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身為主將,可以說是非常愛惜士卒的,要不然的話,也不至于說冒著被自己主公處罰的風險,早早帶兵撤退了,而那個時候,函谷關可還沒被破啊。所以在郭嘉看來,徐晃是個較愛惜士卒的將領,一點兒不錯。所以他如此作為的話,其實也是未可厚非,并非是不能理解了。至于說之前他為何沒那么做,那么應該是說他還沒考慮清楚,而如今,他
是想明白了,是這樣兒。所以在郭嘉看來,既然如此,那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暫時的情況,己方和他們,都是彼此對對方按兵不動,而己方則是繼續攻城,他們呢,是在己方后面放著一支人馬,算是讓己方分心吧。所以說在郭嘉知道了徐晃今日帶兵又撤退了二
十里后,他雖說是覺得有點兒疑惑,不過馬想明白了,至少他認為自己所想不錯,所以也沒對自己主公多說什么。在郭嘉看來,這如今徐晃撤退,對己方來說,那絕對是好事兒。而對他們來講,其實也是有好處的,這個必然啊,要不然他徐晃撤兵做什么?直接過來進攻
不好了,可那事兒可能嗎?顯然不可能,所以說郭嘉也沒覺得有什么,他自認為自己想清楚了。而郭嘉都沒什么說的了,己方頂級謀士都覺得很正常,那么其他人,包括馬超在內,也都沒覺得有什么不太對的。是自己是他徐晃的話,這個時候,基本也會如此,沒什么大不了的。所以這個事兒這么過去了,而等他們都反應過來,徐晃到底因為什么退兵的時
候,卻是已經晚了,那時候人家援軍都到了,自然也不用他們再多想了。于是暫時馬超他們也沒怎么在意,只是覺得,這徐晃既然是帶兵暫退,那么己方依舊還得是繼續強力進攻棘陽城,爭取早日把城池拿下,什么都好。而徐晃那邊兒呢,別說他已經帶兵又退了二
十里,算是沒這事兒,之前他們也是對己方沒什么威脅啊。不過怎么說呢,這他們又退了二十里,不是直接說明了,暫時他們可真是不想和己方硬碰硬。那么正好啊,這己方也不想對付他們,而他們按兵不動,那有他們這一支援軍,和沒有,那還真是,沒他大區別。
不得不說,馬超他們想法挺對的,可等徐晃他們再帶兵和他們戰的時候,他們再也不是不到兩萬的人馬了,這個是他們預料不到的。確實,要是知道這個的話,那么馬超是無論如何,都盡力不要讓徐晃他們得逞的。不過徐晃和荀攸,在他們兗州軍援軍到來的事兒,是半個字都沒對他們兗州軍的士卒講,這個不得不說,他們是有多小心了。說白了,還不
是防范著涼州軍的。是怕他們知道,所以這個真是,不小心不行。如果說什么都不怕的話,那么他們真不用這樣兒了,連退兵都不用退,是吧。又是一日的進攻,馬岱和涼州軍士卒的表現,自然是之前又強了,這個是肯定的。而對之下,棘陽城頭的李通,他也是
感到了更大的壓力,沒辦法。他如今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夏侯淵身,畢竟他可馬要帶六萬人馬多來了。而他那六萬多點兒的人馬,加徐晃近兩萬的人馬,是絕對沒如今的涼州軍還要少了的。別說是不會少,甚至他們如今的人馬多,其實自己覺得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兒。是,哪怕自己是日日和他們對,不過如今涼州軍到底還有多少人馬,這個
算是自己,也不清楚啊。可以說這個事兒,只有馬超他們自己,最為清楚了,不是嗎。而李通很清楚,這夏侯淵可馬要到了,明日,基本他是必到。別看他是帶了六萬人,不過那可真是,不算什么大事兒。李通別的不知道,可對夏侯淵帶兵行軍的本事,那還是較清楚的。可以說夏侯淵絕對不是以其人武藝聞名兗州軍,哪怕其人確實,是一流下等水平
