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國一路人卷三 第三十七回 家家有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本三國一路人 >>我本三國一路人最新章節列表 >> 卷三 第三十七回 家家有經

卷三 第三十七回 家家有經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18日  作者:水瓶座·杰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水瓶座·杰 | 我本三國一路人 


“……或許亮早該明白,這種事根本就瞞不過你6夷州。㈧┡ΔΩΩ㈠┡中Δ文網8⒈”

諸葛亮的這句話讓6仁在心中頗有幾分自得之意,但6仁有個優點,就是得意的時候會記得別把尾巴翹得太高。而且在6仁的心里面,有件事情也始終有點想不明白,這會兒就向諸葛亮問出了口:“孔明,有件事我真的是想不明白。你們這次的失約,沒能保護好我的商隊,再連同上上次向我家小雨提出的求親,算起來這半年多點的時間里,你們已經是坑了我兩回了……”

諸葛亮搖頭笑笑并出聲糾正:“沒有坑到。”

6仁道:“我不明白的事情就是在這里。你們那邊想讓我與孫權、周瑜之間生出嫌隙,借此來緩解荊州的壓力,這我能夠理解,說實話怪都懶得去怪你們,畢竟在亂世中爭衡,出些這樣的陰招、損招實在是太平常不過。我真要是上了當、吃了虧,反而得怪我自己不夠聰明。

“可是孔明啊,我6仁在你們的眼中就真的有那么笨嗎?再怎么說,你當初也是和我打過幾次交道的人,應該明白我6仁雖然不是什么絕頂聰明之人,卻也不至于會連你們的這種手段都看不出來吧?反過來說,你孔明的才智天下少有,而且你是個做事小心謹慎的人,不應該會在這種事情上犯這樣的錯誤才對。可你不但做了,還做了兩次,所以我真的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么。”

諸葛亮又一次的看了6仁很久很久,最后才長長的嘆了口氣道:“6夷州,亮自與你結識以來就從來不敢小覷你半分,所以也早就料到這先后的兩計必敗無疑。”

6仁皺了皺眉:“那你為什么還要做?”

諸葛亮苦笑:“不是亮想做,而是荊州之地新投在主公麾下的人想做;不是亮小覷于你、輕視于你,而是那些荊州士人看不起你。”

6仁立馬就無語了。諸葛亮的話其實說得很清楚了,6仁當然明白諸葛亮這幾句話里的意思。再想了想,6仁也不由得搖搖頭再怪怪的一笑:“怎么我在荊襄之地的士人眼中,竟然是如此的不堪?”

這話問得諸葛亮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而6仁再看看諸葛亮的神情,也只能自行腦補了。

荊襄士人看不起6仁?對不起,還真的是看不起!也別說6仁了,就算是雄霸北方的老曹,這些荊襄士人還不是一樣的看不起?

不過真要說起來,這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先看出身,老曹是所謂的“閹宦之后”,而6仁只不過是吳郡6氏之中的末枝旁系,小時候還是個叫花子,連族譜都進不了……有關這個6仁會說聲:“廢話!老子本來就是個‘空降兵’,6氏的族譜上能找得到我才是怪事!而且我的身世也是為了方便行事編出來的好不好?”

總之,這樣的出身肯定是會被很多很多自命清高的士人看不起的。而另一方面,就是老曹和6仁都做了很令士人階層不滿的事。

老曹是不問出身、不問門第的“唯才是舉”;6仁則更干脆,直接就把科舉制度給搬了出來,你知道這會對當時的士人階層產生多么巨大的影響嗎?

而且6仁更“過份”的地方在于……那是個講究“士農工商”的時代,哪個士人不是把自己看得跟個什么似的?但6仁有著自己的展路線,所以一直都在盡可能的提高“農工商”的社會地位,并且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頗有成效。

老實說,這如果是換在別的地區多半會整不了,但夷州由于當初吸納的都是社會底層的貧苦流民,使得夷州有進行這種變革的可能性。對此6仁還曾經很戲謔的跟自己開過玩笑,說自己這就是在借鑒毛爺爺的戰略思想,在打一場人民戰爭……當然有點扯,不過順應貧苦百姓們想提高自身社會地位的心態這一點到是沒錯的。

但是士人階層們的人可就不樂意了。他們本來是高高在上的,視“農工商”為賤民,忽然間聽說有個地方那些賤民的社會地位……不說比自己高吧,但也近乎于與自己平起平做,那這些士人階層的人能受得了?所以所以,他們對6仁會很蔑視,然后從蔑視轉變為輕視,認為會采取這種違背了“常理”的6仁肯定是個腦子進了水的家伙,不懂得治國理政的二百五。

而且一直以來吧,6仁在荊州地區主要都是以一個商人的身份出現在荊襄士人階層的面前,6仁前前后后做出來的很多事情,對荊襄地區都沒有產生過什么直接性的影響,不像老曹和孫權那樣有過切身的體會。

所以很多很多的荊襄士人都認為6仁不過就是一個很會投機取巧的商人而已,并且把這種投機取巧的幾格帶進了對夷州的治理之中,雖然夷州現在看上去不錯,但這樣商人出身的家伙又哪里會有什么大智慧?

