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公元一九九二年,這個時代的華夏經歷了一系列的風波之后,改革開放的國策在那位老人南巡之后已經徹底定了下來,新一代的領導核心也已經確立,老一輩的領導們都主動被動的退了下去。
個體戶這個曾經不光彩的新生事物,如今成了人們正大光明的羨慕嫉妒恨的目標。萬元戶那也可以名正言順,明目張膽的大聲宣揚了,再也不用擔心被隔尾巴了。于是,土豪們開始橫行無忌了!
城里那些公務員都紛紛下海去淘金了,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言論也甚囂塵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就連村里的那個因為在七六年地震出生的時候腦袋受過傷,有點不夠使的震生也能跟你說上兩句。
雖然如此,可是吃公家飯在農村人眼里那仍然是高人一等的,這一點,哪怕是二十年后很多人過的要比那些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滋潤的多了,大家的觀念依舊如此。
不過,要當公家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對于普通農家子弟來說,唯一的路子就是上學!通過上學,考上一個好學校,然后分配一個好工作,最起碼也可以弄一個工人身份,城市戶口,可是正大光明的吃勞保了。
城鄉差距那個時候可是一條鴻溝一般,想要越過去,絕對不是二十多年后買個房子,有個固定住址就可以輕易把戶口遷到城里,成為城市人那么簡單。其難度不亞于后世北漂們都想要的京城戶口一般,
當然,二十年后,城里戶口不吃香了,因為國家和整個社會的重視,開始在各個方面反哺農業,農村戶口相比城里戶口可一點也不差。
以前那些城里戶口才能享受的諸如當兵退伍安排工作,沒有工作有救助金什么的讓農村人眼熱羨慕的政策在二十年后卻是變得不屑一顧了。
因為,那個時候,當兵退伍找工作很容易,只要不挑根本不發愁。至于什么老保金農村人也有,只是少一點罷了。但是別忘了,農村人有地啊?
世道再怎么變,只有土地在手里,再怎么也餓不死人不是?家里有著幾畝地,那就是最大的后路和保障。
不過這些和王偉沒什么關系,他也顧不得考慮這些東西,他現在頭疼的是怎么籌齊蓋大棚所需要的那些材料。
別的不說,大棚所必須的塑料薄膜就不是在這個時代的農村弄夠找到的。即使普通的塑料布那也是個金貴的東西,家里不可能讓他拿來瞎折騰。
“哥,咱們怎么蓋那個能在冬天種菜的棚子嗎?”
王亮仰著小腦袋看著哥哥,十分的期待。尤其是哥哥答應他會給他留一塊地方,給他種幾棵西紅柿,黃瓜秧之后。
一想到能夠吃到比白菜土豆好吃的多的洋柿子和黃瓜,這個小屁孩嘴角就不自覺的留下了哈喇子,擦了幾次都沒擦干凈。
“哎!缺東西怎么蓋呀?什么都沒有,咱們拿什么蓋大棚啊?”
“缺東西?缺什么?”
“其他東西都好說,湊合一下也成,就是沒有塑料布可不行啊!這事最重要的東西!家里倒是有,可是爸媽肯定不會給咱們用的。”
“嗯,那是下雨的時候用來蓋粉面子(甘薯淀粉的本地叫法)的。”
王亮跟著哥哥一塊發起了愁,不過到底是年紀還小,沒過幾分鐘就把所有的煩惱丟到腦后去了,跑到院子里拿著一根高粱桿當寶劍對著臆想中的“敵人”猛砍猛殺,精力十足啊!
王勇看了玩的十分起勁的弟弟,十分無語。看著看著就煩了,起身回到屋里,爬到炕上,仰躺著看著屋頂的大梁發起了呆。
“哥,哥!”
院子里傳來弟弟興奮的聲音,正煩著的王勇沒好氣的回了一聲:“干嘛?”
“有了,有了!”
還沒等王偉想明白弟弟說的是啥意思呢,就聽見一陣急促的腳步。接著王亮就跑了進來,手里拿著一團白色的東西。
“哥,你看,你看,你快看,塑料布!”
王偉早就看到了,弟弟手里拿的那一團塑料薄膜。王偉一看就翻了一個白眼,這東西怎么可能用來蓋大棚啊?
這種塑料薄膜是在早春種菜的時候,為了防止倒春寒凍傷了種的早的蔬菜,用來弄地棚保暖的地膜。這么一說那么用它蓋大棚不是正好嗎?
其實不然,首先這東西太薄,一戳就破,根本就不頂用。再說了,這玩意寬度不夠,一般來說也就一米多點的寬度,這么窄怎么蓋大棚啊?
看到哥哥不打理自己,王亮十分的委屈。自己找到了塑料布了,可以蓋大棚了,怎么哥哥一點也不高興啊?
“哎!這東西太窄,而且忒薄了!”
