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老爸的苦惱,王勇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大不了的。這種情況只從改革開放之后,第一代富豪出現之后,在國內就已經變成了一種普遍現象了。
隸屬這二十來年,特別是近十年來的一些曾經風光無限,卻猶如流星一邊轉瞬即逝的企業,公司,工廠,一共同點就是起步階段發展的非常好,可是一旦陷入瓶頸的時候,大多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能夠走出這一魔咒,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并且還能夠快速發展壯大的企業不是沒有,只是太少太少了。
憑借腦海中的未來記憶,王勇很清楚地知道老爸今后的路應該怎么走。因為很多企業成功的例子,已經給他指明了方向。
比如,創立于1984年的海爾集團。經過三十年的奮斗,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破產的集體小廠發展為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制造商。
到二零一四年,海爾全球營業收入達到2007億元人民幣,實現利潤150多億元。在全世界擁有5個研發中心,21個工業園,66個貿易公司,143330個銷售網點,客戶遍布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根據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瑞國際發布的2014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調查數據顯示,海爾大型家用電器零售量第六次蟬聯全球第一,并突破了兩位數的市場份額增長,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海爾,中國造,曾經一度讓國人為之著迷和自豪!一時間涌現了很多講述海爾發展歷程,剖析海爾成功緣由的論文,書籍。
王勇的腦海里也有那么基本此類書籍,因此他總結這些書籍所闡述的觀點之后,得出了一個結論。
“在咱們國家,想要讓企業發展壯大,就需要不斷的創新和引進人才。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好的帶頭人在企業最初的階段選擇一條最正確的發展道路。”
兒子的話讓王海很受震動。這幾年他也不是沒有思考過自己為什么能有今天這個身價地位。但是得出的結論卻是讓他這個當爸爸的很是不甘和羞愧。
自己這幾家企業,當初幾乎都是按照大兒子的意圖建立的,不論是蔬菜大棚,還是養殖場。很多對企業發展極為有益的舉措都是他一手操辦的,而自己,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有點羞于啟齒了。
“現在咱們家的這幾個買賣應該說都已經走上正軌了,接下來要想繼續發展壯大,那就不是靠咱們父子倆的本事能夠實現的了。咱們必須外聘人才。聘請那些真正有本事,有能力帶領這幾個企業攀登更高峰的人才。”
“咱不是一直都在這么做嗎?老張,還有那些教授們,幾所大學的實習基地,不都是咱按照你說的新引人才的戰略在做嗎?”
王海詫異地看著大兒子,很是不解地反問道。
“不一樣的,以前那些人都是技術方面的,現在我說的是管理方面的。技術咱們雖然不敢跟世界上那些技術發達國家的大公司,大企業相比較,但是在國內。咱們絕對是數得著的前幾位。現在咱們最欠缺的應該是管理人才,行政人才!”
王勇一口氣說完,起身從茶幾上拿了兩個杯子,從茶壺里倒了兩杯熱茶。把其中一杯放到老爸身前,另一杯端在手里,輕輕吸了一口。
極品鐵觀音茶葉抓了一把,直接扔進茶壺里拿開水一澆,再倒入杯子里喝這種糟蹋茶葉的喝法,恐怕讓愛茶之人看到了,都得跟他們父子倆拼命不可。
要知道這可是最極品的鐵觀音。有錢都買不到的好茶葉。要不是葉老太太偏心,這么好的茶葉哪能輪得到被王勇揣回來啊?
十幾個大大小小的罐子的各種茶葉,其中整整一斤的兩小罐極品鐵觀音被王勇從首都帶回來之后,一罐就直接扔到了茶幾底下。另一罐則是被他拿到了私房菜當做免費茶葉用了。
要不是王來福過來給自己徒弟撐場子,偶然品出了不對,王勇根本就對此毫無覺察。他們父子倆一對,都是只能大口喝茶,根本品不出好壞的主。
那一罐極品鐵觀音被王勇機靈地借花獻佛,孝敬給了王來福和另外兩位師傅。當然即便知道了這種茶葉的珍貴。王勇也沒有絲毫在意。
在他看來,這種所謂的極品也不過如此罷了,喝著除了比一兩塊錢一袋的茶葉能多泡幾次之外,也沒啥大差別。
牛嚼牡丹一般灌了一大口晾涼的茶水,抹了一把流到嘴角的茶水,滋潤了一下有些發干的喉嚨,王勇才繼續說道:
“除了引進人才之外,咱們自身也要有目的的發掘和培養人才。比如咱們要想法設法的為員工提供各種培訓的機會,讓他們提高自己的文化技能水平。“
“就像咱們的農業技術培訓班一樣?”王海端著杯子,眼睛里冒著精光瞪著王勇。
“對,那也算是一種吧。但那只是技術方面的,我們的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光有技術人員是不行的,還需要行政人員管好后勤,需要銷售人員跑市場,需要會計做好賬目,需要有完善的后備人才體系,需要具備現代化管理知識和能力的高管等等。”
一口氣說了這么多,王勇有感覺優點口干舌燥了。端起茶杯一口氣把里面的茶水全部喝干,放下茶杯,定了定神又開始繼續忽悠老爸。
“就比如你吧,現在咱家這幾個買賣就已經讓你忙的手忙腳亂了,你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家國有大型或者特大型國企,比如首鋼的老總,那會是什么樣?”
