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四百六十四章 屠夫段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四章 屠夫段颎

第四百六十四章 屠夫段颎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2日  作者:冰雪塵(書坊)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書坊) | 三國軍神 
搜一下



是夜,文昭在庭院之中來回走動,一夜無眠。陳旭或仰望星空,觀看數之不盡的星宿;或低頭皺眉,翻出前世的記憶。

賈詡的這卷書中,詳細寫到了羌患的歷史以及危害,讓人看得觸目驚心。也許在賈詡眼中,馬騰、韓遂只不過是跳梁小丑,羌患才是真正的惡疾。

書卷之內,雖然大多都以記敘為主,陳旭仍舊從其中看出了賈詡的一些觀點。

東漢朝廷面對羌患所使用的策略,不管是內遷、教化,還是綏靖政策,賈詡都是不屑一顧。

書卷中寫得非常清楚,羌人乃是游牧民族,大大小小的羌人部落非常之多。他們之間既有所聯系,又如同一盤散沙。

游牧民族本來就很難與漢人融合,再加上羌人欺軟怕硬,沒有統一的領導。哪怕曾經有兩萬多落(五人建一落)羌人投降漢室,其余羌人仍舊是大漢的心腹之患。

特別是當漢軍遭逢敗績的時候,那些投降的羌人,也會再次反叛,與其余羌人遙相呼應。

至于后來以錢糧招安羌人,賈詡對此更是嗤之以鼻,認為東漢朝廷這是在自掘墳墓。

文昭在庭院之中來回走動著,他喃喃自語:“羌人之患,真是觸目驚心啊。”

作為一個穿越人士,他比別人更加知道羌人對于華夏的危害。可以說,羌亂從東漢開始,延續到兩晉,最后成為了五胡亂華的主力,導致漢人差點被徹底滅絕。

這些對于前世的陳旭來講,還是太過遙遠。但是他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不得不為以后的事情做考慮。

緊緊握住了拳頭,文昭在心中暗暗想到:“羌患,一定要徹底平定!”

寒風吹來,文昭身子一個哆嗦,他這才感覺到了一陣寒意。如今來到涼州已經三月有余,年關將至,天氣自然也變得無比寒冷。

特別是在涼州,這種寒冷更加明顯。方才文昭心中一直有事,這才沒有注意,現在回過神來,才發覺身子已經快要被凍僵了。

用力搓了搓手掌,文昭在原地蹦跳了一陣,感覺渾身上下血液流速加快,身上這才溫暖了一些。

就在此時,典韋來到文昭身旁,輕聲說道:“主公,你一宿未睡,還是洗個熱水腳,休息一下吧。”

看到典韋,文昭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說道:“兄長,你讓人給我弄點熱水、飯食,我吃完之后,還要去找文和商議大事呢。”

典韋知道陳旭的脾氣,也沒有再勸,就下去讓人為他準備熱水、早餐。早餐完畢以后,文昭加了一件厚厚的衣服,就往賈詡的庭院之中走去。

此時的文昭,雖然滿臉倦容,眼睛卻是無比明亮。

和賈詡跪坐定以后,他長跪作揖行禮道:“軍師既然寫下了這么一份書卷,心中定然破羌之策,還請軍師教我。”

賈詡急忙回禮,他看著陳旭一臉堅定的神色,心中這才舒了一口氣。

他身為涼州本地人氏,對于羌患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好幾次,若不是仗著自己聰慧過人,賈詡可能早就被羌人殺死了。

是以,自賈詡懂事以來,心中一直有個愿望,那就是徹底平定羌患。如果沒有遇到陳旭這個立志消滅羌患的明主,可能賈詡就會將這種愿望,永遠埋藏在心底。

他沉思了半晌,才開口說道:“主公,詡先給你講一講,我以往在涼州的經歷吧。”

賈詡年少時期并不出名,只有名士閻忠認為他有陳平、張良之才。也正是因為閻忠之言,賈詡才聞名涼州本地郡縣。

沒過多久,他就被察舉為孝廉,征辟為郎。后來賈詡患病,不得已辭官歸鄉。

他與幾十個人搭伙,一直往西行至汧地,卻不想路上遇到了叛亂的氐人。賈詡以及同行幾十人,全都被氐人叛軍抓住。

氐人叛軍搜刮完了他們的錢財,就挖了一個大坑,要將這幾十個人全部活埋。

賈詡為了活命,急忙說道:“吾乃段公外孫是也,汝別埋我,吾家必厚贖之。”

氐羌叛軍聽說賈詡乃是段颎的外孫,當即害怕不已。他們歸還了賈詡的財物,并且表達了自己愿意和段颎永久結盟好的意愿,還將賈詡禮送而走。

那些和賈詡一同被抓的漢人,全都被活埋,只有賈詡一人得以幸免。

敘述完了這段事跡,賈詡目光炯炯的看著陳旭,問道:“主公可知,吾當時為何要冒充段公之外孫?”

