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六百一十章 天方夜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章 天方夜譚

第六百一十章 天方夜譚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9日  作者:冰雪塵(書坊)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書坊) | 三國軍神 
按"CRTLD"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1970年01月01日08:00

張既的質問,可謂是妙到巔峰。

一男一女行在路上,不能因為他們有通奸的器具,就斷定他們有通奸的意圖,而將兩人定罪。

相同的道理,在百姓家中搜出釀酒器具,在沒有查到他們私釀的酒之前,就不能妄自揣測,他們有私自釀酒的意圖,更不能因此給他們判刑。

別看張既斷案好似非常隨意,其實這完全是因為,他對這種案件手到拈來,隨心如意,考慮到了所有事情的緣由。

心中既然已經有了結論,又如何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再來審理這種案件?

斷案草率,若是換個角度來講,未嘗不是因為張既早已成竹在胸。

聽見文昭的話以后,張既只是隨意打量了他一陣,而后微微笑了兩下,也不再說話,直接宣布退堂。

張既既然已經審案完畢,人群自然緩緩散去,唯有文昭等人待在原地。

收拾好了案上的文書,張既抬頭看著文昭等人,隨意地問道:“你們還不退去,可有其他事情?”

文昭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某素聞明廷大名,今日特來相見,還請明廷能夠不吝賜教。”

張既微微瞟過典韋腰中的雙鐵戟,以及其余十個身著便裝的虎賁之士,瞳孔微不可查的縮了一下。

他將文書都交給了縣中主薄,回禮道:“閣下既然遠道而來,吾又豈能不以禮相待?若是諸位不棄,不妨到寒舍一敘。”

文昭輕笑兩聲,說道:“固所愿也,不敢請耳。”

隨后,文昭就帶著典韋等人,與張既一同來到了他的府邸之內。

雖說張既乃是一介縣令,可是他的府邸卻十分簡陋,里面也并不寬敞。除了幾個家眷、下人以外,更是沒有其他人。

張既回到家中,先讓文昭等人坐定,而后去屋內脫下自己的官服,穿了一身洗得略微發白的青衫,才與文昭相對而立。

他作揖道:“不知閣下,可愿告知名諱?”

文昭搖了搖頭,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只要志趣相同,又何須在意姓名、出身?”

張既聞言微微一愣,繼而撫掌大笑,道:“閣下之言大善,反倒是我有些著相了!”

兩人寒暄了一陣,文昭忽然問道:“今日觀看明廷審案,第一個案子,李老漢與其子李文,都說錢財乃是自己盜竊,與對方無關。”

“不知明廷又是以什么為依據,斷定錢財定為李文所竊?”

“按照律法,此二人都有作案動機,乃是犯罪嫌疑人。他們既然已經承認自己盜竊的事實,完全可以將兩人一同判刑啊。”

張既卻是輕輕捋了捋胡須,也不直接作答,反而問道:“不知閣下以為,這天地之間,為何要有律法?”

文昭微微一怔,繼而說道:“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人生于天地間,都有自己的欲望,若不以律法規范人們的行為準則,百姓又豈能安定的生活?”

張既卻是低聲呢喃道:“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

他反復品讀了幾遍,這才撫掌嘆道:“好一個‘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卻是道出了人之性情啊。”

“閣下大才,既自嘆不如!”

華夏的哲學中曾經說‘人之初,心本善’,卻也有人說‘人之初,性本惡’。

然而不管是‘本善論’還是‘本惡論’,都非常注重后天的教育以及熏陶。

由于心底道德的束縛,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就連那些大奸大惡之輩,亦是如此。可事實上,仍舊有些人因為各種原因,而違背了本善的思想。

故此,才有人說人性本惡,只是這個惡念一直會隱藏在內心深處罷了。

文昭所說的那句話,出自于后世的《圣經》。

原文乃是: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卻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惡,我倒去作。

不同的人,自制能力亦是不同,這才有了律法的出現,用以強行規范人們的行為準則。

文昭只是隨口引用了一句話,卻被張既如此贊譽,當即臉色微紅。

他謙遜地說道:“先生之才,勝吾十倍,某又如何敢與先生相提并論?”

張既深深看了文昭一眼,繼而嘆息道:“是啊,我們的確沒有辦法相提并論。”

輕輕捋了捋自己的胡須,張既說道:“閣下說的不錯,因為個人自制能力終究有限,才會有律法的誕生。”

“然而,律法以及刑罰的出現,說到底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此我們在執行律法的時候,也不能忽視這點。”

細細品讀了張既的這番話,文昭感覺其中頗有深意,當即追問道:“還請先生明言。”

張既道:“就好像今日這樁盜竊案,我之所以審理,目的是為了給失竊者討回公道,并且讓那些好逸惡勞之人得到懲罰。”

“然而這樁盜竊案的起因,卻是因為李家父子,實在拿不出錢財為家人看病,這才鋌而走險。于理來講,情有可原。”

“故此,只要能夠追回張家丟失的財物,就已經非常完美了。至于懲罰李氏父子,反而乃是其次。”

“可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李氏父子既然已經犯罪,自然要得到法律的制裁。否則,律法又豈能服眾?”

文昭這才恍然大悟,微微頷首。

張既繼續說道:“案情到了這里,結果其實已經并不重要。不管是李氏父子一同盜竊,還是他們其中的任何一人盜竊,吾都只會對一人判刑。”

“而那個人,必定會是李文。”

聽到這里,文昭反而有些疑惑的發問:“假如財物乃李老漢所竊,先生亦會給李文判刑?”

張既頷首說道:“然也,我這么做,其實是為了保護李文的名聲。”

“保護李文的名聲?”

如果李文沒有盜竊,反而將他定罪流放,放過真正盜竊之人。張既居然說,這是在保護李文的名聲,文昭簡直感覺有些天方夜譚。

若非說這種話的人乃是張既,文昭可能早就一腳踹過去了。

重生小說吧所有小說由網友上傳,小說版權屬于作者。情節內容,書評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無關。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