聽了兒子的話,王海立刻即陷入了沉思之中。這種事情他可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怎么可能跟人家比呢?自己不過是一個有點運氣的,發了點小財的農民罷了!
當生平第一次開始換位思考,就像那句著名的言論一樣,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王海一下子就被他幻想的場面給嚇得臉色發白,不住地的搖頭嘆息。
之前去首都的時候聽人說起首首都鋼鐵公司這個國家大型企業,那可是擁有員工好幾萬人。加上家屬,恐怕在人數上絕對要超過自己所在的整個鄉的人口了。
這么多人,每天上班工作,吃喝拉撒。作為這家企業的老總,王海都不敢想象,得要忙成什么樣子。
但是事實上,人家并沒有自己臆測的那么忙碌,該上班上班。到點照樣下班,加班的時候都很少。
“呵呵,無法想象吧?告訴您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王海真的被震撼了,他從來沒有如此的清晰理解到原來知識是如此的有用,而不是像之前自己沾沾自喜地想象的那樣。
在他看來,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很多有錢人,大老板幾乎都是沒什么文化的大老粗,特別是他經常接觸的幾個生意上的伙伴,連一個初中畢業的都沒有。
可那又怎么樣?人家還不是吃香的喝辣的,比這個時代大多數的大學生混的好太多了。甚至好幾個人手底下就有為數不少的大學生在給他們打工。
可今天大兒子的這番話讓他意識到了自己當初錯的是多么離譜!回過頭想想。自己有時候讓那些來農場,養殖場實習的大學生們幫忙的時候,往往讓自己頭皮都發麻的很多事情到了人家手里,輕輕松松地就搞定了,這就是只是的力量啊!
“回頭我找人,把您送到大學去旁聽一下企業管理課程吧。嗯,或者我找人問問有沒有專門針對你們這樣企業管理者和老板的培訓班,給你報一個,你去學習一下,怎么管理好一個企業。”
“成!這個事你盡快辦!我自己也找人問問。不學習是真不行啦!”
王海感慨地長嘆一聲,端起茶杯把里面的茶水一飲而盡。
“咣——”
茶杯被王海重重的砸在茶幾上!似乎他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堅決,表現自己的決心。
送老爸上學這事,王勇認為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了。隨著自家的這幾樁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雇傭的員工也在不多增多。
王勇暗自尋思了一下,連司機連廚房的雜工都算上,已經超過五百人了!對于很多人員密集型的企業來說,這個數字簡直不值一提。
可是對于王家莊,對于龍城縣來說。這已經是了不得的大企業了!特別是對于王海這么一個幾乎是文盲的農民企業家來說,管理這么一家大企業,每天都讓他有種透不過起來的感覺。
十幾個電話撥出去,立刻就收到了很多意外驚喜。
劉市長告訴王勇,市里有一個由市委黨校舉辦的為期一個月的企業管理課程培訓,可以安排老爸插進去。
陳娜這個舅媽,或者按她的要求叫小姨,說是幫忙找人看看能不能盡快讓老爸去首都大學華光管理學院進修一下,或者讀一下函授課程。
葉報國這個統共也沒見過幾次面的便宜大舅更是讓王勇驚喜萬分,他說可以介紹一個專業管理咨詢公司,請他們過來幫自家幾家企業完善一下管理制度。
王勇這時才猛然想起還有這種公司的存在,在腦海中的記憶里,他也搜尋到了一些關于管理公司的內容。
在未來記憶中,他所在的一家酒店開業初期就是委托一家管理公司全權管理的。他們可以提供從組織架構,到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戰略管理無所不包的代管服務。
這應該是最省事省力的解決目前老爸遇到的難題的方法了,看來這個大舅真是不簡單,不愧是大干部,就是見多識廣啊!
連自己都沒想到,他竟然聽自己一說,就立刻給出了最佳解決方案。在如今這個年代的中國,恐怕大多數人連聽說都沒聽說還有專門幫人管理公司企業的公司。
不過,這也不妨礙老爸去學校回回爐,多學點東西。當然王勇覺得,讓老爸也去上上學,讓他好好體驗一把上學的苦楚,以后應該,大概,也許就不會和老媽合起伙逼比自己上學了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