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建一個大漢朝第六十六章 大戰袁譚(十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再建一個大漢朝 >>再建一個大漢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六章 大戰袁譚(十七)

第六十六章 大戰袁譚(十七)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4日  作者:一夜秋風起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夜秋風起 | 再建一個大漢朝 
快捷翻頁→鍵



熱門、、、、、、、、、

下邳城,刺史府,大殿之上。

劉備端坐上首,身著雁鱗精鐵甲,腰系虎頭獅蠻帶,頷著首,蹙著眉,托著額,冥思苦想,不時發出幾聲幽怨的哀嘆之聲。

下首一干文武,分列兩旁。

陳登閃出身來,作揖行禮,道:“在下見主公愁眉不展許久,不知是何事令主公如此傷神?我等列位不才,愿替主公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殿中文武一齊行禮,旋即喝道:“我等愿為主公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劉備一怔,這才回過身來,淡然一笑,道:“無他!只是在思考一個問題。”

陳登趕著話,道:“主公!何不說與我等,在場諸位皆乃當世名流,見識不凡,若是一人一策,那便是數十條計策。在下斗膽一言,合我等諸位之謀,當比主公獨自一人犯愁強些。”

“呵呵!這是自然!”

劉備發出一聲苦笑,旋即點點頭,又道:“此番袁譚大軍壓境,兵力足有我等五倍!而今燒其糧草,敗其大軍,想必其必不能持久,早晚賊必然離去,我等近憂可解。

只是這袁紹又如何能夠善罷甘休,此人素來傲視群雄,不計后果,有仇必報,雖然退卻,但必再起大軍殺奔徐州,那時我等又該如何?”

其下高楓一拍胸脯,自信滿滿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等皆為百戰精兵,以一當十,又豈懼袁紹烏合之眾。今日之戰便是最好的證明!”

殿中一片嘩然,武將之中,高楓、胡車兒之徒,皆以此為傲,根本不把袁紹放在心上。而陳到、趙云之流,則默然不語,他們深知雙拳難敵四手,即使是百戰精兵也經不起絕對優勢的碾壓,一兩戰尚可,再多則精兵亦不能敵也。

劉備一揮手,制止了殿中吵雜之音,雙目聚神,淡然相問:“元龍!你怎么看?”

“正如主公所言,此番賊人必敗無疑,我等近憂可解!而那袁紹更會再起大軍前來一戰,我等形勢極其危險。但在下有一點先要一問,此番袁紹緣何起兵攻伐我等?須知,在此之前,我等曾與袁紹結盟,約定共抗曹賊,而袁紹一口答應,并給予了我等相應援助。”

陳登言及此處,旋即環視一圈文武,見眾文武啞口無言,或是搖頭嘆息,或是抓耳撓腮,或是冥神苦思,不禁發出一聲蔑笑,又道:“曹賊盡起三軍兵入徐州,歷經大小數十戰,方才勉強擊潰我等。而袁紹在曹賊兵入徐州之后,坐山觀虎斗,想借此收漁翁之利!

幸得主公慧眼如炬,以殘兵遁藏徐州半月有余,方才令袁紹真正出兵兗州,直指許都曹賊!袁紹勢大,野心更勝,比之曹賊有過之而無不及,主公為防袁紹圖謀不軌,暗中與曹賊結盟,以安曹賊之心,令其全力抗袁,可就在此時袁紹出兵徐州!問題出在哪里?”

上首劉備不住點頭,此時的他仍舊不清楚這個問題到底出自哪里,只有知道這個問題,才能知曉袁紹究竟為何出兵,又究竟為何如此憎恨自己!

陳登見眾文武繼續沉默,又言道:“今日張郃那番話里曾言,大耳咳咳!主公背信棄義,私通曹賊!”

殿中眾文武連忙附和:“對!對!對!確有此言。”

劉備皺眉更勝,沉默良久,淡然道:“照此說來,那袁紹已然知曉我等與曹賊暗中結盟之事,故而大發雷霆,是覺得我等欺騙了他,因此這才命袁譚引軍兩萬殺奔徐州!?”

陳登一拱手:“主公英明,正是如此!”

劉備仍舊疑惑不解,問:“可是袁紹又從何處知曉?”

陳登噗通一聲跪下,納頭便是一個叩首,道:“主公!此番罪過皆賴在下,還請主公責罰!”

劉備忽的想起一些東西,正是自己命陳登前往曹軍營地與之談判,又是陳登引著程昱,帶著一支百人的禮隊而回!

劉備猛地一抬頭,恍然大悟,急道:“可是那支禮隊出了問題否!?”

陳登伏拜于地,泣道:“主公明察秋毫!正是那支禮隊。在下斗膽猜測,曹賊臨時組建的那支禮隊之中,一半以上成員皆為袁軍俘虜,曹賊便是利用袁軍之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將曹劉暗中結盟之事傳遞于袁紹所知,曹操與袁紹私交甚厚,對于袁紹脾氣秉性一清二楚,故而借用主公之手,削弱袁紹實力,以緩解其正面壓力。曹賊如此狡詐,登中計也!”

上首劉備恍然大悟,怪不得陳登回來的如此之晚,僅僅謀劃這一場戲便有一定的難度,更需從袁軍俘虜中挑選演員,還得隱瞞過陳登這雙眼睛,又怎能不浪費時間。

劉備長吁一聲,感慨道:“曹賊啊曹賊!你果然夠狠,如今我劉備成了你們曹袁二人共同的敵人,今后的日子可不好過嘍!”

“登罪該萬死,還望主公責罰!”言罷,陳登又是一叩首。

劉備忽而淡然,轉入殿中將陳登攙扶起來,輕拍其肩膀,嘴角略微一絲上揚,露出甜甜一笑,道:“事情既然已經發生,此時追究任何罪責,又有何用?

