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國一路人卷三 第一百八十回 心思不同(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本三國一路人 >>我本三國一路人最新章節列表 >> 卷三 第一百八十回 心思不同(四)

卷三 第一百八十回 心思不同(四)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03日  作者:水瓶座·杰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水瓶座·杰 | 我本三國一路人 


小說:、、、、、、、、、

這會兒的時間,已經是深夜兩、三點了。

陸仁在結束了與蔡琰她們的交談之后,來到了登陸艦的休閑艙中,坐在了落地窗前的推拿椅上放松自己。別奇怪,這艘登陸艦本身就是多功能型的,之后陸仁和雪莉又花了不少的時間進行過改修,加了不少地球科技系譜里的東東進去,而像推拿椅這樣的玩意兒,對雪莉來說根本就是小兒科中的小兒科,隨手就能搞出來,到是讓陸仁多了件能夠讓身子舒舒筋骨的東西。

回想了一下之前與蔡琰她們的對話,陸仁的嘴角卻也掛上了很古怪的微笑。

就像甄宓心中所想的那樣,陸仁當時對蔡琰她們說出來的話絕對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但憑心而論,卻也不是虛話、假話,因為陸仁確實覺得孫尚香鬧成現在這樣挺可憐的。二十來歲剛出點頭的年紀,就帶著心靈上的創傷跑來夷州當人質,而且一晃就是這么多年,幾乎可以說是把一個女孩子最青春、最美麗的年華扔在了自己這里。

到現在孫尚香都快三十歲了,卻仍舊是老/處/女一枚。你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女孩子嫁人往往都比較早,一般十五、六歲嫁人,二十左右就有了孩子。要是再快上一點點,四十歲左右就能當上奶奶。而一個條件其實很不錯的女孩子,卻到三十歲都還沒能嫁人……呵呵吧,這個事要擱到大齡剩女比比皆是的現代社會可能還沒啥大不了的,但是在那個時代,那種的思想觀念之下其實可是讓人非常難受的。

這些不再多扯,而今時今日的陸仁也算得上是政場里的老油條一根,不可能會只是因為可憐孫尚香就去做這件事,因為陸仁明白這里面牽扯到了不少的敏感關系。

就拿劉備那方面來說,當時孫尚香差一點點就要嫁過去了,換句話說就是孫權與劉備之間已經有了聯姻的婚約,而接下來孫尚香跑來陸仁這里當人質,難免的會有一些是陸仁破壞了孫劉聯姻的感覺在里面。

然后吧,陸仁、劉備、孫權這三方之間的關系是很微妙的,說白了就是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很和諧,可在背地里卻是什么手段都玩得出來。劉備方面的戰略計劃是占據荊州之后再進圖蜀中,要擔心的除了北方的老曹會揮師南下之外,對于孫權對荊州的覬覦也是不得不防。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劉備方面也巴不得孫權與陸仁之間鬧點程度上比較合適的矛盾,這樣就可以利用陸仁的勢力來牽制住孫權,進而使劉備對蜀中的戰略計劃少去一些后顧之憂。換句話說,就是陸仁這里要是有點什么把柄給劉備方面去抓,劉備方面絕對會二話不說的就抓起來再加以利用。

都說了陸仁已經是老油條了,又哪里會不清楚這里面的門道?而在孫尚香的這件事情上,無疑就很容易被劉備方面給抓到把柄。當然了,陸仁知道太大的事情是鬧不出來的,劉備方面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應該是陸仁與孫權之間互相敵視和關系緊張,然后孫權就把相應數量的部隊調去臨海地區用來防備陸仁,這樣就可以減輕孫權方面對荊州的壓力。

但同樣的,劉備方面也絕對不希望孫權和陸仁真的打起來,因為那樣的話就太容易被北方的老曹所加以利用。所以在這種事情上,劉備方面絕對會卯足了勁在孫權與陸仁之間扯皮,既從中挑拔卻又不失時機的扮演老好人,而諸葛亮恰恰就是這方面的高手啊!

那么陸仁這里呢?要是為了一些這樣的事情和孫權把關系搞得太緊張,對陸仁可沒有什么好處可言。夷州的發展,需要的是一個安定和諧的氛圍,要是和孫權的關系搞得不太好,彼此之間總是那么劍拔弩張的,這對夷州的快速發展可不是什么好事。百姓們的心都安不下來,那還種個菊花的田、做個菊花的工啊?

