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醫在明朝第362章 可憐之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一代神醫在明朝 >>一代神醫在明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2章 可憐之人

第362章 可憐之人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9日  作者:影山紅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影山紅 | 一代神醫在明朝 

崇禎皇帝一直坐著不動,命那兩名小太監把龍袍取來,先披在身上,等他一下床便順勢遮住了胯下尿濕了的部位。{看最新章節請到:}

雖然胯下已濕的褲子穿在身上非常難受,但為了不讓人發現,崇禎也只好極力的忍耐著他站得筆直,讓兩個小太監服侍著為他扣上了衣扣,束上腰帶。

不多時,一名小太監出去給崇禎皇帝端熱水來凈臉,另外一個小太監便去整理床上的被褥。小太監手一伸進被子,觸碰到了床單,突然一陣濕滑傳到了手上。他低頭一看,卻是繡著龍紋的正黃色床單上濕了一小塊,一個下意識的反應便是發出了略帶驚慌的一聲“啊”,接下去卻連忙死死捂住了嘴巴,也不管捂口的手還沾染著些什么東西……

崇禎皇帝全副的精神還沉浸在邊關失守的恐懼和戰栗之中,卻也因為在恐懼的刺激下,精神上的一切反應都變得特別敏銳,心思更有著出乎常人的細密和審慎,應變的能力也突然加倍小太監的這一聲“啊”,他聽得清清楚楚,心里也立刻產生了反應。

“滲到床單上了嗎?他看到了嗎?他一定看到了……不,不能決不能¤ding¤dian¤小¤說,.⊙.o●讓任何人知道!”

崇禎只感覺頭痛欲裂,可是這幾句從心底升上來的話卻異常清晰!

突然,他全身機靈靈的一顫,肢體有了更敏銳迅捷的反應,一個箭步就奔到了墻邊,伸手取下了掛在墻上的一口寶劍。拔劍就往那小太監的背后刺去。

可是,那名小太監盡管是面向床鋪整理被褥。背后的一切都看不到,耳中卻聽到了一些奇怪的聲響。他下意識地反應就是轉過頭來看這一看卻正看見萬歲爺持劍向他刺來,登時就嚇得他魂飛魄散,撲倒在地,滿臉驚恐地哀嚎道:“萬歲爺饒命”

崇禎皇帝的一雙眼睛已經變紅了,臉色卻是鐵青的,額頭上的青筋和兩頰的肌肉不斷地抽搐著,全身都在顫抖。尤其是持劍的右手更是抖得幾乎握不住長劍,整個人無風自動,連舌頭都似乎打成了一個死結一般無法言語。哆嗦了好一會兒才總算掙扎著說出一句含糊不清的話語:

“饒……你……不得!”

說時遲,那時快,崇禎奮起全身的力氣揮出手中的寶劍,自己卻不敢看自己殺人的場面,又連忙將眼睛閉上。一閉上眼睛,卻覺得眼前那撲地求饒之人既是黃臺吉又是張力,然后不知道從哪里飛來一股不知名的力量,進入了他的體內,令他著了魔似的精神大振。全身抖動得如同在跳大神一般,手中鋒利的寶劍立刻就沾滿了鮮血!

被他斬落的人頭骨碌碌地滾到了他的腳邊,凸目張舌的模樣十分恐怖。但崇禎皇帝卻渾然未覺,兀自持劍作舞。一路向外“舞”去。正好去端熱水的小太監捧了一臉盆熱水進來,迎面撞見了崇禎持著寶劍手舞足蹈、眼紅臉青的怪異模樣,失聲叫道:

“萬歲爺”

哪知道崇禎皇帝卻有如邪靈附身一般。口中發出一聲暴喝:“黃臺吉,哪里走!”

一語未畢。長劍一揮,血光四濺。又是一顆人頭落地!

與此同時,被殺的小太監手中的熱水盆翻落下來,熱水四濺,一半潑到了崇禎皇帝的身上,燙著了他。

經此一燙,崇禎的神智突然清醒了過來,一個顫抖之后,他的眼睛恢復了正常,舉目一看屋里的滿地血腥和兩具尸體,再看看自己手中的長劍,長劍上滿是血跡,他登時目瞪口呆得連心跳都幾乎停止了,連忙丟開了手中的劍。

接著,崇禎皇帝發狂似地喊了起來:“來人來人啊!”

喊了兩聲沒有人回應,崇禎的心里便更加的驚懼、害怕。他從來沒有親手殺過人,以往所處死的人犯也不過是口頭上下達個命令而已即使被凌遲處死的圓嘟嘟,他也不曾親自觀過刑!

崇禎被自己連殺兩人的行為給嚇住了,兩只眼睛看了看地上的人頭和尸體,小腹一熱,又**了……

突然,崇禎喉嚨里逼出了一聲尖銳的叫喊,雙手蒙住臉、抱住頭,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再把頭埋進膝蓋里,接著便“嗚嗚嗚”地痛哭了起來!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張力仰視夜空,只見天上繁星diandian,冷冷地說出了這一句話。

現在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然則剛才夜生又送來第二封京師的飛鷹傳書,間隔只短短的半個時辰金國入寇宣府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北京城!

崇禎皇帝連夜召集百官,商討應對之策,而對張力的處罰,已經被拋諸腦后了!

張力身后同樣一夜未眠的高元良,用一種前所未有的眼光看著張力,張大人。

高元良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張大人變了,變得愈發強大起來!

這種強大,不單純是說團山軍的實力暴漲,而是張大人整個人的個人氣質領袖的氣質!

高元良不知道漢高祖劉邦和本朝太祖朱元璋到底是散發著怎樣的氣質,才能一匡天下,九合諸侯但是,張大人的氣質,他高元良是實實在在能感受到的。

高元良也不知道為什么腦子里浮現出“劉邦”和“朱元璋”這兩個名字,或許歷朝歷代的太祖,只有這二位是出生平民吧?

還記得蓬萊縣初遇張大人之時,他還是個涉世未深的小郎中,與那泗水亭長和化緣小和尚的出身差不多。

后來歷經種種磨難,正如少爺,呃,不,大人經常說的那句話一樣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一次次的磨難,一次次的打擊,使張大人漸漸成熟了起來。他在蓬萊縣時還有幾分青澀,在南京城中還有幾分俏皮,而在北京城以后,幾乎就是迅速成長,再也不復往日的模樣。

張大人現在說的每一句話,都飽含深意……

人,竟然可以成長如斯?

這,恐怕就是天命所在了吧?!

一時間,高元良心思飄得有dian遠了,內心深處一種渴求建功立業,揚名青史的想法突然無比強烈起來!(未完待續。)

(重慶書廠)


上一章  |  一代神醫在明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