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建一個大漢朝第五十五章 大戰周瑜(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再建一個大漢朝 >>再建一個大漢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五章 大戰周瑜(七)

第五十五章 大戰周瑜(七)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4日  作者:一夜秋風起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夜秋風起 | 再建一個大漢朝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ps:感謝艾虞童鞋月票支持!!!秋風一定會更加努力。

還是那句話:粉嫩新人一枚,求月票!推薦票!求打賞

呂蒙還是小瞧了郝昭!

本想著白晝強攻柴桑之后,劉備大軍勢必疲乏,夜間守城力量定然薄弱,以小股力量突襲城頭,賺開城門,輔以大軍沖殺定能一舉殲而滅之。

可誰曾想,偷雞不成蝕把米!

說郝昭早有覺察是有些假,但是常年的征伐已經令其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將不下令,兵不卸甲,尤其戰時更勝,故而在呂蒙有所動靜之時,他便已然察覺。

將計就計!

郝昭命人埋伏在城頭之下,待呂蒙精銳登上城頭的那一瞬間突然殺出,手起刀落,一舉將其誅殺!

可能郝昭永遠不會知道,今夜誅殺之人竟然是呂蒙特意從軍中選出的精銳力量,他們最次者也是個伍長!

可以這么說,呂蒙損失慘重。

戎機已失,又何以再戰!?

呂蒙內心雖有不舍,卻也知曉厲害關系,無奈之下只得鳴金收兵。

當高楓飛馬趕到城東之時,郝昭已然掌控了局面。

劉備端坐于大帳之中,約莫半個時辰,高楓派人前來傳報:呂蒙敗退。

關羽、張飛二人沒有吃驚的表情,因為他們知道郝昭的本事,可是孔明著實吃了一驚,關于郝昭這個人物,他知之甚少,其實也難怪。郝昭為人比較低調,寡言語,除了劉備和公子高楓,其余人等他似乎很少有過交往。

城東無虞!

劉備這一句看似平靜的話包含了太多的含義。

此人名不見經傳,又怎會得主公如此信任。若是攻城者換成旁人還自罷了,可偏偏是這位“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東吳阿蒙,此人在江東頗有盛名,這由不得孔明不關注一下這個名叫郝昭的年輕人。

又是一夜。

次日清晨,劉備全副武裝出現在城頭之上,雄姿英發。頗俱威嚴。

“孔明!這......”

劉備目光有些呆滯。

天蒙蒙亮便有小吏闖入軍帳報之,東吳又添兩萬兵力,氣勢更勝。

孔明把扇輕搖,嘴角略微上揚,綻出一抹淡笑:“主公!確是那江東孫氏前來復仇。”

劉備一愣。頗有些疑惑不解的望向諸葛亮。

復仇!

這雖然是兩個字,但是那其中蘊含的意思卻令人不寒而栗,單單望向這兩萬雄兵便可以看出來,而今孔明竟然風輕云淡到這種地步,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孔明似乎察覺出了劉備目光中的意思,一拱手:“主公勿憂!這是好事。”

“好事!?”

劉備更是疑惑:“怎么講?”

孔明哼了一聲,摸摸羽扇,略有所思:“敢問主公。若論帶兵打仗東吳何人最強?”

劉備不假思索:“當然是大都督周瑜。”

“哼!那既然如此,把兵力全部交給周瑜,令其引軍踏平柴桑便是。又何須再派一個孫氏族人前來?”

孔明面泛一抹獰色,頗有些狡猾的感覺。

劉備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不可思議的盯著孔明,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你是說......”

孔明嗯的一聲點點頭:“主公!若是在下沒有猜錯,城下這孫氏必是江東下一任吳侯。”

下一任吳侯!

結合此時柴桑城下的情形,劉備很清楚這其中蘊含的深意。周瑜在一生當中兩次面臨試探,這一次比之上一次更加兇險。

在劉備看來。周瑜已經放棄一次,再放棄一次又有何妨?

可是東吳那些國老門可不這樣認為。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孫權繼位的時候本身就已經背負了很多壓力,其父孫堅的舊部,其兄孫策的兄弟,哪一個不必他一個小兒為江東貢獻的力量多,可好歹孫權拉攏了自己的力量,算是將這動蕩的局面穩定下來了。

如今孫權被斬,那么孫氏再繼位者便背負了來自孫堅、孫策、孫權三方面的壓力,其父孫堅、其兄孫策都是以武力著稱,一個號稱江東猛虎,一個人稱小霸王。

而其二兄孫權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帝王權術頗為厲害,配合著一幫文臣,和士族的力量在短時間內江東局面穩固,且發展壯大,雖沒有開疆擴土之功,卻也有提升國力之力。

而如今繼位者孫翊又何以鎮壓住這種局面呢?難道僅僅憑借孫氏這一個招牌?這顯然是沒有說服力的。

在吳國太看來,吳郡四大家族必然是全力支持孫翊繼位的,因為只有孫氏一族掌權方能保證自家士族的利益,而另一方面張昭等人雖然會有閑言碎語,但是由于孫權的影響,再加上吳國太出面協調,一定程度上講,孫翊繼位他們還是能全力輔佐的。關鍵便是這個掌握軍權的周瑜,若是不能獲得此人的全力支持,那么孫翊江東之主的位置絕對坐不穩。

此番孫翊引軍前來說是復仇,實際上不過是試探一番周瑜的態度罷了。

當初孫策死于非命之時,周瑜正引軍在外,那時候孫權手里沒有一兵一卒,不得已方才演了一出苦情戲給周瑜。

今時不同往日,孫翊手中有兵兩萬,腰桿兒硬,說話才有底氣,這才有了千里復仇一說。

可偏偏周瑜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主兒,你引軍前來,對周瑜而言就是威逼!

