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八百三十章 武關城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三十章 武關城下

第八百三十章 武關城下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24日  作者:冰雪塵(書坊)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書坊) | 三國軍神 

荊州境內,風起云涌。@,

自從龐統歸來以后,劉備就開始籌備糧草,整頓兵馬,準備討伐陳旭。

只不過,當劉備得知,龐統讓魏延襲殺天使以后,當即駭得面無人色,有心將其斥責一番,卻又要仰仗龐統才華。

劉備也是非常善于籠絡人心之人,既然天子被殺一事已成定局,他也沒有在此事上面過度糾纏。

這一次,劉備親自統領十萬大軍,龐統、蒯良、關羽、張飛、黃忠、魏延、陳到等人隨行,荊州幾乎只留下了徐庶一人。

可以說,劉備這次是準備破釜沉舟了。

大軍往前行駛,繞過一道山路,劉備忽然看見一騎往這邊沖來,那人騎在戰馬上,隔著很遠就出聲大呼:“主公,益州急報!”

劉備聞言心中一喜,暗暗想到:“莫非夷越之眾已經起兵叛亂?”

想到這里,劉備不由暗暗欣喜,急忙說道:“速速將戰報給我。”

接過戰報,將里面內容看完以后,劉備忍不住大聲笑道:“好,好,真是太好了!”

龐統急忙問道:“何事惹得主公如此歡喜?”

劉備一面將手中書信遞給龐統,一面笑著說道:“益州之中我所慮者,唯司馬仲達耳,此次司馬仲達隨軍南征夷越,其余眾人吾毫不懼之!”

當年,剛剛及冠的司馬懿,就已經展露出了驚人才華,讓劉備驚訝莫名,屢次三番露出招攬之意。

這么多年過去以后,劉備甚至覺得,司馬懿才能不在龐統之下。

若是有司馬懿坐鎮益州,劉備還沒有信心能夠攻入巴蜀之地,可司馬懿與陳政一起,率領益州大軍南下平亂,這不由使得劉備心花怒放。

司馬懿與益州大軍被夷越叛軍拖住,雖說巴郡還有甘寧駐守,劉備也有信心能夠攻下巴郡。

龐統將書信里面內容看過一遍,當即笑道:“看來我們大張旗鼓出兵武關,果真欺瞞住了那司馬仲達。”

龐統雖然自負,雖然不懼司馬懿,可若是能夠將給司馬懿調走,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只要能夠攻下益州,讓劉備占據南方兩州之地,整個天下格局都會發生極大改變。

奪取益州,絕對不僅僅是多了一州之地那么簡單。

須知,荊州處于益州東部,若是陳旭想要攻打荊州,完全可以從長江或者漢江,以水軍順流而下。

如此一來,荊州北部兩條大河,非但無法成為荊州抵御關中的屏障,還會為益州軍東進制造便利。

換而言之,假如劉備能夠拿下整個益州,境內人口就會翻上一番,而且再與關中軍對敵,就能以長江拒之。

那個時候,劉備再也不用每日提心吊膽,害怕益州軍會順流而下殺入荊州了。

相同的道理,孫策之所以非常想要奪取荊州,也未嘗沒有這個緣故,不然他以前完全可以北上攻打曹操。

只不過在江東眾人看來,有長江作為天險,很容易就能防備住曹軍,反而處于上游的荊州,才是江東最大威脅。

從歷史上孫權哪怕撕破盟約,也要拿下整個荊州,就可以看出些許端倪。

現在劉備滿臉笑容,振奮不已。

可就在此時,關羽卻是開口了:“兄長,司馬懿才能我們都見識過,應該不會這么容易被蒙蔽才對。”

“就算司馬仲達果真南下平叛,也定會在巴郡與漢中做好安排,此行攻打益州,兄長萬萬不可大意。”

關羽一番話,宛若當頭冷水潑在了劉備頭上,讓他腦袋忽然清醒了許多。

雖說荊州一開始就放出風聲,說要攻克武關,殺入關中,荊州大軍行軍目標,也是武關。

可司馬懿終究并非常人,又豈會如此大意?

轉頭看向龐統,劉備說道:“對于此事,軍師怎么看?”

龐統捋了捋胡須,笑著說道:“攻打益州之事不用太急,主公還是應當多派細作,探聽陳政、司馬懿是否真的盡起大軍,前往益州南部平叛。”

“若果真如此,縱然司馬仲達提前有所準備,吾亦不懼之。”

劉備聞言暗暗點頭,下令大軍繼續往武關趕去。

武關城內,張繡向賈詡說道:“先生,荊州兵已經距離武關不足二十里。此次劉玄德盡起荊州精銳,來勢洶洶,先生可有破敵良策?”

賈詡笑著對張繡說道:“上次將軍率領三千之眾,就死死擋住數萬荊州兵,此次城內有兩萬余兵馬,又何必懼怕那劉玄德?”

