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建一個大漢朝第二十六章 斬首行動(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再建一個大漢朝 >>再建一個大漢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斬首行動(二)

第二十六章 斬首行動(二)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4日  作者:一夜秋風起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夜秋風起 | 再建一個大漢朝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距離太近,一旦戰斗開始敵人只需要在城頭放起大火,東吳水軍便能頃刻間趕到,若是在一刻內破開城門還自罷了,可是一旦耽擱一些時間,只恐這五千大軍頃刻之間便回灰飛煙滅。

如此!又何談踏平東吳!斬殺孫權!

這的確是個問題,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孔明繼續言道:“況且據某所知,在柴桑城內仍有不少東吳將士,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集結,加之程普、黃蓋、韓當等老將時常在柴桑伴主左右,一旦在一刻之內不能破城,則此役必敗矣。”

此時的劉備面色很是難看,在他的心中曾經將這個戰斗反復仔細的推敲了數十遍,可是唯獨忽略了時間問題,正如孔明所言,一旦自己在一刻之內拿不下城門,則必全軍覆沒。

劉備強作鎮定,環視一圈文武,道:“孔明之言甚是有理,各位可有何對策乎?”

一時間帳中之人皆低頭默然不語,不管怎樣,一旦動手勢必會引起另一方的注意,如此另一方必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合圍態勢,這個陣型便是犄角之勢。

犄角之勢是兵家常用的陣勢,對于一般人而言,這個陣勢真的就是萬金油,不論是何人都會在面臨生死危機,更何況此番突襲柴桑,僅僅只有一刻的作戰時間,這樣的境遇也只能用死地一詞來形容而已。

即便是素以兵法韜略著稱的田豐此時也陷入了沉思之中,而那對江東頗有研究的陳登此時也陷入了沉思,畢竟他當初研究的作戰方略乃是以廣陵為入口點,一點點切入江東的。而今的情況卻是不同,竟然是直搗黃龍,面對這樣的情況,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的判斷簡直比登天還要困難。

“唉!”劉備很是不甘心,長嘆一聲:“難不成要就此放棄嗎?”

孔明繼續言道:“主公此時決不可放棄。今夜一旦過去,那么主公欲三個月踏平東吳的消息則立即會傳入江東,那時孫權必然會加強江岸防衛,更有可能將濡須口處的周瑜調回柴桑,那時主公勢必更加難入江東。

再者主公若是不入江東,據兵而守江夏。則蔡瑁勢必會進讒言于劉表,即便是劉表不對主公設防,可是蔡瑁勢必會加強防衛,加之一旦懸賞令在江夏蔓延開來,主公之危絕不比入江東少!一旦到了這種地步。主公前進不得,亦退不得,唯有等死一條路而已。”

一旁關羽進言道:“若是我等此時調轉槍頭,于今夜引軍奇襲襄陽,滅掉逆賊蔡瑁豈不是......”

哈哈哈......

孔明狂笑幾聲,指著關羽厲聲道:“關將軍,你這是要險主公于不仁不義之地?試想當初主公入荊州之時,那荊州牧劉表于襄陽大擺筵席歡迎主公入駐荊州。此事一傳開,甚至連那遠在并州的曹操都極其恐慌,特令夏侯淵、滿寵星夜兼程引軍兩萬駐守宛城。如今關將軍卻令主公強攻襄陽,這讓天下人如何看待主公?一旦仁義之名喪失,主公立身之本全無,又何以立足于這亂世當中!”

關羽微怔,一時間竟無言以對,沉吟半晌。問道:“這也不成,那也不成!難道就在這江夏等死?素聞你孔明以管仲、樂毅自比。值此危難之際,難不成只會在此夸夸其談。危言聳聽,全無半條計策否?”

對于孔明的這番言論,劉備自然是不介意,可是那些莽漢絕不會放任這么一個年輕小伙子指手畫腳,一時間大帳之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冷嘲熱諷,幸虧張飛不在帳中,若是在此只恐諸葛亮此時已經爬不起來了。

而那上首劉備不僅僅在認真聆聽孔明的分析,更觀察著孔明的神態舉止,那一份從容淡定簡直不是他這么一個年齡段的人能夠有的,似乎更像是自信,一種成竹在胸的自信。

劉備忽然間明白了,自己沒有真正的三顧茅廬,一直到此時沒有給他一個身份地位,他是想要借此抬高一下自己的身價,想利用真才實學彌補一下自身年齡不足的短板。

劉備起身,離開帥案,轉入帳中,來到孔明面前,長揖到地:“劉備不才,還請先生教我!”

霎時!帳中諸將全部愣怔在那里,反倒是劉備很是從容淡定。

“主公不可!”

“大哥......”

“都給我閉嘴!”劉備扭頭怒斥一聲:“爾等不就是欺負孔明年齡小嗎?我告訴你們,孔明是我親自請回來的,何人膽敢不尊敬孔明,便是不尊敬我!”

