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四百六十七章 殺羌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七章 殺羌令

第四百六十七章 殺羌令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5日  作者:冰雪塵(書坊)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書坊) | 三國軍神 
搜一下



面對陳旭急切的詢問,賈詡說道:“主公,羌患之所以難以平定,是因為他們分散各地,官兵難以一一剿滅。”

“然而,百余年來羌人叛亂不休,使得涼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殺戮、劫掠更加使得境內漢民,對于羌人充滿了仇恨。”

“主公若是能夠好好利用百姓們的仇恨,不需妄動一兵一卒,境內羌人必定會伏尸遍野。”

文昭急忙說道:“愿聞其詳!”

賈詡微微停頓了一下,忽然問道:“主公可知,戰國時期秦軍為何如此強大,能夠起于蠻荒之地,卻橫掃天下?”

文昭愣了一下,才開口說道:“秦人數百年來與西戎征戰不休,這才使得秦軍戰斗力極其強悍,不懼生死。”

賈詡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秦人固然彪悍,然商鞅變法以前,卻只能龜縮于秦地,苦苦掙扎求生。正是‘軍功授爵’制度的出現,才使得秦人為了得到爵位封賞,個個悍不畏死。”

“軍功授爵?”

賈詡微微頷首,說道:“不錯。”

他不待文昭答話,繼續說道:“涼州久經戰禍,民風無比彪悍,再加上他們極度仇視羌人;只要主公曉之以義,動之以利,則涼州近百萬漢民,皆為主公手中利刃矣?”

賈詡說到這里,文昭心中一動,說道:“還請軍師詳細告知。”

眼睛微微瞇起,賈詡眼中閃爍著寒光,說道:“主公可以天子名義,頒布‘殺羌令’。并且頒布法令:但凡得殺羌人首級者,不論身份、不分貧富貴賤,皆可封爵。”

賈詡這是想要啟動秦國軍功授爵的制度,鼓勵民間百姓獵殺羌人。

戰國時期,商鞅制定的秦法規定:凡能斬得敵人一顆首級者,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及與之相應的田宅、庶子,也可以做官。

二十等爵位最低級的乃是‘公士’,公士雖然也是一個爵位,然而有此爵之民,仍須服役,他們的身份僅僅略優于無爵的平民。

饒是如此,仍舊有很多身份低賤的普通百姓,愿意為了這個爵位瘋狂。

更何況,軍功授爵乃是斬殺的敵人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越高。如果能斬敵人首級五顆,還可以役使隸臣五家。

賈詡制定的軍功授爵制度,相比起秦國的政策,卻是有了些許改變。秦國的軍功授爵,必須是士卒親自斬殺敵首,方才能夠換取爵位。

然而,賈詡卻認為,只要有人能夠得到羌人頭顱,都可以因功封爵。

賈詡是這樣解釋的:如今涼州大大小小的漢人流寇無數,甚至于有不少當地豪強,還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

當‘殺羌令’頒布以后,固然有些流寇與豪強想要得到爵位,會努力獵殺羌人。甚至許許多多的百姓,也會沖著爵位獵殺羌人。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眼紅爵位,可能有些人只是貪戀錢財。

官府只認羌人首級的方法,卻可以讓一些有錢的涼州豪族,使用錢財收購羌人頭顱。如此一來,就會調動更多的人前去獵殺羌人。

聽到這里,文昭卻是皺起了眉頭,說道:“文和此計雖然大妙,然則官府只認羌人首級,會不會導致漢民,為了爭奪首級而相互獵殺?”

陳旭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假如羌人首級能夠換取爵位、錢財,有些辛辛苦苦獵殺到羌人首級的百姓,很有可能會遭受其他人的搶奪。

如此一來,漢民為了羌人首級自相殘殺,卻并不是陳旭愿意看到的事情。

賈詡卻是哈哈大笑,說道:“主公可以隨后頒布禁令,羌人首級可以買賣、交換,卻不能相互搶奪。若違此禁令,不僅無法用羌人首級在官府換到獎勵,反而會被官府通緝。”

羌人雖然分散,卻也依照部落聚集在一起,是股不弱的勢力。百姓縱然想要獵殺羌人,也只有呼朋喚友,聚集族中子弟一同前去獵殺。

聚集起來的百姓,他們實力甚至要超過小的羌人部落。縱然有些人心懷不軌,想要搶奪其余漢民手中的羌人首級,也要衡量一下得失。

更何況,假如事情敗露,不但手中的羌人首級再無用處,甚至還會被官府通緝。相比較而言,獵殺那些小的羌人部落,反而會簡單一些。

想通這些,文昭才恍然大悟。此時的他,不由想起了五胡亂華時的情形。

西晉經過八王之以后,國力極度衰弱。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游牧部落,領兵侵占中原之地。