“孔明!依我之見,周瑜此人志慮忠純,絕不可謀反!”

劉備肯定地道。

哈哈......

孔明不禁仰面狂笑一聲:“主公!若你是江東國老,周瑜必能大顯身手,江東何以數年來偏居一隅!”

劉備會意一笑:“孔明可有妙計?”

孔明淡笑。一拱手:“主公!孫堅共有五子,可除了孫策、孫權之外,其余三者皆不足慮,而今孫權為主公所斬,繼位者必是孫堅第三子孫翊!

孫翊好武寡謀。實一匹夫耳,不足畏懼,主公可遣一能言善辯之人,入孫營乞和!”

劉備一怔:“乞和!?”

孔明附耳一言:“如此如此......”

劉備不住點頭,臉上露出一抹獰笑。

柴桑城下,東吳營寨。中軍大帳。

正南帥案之上,一將全身甲胄,腰懸利劍,甲胄外罩一件孝衣,頭盔之上更纏著一抹素色繃帶。雙目含淚,靜靜坐在帥案前。

“子敬!”

孫翊目光落在魯肅身上。

魯肅站出身來,微微欠身拱手。

“這幾日戰況如何?”

孫翊直接開口問道。

實際上這是一個敏感問題,按照常理周瑜乃是東吳大都督,更是三軍最高的指揮官,即便是詢問戰況也應當詢問周瑜,而不是魯肅。

這一點孫翊知道,周瑜知道。那魯肅更是知道!

“這個......”魯肅躬著身子,低著頭,輕撇一眼身旁周瑜。不禁有些為難。

周瑜默然不語,可那雙眸子里明顯閃過一抹怒色,一股怒火騰地涌上心口。

不被信任的感覺,真......憋氣!

咳咳!

孫翊故意咳嗽兩聲,算是給魯肅一個提醒。

魯肅不得已言道:“這兩日......戰況不佳,大耳賊防守嚴密。可謂是滴水不露,大都督屢次組織進攻皆被打退。”

孫翊一瞥周瑜。詢問:“大都督,不知可有此事?”

周瑜也不推脫。直言道:“確有此事,大耳賊防守極為嚴密,本都督不能攻克。”

孫翊深吸一口氣:“家兄不幸死于大耳賊之手,今本侯奉命討伐此逆賊,還望大都督妥善用兵,務必在三日之內攻克柴桑,斬殺大耳賊以慰兄長在天之靈。”

說罷,雙手抱拳向天,而那雙眸子凝集著怒火,環視一圈文武,目光最終落在周瑜身上,像是一把利劍,令人不寒而栗。

帳中不禁嘩然,所有人都知道,劉備是抱著與柴桑共存亡的想法一戰,若是按照這個打法繼續打下去,三日之內絕沒有拿下柴桑的可能。

“主公!三日是不是有些少了?”

魯肅一拱手,面泛一絲怒火,對于孫翊的這個決定很顯然他是不同意的,這明顯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三日少嗎?”

孫翊反問:“若是連上之前兩日,這便已經是五日期限了,公瑾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區區柴桑城又何足掛齒,更何況此番又添兩萬雄兵。”

帳中閃出一將,那臉上分明一副怒而不揭的模樣,一手叉腰,一手按劍,言道:“即便是孫武重生,面對這銅墻鐵壁般的柴桑也不可能在三日之內攻克,難不成是讓我等送死?”

“子明!休得無禮。”魯肅趕忙喝道。

帳中又閃出一將,抱拳道:“主公死于大耳賊之手,我等亦是義憤填膺,恨不能頃刻之間踏平柴桑,然我等浴血奮戰在前,卻不料被逼送死在后,真不知我等是為何人效忠!”

“興霸!”

魯肅上前一把扯住甘寧,回頭瞥一眼孫翊,忙拱手道:“主公......”

孫翊一揮手,打斷了魯肅:“你們二人便是負責東門和西門的主將吧?”

甘寧一股沖勁上頭:“正是!”

孫翊蔑笑一聲:“攻城不利之罪尚且未罰,竟敢在頂撞于我。來人!給我將此二人拖出去砍了!”

“主公!”

魯肅趕忙喝道:“萬萬不可如此,子明、興霸乃是有功之臣,即便言語上有些得罪之處,但罪不至死,還望主公開恩!”

帳中諸將齊齊下跪,抱拳道:“還望主公開恩!”

一旁周瑜至始至終都沒有太多言語,此時的周瑜已經傷心透頂,雙拳緊握,深吸一口氣,終于開口道:“此二人是我的部下,若要殺此二人,那便先斬本都督頭顱!”

說著,啷當一聲利劍出鞘,緊跟著孫翊四周涌上數十個執劍壯士,拔劍將孫翊護在中央。

“大膽周瑜!爾欲造反乎?”

一時間,所有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周瑜身上。(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再建一個大漢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