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半個多月后,二百多頭將近三百頭的大牛、小牛被十幾輛卡車一股腦運到了連牲口棚都還沒有的建好的老王種牛繁育中心的院子里。
說起這個名字,當初王海自己是打算直接叫老王養牛場的。可是作為有著未來二十多年記憶的王勇怎么可能讓自家的種牛場起一個如此沒有科技含量的名字呢?
于是,經過全家人的投票,以三票贊同,一票棄權的代價,這座被王海寄予厚望的老王農場就成了種牛繁育中心了。
不過,王海也是真服了自己的大兒子的小腦袋瓜了。至從這牌子一掛出去,現在大家見了自己,已經不再稱呼什么二海,老王,王海什么的,而是稱呼自己王老板!
王老板!聽聽,這名字多帶勁兒!多有氣勢!以至于王海最近走路都有點發飄了,似乎腳底下踩著一朵云彩一般,輕飄飄的。
老王種牛繁育中心是在市里注冊的一家集種牛研究,培育,飼養,宰殺,販賣為一體的農業類責任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五十萬元。王海作為公司的唯一法人,在這個萬元戶還剛剛開始冒頭的時代,叫一聲王老板也是理所應該的。
因為現在還是冰天雪地的寒冬時節,廠房什么的根本沒法施工,所以王海之能夠先暫時干些倒買倒賣的生意。
這半個月來,經他手從津天市的葉主任那里購買了超過五百頭小牛。特別是最近的一個星期以來,幾乎每天都有一輛拉滿小牛的汽車呼嘯著掀起一路塵土開進王家莊。
伴隨而來的就是村里老趙書記在大喇叭里扯著嗓子那讓左右鄰近村子都聽得到的聲音,而后洶涌的人流就會斷斷續續地涌入王家莊,涌入王海的那個連牛棚都沒有一個的種牛繁育中心。
王家莊有史以來,就從來沒有如此的興盛過。而王家莊人也從未有過如此被人高看一等的時候。
這些日子,村里到了年紀的適齡青年的家里,成了十里八寸媒婆們最熱衷的地方。往往是這個媒婆剛離開,另一個心急地就已經領著男方或者女方進了門。
王家莊因為出了一個“大能人”王海,神童“小財神”王勇,整個村子的人都跟著發財了!
大棚種菜,養牛,還有據說明年要搞的果樹種植,養雞。家家戶戶有一戶算一戶,只要不懶的,這成為萬元戶,有錢人,沒有人覺得有什么稀奇的。
家家萬元戶!
是的,在如今龍城縣農村人口平均年收入還不到五百元的時代,家家都是萬元戶可以想象對那些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很多人一輩子連縣城都沒進過的農民們是多么大的震動。
如今大棚合作社的的農戶家的大棚又出了一次菜,人人又都拿到了五千到一萬出頭不等的百元大鈔。
而下次再出菜,王海承諾將會選出一批品質好來出口到日本的。這批菜的價格足以讓任何老農民都驚訝的三天想不明白為什么。
黃瓜三百日元一斤,西紅柿四百日元,芹菜三百五,柿子椒五百,香菜六百,小香蔥五百五……
雖然貨幣是日元這個還在貶值中的貨幣,但是換算成人民的幣那也有五六十之多啊!這可是蔬菜啊!就算是大螃蟹大對蝦這時候才多錢一斤啊?
有大棚合作社的村民幫著王海算了一筆賬,在周圍鄉村里流傳甚廣。據說,王海的三十多個大棚,這一批賣給日本人的菜就能換回至少上百萬塊的收入!
老天爺!上百萬啊!那一年王海不是能掙到上千萬嗎?上千萬啊!這么多錢可怎么花啊?
許許多多聽到這個消息的村民第一時間就懵了,上萬的數字他們還可以想象一下,十萬在他們眼里那都是遙不可及的,至于百萬級別,他們的腦子里就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或者自己身邊的人有一天會成為百萬富翁。
新成立的種牛繁育中心,當然對于這個新名詞大家好像很不適應的,所以老王種牛場就成了大家口耳相傳的名字。
有好事者也給養牛場算了一筆賬,一頭牛,哪怕王海只掙十塊錢,這些日子以來,也至少讓他賺了上萬塊了!
