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正文
張力冷冷地瞥了洪承疇一眼,暗暗下了決心:此賊他日吾必手刃之!
就在昨日,朝廷下來了旨意,團山軍一萬五千人的編制正式通過了。
糧餉分春秋兩次運送,現在餉銀是沒有的,不過糧食和軍備還是盡數運來了團山堡,而押運之人,正是新任薊遼總督洪承疇。
朝廷慣例,團山軍相當于新開一鎮兵馬,按規矩上面是必須來人點驗人數的。
一般來說,其他大明邊鎮遇到這個時候,便是從百姓中臨時抓一些壯丁來湊數,以敷衍上官。而文官老爺們只要收了銀子,人數對得上就行,壓根兒也不管那些人是百姓還是兵士。
張力瞥了一眼北邊高座的洪承疇,心里微微冷哼一聲:這賄賂之事,根本就是個無底洞,所謂欲壑難填嘛!團山軍,絕對不會給任何人一個子兒的賄賂。
當然,張力也不傻,自己現在的官職是遼東巡按,正管著“黨紀國法”你洪大人屁股肯定也不干凈,本少爺沒找你收銀子就不錯了,你還敢來團山堡打秋風?
這次朝廷來的旨意里面,所有團山堡的將領都高升一級,而高元良更是升為正三品的團山堡參將顯然這是出于次輔周延儒的爭取,畢竟朝廷沒錢發軍餉,給武將們升升官平息一下怒火也是好的……
就在張力琢磨洪承疇之時,洪承疇也在琢磨張力。
洪承疇眼睛微瞇,輕輕捋著胡須,看著校場上那一萬五千人的隊伍。心中也不由得有些驚愕。
自己也是打老了仗的文官了,對軍隊并不陌生。但卻是生平第一次看到這么一支雄赳赳、氣昂昂,步履整齊、紀律嚴明的鋼鐵隊伍。
這與自己平素所常見的不是因為糧餉被克扣而面黃肌瘦、無精打采。就是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的官軍比起來根本就有天壤之別!
整支隊伍看得自己登時就情不自禁地暗自在心中發出了一聲贊嘆:
這張力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有如此練兵的本事?莫非有冠軍侯霍去病那般的軍事天才,才不滿二十歲啊!
洪承疇一向自詡為“知兵”之人,對自己在軍事房門的專業修養十分自負,認為當今整個大明朝中懂得軍事、會指揮軍隊作戰的人已經不多了,論起這方面的排名來,自己絕對是在很可以排到前三名的
哪里知道,張力的團山軍一登場,所亮出來的竟然是這樣一副軍容!
洪承疇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輕輕搖了搖頭:即使自己顧慮顏面不想承認,卻也不得不接受張力練兵的才能強過自己,這……
洪承疇收斂起心思,決定好好看一看團山軍的點校。
就在此時,團山堡參將高元良猛地一聲大吼:“點校開始!”
全體士卒肅立恭候,張力首先上臺講話。由于洪承疇將會出席點校,張力事先已經跟所有將領打過招呼,讓他們跟兵卒們提前打了預防針。
張力此刻自然是猛吹了一陣“朝廷恩典”之類的話,畢竟人家來發糧食軍備么。說幾句場面話兒又不會死人。
而后張力又期勉了全體將士一番,再接下來就是實際的點校了。
洪承疇最關心的其實就是這個,雖然他一望而知團山軍在校場上的人數約摸萬余人,但是具體數量也不可能知道。
先前以為團山軍會和大明邊軍一樣。找一些百姓來濫竽充數。可是現在看來,站在校場之上的個個都是精銳兵卒,那種令行禁止的氣質。是百姓假裝不來的!
既然都是戰兵,本督就看看你團山軍有沒有一萬五千人!若是沒有。哼哼……
然而沒過多久,洪承疇臉上就開始火辣辣地燙起來了。
一萬五千人報數。也只是短短半個時辰就完全報完,人數竟然是一萬五千三百零二人!
洪承疇也留意觀察過,甚至還派出了自己帶來的一隊親兵,親自下去監督,看有沒有跳著報數的情況。結果親兵回來稟報,人數一個也不差!
洪承疇不由得有些納悶了,自言自語地輕聲道:“這就奇怪了,難道這張力不吃空餉?還是有更好的,更不露行跡的做法?”
洪承疇在心中暗自嘀咕了一番,但是在他把這個問題想得通透之前,眼前出現了令他更驚異的事兒。
原本這次點校大典從清晨的辰時就開始了,到了午時還不曾結束,眼看著到了用餐的時間,然而天氣卻又發生了變化漸漸陰沉了下來。
團山堡大校場上的一萬五千余人竟然像毫無知覺似的,包括張力本人都站得直挺挺的,一動也不動地繼續點校,人人頭戴盔,身穿甲,一身沉重的裝備,直直地立上了幾個時辰,還得忍著過午不食的饑餓!
遼東的天氣說變就變,洪承疇只覺得眼前一黑,狂風四起,傾盆大雨頓時隨之而下!
這當然是天公不作美,一場盛大的點校典禮遭到了破壞,校場上頓時成了一片澤國。洪承疇的親兵很快找來了一個大號的行軍油紙傘,撐了起來。
洪承疇已經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大雨滂沱中,那一萬五千名將士依舊直挺挺地立在原地,任憑豆點大的雨珠打在身上,弄得從頭到腳濕成一片,卻沒有一個人躲開,也沒有一個人伸手擦拭一下臉上的水珠,甚至根本沒有人動彈一下!
張力本人乃是文官,并不是武將,本不需要如此,可他也和團山軍所有的人員一樣,直挺挺地立在大雨之中,連眉頭都不曾皺上一下!
點校典禮如常進行……
洪承疇卻看得整個人都傻眼了,坐在座椅上仿佛失去知覺了好一會兒,心里茫茫麻麻的,直到意識恢復的時候,他才聽到了自己心中的聲音:
向來只聽說過,昔年少保戚繼光治軍,才能將軍紀整治得如此這般嚴明以前也就是聽說而已,自己從來都是將信將疑的不曾想,今日卻親眼見到了團山軍的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