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三百七十一章 函谷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函谷關

第三百七十一章 函谷關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5日  作者:冰雪塵(書坊)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書坊) | 三國軍神 


城門下,勇不可擋的大漢正是徐晃。而后面那個拿著大斧的武將,卻是其余士卒假扮而成。

徐晃帶兵伏擊西涼軍,將他們迫降以后,就想出了詐開城門的策略。

為了迷惑胡封,徐晃挑選了一些投降的西涼士卒,卻把他們的武器繳獲了,做成逃跑途中武器丟失的假象。

他自己卻與麾下的精銳士卒,換上西涼軍的甲胄,將鮮血抹在臉上,讓人看不清真實的面容。

胡封并不是一個庸才,若是這支前來詐城的西涼軍身后,沒有追兵的話,他肯定會細細檢查這支隊伍。那個時候,就很容易路出馬腳。

因此,徐晃就讓管亥、韓暹,以及那個假扮他的士卒帶兵,遠遠地追擊著他們。

如此一來,縱然胡封心中有所懷疑,卻也沒有時間詢問清楚。只要他不想,城下的幾百西涼軍士卒全都葬身城外,就只能咬牙打開城門。

城門的驚變,已經使得胡封徹底失去了分寸。如今箕關只是一座孤城,四面受敵。只要箕關城破,他絕無幸存的道理。

箕關不能破,城門不能丟,他已經沒有了后路。

念及于此,胡封臉色有些猙獰,他拿起武器,大聲咆哮著:“隨我奪回城門!”

然而,城門丟失的西涼軍,膽氣已泄。好在胡封往時待這些西涼軍甚厚,因此哪怕他們毫無戰心,也全都硬著頭皮跟在胡封身后,沖向城門。

“殺!”

徐晃大喝一聲,死死守在了城門口,擋住了西涼軍的沖鋒。但凡有人過來,都被會被徐晃以及他身后的士卒殺死。

胡封的幕僚,手無寸鐵的待在原地,看向胡封的臉色有些復雜。

“踏踏踏!”

眼見遠處的陳軍越來越近,胡封心急如焚,但是面對死守城門的徐晃等人,他卻是沒有任何辦法。

此時,胡封看到了待立一旁的幕僚,頓時目眥欲裂,聲嘶力竭地大聲吼道:“好賊子,吾待你不薄,為何反叛于我?”

幕僚面帶愧疚之色,不敢直視胡封,只是吶吶不語。

過來半晌,他才鼓起勇氣對著胡封說道:“良禽擇木而棲,如今大將軍坐擁兩州之地,兵多將勇,奉天子以征四方,四海之內何人能與其爭鋒?”

“箕關雖險,卻是一座孤城,將軍妄自以螻蟻之力抵抗天兵,敗亡只在朝夕之間。將軍若肯獻城投降,以大將軍之仁慈,將軍必能活命。”

“此乃吾肺腑之言,還請將軍三思!”

“哈哈,哈哈,哈哈……”

胡封大笑幾聲,眼中都帶著淚水。此時的他敗局已定,但他卻并不甘心。

陰狠的看了幕僚一眼,他氣沉大田,大喝一聲:“殺!”

而后,胡封奮不顧身的撲向幕僚。

現在陳軍已經快要趕到城門口,西涼軍敗局已定,胡封只想趁機殺掉幕僚,以泄心頭之恨。

胡封發狂,不顧一切的殺向幕僚,徐晃見狀心中一驚。

幕僚眼見胡封向他殺來,頓時亡魂大冒,急忙大聲喊道:“徐將軍救我!”

徐晃眼神一縮,就要前去救援幕僚。但是他心中微微一動,故意放慢的動作。

“噗嗤!”

面臨胡封的全力一擊,手無寸鐵的幕僚,頓時身首異處,鮮血噴濺而出。

歷史上,驍勇無比的樊稠就是被胡封刺死,他的勇武確實不凡。

殺死了幕僚以后,胡封心中的怒氣才平息了下來。然而,就在此時,一道大喝之聲響起。

“賊子安敢如此?”

胡封急視間,發現徐晃揮舞著大刀,已經向他撲了過來。他素知徐晃勇武,見徐晃攻來,不敢怠慢,急忙用武器格擋。

“鐺鐺鐺!”

