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第一百四十章 程昱心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軍神 >>三國軍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章 程昱心思

第一百四十章 程昱心思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5日  作者:冰雪塵(書坊)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冰雪塵(書坊) | 三國軍神 

真正的歷史上,劉備并不像演義中那里,四處征討黃巾,立下赫赫戰功。

他只是帶著關、張兩人,在涿縣幫助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才立下了一些功勞。

后來劉備聽說盧植在廣宗與張角交戰,考慮到自己曾經師從盧植,就帶領麾下義軍前來投奔。但是沒過多久,盧植就被朝廷撤職查辦。

董卓接替盧植成為官兵主帥以后,瞧不起劉備職位低微,所以劉備就與關、張離開軍營,回到家鄉涿縣。

由于皇甫嵩戰死,朝廷復起盧植,使得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劉備在鄉中聽說盧植再次掌兵,就再次領兵前來投奔。

這個時候的劉備,只有二十三歲,并非像演義中所言的二十八歲。

劉備年少輕狂,他不甚樂讀書,卻喜狗馬、音樂、美衣服。

其人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附近的豪杰爭相依附到他的帳下。

后來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到劉備就覺得他并非常人,乃多與之金財。劉備這才有財物聚攏義軍起兵討伐黃巾。

劉備少年得志,再加上麾下有關羽、張飛為爪牙,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心中更是有些志得意滿。

歷史上的劉備因為討伐黃巾有功,就被封為安喜尉。

當時督郵以公事到縣,查舉有哪些人冒領討伐黃巾的功勞。劉備想要拜見督郵,督郵卻瞧不起他出身貧寒,再加上劉備沒有給督郵賄賂,他就不見劉備。

年少輕狂的劉備當即大怒,以為督郵會誣賴他的功勞。

劉備尋思,既然不能保留官位,索性就棄官而走。

所以他直接闖入屋中將督郵抓了起來,責杖二百。而后劉備解綬系在督郵的脖子上,棄官亡命。

但是演義中為了突出劉備寬宏的性格,就故意把鞭打督郵之事安放在了張飛身上。

這個時候的劉備,懷著滿腔建功立業的熱情,渴望恢復祖上榮光。所以聽到朝廷再次啟用盧植,就帶著關羽、張飛前來投奔。

盧植本來不太喜歡劉備這個學生,因為他覺得劉備本來家中就非常貧困,卻仍舊奢侈無度,喜歡狗馬、音樂、美衣服,并且不愿讀書。

但是盧植卻對劉備帳下的關羽、張飛卻是印象十分深刻。這兩人雖然剛剛及冠,卻有萬夫莫當之勇,盧植甚喜之。

如今正值用人之際,況且他初到廮陶,在官兵中間尚且沒有威望,手下并可用之人。所以聽聞劉備三人前來投奔之時,才非常欣喜。

不說劉備投奔盧植,陳旭率眾歸太行山。

卻說黃巾軍信使一路喬裝打扮,快馬加鞭,小心翼翼避過官兵。

來到泰山黃巾軍大本營以后,他正尋覓間,忽然一聲炮響,一彪人馬出現,就將他圍了起來。

信使見狀大驚失色,待看清領頭之人乃是李郭之后,才臉色稍緩。他口中說道:“長其兄,莫非認不得某乎?”

李郭定眼望去,才發現此人是一位陳家村子弟,他一直跟隨著陳旭南征北戰。

但是李郭與陳靜相交莫逆,卻也對陳家村子弟非常熟悉,他連忙讓眾人收了武器,對著來人說道:“看你一身服飾,還以為是官兵細作嘞。”

話畢,李郭就帶著此人前去泰山老巢,卻叮囑眾人嚴密巡視,謹防官兵細作。

泰山黃巾軍大寨,如今已經初具規模,完全如同一個簡陋的城池一般。

大寨之中,陳靜、典韋、王延、陳虎、陳青、李郭,還有一些黃巾軍將領,全都齊聚一堂,他們都在商討著這封信上的內容。

程昱這段時間一直呆在寨中,陳靜等人知道陳旭非常看重此人,所以待他甚厚。

只要程昱不逃跑,他就可以在寨中隨意行動。這場議事,程昱亦是不請自到,跪坐一旁,細細聽著眾人的商討。

陳靜瞟了一眼程昱,卻也不趕他走,就將信中的內容告知眾人。

“兄長認為,泰山雖然寬廣,卻非王霸之地。黃巾軍若是想要發展,北方的太行山脈與泰山相比,不知強過幾何。”

“況且那里地理偏僻,我軍縱然弄出天大陣仗,朝中亦不會重視。所以兄長要我等棄掉泰山本寨,尋找良機北上。”

陳靜話音剛落,整個議事廳就變得無比嘈雜。

他們原本就把此地當作黃巾軍的老巢,為了構建此地,不知耗費了多少心血。卻不想陳旭一紙書信,就要放棄此地,眾人心中難免有些不舍。

況且,寨中男女老幼相加起來,何止十萬?若是全部北上,卻并不是件容易之事。

程昱呆立一旁,驟然聽聞這件事情,臉上也是一驚,他在心中暗暗想到:“陳文昭為何會如此行事?”