所以所以,盡管陸仁覺得孫尚香可惜了,但也一直是對這個事選擇了視而不見的態度。同時陸仁也算是為了補償一下孫尚香這個可憐的女孩子,給了孫尚香最大限度的行動自由,并且在許多方面給予了不少的關照。而這么做的結果,就是除了讓陸仁在心理上能夠心安理得上不少之外,卻也換回了孫尚香百分之兩百的信任與尊敬。不過事情也就一直這么過來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陸仁本來對孫尚香與陸遜之間的事應該是有所勸止,至少也得是無動于衷才對,可又為什么會這么積極的想要把孫尚香和陸遜給揉到一塊兒去?

答案是時局是會變的。其實就在不久之前,也就是劉備拿下了成都的時候,劉備為了爭取到蜀中地區的世家宗族的支持,娶了一個蜀中地區大族的女子為妻,這也算得上是當時比較典型的政治聯姻,沒啥可說的。

劉備方面對孫權可沒有什么心理上的負擔可言,因為當時雙方只是孫權有想與劉備聯姻的意思而已,僅僅是派了人去劉備那里說了說想聯姻的想法,劉備方面則是半推半就,所以只能算是口頭上說好了,然后就沒了進一步的動作。說白一點,就是雙方只有口頭上所達成的一致,但也僅僅是一致,連正式的口頭協定都沒有達成,什么說媒下聘之類的正式協定更是沒影。

而且真論起來得算是孫權那邊失約,劉備方面作為“受害者”,又哪里用得著去顧忌著孫權那邊的想法?再說得難聽點,你孫權的寶貝妹妹在夷州當著人質,天曉得什么時候才會放回來,難道還要讓老子這里干等著?

總之,現在的劉備又有了老婆……哦,是正妻,因為劉備在甘夫人病死之后就一直沒有再立正妻。原本正妻這個位子是準備留給孫尚香的,但因為相互之間的這一扯皮,劉備正室妻子的事就耽誤了下來,劉備也沒功夫去管這些。反正以劉備的身份,空著個正室妻子的位子卻整幾房妾室甚至是通房丫頭也沒人會說他。

然后這個事反應到孫尚香的身上,孫尚香其實就解脫了。因為以孫尚香的身份,是不可能跑去劉備那里當一個妾室的。也別說劉備了,陸仁這個好色之徒其實都一直都垂涎著孫尚香的美色,但卻沒有對孫尚香下過手,也有這樣的一層原因在里面。

至少陸仁自己都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對孫尚香說過,如果不是顧慮到了這些,沒準陸仁真的會受不了那份誘惑,然后想方設法的把孫尚香給扔到自己的榻上去好好享用。別的不說,光是孫尚香的身段,就已經足夠征服許許多多的雄性牲口了不是嗎?

話也不扯得太遠,反正劉備有了正室妻子之后,孫尚香這里一個最大的顧慮就沒了。當然孫權方面也可以繼續去爭,但問題就在于如果去爭的話,就已經不是孫權與劉備之間的問題了,而是變成了孫權方面與蜀中地區的宗族勢力之間的利益問題。而劉備在得到蜀中這塊根據地之后,相比起荊州也肯定會更重視蜀中地區的收益,會站在蜀中地區的宗族勢力這一邊。反觀孫權又不笨,又哪里會去自討這種沒趣?

所以這場事,雙方都很知趣的選擇了淡忘甚至是遺忘,更不會有誰會吃飽了沒事去找這個不自在。反正孫權與陸仁之間的友好關系也很重要,孫尚香作為一個人質在夷州那邊混得也挺不錯的,而且每年還能給江東帶來不少的額外收入,那就索性讓孫尚香在夷州那邊快快樂光的呆著吧。

而孫權這里雖然不管不問、不提不說,卻有一個人在為孫尚香的終身大事憂著心,而這個人自然是孫尚香的老娘吳國母。孫權出于政治方面的考慮不會去招惹陸仁,但吳國母作為一個母親,在合適的時候卻敢對陸仁把一些話給說出來。最主要的是當時吳國母正好在夷州“作客”,在與陸仁的接觸之中了解到了一些陸仁的為人,所以也才敢當著陸仁的面把話說出來。

