們同生共死,已是汗顏之至,你們都無須再說了,本督既然站到了這里,這絕不會后退半步,本督要親眼看著你們攻上潼關的城頭!”

晉軍將士皆是肅然起敬,身為三軍統帥的羊大都督都如此拼命,諸軍又焉敢不用命,一時之間晉軍士氣高漲,昨日打了敗仗的張尚此刻是振臂高呼:“兒郎們,隨我來,今日不破潼關,誓不回還!”

張尚身披重披,手挽盾牌,身先士卒地沖在第一線上,有著將帥和激勵,晉軍士兵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對潼關的城墻發起了蟻附強攻。

戰況空前的激烈膠著,晉軍采用持續不斷地進攻方式,不斷地給蜀軍施加壓力,前面的晉兵陣亡了,后面的立刻會增補上去,使攻城的人數,始終保持不變。

張樂重重地唾了一口,道:“呸!這幫王八蛋,簡直跟打瘋了一樣,見過不要命的,沒見過這么不要命的,難道這些晉兵的命就這么不值錢?”

趙卓沖他著喊道:“樂哥,別抱怨了,傅都督叫你呢。”

張樂從擁擠的人群之中擠了出來,來到了傅僉的面前。

傅僉一臉嚴肅地道:“現在的戰況,你們想必也看到了,羊祜這是在不計代價的強攻,想要這種方式來拖垮我們,我們絕不能讓他的陰謀得逞。從現在起,張樂,你去守關城東南角,趙卓,你去守關城東北角,記住,無論有多困難,也要象釘子一樣給我釘在城墻上,絕不能讓晉軍踏上城頭半步。”

張樂趙卓齊聲領命,張樂咧著嘴大笑道:“傅都督,你就放心吧,人在陣地在,小羊羔子想占領潼關,做他的清秋大夢去吧。”

聽張樂把羊祜叫做小羊羔子,傅僉是會心地一笑,道:“張樂,把你的性子收一收,打仗可不是兒戲,可千萬別小看了這個羊祜,晉軍諸將之中,文宣最看重的就是羊祜和杜預這兩個人,切不可等閑視之。另外,要注意晉軍的夜襲,安排好部隊的輪休,千萬別讓他們夜間鉆了空子。”

張樂和趙卓領命,各自領軍前往關城的東南角和東北角。傅僉從晉軍的攻勢上看出,這將會是一場持久戰,所以他特別地命令張樂和趙卓各守一個角,自己守中間,形成三點一線的防御陣形,為這場持久戰做好準備。

果然不出傅僉的所料,天黑之后,晉軍的攻勢也沒有絲毫停歇的意思,城上城下燃起了無數的火把,燈火通明,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晉軍持續地攻擊了一天,也看不到任何疲憊的樣子,依然不死不休地攀爬著云梯,城下已經是尸堆如山,血流成河了。

由于蜀軍早有防備,晉軍的夜襲作戰雖然勢頭猛烈,但卻和白天一樣難有戰果,潼關城堅固的城墻,始終是晉軍難以逾越的屏障。

天色微曉,羊祜已經在陣地上整整地站了一天一夜,最危險的時候,一支弩箭就擦著他的頭盔飛了過去,當時驚得徐胤等人魂都掉了,但羊祜依然鎮定從容地站在那兒,始終不肯后退半步。

他的臉色鐵青,顯然對晉軍的進展很是不滿,在這場較量之中,晉軍始終未能有所突破,這與羊祜的期望相差甚遠。

“都督,你都站了整整的一天了,先回營歇歇吧,看來這潼關輕易之間也拿不下來,來日方長,都督還得保重身體才是。”徐胤勸說道。

羊祜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一天一夜堅持在第一線上指揮,羊祜的精力也近乎枯竭,畢竟他也是人,不是鐵打的。看來這個潼關的堅固程度,有些出乎羊祜的意料,再打下去,那就將會是一場持久戰,可不管怎樣,羊祜是不會輕易地認輸的,他將指揮權交給了徐胤,命他繼續指揮晉軍強攻,持續不斷地給蜀軍制造壓力,晉軍隊伍剛分為三班輪休,一班攻擊,一班預備,一班休息,三班輪流出戰,不分晝夜地連續發動攻擊。

羊祜就是要利用晉軍兵力上的優勢,用這種連續不斷地攻擊,來摧垮蜀軍的意志,蜀軍人數上處于絕對的劣勢,為了應戰,他們必定會投入絕大部分的兵力,戰斗進行的越久,蜀軍就會越疲憊不堪,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只要他們一出現漏洞,勝負的天平就會向晉軍這邊傾斜。

潼關的鏖戰在持續著,這已經不再是雙方力量的對抗了,更多的,是雙方意志力地較量……

離開了玉門關,劉胤命令部隊采用急行軍,每日的行程的超過百里,但盡管如此,四千余里的行程,也絕不是短時間內就可能完成的,蜀軍回援關中的仍舊是遙遙無期。

何況這么高強度的行軍,也不可能維持很長的時間,人的體力和精力終歸是有限的,一路強行軍下去,這支隊伍必定會給拖垮了,就算以最快地速度趕回關中,趕到潼關前線,戰斗力恐怕也所剩無幾了。

在這個時候,鄧艾又給劉胤出謀劃策,將步騎分開而進,而且騎兵也只劃撥出一半來,也就是說六萬騎兵劉胤只帶三萬人先行,每人兩匹馬,剩下的三萬騎兵沒馬乘坐,隨同步兵一起行進,這三萬騎兵則是輪流換馬,這樣就可以保證蜀軍先頭部隊能以最快地速度趕往關中。

劉胤大喜,鄧艾的主意正出到了點子上,解決了蜀軍快速回援的難題,當下立刻分撥人馬,依計行事。(未完待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最后的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