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明399 南京教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替明 >>替明最新章節列表 >> 399 南京教案

399 南京教案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9日  作者:叫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叫天 | 替明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感謝G00D的捧場,謝謝古原初月的月票!

湯若望最終沒有在徐府參與晚宴,也未等徐光啟下朝回府,就匆匆返回了天主教堂。

“砰”地一聲響,他一推開門便大聲說道:“大事不好了,還請……”

屋里的那人,就是之前提到的保守老頑固神父龍華民。他抬頭看見湯若望如此匆忙又沒禮貌,竟然不敲門就進來,當即臉色一沉,怒喝打斷了湯若望的說話:“干什么?如此慌張,如何能傳播上帝的福音?”

湯若望一聽,深吸一口氣,努力平抑了下自己的心情,走到龍華民的桌前,還是帶了點焦急說道:“我們有大麻煩了?”

“怎么,難道是大明皇帝要封我們天主教?”龍華民一聽,臉色一變,不過他又馬上否認道,“但這不可能吧?”

“雖然不是大明皇帝要封,但其實也差不多了!”湯若望臉色很不好看地說道。

龍華民一聽事情如此嚴重,便坐不住了,站起來看著湯若望問道:“到底有什么事,竟然那么嚴重?難道是異教徒又要沖擊我們教堂?”

湯若望雙手亂搖道:“不是,不是,是有漢人從我們那邊回明國。他學富五車,博學多才,說要開館傳授西學。”

龍華民一聽,不由得微怒道:“就這事?你大驚小怪干什么?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了。”

湯若望一聽他沒明白其中的厲害,當即焦急地提醒道:“如若他真這么做了,我們很可能會被明國上下趕出去的。因為……因為我們對于明國人來說,就沒有用處了!”

“哼!”龍華民有點不屑道,“我們傳播的是上帝的福音,是來解救他們的。萬能的上帝保佑著我們,由他們自己人去傳播西學,你們就更能集中心思傳播上帝的福音了!”

湯若望見他死不醒悟,恨不得扇他一耳光打醒他。強自忍了會,只好又提醒道:“那些大明官員如果不用在我們這里學西學。那他們就不會再關心我們的事情。門口的兵丁被撤回去,異教徒就會沖擊我們教堂。還有,您忘記南京的事情了?”

這一下,龍華民終于沒有再露出不屑的表情了。

遠一點的就是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禮部侍郎署南京禮部尚書沈榷聯合其他官員上奏朝廷,宣布了天主教的一系列罪行,一些傳教士如王豐肅、謝務祿在南京被捕,龐迪我、熊三拔等傳教士從京師被押解澳門。他們所建立的教堂被拆毀,一些墓地也遭到破壞。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三年,可謂是天主教在東方傳教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近一點的就是眼前了,因為龍華民改變利瑪竇的傳教路線,采取激進式的傳教方式,堅決排斥儒家思想,嚴禁中國教民祭天、祭祖、拜孔子,又遭到了京師百姓的攻擊。只是有大明官員護著,才暫時沒事。當然,這個的代價就是要和大明官員溝通,傳播西學。

龍華民靜下心。想得越多,考慮得越周全,就覺得后果越是嚴重。眼下的天主教,是承受不起再一次類似的南京教案。

他能來華傳播天主教,腦子肯定是有的。想了一會后,他皺著眉頭問湯若望道:“這個人不可能那么博學,把你們都比下去吧?”

“我和他聊過很多,確實非常博學。物理、化學等等東方沒有的內容,他都能說得頭頭是道。甚至有些東西,我……我都自愧不如!”湯若望面色有點慚愧地說道。

“那也沒什么。我們不是有七千三百多部書藏著么?你可以去翻閱,總能有明人沒有的。”龍華民還是比較淡定地說道。

那七千三百多部精裝書,可是他的殺手锏。之前藏著不給外面,并不是缺少翻譯的問題。而是以后必要的時候才拿出來用而已。

誰知湯若望卻搖搖頭道:“恐怕沒用。我和他聊那么多,就沒發現他有不明白、不懂的東西。”

他怕龍華民還是大意,便把他對胡廣的印象詳詳細細地做了一番描述。

那個時候的自然科學,對于現代人來說,都是比較初級的東西。胡廣可能不記得,但只要湯若望起個頭。他就能順著湯若望的話題說下去,甚至說得比湯若望了解得都深刻。

這一下,龍華民真得吃驚了。他不是笨蛋,如果這個人真那么厲害,那就等于自己這些人在東方帝國傳教的資本就沒了,等于被人釜底抽薪。

不過不管如何,龍華民還是有點不甘心,他又問湯若望道:“保祿是我們天主教忠實的信徒,眼下又是明國的高官,只要由他護著,情況不至于太糟。”

湯若望聽了搖頭嘆了口氣道:“保祿和我們見面,每次談得最多的,其實還是我們那些知識,而不是天主教義。”

說到這里,他抬頭盯著龍華民的眼睛,略微提高了一點聲音道:“保祿最感興趣的東西,以后可以由這人那里了解到。他們之間溝通還比我們順暢。更為關鍵的是,保祿收了那人成為他的侄子,關系就更為親密。如果將來又出現以前那樣的事,保祿是否還會為我們說話,就不好說了。”

自南京教案之后,天主教的傳播一直困難。還是崇禎皇帝上位后,因推算日、月蝕的士大夫屢屢出錯,才又允許天主教公開傳播的。如果眼下有人能代替他們這些傳教士,那皇帝也不會再支持天主教。

龍華民到了此時,開始真得急起來了。有些事情,一次二次后,想再來就會更為困難。特別是眼下有進展的情況下,又有要被趕回澳門去的風險,作為天主教負責人的龍華民,感到肩膀上的擔子一下變得好重。

想了半天,他最終無法,只能無奈地問湯若望道:“依你看來,該如何解決這次的事?”

這個湯若望已經考慮過,因此龍華民一問,他便馬上回答道:“這一切,都是起源于那七千三百多部書……”

此時,天色已黑下來了,而湯若望口中的胡廣,也才等到徐光啟下朝回府。(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替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