一句話,可千萬別以為這些老太太是省油的燈。而在很多時候,這些老太太在某些事情上比那些知名的能人智士都還要厲害。

然后是在陸仁幫公孫恭修補好殘缺的“零件”并且返回夷州的時候,吳國母也正好跟著孫尚香從倭島邪馬臺回到夷州,當時還搞過一場盛大的宴會。就在宴會之中,吳國母看準機會再找到陸仁,以一個老母親的身份向陸仁提起了孫尚香的終身大事。

而在此之前,劉備已經在蜀中新娶了妻子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江東和夷州,吳國母自然就沒有了那些顧慮。再看看已經快三十歲卻還是老/處/女的孫尚香,吳國母自然會言辭懇切的向陸仁提出請求。

當然了,有些敏感之處吳國母是不會去觸碰的,而出于許許多多因素上的考慮,吳國母所作出的決定是干脆讓孫尚香嫁去夷州算了,反正當初都有過了孫尚香可能會被陸仁“霸占”的心理準備,只不過陸仁沒那么做罷了。

另一方面,對劉備那邊的顧慮已經沒了,而孫權與陸仁之間的友好關系又很重要,那么干脆的讓孫尚香從人質轉變為陸家的人不是也很好嗎?只不過吳國母也摸不清楚陸仁這邊的心思,所以是悄悄的找到的陸仁、悄悄的詢問陸仁的意思如何。而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以一個為女兒擔憂的母親的身份,盡可能的別讓陸仁這里出現什么誤會。

陸仁當時也是愣了很久才明白過來。說真的,陸仁當時對這檔子事根本就沒有留過心,因為當時的陸仁才剛剛經歷完一連串的事情。先是“他”的意外出現,這就導致了陸仁在海上漂了三個月才回到夷州;而人還沒有回到夷州之前,陸仁就已經在開始準備著手穩定夷州局面的事情。光是這些,就已經足夠讓陸仁分不出精力了,又哪里還顧得上孫尚香那邊?

而在被吳國母提起來之后,陸仁才認真的考慮了一下現在的時局變動,然后就向吳國母表示這個事情是可以好好的考慮一下,但是一切要以尊重孫尚香自己的意愿為前題。會這么答復吳國母,除了陸仁是真的很尊重孫尚香之外,也有要保證自己這里不會因此而鬧出什么問題的原因在里面。

這么說吧,孫尚香雖然沒嫁人,但目前在夷州還是過得開開心心的。可一但在不考慮孫尚香的心理狀況的情況下就讓孫尚香這樣那樣,使得孫尚香變成了孫怨婦,那就很容易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這里可別忘了,陸仁當時就正好是在整治夷州內部不穩定的局面,所以對這方面的事那可是非常小心的。

吳國母對此當然是沒有意見,畢竟陸仁這也是松了口。而且在不損害到雙方的政治利益的前題之下,能夠讓自己的寶貝女兒仍然是那么開開心心的不也挺好的嗎?要不然怎么會有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的話呢?

然后吳國母甚至還問過陸仁的意思,問陸仁能不能接納孫尚香,陸仁當然是馬上就回絕掉了,而且說的話與之前向孫尚香說起的那些一樣,也就是以孫尚香的身份是不能當妾室的,而陸仁不可能會為了孫尚香去貶蔡琰。這個事,無論是在個人的感情因素上,還是在夷州這邊的政治穩定上,可都是陸仁不能接受的事情。

吳國太對此當然是有些失望,但也能夠表示理解。畢竟以她的立場來說,又哪里愿意自己的寶貝女兒成為別人的妾室?要知道妾室可是沒什么身份與地位的。然后在此話題上稍稍的延伸了一下,吳國母自然就把目光盯到了陸仁這邊的宗族子弟的身上,而這時陸遜就自然而然的進入了陸仁與吳國母的第一候選名單。

這種人員的挑選,當然是要挑陸仁這邊身份地位與親族關系都夠格的人。理論上說來,陸仁這邊其實有四個人選,分別是陸誠、陸信、陸遜、陸績。而在這四個人之中,陸信與陸績都已經成了家,自然是馬上PASS了;

陸誠到是沒成家……不過只是沒有正妻而已,妾室到是已經有了三個,畢竟陸誠這家伙在陸仁的身上學到了不少的缺點。而陸誠的正妻之位那是一直留給趙雨的,就等著趙雨那邊松松口而已。

