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敗家子第二〇六章 夷男的難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朝敗家子 >>唐朝敗家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〇六章 夷男的難處

第二〇六章 夷男的難處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21日  作者:尹三問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尹三問 | 唐朝敗家子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一場篝火晚宴,算不上賓主盡歡,最終草草結束了。

天氣很冷,烤羊肉吸引力終究有限,嘗鮮之后謝逸基本就沒什么食欲了。

而且在座的無論是夷男,還是其他國家的使臣,都沒什么共同話題,與其虛以委蛇,還不如回營帳好好睡大覺。

所以當夷男宣布晚宴結束時,謝逸第一時間起身,在高昌使臣不忿的眼神中揚長而去。

回去睡大覺,做個好夢,興許能在夢里見到杜惜君和鄭麗琬。

謝逸是高枕安眠了,但很多人卻睡不著。

真珠可汗夷男回到汗帳之后,來回踱著步子,似乎有什么事情讓他很不安。良久之后,夷男沉聲道:“去請客人來!”

“是!”

汗帳內牛油巨蠟高照,一個略微有些猥瑣的男子被侍從引著走過來,如果孫武開在這里,一定會認出此人正是阿史那結社率。

“見過薛延陀可汗!”阿史那結社率看似猥瑣,但說話卻鏗鏘有力,在夷男面前甚至算得上不卑不亢,與他現在的身份和處境差異很大。

夷男似乎也有些驚訝,大概也覺得阿史那結社率的反應出乎意料,沉吟道;“怎么樣?這些天過得可好?”

“托可汗的福,這些天在貴部吃得好,睡得好,也不用擔心有人追殺,夜里還有的貴部的美人相伴,怎能不好?”

阿史那結社率侃侃而談,看似是滿意的稱贊,但隱約之間又有埋怨之語,有些酸溜溜的感覺。

夷男當然能聽出其中的意味,低聲道:“怎么?本汗沒有及時召見你,所以心有不滿?”

“不敢,我一個亡國族裔,如何敢對薛延陀真珠可汗有不滿?”阿史那結社率表情明顯不愉快。

“哼哼,好了,坐下說話吧。不管怎么說你都是昔年突厥王孫,看在突利可汗的面子上,本汗得給你些面子。”

阿史那結社率逃來草原已經有些時日,最早的時候。他找到了二王子突利失,然后引薦給真珠可汗夷男。

但夷男并未在第一時間見他,而且一晾就是許久,他或許是出于某些政治上的考慮。但在阿史那結社率看來,這是夷男有意冷落。甚至羞辱他。

“真珠可汗肯坐下來和我說說話,不容易啊!”阿史那結社率一邊埋怨,一邊落座。

夷男倒也算大度,對這些無禮行為并無不滿,語氣平和道:“好了,你想對本汗說什么?”

“說什么?可汗想聽我說點什么?”

“哼,突利失告訴本汗,你在長安行刺李世民失敗,一路被人追殺逃到草原。”夷男幽幽道:“本汗好奇,你為何要行刺李世民?”

“為何要行刺?”阿史那結社率冷冷道:“我突厥被他李唐所滅。滅國之仇難道還不夠嗎?”

夷男冷笑道:“是嗎?那你當初怎么不反,不行刺?乖乖當了幾年順民之后又想起來滅國之仇了,沒記錯的話,當初你阿史那部可有不少血性漢子寧死不屈,你卻不在其中。”

阿史那結社率的臉色微微一變,顯然是有些不大好意思。

“別說什么隱忍不發,等待時機之類的,當著本汗的面沒必要這樣遮遮掩掩,用漢人的話說,還是打開天窗說亮話吧!”

在夷男的注視下。阿史那結社率終于吐口道:“當初頡利強勢,貴部是受害者,家兄突利也是受害者,才不得不與唐軍聯合。

戰事之后。李世民對我們也算不錯,然而隨著家兄去世,草原逐漸安定,李世民覺得用不著我們了,所以就用起了漢人慣常的招數,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夷男輕聲復述這幾個字,似乎頗為感悟。

“可不是嘛!”阿史那結社率直勾勾地看著夷男,悠悠道:“沒記錯的話,當初李世民也借了薛延陀這座橋……”

“李世民想要拆橋?”

“他既然能拆了突厥人,憑什么不能拆薛延陀呢?何況貴部今日的實力與頡利當初不逞多讓,李世民他能安心嗎?”阿史那結社率悠悠道:“漢人素來的做法你是知道的,不需我多說吧?”

“我薛延陀未必怕他李世民。”

“這我相信,以薛延陀今時今日的實力,誰能輕易惹得起?”阿史那結社率道:“但可汗可否考慮過,能否與大唐和平共處?

我在長安,時常聽到漢人們說起一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沒記錯的話,您這個真珠可汗的名號還是李世民封的呢?”

夷男警惕道:“你是想挑撥本漢,幫你突厥人復仇?”

“不,有阿史那思摩和執失思力這些家伙,東邊的突厥人已經不記得什么深仇大恨了,何來復仇之說?”

阿史那結社率道:“即便就算要復仇,找天山下的突厥人,應該比找薛延陀更合適一些吧?我只是想用突厥人血淚告訴可汗,薛延陀不可再重蹈覆轍。”

夷男聞聽此言沉吟不語,阿史那結社率雖然不承認,但想要利用薛延陀的心思昭然若揭,傻子都明白。

但有時候,被人利用不見得是壞事,首先要看這件事對自己到底是否有利。不得不承認,今天的薛延陀很強大,卻也危機四伏。

最強大的敵人肯定是南邊的大唐無疑,李世民現在對自己的提防越來越多,前不久他接到消息,阿史那思摩再次稱汗,率部駐扎在黃河兩岸,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為了提防薛延陀,并讓阿史那思摩用自己的威望吸引草原百姓歸附,從而瓦解薛延陀強盛的局面吧!

如果是以前,能與突厥人平分秋色,共同掌控這片草原便足夠了。然而一旦品嘗過一家獨大,雄霸草原的滋味,哪里還能輕易放棄這等殊榮和野心,分羹給旁人呢?

面對大唐步步為營的做法,要么坐以待斃,要么……正如阿史那結社率所言,也許該動些心思,為部族的生存而戰了。

然而,能戰勝嗎?

想到當年那么強大的頡利敗給唐軍,想要李靖和李績率部馳騁草原,兵鋒強盛的情景,夷男不由有些發憷。(未完待續。)

舉報:/

**作者:尹三問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唐朝敗家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