胡人在中原建立國家,肆意屠殺漢人,導致北地蒼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

就在漢人將要亡國滅種的時刻,冉閔橫空出世,頒布了震驚天下的‘殺胡令’。

‘殺胡令’的出現,徹底激起了埋藏在漢族心中,對于胡人的國仇家恨。一時間,北方大地硝煙重起,凡是高鼻梁多胡須的人,都被屠殺。

漢人與胡人更是‘無月不戰’,尸野遍地。數百萬青州、雍州、幽州、荊州等地氐、羌、胡、蠻族,面對漢人的血腥報復,卻無能為力,只好遷離中原,返回故土。

他們在遷徙返鄉的道路上,餓死的、病死的、互相殺害、攻伐而死的胡人,更是十有七八。

在‘殺胡令’直接或間接影響下,幾百萬羯族、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滅亡,近百萬胡人士兵被斬殺。而受屠殺最多的羯族,則或遷徙、或被屠,基本在中原地區滅絕。

一時間,中原胡人幾乎因此銷聲匿跡。

冉閔家累世為將,西晉末年,冉家人曾跟隨陳午的‘乞活軍’抗擊胡人。后來因寡不敵眾,被劉淵部下的石勒打敗,暫時歸降。

冉瞻死后,就留下了兒子冉閔。虎父無犬子,冉閔幼年時就果敢勇銳,繼承了父親的全部優點,令暴君石虎非常喜愛,把冉閔當親孫子一樣撫養。

冉閔身長八尺、勇力絕人,而且‘善謀略’,是個絕世的猛將,也是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奇才。

他長大以后屢立奇功,多次參與平定北方丁零、烏桓、夫余等部族的叛亂,威望日隆。由于他百戰百捷,勇猛非常,又嗜殺胡人,冉閔之名,竟令諸胡將領聞之而色變。

石虎死后,由羯族所建立的后趙終于容不下冉閔。才使得冉閔下定決心,幫助漢人盡心竭力消滅胡人,以完成陳午當年的遺愿。

于是,冉閔頒布了聞名后世的‘殺胡令’。

陳旭對于冉閔的‘殺胡令’,雖然并不知道詳情。然而,賈詡向他所獻的計策,卻與后世的‘殺胡令’有著驚人的相似。

現在的涼州,羌人雖然很多,漢人依舊不少。

比起冉閔那個時候,整個中原被屠戮的只剩下四百萬漢人,現在漢人仍舊占據著絕對的人數優勢。

陳旭相信,‘殺羌令’的出現,將是羌人的一場浩劫。

隨后,文昭接受賈詡的計策,以天子名義頒布‘殺羌令’,天下震驚。

殺羌令內容如下:自光武中興以來,羌人貪婪無度、狡詐陰狠、屢次降而復叛。羌人殺我百姓,奪我祖廟,毀我田地,陰我妻女,罪大惡極。今奉天子詔令,頒布敕令討之。

犯我大漢子民者死,辱我大漢百姓者亡。內外羌虜,不分男女老幼,反叛朝廷者斬之;欺辱漢民者斬之;占我土地者斬之;敢稱兵器者斬之。

普天之下,凡我大漢子民,當以殺盡天下羌人,結束涼州戰禍為己任。凡我同胞者,皆有義務屠戮羌虜,光復涼州。

愿天下百姓,與官兵同心同德,共屠羌虜、恢復家園。凡得一羌人首級者,不分出身,無論貴賤,皆可獲得朝廷爵位。

陳旭不才,忝為當朝大將軍,奉天子詔令、萬民意愿,特以此昭告天下。

果不其然,由于‘殺羌令’的出現,涼州震動、羌人震動、天下震動。與羌人的驚怒交加不同,涼州百姓看到這封詔令,無不歡欣鼓舞。

許許多多的涼州漢人,不管是為了爵位,還是因為仇視羌人,紛紛聚攏起來,尋找反叛的羌人當作下手目標。

正如賈詡所料,不僅是涼州百姓,還有許許多多的山賊流寇,也被‘無論出身皆可封爵’所打動,變得蠢蠢欲動。

然而,詔令雖然這么寫,但是這些盤踞涼州的山賊、流寇,心中多少還有些疑慮,絕大多數人都處于觀望之中。

與這些山賊、流寇不同,涼州境內的豪強、大族,以及司隸右扶風,全都瘋狂了。

特別是那些豪強家族,他們雖然在地方能夠呼風喚雨,但是官職、爵位一直是他們的硬傷。

如今好不容易有個機會,能夠得到爵位,他們又怎能不抓緊機會?雖然這個爵位不能世襲,也足夠諸多豪強家族瘋狂了。

詔令的出現,讓有羌人居住的郡縣全都硝煙四起。一時間,不管是荒無人煙的野外,還是城市之中,居然都能看到羌人的無頭尸體。

甚至于,隨著這場颶風越刮越大,有不少小型的羌人部落,亦是不分男女老幼,被屠戮一空。書/迷\群2.9.6.9.1.5.8

有時糊涂新作《》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