而且陸誠這里與甄氏宗族還有一個約定,就是要把他的一個兒子過繼給甄氏,那當然不可能把他與趙雨所生的兒子給過繼過去,得從陸誠與妾室所生的庶子之中挑選。而陸誠與趙雨之間一直這么懸著,除了趙雨確實是很忙之外,也有這么一層的原因在里面。反觀甄氏這邊也明白這檔子事,所以陸誠的三個妾,其實都是甄氏挑選出來,通過甄宓塞給陸誠的。

最后是陸誠常年坐鎮在珠崖,畢竟珠崖可是陸仁現時點的鐵資源供應中心,是夷州發展不可缺少的命脈之一,陸仁必需得調派最親信的人員在那里守著。不過也因此使得孫尚香與陸誠之間基本上沒什么交流,不符合陸仁那個尊重孫尚香的意愿的前題,所以陸誠也就被陸仁和吳國母給PASS掉了。

最后最后,當然是只剩下了一個陸遜。而對于陸遜,不管是陸仁還是吳國母都是比較滿意的人選。論才干、論相貌,陸遜都無可挑剔;論與陸仁的親疏程度,這也沒有問題。而且陸遜與孫尚香已經一同在倭島坐鎮多年,彼此間的親近程度也沒什么問題。

再者之前吳國母跟著孫尚香去倭島玩過一段時間,與陸遜之間自然會有著不少的接觸,所以吳國母對陸遜的映像還是很不錯的。

再拋開以上這些,孫氏與陸氏之間本來有著舊仇,而且在這件事情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陸仁都代表不了江東陸氏,因為陸仁是以陸氏的旁支末系入主的陸氏,靠的是各方面的硬性實力卻并不是宗族的血緣關系,所以陸仁雖然在名義上是江東陸氏的宗主,可實際上江東陸氏的人卻不怎么把陸仁看成是正牌的陸氏宗主,更多的反到應該說是把陸仁給看成了擁有實權的陸氏大管家而已。陸仁對這個事也很清楚,所以對江東陸氏那邊從不過多的干涉,免得干涉的多了引發江東陸氏族人的不滿。

正因為如此,如果是讓陸遜這個正牌的陸氏子弟,前任的正牌陸氏代理宗主與孫尚香湊到一塊兒,對于消除孫氏與陸氏之間的舊仇還是很有些幫助的。再說白一點,就是這倆貨要是湊到了一塊兒,對于孫氏集團拉攏江東陸氏、穩定江東地盤大有好處,符合孫權那邊的政治利益。

所以所以,吳國母對于陸遜也是非常的看好。但這時的問題就是陸仁提出過這檔子事一定要尊重孫尚香的個人意愿,再以吳國母在倭島呆的那幾個月,感覺陸遜與孫尚香之間的關系雖然很不錯,卻是那種很爺們兒的關系,和那方面的關系好像也搭上不邊。

陸仁對此也是無可奈何。陸仁是穿越者,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遠比吳國母要清楚得多。這種男女之間本來很爺們兒的關系,如果自己這里想插手進去改變成另一種關系,搞不好就會讓陸遜與孫尚香之間的關系變得很不正常,甚至會變得相當的緊張,而倭島那邊這會兒每年都會提供給陸仁大量的優質白銀,這可都是大把大把的票子啊!陸遜和孫尚香之間要是鬧了點什么事情出來,豈不是會影響到陸仁的票子?陸仁又怎么可能會拿自己這里大把大把的票子去開這種玩笑?

所以陸仁給予吳國母的答復是:一切順其自然,自己最多只能是在陸遜與孫尚香之間有意無意的點拔點拔、誘導誘導,期望著這倆貨之間能成點事吧?說得難聽點,這個事也只能是順其自然的去發展,總不能像陸仁對付公孫恭那樣,給陸遜和孫尚香下點藥吧?

陸仁到是想直接的下點藥就得了,可是以陸仁對孫尚香的了解,真要是那樣做了,恐怕只會得來一個讓孫尚香羞憤難當,然后不知道會做點什么嚇人的事出來的結果……

(呃,莫名其妙的就在這個問題上寫了這么多,瓶子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暴出來的五千多字,這水字數的嫌疑也太重了,可瓶子真的是就這么碼出來的。現在回頭看看雖然很不滿意,但晚上還有事要去辦,推倒重碼也來不及了,只好就這么發出來,還望大家見諒!)

瀏覽閱讀地址:/wobensanguoluren/5602440.html

小說5200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著筆

閩ICP備16018243號1


上一章  |  我本三國一路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