“那能用不?”
王亮一臉期待的樣子,讓王偉把剛到嘴邊的泄氣話咽了下去。算了,湊合著試一下吧。反正也不能蓋一個后世的那種正規大棚,那不現實。
一個簡易大棚罷了,自己是不是要求太嚴了?算了,就當陪弟弟玩一把,就用地膜試一下,成了固然好,不成也沒啥損失不是?
支撐的架子就用家里給黃瓜搭架的竹竿,大棚薄膜就用地膜了。地膜這東西都是一次性的,不管是種菜,還是種花生都用的著。
隨便出去轉一圈,就能找到不少被遺棄的這玩意,只是有大有小,有長有短的不規范罷了。但是對于手里沒錢的王勇來說,也只能如此湊合了。
決定用地膜代替大棚薄膜之后,根本不用王勇去外面找,弟弟領著他在到發現地膜的那個地方一看,好家伙兒,措措有余啊!
這下好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王勇擼胳膊挽袖子,領著比他還興奮的小跟班弟弟王亮就忙活起來。
首先先是確定了一個范圍,家里竹竿不多,就決定了這個大棚不可能有多大。主要就是先可著那畦已經被凍的不像樣的韭菜來,剩下的有多大地方算多大地方了。
因為靠近東邊和鄰居之間有一道院墻,所以省了王偉的大事了。哥倆找了十幾根三米來的向日葵的莖稈,一根根的都有弟弟的手腕粗細。
一頭搭在不到兩米的墻頭,一頭插到自家院子的地下。間隔不到一米放了五根葵花桿之后,就再也沒地方了。
那一邊雖然好沒有到頭,但是因為挖了一個坑,里面半坑的油粉(白薯粉碎后淀粉過濾剩下的一種東西,也可以食用)。
接著哥倆一塊把家里的那捆竹竿從院子西邊的棚子(儲物間)里搬出來,王勇踩著凳子把竹竿搭在葵花桿上,然后用繩子綁好固定。
忙活了一個多小時,哥倆弄的是滿頭大汗,總算是完成了一個高不到兩米,長不到五米,寬兩米多的的丑陋的架子。
“好了!剩下的就是把地膜蒙上了就好了!”
王勇擦了一把汗,呼呼直喘氣地跟說道,語氣了很是自豪。哥們太有才了,就憑著這么簡單的一點東西竟然弄出來一個大棚?
這個時候大棚在本地可是稀罕物,別說見了,估計一般的農民聽都沒聽過。這玩意在九二年的本地絕對是高科技,高大上的東西。
“哥,還有地膜沒蒙上呢?”
王亮那身汗比哥哥出的還多,畢竟他年紀太小的,加上今天穿得多,天還好,大太陽,風小,這么一忙活,滿頭滿臉的都是汗珠子。
“走,先回屋里歇會兒。”
王勇嘴上雖然從來都是看不上這個弟弟,但是心里卻是極為心疼弟弟的,滿頭大汗的,要是不給他擦干了,萬一受涼感冒了可就麻煩了。
到了屋里,王勇先拿手巾(毛巾)給弟弟把額頭,臉上的汗擦干凈。看著他跟不知道疲憊,仍然精力十足的樣子,不由地有些疑惑:難道自己已經老了嗎?
歇了半個來小時,又灌了一肚子涼水,王勇這才帶著弟弟來到院子,盡量找那個長的地膜,一頭搭墻上,一頭扯到架子的另一頭,用土埋上。
就這么著,一條接著一條,最后就剩下兩邊了。
“亮,再去那幾根竹竿來。”
“哎!”
王亮痛快的答應一聲,邁開小腿跑著抱了幾根竹竿回來給哥哥。然后看著王勇在這個上面蒙好地膜的架子兩邊一邊插了兩根竹竿。
“這兒不蒙地膜了嗎?”
“蒙!你去拿點過來。”
“嗯!”
又是半個來小時,整個大棚就算是完成了。雖然從外面看,這東西實在是簡陋的過分了,甚至在人家專業認識眼里根本不能叫大棚,但是王偉自己知道,自己已經盡力了。
甭管怎么樣,半天時間,哥倆能夠弄出來這么一個東西,那都足以自豪了。要是這東西真管用,等到里面的菜長出來了,想到大冬天的不僅自家里能夠吃到新鮮蔬菜,沒準還能賣一些,補貼一下家用呢!
錢景廣闊啊!大冬天的新鮮菜,那得賣多少錢一斤呢?一塊還是倆塊?反正是不能賣便宜了!這可是我們哥倆花了大力氣的,不多賣點也對不起自己流的那么多汗珠子啊?
王勇打量著自己花了大力氣弄出來的大棚,美呀!至于弟弟的功勞,他那么小,能干什么啊?最多也就是打打下手,能有什么功勞?
哎!不對,好像還缺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