“將軍只管死守城池,無論如何都不出戰,自然可保武關無虞。”

張繡想了一下,覺得賈詡之言非常有理,也就沒有再說什么。

他雖然才能出眾,卻也不是那種有野心的人,只要能夠守住武關即可,至于能夠多立戰功,張繡倒是無所謂。

張繡這種心態,雖然有些不思進取,不太適合沖鋒陷陣、開疆拓域,可若讓他守住一城之地,反而不會為因為貪功而貿然出戰。

也就是說,荊州兵想要引誘張繡出城,幾乎毫無可能,他們拿下武關的唯一方法,就是強攻這座城池。

“先生在這里休息,我去督促士卒準備守城事宜。”

賈詡笑道:“將軍無需太過擔憂,這場守城戰已經準備了數月有余,也不在乎這么一會兒時間。”

自從探聽到將有七路大軍來犯的消息,陳旭就傳令邊關將領,整裝備戰。

張繡也不負所望,囤積了許多守城物資,糧草、箭矢、滾油幾乎不計其數,這些守城物資,支撐一年也毫無壓力。

搖了搖頭,張繡說道:“城內雖有兩萬多兵馬,可許多人卻沒有上過戰場,這些人得知十萬荊州兵來攻,很有可能會軍心動搖。”

“我站在城墻上面,也可以不停鼓舞士氣。”

“只要能夠拖上半個月,這些經受過訓練的士卒,就不會再懼怕戰爭,那個時候,武關才會固若金湯。”

這次被派來守城的士卒,絕大多數都是幾年前新才征召入伍,他們雖然接受過訓練,卻沒有上過戰場。

很多人第一次上戰場,都免不了會害怕,張繡所要做的就是,好好鼓舞士氣,并且在守城的過程中,輪流磨礪他們。

如此一來,當這些士卒經歷過戰事以后,就會慢慢蛻變成為合格的士兵。

賈詡聞言點了點頭,道:“此事是我疏忽了,論起兩軍交戰,指揮士卒,還要多多仰仗將軍。”

很多人都覺得謀士作用巨大,甚至對于謀士的能力有些神話,可真正在兩軍交鋒之時,謀士的作用甚至還比不上一員小將。

可以說,謀士一般都屬于那種出謀劃策之人,若是讓他們臨陣指揮,調動軍隊,哪怕謀士智謀出眾,也有些力有不逮。

畢竟,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諸葛亮、司馬懿、沮授那般,既能出謀劃策,又能領兵打仗。

就拿賈詡來講,縱然他智深如海,卻不知道該如何指揮士卒、鼓舞士氣、傳達軍令。

這些事情看似簡單,卻也十分復雜,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這些是張繡的強項,而不是賈詡的管轄范圍。

好在賈詡也有自知之明,不會在這些方面指手畫腳。

略微思量了一下,賈詡忽然說道:“這段時間我一直都是深居簡出,知道我來到武關之人少之又少,將軍萬萬不要走漏了風聲。”

張繡聞言感覺有些愕然,不由問道:“憑借先生之威名,若是表明自己在城中,想必那劉玄德也會膽寒吧。”

“先生卻是為何,不愿暴露身份?”

賈詡笑著說道:“若那劉玄德知道我在城中,定然會有所防備,縱然日后圖謀將軍,也會將我考慮進來。”

“我雖然略有薄才,卻也不會狂妄自大的以為,能夠洞悉一切。”

“假如不知道我在城中,縱然出謀劃策也只是針對將軍一人,我隱于暗中想要破解,就會簡單許多。”

張繡聞言,這才恍然大悟,繼而欣然允諾。

卻說劉備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武關,而后在城外止步。

得到劉備示意,魏延當即拍馬上前,厲聲喝道:“天兵降臨,賊將何不開城納降?若敢負隅頑抗,城破之日,雞犬不留!”

張繡站在城墻上面,見此人面如重棗,長髯過胸,相貌堂堂,本來還對魏延有些好感。

可是聽見此人言語,當即大怒,罵道:“昔日劉玄德無家可歸,吾主將其收留,待其甚厚,甚至以豫州牧賜之。”

“卻不想劉玄德假托漢室宗親之名,害死荊州牧劉景升及其子嗣,沒有得到陛下冊封,就敢自領荊州牧。”

“及至后來,劉玄德襲殺天使在前,不顧天子詔令,興兵叛逆在后,此等逆賊吾恨不能殺之以泄心頭之恨,又豈會開城投降?”

“爾等若是現在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尚且可以活命,如若不然,武關城下就是爾等埋骨之地!”

城墻上面大多都是新兵,本來見荊州兵勢大,還有些畏懼之心。

可是張繡的一番話,卻讓城內守軍士氣大振,劉備更是臉色漲得通紅,關羽、張飛亦是羞愧難當。

ps:今天有書友問我,還會不會寫三國類型的小說,以前也有書友這么問過。

其實我還想寫一本三國后期的小說,寫三國鼎立時期蜀漢的無奈,想寫諸葛亮、姜維的徒勞掙扎,可那個時候名將都凋零了,估計沒什么人看,所以不敢下筆寫。

至于三國其他時期,該寫的人物、情節我都寫過了,再寫一本也不可能超越這本,就沒那個必要了。

下本書我已經構思完畢,將會以春秋時期為大背景,純架空,也就是看似春秋,實則是一個全新世界。

這本書我構思很久了,想寫出春秋時期的精神,書中將會糅合武者江湖、俠骨柔情、諸侯爭霸、百家思想、政治改革……

所以從下個月開始,《軍神》這本書將會保持一更、慢慢寫,我要開始寫新書了。

新書不穿越,除了主角以外,將會有很多閃耀的人杰,他們都會是那個大時代的主角,或者是諸侯之子,或者是大派傳人,或者是一門學說的創始人。

我感謝每一位支持正版的書友,根本無以為報,看正版的書友可以加書友群,向我索要角色,我會在整理大綱的時候,將人物都加進去。

需要角色的書友盡快加群,名字要求有古風。

©2016全文字閱讀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