文昭皺眉沉思半晌,說道:“段公久為邊將,威震西土,羌人畏懼段公至極。軍師假以段公外孫,氐人懼段公之聲威,必不敢謀害軍師性命。”

賈詡面帶微笑,再次問道:“主公可曾想過,氐人、羌人為何會畏懼段公之聲威若斯?”

皺眉沉思半晌,文昭終于還是搖了搖頭。他雖然知道段颎乃是東漢名將,為‘涼州三明’之一。然而,他對于段颎的具體事跡,卻并不十分了解。

賈詡緩緩說道:“在羌人屢次叛亂的過程中,涼州在同一時期出現了三位名將,他們分別是皇甫規、張奐與段颎。”

“其中皇甫規表字威明,張奐表字然明,段颎表字紀明。因為三位的表字中都有個‘明’字,又都在治羌中立功揚名。故而在當時,他們被人合稱‘涼州三明’。”

而后,賈詡就開始敘述段颎的事跡。

延熹二年,被填大了胃口的羌人不滿足現狀,再次大規模反叛。

但是這一次,迎接他們的不再是滿口仁義的招安官員,和送上門的錢糧,反而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噩夢——段颎。

段颎的堂祖父段會宗,雖然官至西域都護、光祿大夫,封關內侯。然而段家的輝煌,早就因為不斷的羌人叛亂而敗落。

段颎乃是武威人氏,而武威郡正是羌患極其嚴重的區域。

永無止息的羌人叛亂,使得當地民風剽悍,段颎亦是如此。他年輕的時候就‘習弓馬,尚游俠,輕財賄’,名揚州郡。

后來他發現,僅憑個人的勇武,根本不能結束家鄉永無止息的戰亂。于是乎,段颎棄武從文,研究兵法、經學、古籍。

后世‘折節向學’這個成語,正是因為段颎的改變而出現。

最初,段颎被推舉為孝廉,任憲陵園丞、陽陵令,任內便顯示了過人的才能。后來遷任遼東屬國都尉,遭逢鮮卑寇邊,卻成為了他魚躍龍門的契機。

段颎精通兵法韜略,膽識過人。他得知鮮卑人寇邊以后,就準備帶領邊軍剿滅鮮卑人。

然而,依照鮮卑人的慣例,他們經常仗著自己騎兵的優勢,來無形去無蹤。只要得知大漢邊軍過來,就會立刻逃跑。

段颎擔心鮮卑會驚恐逃走,居然膽大包天,派人假造璽書詔令,做出朝廷讓他退兵的假象。隨后,段颎就偽裝撤退,卻在退路上暗設伏兵。

鮮卑人以為段颎果真撤退,就率軍追趕,卻被段颎一戰全殲。

這一戰段颎嶄露頭角,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卻因為假造璽書的事情,段颎不但沒有封賞,反而被罰至邊境抵御外敵。刑期滿后,他又被征為議郎。

那個時候,太山、瑯邪的東郭竇、公孫舉聚眾三萬人起義,攻掠郡縣。朝廷派兵剿討,數年都不能平息。

永壽二年,漢桓帝詔令公卿,推舉有文武全才之人為將,司徒尹頌薦舉段颎,于是朝廷以段颎為中郎將,率兵平叛。

段颎率軍討伐叛軍大獲全勝,斬殺東郭竇、公孫舉,獲首萬余級。他更是因功被封為列侯,賜錢五十萬。

段颎展露出了過人的才華,深得天子器重,僅僅過了三年,就被升為升為護羌校尉。

這個時候,正是羌人不安于現狀,大規模反叛的時候。

剛剛上任的段颎,就要面臨燒當、燒何、當煎、勒姐等八個羌族部落的反叛大軍。

段颎當時剛剛就任,甚至還來不及認識麾下的將校,就帶領一萬軍隊迎擊羌人,首戰便斬首兩千,俘虜萬余,羌人余部潰逃出塞。

羌人不甘敗退,次年繼續領兵來犯。段颎率軍迎戰,這場戰斗十分殘酷,哪怕‘刀折矢盡’,段颎仍然不退一步。

終于,面對頑強的段颎,羌人堅持不住,領兵撤退。

以往的漢軍,只要打退羌人叛軍,就不會繼續追擊,反而會派人招安。然而,段颎卻做出了令天下人都震驚的舉動。

敘述到這一段的時候,一直古井無波的的賈詡,也有一些激動,他對著陳旭問道:“主公可知,段將軍做下了何等的事情?”