曹賊智計無雙,奸詐無比,當世無人能及,元龍雖敗于其手,亦無需過分自責,吃一塹,長一智,在下相信元龍下次定能完敗曹賊。”

吃一塹,長一智!?

這話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對于那個時代的人而言,此番道理人盡皆知,但是能如此精煉概括者,可能也就只有劉備一人而已。

陳登益發地敬佩劉備,此人不僅仁善良德,頗有民心,如今更是大肚能容,智謀無雙,謂之千古一帝,當世明主,在陳登心中亦是不為過的。

陳登站起身來,一拱手,懇切道:“主公!此時我等大禍臨頭,應當早作打算才是!”

劉備一怔,旋即明白陳登之意,此人便是要讓劉備放棄徐州,借著此番袁譚撤退之際,轉投他處。

“元龍休要早下定論,不如聽某一言。”

劉備環視一圈文武,復回上首,鏗鏘道:“此時我等已然陷入生死存亡之際,但亦非無法挽救!”

陳登大驚,哦的一聲疑問,道:“敢問主公,如何挽救。”

劉備道:“此番我等雖摻雜在了曹袁大戰之中,卻對此一戰影響較小,曹袁實力相較,仍舊是袁勝于曹,然雖如此但袁紹卻必敗無疑!挽救我等之日,便是曹賊大敗袁紹之時。”

殿中趙云此時方才開口:“主公!恕末將直言,曹賊雖然腹有良謀,用兵如神,但整體實力卻大大遜色于袁紹,若是袁紹穩扎穩打,那曹賊又有何能與之一戰?

況且袁紹麾下,文有田豐、沮授、郭圖、審配之流皆乃當世大儒,智計無雙;武有顏良、文丑、張郃、高覽之輩皆乃當世名將,勇武過人,更兼兵精糧足,地廣人稠,錢糧賦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此等實力天下僅有袁紹一人耳!

若言曹賊戰勝袁紹,即使主公相信,我等亦是不信;即使我等相信,天下人更是不信!依在下之見,此番曹賊兇多吉少,且必敗無疑!”

“對啊!子龍將軍言之有理。”

“是啊!曹賊固然用兵如神,但要想勝過袁公,可真是難于上青天啊!”

劉備若不是穿越眾,又怎會如此篤信曹賊定能戰勝袁紹呢!可是穿越這個話題若是與旁人一說,還不得被人稱之為瘋子?劉備果斷放棄了這個念頭。

“元龍!且把地圖取來。”

劉備把手于身前稍作擺動,示意眾人鎮靜片刻,旋即喚陳登道:“是那個兗州地圖,在書房右側書架之上。”

陳登應承一聲,旋即轉身離去,少頃,取圖而回,展開一覽。

劉備轉身入殿,指著白馬、延津、中牟、官渡、許縣這一系列地方后,自顧自地點點頭,旋即開始解釋道:“如果在下所料不差的話,最終決戰之處在這!官渡!”

官渡乃是許縣北之屏障,若是官渡一失,則許縣必丟無疑!

在場諸位皆為能征慣戰之士,對于這一點他們都無一例外的表示贊同。

劉備又道:“如果說袁紹占據天時,那曹賊便占據地利及人和!

諸位且看,官渡之北乃是中牟,中牟地勢高利于防守,不利進攻,且中牟之北有汴水流過,周遭必然泥濘不堪,此種地形對于素以驍騎見長的袁紹而言非常不利!”

陳到聞言點頭稱善,忽的心生疑慮,道:“若是袁紹不去官渡,繞到密縣、敖倉之處,再施以打擊,則可避開此不利地形,亦可成功拿下許縣。”

劉備大笑一聲,又道:“官渡之西有一澤,喚作蒲田澤。此澤東西四十許里南北二百許里,津流通徑,淵灘相接中有沙罔縱橫,此乃天賜險阻無人能越而渡之;

而官渡之東陰溝水堤泥沙多,水中淤積泥沙數尺,水草茂密,船行徒涉,諸多不便,若要試圖越過此處而擊許縣,戰線波及甚廣,此乃兵家大忌也。

如此一來!袁紹便只能以其數十萬之眾,屯于中牟之處與曹軍相抗!而中牟易守難攻,勢必成為袁紹最大的障礙所在,一旦天時有變,袁紹必敗無疑!

加之曹賊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起兵攻伐曹賊,那本就是師出無名,不忠不義,如此又為曹賊占據人和優勢。袁紹雖然勢大,但必敗矣!”

眾人聞言,深服劉備之高論!

陳登就著劉備之論,躬身一拜,趁機諫言:“主公!此時我等之關鍵所在便是如何交好袁紹,使其全力與曹賊一戰,我等則坐山觀虎斗,暗中發展實力,待曹賊戰敗袁紹之時,再沿青州而上,搶在曹賊之前奪取袁紹基業,如此則霸業可成矣!”

劉備發出一聲蔑笑,又道:“元龍當真是小覷曹賊了!袁紹若是敗了,曹賊立時便會調轉矛頭,攻伐我等,又豈會給我等占據袁氏基業的機會!畢竟勾踐滅吳的故事至今猶在,曹賊又怎會允許后院起火!”

陳登臉色脹紅,稍有一絲不悅,問:“敢問主公!難道便任由曹賊吞并冀、青、幽、并,四周之地而置之不理?”

劉備眸中閃過一抹詭異,口中迸出幾個字:“爭!還是要爭的!!”

這一章對于劇情而言可能有些拖沓,但是對于秋風而言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秋風把兩章的內容改成了一章,照樣會兩更,絕不食言!

也希望各位看客老爺能把手中的推薦票,收藏投給秋風,秋風感激不盡!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再建一個大漢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