而且隨著名聲越穿越廣,不僅是龍城縣本地人,外縣,甚至是外市的人也有慕名而來的,想要找王海買或者預定上幾頭小牛回去養。
這都是因為人家王海做生意實在,真心為大家著想,不僅承擔了運費,更讓無數人稱道贊嘆的是只要簽一個合同,有人作保,你就可以半價或者免費牽回小牛,然后等牛長大了,王海會上門去收牛,讓你坐在家里就把錢賺了。
原本很多家里貧困買不起牛的農戶都因為他的這個政策咬著牙都要買上一頭小牛,要知道這可都是錢啊!等賣了以后,沒準一家人這一年的生活費就有了著落了。
所以,隨著來王家莊找王海買牛的人越來越多,王海在賺錢越來越多的同時,樂善好施的好名聲也越穿越廣,越來越響亮。
王大老板,王大善人,王百萬,光是這幾個名號就已經能夠讓人為之倏然起敬了。這年頭能號稱百萬身家,而且為人良善,愿意幫助周圍的父老鄉親們共同富裕的農民不說絕無僅有,但也絕對是鳳毛麟角的。
以至于王海和老王種牛繁育中心的名號很快就傳入了大內某位大人物的耳朵里。
事情也湊巧,這位領導感冒了,咳嗽不止。京城里干巴巴的冬季氣候實在是不適合療養,所以在保健醫生建議和其它領導的規勸下,他就打算到戴河療養一段時間。
進了療養院沒幾天,就從一個同樣在這里療養的老朋友那里得知了龍城下面有個身處大山,有山有樹,有水庫的好地方。當然美食也是少不了的,特別是那里的野味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被老友說的心里大動不已的這位領導沒等第二天就讓隨行人員安排行程,一定要去那里看看。結果到了這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里的寧靜,安逸的環境,直接就住了下來。
在認識了廚師老王之后,這位領導就得知了附近竟然還有王海這么一位發家致富之后不忘還深陷貧困的父老鄉親的致富帶頭人,當即就讓人去把王海的資料給調了出來。
經由他年僅十歲的大兒子的“蠱惑”在自家院子里蓋起第一座蔬菜大棚,然后迅速發家,短短倆年多時間里,就擁有了一座占地二百畝的農場,三十多個蔬菜大棚,上百棵果樹,一座養牛場,還有散養在果樹林的農家土雞幾百只,身價突破百萬元,可能已經有上千萬的資產了。
但就是這么一位百萬富豪,有了錢之后,并沒有大肆揮霍。家里的十多年的老房子沒有翻蓋,家里唯一像樣的電器就是一臺十四寸的黑白電視機。
唯一奢侈一點的地方就是據說可以他們家里天天都吃肉!可這算啥啊!天天吃肉都被老百姓認為是奢侈了,看來自己這些人的工作真是沒做好啊!
當然,面對國家機器,王勇這個刻意隱藏起來的小神童小財神也沒能逃的出他們的調查。而且成功的引起了這位大人物的重視,以至于讓這位心系國家的大人物有了去王家莊看一看的想法。
當然這個事情王海是不知道的,他此時正在為養殖場的運輸車輛不夠用發愁呢!隨著來買牛的人越來越多,運輸車輛不足的問題越發嚴重起來。
離得近的還好說,大不了直接讓人牽走就可以了。多走幾步路的事,也不是啥大不了的問題。可是那些外鄉,外縣,甚至是外市的人,可就不好辦了。
“都說說吧,這個事怎么辦?可急死我了,現在有一戶外縣的五頭牛還等著安排車呢,說好的前天就應該給人家送過去了,可是找不到車,我也沒辦法啊!”
王海一臉焦急地在屋里繞著桌子打起了轉,因為這事好幾天都沒睡過一個好覺了。他覺得自己失信于人了,說好的事情因為自己這邊的原因沒有能完成,讓他真是吃不好睡不好,愁得頭發都白了好幾根了。
此時屋里坐的幾個人分別是劉彪這個承擔著農產和合作社大部分農產品銷售重任的大能人,王勇這個總是有好點子好辦法的機靈鬼,田秀華這個只會跟著瞎著急的家庭主婦,以及把下巴擱在桌子上假裝著急實際上是看熱鬧的小屁孩王亮小朋友。
“我是沒辦法了,周圍能找到的車都找遍了,不是人家沒空就是要價太高了!”劉彪也一臉無奈地說道,為了這事,這幾天他幾乎跑遍了龍城縣。
“咱家自己買一輛唄!”
原本坐在哪里看熱鬧的王亮突然來了這么一句,一下子就讓王海和劉彪精神一震。對啊!找不到車,自己買一輛不就行了嗎?反正現在咱不差錢,東風不好買,解放141也就三十多萬,多了不敢說,買兩輛的車錢還是能直接拿出來的。
原本也在一旁看熱鬧,想看看他們到底能不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的王勇也開口了,一說話就帶著一股子拍板定調子的架勢。
“行啦,這事就這么定了,給我秦叔打電話,讓他幫忙買兩輛車。一輛141,自帶車廂再掛上一個掛斗,一次拉個百八十頭大牛都輕輕松松。買兩輛一輛拉牛為主,一輛拉菜為主。”
聽了他的話,王海和劉彪忽然都回頭,對視一眼,然后咬牙切齒的瞪著王勇。
“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辦法了?”王海惡狠狠地聲音嚇得王勇一抖索,下意思的點點頭之后立刻反應過來,站起來就想跑,卻被早有準備的劉彪一把給逮個正著。
“啪啪啪——”
“啊——啊——”
一頓大巴掌拍下來,王勇在倆個人兇神惡煞的眼神中充滿幽怨地一邊揉著屁股蛋,一邊給出了他原本想好的解決辦法.
“給我秦叔打個電話,讓他幫忙從民兵訓練基地或者武警,或者市軍分區買幾輛他們淘汰下來的二手車不就行了嗎?咱們沒車,人家那里有的是卡車。就算不行,先借幾輛應應急肯定是沒啥問題的。”
不好意思,蹭網上傳這一章,明天就回去了,開始正常更新!
舉報:/
**作者:掙錢買房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