陳旭說道:“不知!”

賈詡起身,張開雙臂說道:“段將軍不顧漢軍的疲憊,以及朝廷法令,悍然率領麾下士卒追殺羌人叛軍。”

“這場追逐戰,持續四十多天。糧草斷絕的段將軍,不分白天黑夜追殺羌人。士卒們餓了,直接割掉死去戰馬的肉,生吞下去;渴了,就抓起一大團雪球,喂進嘴里。”

“漢軍出塞兩千余里,一至到黃河的源頭積石山,斬殺燒何大帥,斬俘五千多人。隨后,段將軍又分兵攻石城羌,老幼不分,殺死、溺死一千六百余人。”

“燒當羌被殺得只剩九十多人以后,段將軍才接受他們的投降。”

“隨后,段將軍再次出兵攻打駐扎白石的咋種羌,斬首俘虜三千多人。后又先后斬殺勒姐、零吾種羌數百人,威震涼州。”

段颎的一生簡直就是個傳奇,威震涼州以后,次年冬天,他帶領湟中義羌征討反叛的牢姐、烏吾。

涼州刺史郭閎知道段颎的才能,就想要撈取功勞。段颎對待士卒極好,有功必賞,自然不可能將功勞拱手相讓。

郭閎懷恨在心,故意拖延阻止段颎,使軍隊不得前進平叛。被段颎召集的義羌跟隨征戰很久,都思念家鄉故舊。因為戰事拖延,他們就一起反叛、逃逸。

郭閎把罪責推到段颎身上,段颎因此被捕入獄,罰作苦工。沒有了段颎,羌人更加猖獗,攻陷營塢,又互相勾結,擾亂各郡,涼州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乎,涼州被羌人壓迫官吏百姓,數以千計的涌往京城,為段颎申訴,請求朝廷朝釋放段颎,讓他平定羌人叛亂。

朝廷查明段颎是被郭閎誣陷的以后,桓帝就下詔詢問段颎的情狀。段颎只是請罪,不敢說受冤枉,京師都稱其為長者。

段颎被釋放,再拜為議郎,升任并州刺史。由于段颎屠殺羌人太多,惹人非議,朝廷就沒有再次派他前去平定羌患。

連續兩年,沒有了段颎的震懾,羌人越加猖獗,整個涼州幾乎都快要淪陷。無奈之下,朝廷再次派遣段颎出征涼州。

段颎剛剛到達涼州,反叛的羌封眀、良多、滇那等豪帥畏懼他的聲威,就帶領一萬多人無條件投降;當煎、勒姐種這些羌人首領,卻也不敢與段颎交戰,領兵撤退,與漢軍對峙。

當年冬天,段颎帶領一萬人,突襲當煎、勒姐兵馬聚集的地方,大破叛亂的羌人,斬殺羌人大帥,將俘虜的數千羌人屠戮一空。

斬殺羌人俘虜,這在當時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以往哪怕羌人戰敗被俘,朝廷也會將他們好生安撫,然后給予路費放其歸鄉。

然而,段颎的手段卻是極其狠厲。

羌人要么無條件投降;要么被殺得所剩無幾之時,段颎才肯接受他們的投降;對于那些堅持反抗的羌人,段颎更是奉行趕盡殺絕的政策。

此后的段颎,對于羌人更是窮追猛打,殺敵無數。使得西部羌人膽寒,畏之如虎,聞段颎之名可止小兒夜啼。

不止是羌人,就連一些士大夫都指責段颎,說他是:屠夫、劊子手。

講述完了以后,賈詡看著文昭,說道:“主公現在知道,我當初為何會謊稱自己,是段公的外孫了吧?”

此時的陳旭,哪里還不明白?

段颎在涼州殺出了赫赫威名,哪怕已經回朝擔任太尉,羌人對他仍舊十分懼怕。

這也是為什么。賈詡能夠用段颎的名字,嚇住那些氐人了。書/迷\群2.9.6.9.1.5.8

有時糊涂新作《》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