好吧,大智慧6仁可能是真的沒有,但6仁混了這么多年,手上又有著不少的攻略指南,小小心心的走著自己的展路線還是沒問題的,許多的事情6仁也會看得非常的清楚,但那些荊襄士人又哪里會知道這些?所以他們不知道他們真的是太小看6仁了。

卻說6仁自行腦補完了一些事情之后,目光卻又望向了諸葛亮,問道:“孔明,他們不知道我6仁不是笨蛋,可你知道的啊!你又為什么要采用這些策略?”

諸葛亮道:“很簡單,得讓他們知道一下你6夷州的厲害。不讓他們吃到一些苦頭,他們在早晚之間就真的會把你6夷州給惹怒,到那時局面就真的會不可收拾了,主公的大計也必然會因此而受阻。另一方面,亮也不否認對這兩次的事情,也真的是存了幾許的僥幸之心。反正既然是攔不住他們,到不如順著他們的意思對你6夷州試上一試。不管哪個成功了,亮在面對柴桑周瑜的時候總能夠安心一些。”

6仁道:“可是失敗了怎么辦?”

諸葛亮笑而搖頭:“并沒有完全失敗,因為我知道你6夷州即便是在看破之后,也絕不會輕易的就對我們施以報復,而我也得在適當的時候趕來向6夷州賠禮道歉。所以我這不是來了嗎?”

6仁又一次的無語了老半晌,然后抬起手點指著諸葛亮道:“孔明啊孔明,我怎么感覺你有那么點借刀殺人的味道?借我這把刀,來殺一殺荊州那幫子人的銳氣。”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臉上卻也是苦笑:“亮年不過三旬有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出山時是二十六歲,到現在的建安十八年開春是三十二歲),在出仕主公之前并未有何顯名于世,且荊襄之地賢良之士眾多,不以亮為意者不在少數,亮很多時候也真的是拿這些人沒辦法。所以不順著他們的意,讓他們吃到點苦頭,他們可不會明白你6夷州絕不是好招惹的人。”

6仁起身離座,伸出手在諸葛亮的肩頭輕拍了幾下,輕嘆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世人都以為你孔明在成為劉皇叔之輔后風光無限,卻不知道在這風光的背后要付出多少的辛苦與汗水。罷了,孔明你是聰明人,又親自跑到夷州來向我賠禮道歉,連帶著還幫那些人背了不少的黑鍋,所以這個面子我必須得給你。只是……”

諸葛亮道:“6夷州你有什么條件就說吧。亮其實很喜歡與6夷州說話,因為與6夷州相談之時可以坦誠相見,不用去琢磨那些虛假之言,省心又省力……雖然話說出來會比較難聽。”

6仁點點頭,站起身走到窗前仰望了眼天空,沉聲道:“劉皇叔這也算是有負于我在先,而想與我和好如初的話……”

諸葛亮心中一驚,警惕的問道:“難道6夷州也意在蜀中?”

6仁背對著諸葛亮,看起來像是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其實此刻6仁自己的心里都有點緊張,是生怕被諸葛亮看破才擺出的這副姿態:“我對蜀中沒有興趣,而且我也覺得我沒有能力去爭奪。孔明先生,我相信以劉皇叔的雄才大略,關張趙諸將的武勇絕倫,再配上臥龍鳳雛兩大軍師的機謀,皇叔奪下川中是肯定能成的事。

“不過孔明你也該有所耳聞,南中諸郡中的許多南蠻宗族都與我通商交好,而我亦留了一個寶貝徒弟在南中緩圖建寧以為通商門戶。我的條件就是劉皇叔在大定蜀中之后,不要去染指南中諸郡,更不要從那里征兵收糧。有何需求,還是用公平商貿的方式去解決,交易據點不妨就定在建寧。這里我還要說一句,只要我6仁仍舊控制著建寧郡一天,就會盡力不讓南中諸郡給蜀中帶去什么禍亂,如此對劉皇叔將來的北伐大業也會大有幫助。但如果你們動了建寧郡的心思……這個就不用我說得太多了吧?”

諸葛亮聞言楞了半晌才不確定的回應道:“6夷州,這就是你的條件?”

6仁道:“不錯,孔明你以為如何?”(未完待續。)

好書、、、、、、、、、、、、、


上一章  |  我本三國一路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