此言一出全場悍然,諸葛亮伏地便是便拜:“亮愿一生追隨主公,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劉備趕忙扶起,復鄭重道:“天下未定,求賢之急時也!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何以年幼不能為賢?用人之長必容人所短,天下無不用之人。”

此話有一大半出自曹操的三次求賢令當中,今日劉備拿出來用以收買人心,安撫眾人,再合適不過,畢竟在劉備麾下出身卑微者不勝枚舉,雖然表面上看上去他們都意氣風發,可實際上內心中總是很自卑。

不論出身,唯才是舉,用人所長,容人所短!這方才是一個明主當掌握的用人之道。

年輕諸葛亮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的擔心果真是多余的!

劉備將其攙扶起來,道:“先生既能發現此中問題,必能解之,還望先生教我!”

諸葛亮揖了一揖,回禮道:“知我者,主公也!”

諸葛亮頓了頓,問道:“主公!亮記得主公曾在入駐荊州之前兩次大敗江東孫權,不知可有此事?”

劉備嗯的一聲點點頭。

諸葛亮又道:“敢問江東兵器、鎧甲、旌旗等器械可還有?”

劉備回頭望向田豐,田豐忙道:“煉制馬具消耗掉一部分,此時還有鎧甲三百余套,長短兵器七百余具,旌旗十余副。”

諸葛亮嘴角一絲上揚,綻出一抹淡笑,一拱手:“主公!大事可成矣。”

“哦!?”劉備欣喜之余,忙問:“如何破解?”

諸葛亮鄭重道:“主公!可令高校尉引一小隊盡皆服東吳鎧甲,在登岸之后,列隊趕往柴桑城中,便說奉徐校尉之令,有情況通報魯肅大人,若是守城將士怠慢,便用軍令相要挾,江東七禁令二十四斬很是嚴格,此等軍情大事更是重中之重,其必會開門放行。

子龍將軍奪得烽火臺之后,便即刻趕往江東水軍營寨,但是切記休要暴露行蹤,但見柴桑城頭烽火燃起,焚其糧草,驅其戰馬,大亂賊營即可。

待高校尉賺開城門之后,張將軍及陳將軍便可率領精騎兵直入柴桑,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往孫權府邸,滅掉孫權。而高校尉、郝校尉等便可率領步兵于最短的時間之內踏平柴桑,絕不能留給孫權半點喘息之機。

還有一個最關鍵的位置留給關將軍,就是不知關將軍可愿接受?”

雖然自家大哥給足了孔明面子,可是對于關羽而言,他的內心仍舊不太相信諸葛孔明,聞聽這破解之法,半信半疑之間,面對跟前的娃娃更是產生了一絲不屑。

關羽冷哼一聲,根本不予理睬孔明。

而那孔明只是瞥一眼劉備,發出一聲淡笑,一副很大度的樣子。

劉備當然知道孔明年紀尚小,不足以鎮壓關羽虎威,于是乎轉身來到帥案前,雙手捧起大印來到孔明面前,交予孔明,又卸下佩劍呈與孔明,環視一圈文武,當即喝道:“孔明之令便是吾之軍令,何人膽敢補充,斬!”

最后一個斬字劉備故意抬得很高,又狠狠地瞪了一眼關羽,以此作為最后的警告,緊跟著劉備站在孔明身前,當中抱拳道:“末將劉備,請求一戰!”

再看那諸葛亮的神情,面色雖然平靜,可是那雙眼眼睛之中似乎閃出一抹不敢相信的意味,身體一動不動,像是鉛注了一般。諸葛亮深知,此時不是推脫的時候,面前的男人一把托起了自己,那么自己就決不能辜負了這一份信任。

誠惶誠恐的眸子終于變成了堅定,諸葛亮凝神注視著劉備的雙眼,那雙眼睛里根本沒有一絲猶豫不決,更沒有一絲后悔之情!

諸葛亮篤定:這樣的主公方才是值得自己追隨一生的主公!

如果說適才的諸葛亮多多少少有些扭捏的話,那么此時的諸葛亮方才是真正的帥才,真正的三軍之主,突然間他的身上多了一份氣質,一份王者的氣質!

“戰端一起,西城門必然深陷水火,孫權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知曉戰況,此人必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從北門逃去,關將軍胯下赤兔寶馬日行千里,從城西趕往城北埋伏頃刻間便至,手中青龍偃月刀,更是神勇無敵,孫權一逃難之人,關將軍必是手到擒來!”

關羽很是無奈,可是面對擁有大印和佩劍的孔明,他仍舊不敢觸犯,故而刁難道:“哼!若是孫權不走北門,那又如何?”(未完待續)

ps:秋風求月票!推薦票!求打賞!


上一章  |  再建一個大漢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