兩者武器相交,戰了十個回合,遠處的陳軍亦是越來越近。胡封力氣不濟,心中露出怯意。

只見徐晃一聲大吼,直接斬胡封于馬下。

砍掉了胡封的頭顱,徐晃用大刀挑起了胡封的腦袋,厲聲喝道:“胡封已死,降者不殺!”

“踏踏踏!”

此時,管亥、韓暹率領的陳軍已經到達了城門口,眼見主將已死,大勢已去。這些西涼士卒,自然不愿繼續頑抗下去。

“哐當,哐當!”

一個個西涼士卒,不甘的扔掉了手中的武器。他們的臉上,帶著深深的無奈與恐懼。

對于降卒而言,無知的命運,絕對是令人恐懼的。

陳軍的大隊人馬已經進入了城中,西涼軍也沒有繼續反抗。如今大局已定,徐晃看著慘死的幕僚,心中有些復雜。

徐晃乃是忠義之人,對于胡封幕僚這種貪生怕死之輩,心中自然不會有什么好感。再加上幕僚對胡封說的那些話,更加令徐晃心中鄙夷。

然而,陳旭軍中軍法嚴厲,那人乃是降將,就連徐晃也不能妄自將其殺掉。因此,徐晃才心中一動,借助胡封之手除掉那人。

“俺還沒開始殺人,這些人就已經投降,真是晦氣!”

管亥將手中的大刀在空中揮舞了一圈,有些郁悶的說道。他來到胡封的尸體前面,臉色有些復雜。

當初雖然他帶兵在白波谷全軍覆沒,就連管亥自己也差點身死。然而,若非胡封后來盡力搶救,恐怕管亥早就命喪黃泉了。

因此管亥對于胡封,不知道是該仇恨還是感謝。

那場戰役的功勞,雖然最后被胡封竊取,但是管亥也知道,這件事情跟胡封沒有多大的關系。

想起了胡封對他的救命之恩,管亥抬起頭,對徐晃說到:“將軍,此人以前畢竟救過我一命,末將想將此人好生安葬,不知將軍是否同意?”

徐晃自然不會因為一個死人,而使得管亥心中有芥蒂,他當即說道:“管將軍只需將此人安葬即是,這等小事何須通報于我?”

話畢,他就將胡封的腦袋交給了管亥。

管亥見狀,心中有些感動。這胡封好歹也是箕關主將,只要拿著他的腦袋回京,不但可以得到賞賜,還能夠炫耀戰功。

徐晃沒有絲毫猶豫,就將胡封的腦袋交給了他,這不由使得管亥心中五味陳雜。

向徐晃作了一揖,管亥就帶著胡封的腦袋與尸體,前去尋個風水寶地將其掩埋。

抹了一把噴濺在臉上的鮮血,望著大局已定的箕關,徐晃握緊了拳頭,在心中暗暗說道:“主公,晃并未辜負你的器重!”

函谷關位于弘農郡的東部,依山傍水建城。谷水發源于澠池,經過新安、函谷關,最終向東匯于黃河。

在函谷關以西二十里的谷水河畔,張繡帶人在此地建立了一處大寨。

大寨子內,炊煙裊裊,戰鼓隆隆,喊殺之聲震耳欲聾。

長安劇變,以及張濟的死亡,對于張繡的打擊不可謂不大。現在,尚且年輕的張繡,臉上卻顯得有些成熟。

函谷關與箕關相隔不遠,只不過張繡軍要從風陵渡渡過黃河,然后再轉向東邊,才能抵達函谷關。

因此,張繡率軍到達函谷關的時間,也只比徐晃到達箕關城下,晚了三天。

如今張繡已經帶領三千步騎,在營寨之中休整了一天。

江武、李樂乃是張繡的副將,他們聽見聚將鼓之后,頓時往張繡的營帳之內趕去。

兩人剛剛到達張繡的營帳,就看到張繡親自出來迎接:“兩位將軍快快進來。”

張繡雖然是這次出征的主將,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新投陳旭,在陳旭心中的地位,可能還抵不上江武、李樂。

因此,面對這兩個副將之時,張繡沒有絲毫倨傲的神色,反而有些刻意討好。

畢竟,他現在于陳旭帳下效力,除了與趙云有一些關系以外,跟其余的諸將沒有絲毫交情。

身處亂世,不僅要有一身本領,為人處世的能力亦是不容小覷。

江武在趙云麾下當了很長時間的副將,再加上他投奔陳旭很早,因此江武在軍中亦是頗有威望。

李樂前身為白波軍的統帥,白波軍與黃巾軍,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雖說陳旭已經接受了招安,但是他出身黃巾,卻是一件事實。

因此,縱然李樂及以往的黃巾軍將領,他們的能力要略微遜色一些,陳旭亦是待他們甚厚。

張繡孤身投奔陳旭,自然也希望,能與陳旭軍中諸將打好關系。

江武與張繡見禮畢,開口問道:“張將軍召集我兩人,可是為了商議攻打函谷關之策?”