陳虎性急,替程昱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大兄為何朝令夕改?我等花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若是就此撇棄泰山本寨,前番努力豈非全部落空?”

陳靜亦是皺眉不語,他望著書信的最后一行字,有些發呆。

而后,他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之下,將書信交給程昱,說道:“兄長信中所言,我等若有疑惑,可將書信與先生一觀,先生必定能夠為我等解惑。”

原來,陳旭寫信之前,怕書信半路被官兵截獲,就沒有詳細寫出為何要棄了泰山老巢,反而選擇北方荒涼的太行山中。

程昱雖然沒有明確投奔陳旭,但是這段時間,與陳靜等人的關系也變得非常好。

再加上王延聰慧過人,時常向他請教學問。程昱也愛王延之悟性,延但有求問,昱并不推遲。

程昱接過書信,細細觀看著。

陳旭提起轉移太行山的話,只有寥寥數語:夫太行中段,地理偏僻,乃三州交匯之地。若以八百里太行山而養民,雖百萬之眾亦能活命也。

程昱看到這里,在心中細細思量著,而后拿著書信的手一抖,臉色一變。

這個時候,他才發現了太行山脈巨大的戰略位置,若是陳旭果真帶眾人藏于山中,哪怕天下未亂,他也可以趁機發展勢力。

如此一來,不出數年,當陳旭率兵出太行山的時候,這將是一股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力量。

陳靜將書信交給程昱的時候,眾人都將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看到程昱臉色大變,眾人都不知曉原因,臉上帶著疑惑的神色。

良久,程昱頹然嘆曰:“陳文昭既然有良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若盤踞泰山,可為一時之雄,確無異于自捆手腳。”

“北上太行山,才是真正的游魚入大海,飛鳥上九霄。”

“爾等若想成事,只需依信中行事,不必多疑!”

話畢,程昱將書信交還給陳靜,嘆息幾聲,走出了議事廳。

程昱雖然沒有投靠陳旭,但是他的才能眾人皆知。

議事廳中的諸多將官,看到程昱如此說話,心中雖然疑慮,卻也無人說話。

王延素來信服程昱,再加上他也隱隱覺得,太行山遠比泰山要強。

于是乎,王延拔劍在手,斬斷身旁案幾,厲聲說道:“渠帥既有命令,我等豈敢不從?但有違令者,猶如此案!”

在山寨的這段時間,王延東奔西走,為黃巾軍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在眾人心中的威望亦是非常之重。

再加上陳旭早就將王延的職位提升成為渠帥,他既然如此說話,眾人自然不敢違背。

陳靜、陳虎等人亦是說道:“兄長既然有令,吾等必不推辭!”

卻說程昱離開議事廳以后,獨自來到山頂之上,俯瞰天下,心中久久難以平定。

他當初在東阿的時候,聽到陳旭的東阿對,就覺得此人并非常人。所以被黃巾軍擄掠至此,心中也并無怨言,反而細細觀察陳旭帳下諸將。

似典韋、陳虎等人,勇冠三軍,乃沙場之猛將;如王延、陳靜、陳青、李郭之流,雖非大才,卻各有特色,假以時日,必能鎮守一方。

現如今,陳旭更是成為了張角的女婿,在身份上就是整個黃巾軍的最高統帥。

更讓程昱震驚的是,冀州戰場之上,陳旭居然能夠在絕對的劣勢之下,正面擊敗三千官兵精銳騎兵,斬殺皇甫嵩。

如此戰績,真是駭人聽聞!

現在的陳旭,地位已經有了,聲望也已經有了。若是給他機會,再得一智謀之士輔佐,他勢必會如同鯤鵬振翅一樣,扶搖直上九萬里。

若逢天下大變,作書上奏朝廷,以求招安。待掙得一官半職,洗清反賊的稱號以后,再伺機而起,則天下局勢會變得怎樣,誰都無法預料。

當初他聽聞陳旭斬殺皇甫嵩以后,心中就有些振奮。他還曾在心中思量著,若是陳旭果真能夠成事,他就算投到陳旭麾下又如何?

程昱現年四十有三,恐有一身才華,卻蹉跎了歲月。他也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能夠擇一明主,一展胸中所學。

可是,當他看到這封書信的時候,就知道陳旭身后,必定有智謀之士輔佐。

若是果真如此,他程昱就算投到陳旭帳下,又能不能得到重用?

一時間,程昱心中久久難安。


上一章  |  三國軍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