張繡道:“非也,我是得到消息,繼高順將軍攻破武關之后,徐晃將軍也在昨日攻破箕關,斬殺箕關守將胡封。”

江武、李樂都是心中一驚,臉色不太好看。

大軍昨日抵達函谷關下,兩人就已經帶人前去查看過函谷關。

函谷關險峻異常,想要強攻函谷關。絕非易事。本來三人商議,先將函谷關團團圍住,待城中糧盡,再攻打此關。

然而,函谷關的情形與箕關相似,都是四面被圍,成為一座孤城;也都是城中缺糧,易守難攻。不同的是,函谷關中足足有三千兵馬。

現在,徐晃已經率先攻下了箕關。

若是他們這路人馬,一直等到函谷關糧盡,才能拿下城池的話。相比起徐晃那路人馬,勢必要低人一頭。

然而,函谷關的守將楊定,雖然名義上乃是郭汜麾下。此人才能非凡,與胡軫都是涼州有名的豪杰。

楊定不僅在軍中威望很高,哪怕是西涼之中的羌人,也素來敬佩楊定。

因此,楊定麾下的三千兵馬,都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嫡系。楊定自己,也算得上是個軍閥。

曾經王允殺掉董卓以后,胡軫、楊定就投降了王允,但是因為王允素來瞧不起武夫,因此兩人對于王允都是心懷怨恨。

這也是為什么,后來兩人再次背叛王允,聯合李傕、郭汜攻打長安了。

歷史上,李傕殺掉樊稠以后,楊定認為李傕想要翦除異己,這才聯合郭汜想要劫走天子,對付李傕。

這個時代,由于陳旭的出現,李傕并未殺掉樊稠,楊定對于李傕的感官仍舊不錯。

再加上他被郭汜封為鎮南將軍,名義上乃是郭汜部下,而且他曾經有背叛過王允的先例。

因此,楊定害怕天子容不下他,這才沒有接受招安。

現在楊定率領三千兵馬死守函谷關,憑借張繡帶領的這三千步騎,想要攻破城池,卻是非常困難。

沉默了一陣,李樂忽然說道:“如今函谷關只是一座孤城,那楊定也非庸碌之輩,必定知曉孤城難守。”

“我等不若派人入城勸降,說不定能夠兵不血刃拿下函谷關。”

江武卻是搖頭道:“若是楊定愿意獻城投降,恐怕天使攜帶詔書到達之日,他就已經投降了,又怎會等到今日?”

張繡卻是眼睛一亮,說道:“楊定此人我并不陌生,此人之所以沒有接受招安,不過是懼怕天子日后報復罷了。”

“若是我能親自入城曉以利害關系,必能說得此人來降!”

江武急忙說道:“將軍身為主帥,又豈肯擅入敵營?此計萬萬不可!”

張繡卻是滿不在乎的說道:“楊定此人,雖然在西涼軍中頗有威望,但是他也能夠審時度勢。我若入城,他必不敢害我。”

“更何況,若是我不親自入城,又豈能打動他?”

高順、徐晃先后拿下武關、箕關,已經讓張繡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他這次好不容易,爭取到了領兵出征的機會,若是不能漂漂亮亮的拿下函谷關,難保不會被別人小覷。

因此,張繡一改往日,準備困死函谷關守軍的想法,反而想要入城勸降楊定。

李樂亦是諫道:“將軍乃是一軍主帥,不可輕易犯險。這件事情既然是我率先提起,就有我進城勸降李樂即可。”

張繡搖了搖頭,沒有同意。

李樂以前乃是白波軍,并且沒有什么名氣。若是讓他前去勸降楊定,恐怕分量不夠,楊定見自己沒受到重視,不見得會投降。

江武沉吟半晌,忽然說道:“不如讓我去吧!”

張秀愣了一下,在心中暗忖:“江孝德勇武非凡,并且跟隨主公久矣,在子龍帳下效命亦是屢立戰功。”

“若是讓他進城說降楊定,倒不失為一個好人選。”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