的武藝,可他最出名兒的,確實不是這個。而只是他帶兵行軍的速度,說是兗州軍最快的,也真是沒問題了。其實別說是在兗州軍了,算是放眼全天下,要說帶兵行軍速度他夏侯淵還要快的,好像也沒幾個,所以說夏侯淵絕對,在這個面,人家是首屈一指,一
點兒都沒錯。因此,李通還能不知道嗎,他和徐晃都清楚,夏侯淵是馬要帶兵到了。而到了那個時候,這是對付涼州軍的好機會。畢竟近八萬人馬對也是不到八萬的人,哪怕涼州軍是帶兵戰力強,可卻絕對不會說兗州軍一定會吃很大的虧,因此這,自己守住城
池的幾率,要很大了。畢竟李通可沒認為,這己方人馬沒涼州軍少的時候,甚至他們多,對涼州軍之后,哪怕后者是單兵戰力強,可己方卻是能拼死他們很多人,這個李通可是很相信的。而之后,他們的人馬再攻城,試問他們還能拿得下棘陽嗎?至少從人馬數量來說,涼州軍是不行了。當然了,他們要是再調兵來的話,那倒是都有可能,不過這個事
兒最后到底如何,是誰都不知道、不清楚,哪怕是自己,也不敢說什么都知道啊。這日晚,夏侯淵是帶兵到了,而馬超他們知道消息的時候,人家都已經快到了,所以他們再動兵,人家都到了,因此,這確實是晚了。而對方來了多少人,具體他們探馬也沒查探出來,
不過看樣兒,是要超過五萬人。可以說這樣兒一來,確實是給了涼州軍不小的壓力。你看之前徐晃剩下不到兩萬人的時候,他們是躲著涼州軍,而馬超不管他們,他們是樂不得如此。可如今的話,卻是不行了,至少馬超他們很清楚,這個時候可不是徐晃他們要躲著己方了,
而是要主動來找己方,可己方卻并不愿意和他們對啊。而馬超他們這個時候也是突然發現,雖說暫時還不知道,對方的援軍,到底是有多少人馬。可如果兗州軍人馬真是超過五萬,達到了六萬的話,那么他們和之前徐晃所剩下的人馬加在一起,絕對是超過了己方的人馬。這還是第一次,援軍的人馬數量,都是要超過己方在城外的人馬,所以他們也想了,這己方
是要面臨從在棘陽開戰,到如今最大的壓力。畢竟攻城戰的話,不會說一下一次算是幾萬人,但是兩軍那么死磕的話,算是全軍覆沒,其實也并非一點兒都不可能的事兒啊。所以說如今最為重要的事兒,絕對不是破了棘陽城。畢竟己方算是再強,也不可能說這幾
日破了城池,那純屬是開玩笑,也許開玩笑也沒有這么開的。因此,這不得不說,是己方和城外的兗州軍人馬,和他們援軍一戰,死戰,才是最重要的。而這個不在于最后結果誰勝誰敗,顯然,他們兗州軍的意思很簡單,不是必須要勝利,不是要怎么拖住己方,而是要盡可能消滅己方的人馬,這個才是他們最終目的,己方是清清楚楚。可對此,卻沒有什么
太好的辦法,因為他們的人馬可能已經超過了己方,至少不會己方少多少是了。所以說這個是問題,涼州軍是不會怕什么,別說未必己方多多少人馬,哪怕是兩倍于己方,他們也一點兒不懼。可和對方死磕完,那么己方算是能勝利的話,還能剩下多少人?這個可一點兒都不知道,也許是幾萬,這是最好的結果,不過如今來看,確實是不太可能。
畢竟如果人家兗州軍真要是加在一起,己方的人馬多,那么己方和他們戰后,反正他們要死磕的話,不會讓己方還能剩下幾萬人馬是了。所以說最后己方哪怕是勝了兗州軍,但是終究是要拿不下棘陽城了。其實算是兗州軍不來進攻,他們人馬只要在己方后面一放,
這己方不可能對他們不聞不問。因為他們不再是那不到兩萬人的時候了,那個時候,不是己方對他們不聞不問,而是他們要躲著己方。可如今呢,卻根本不是他們要躲開己方,反而倒是己方不想面對他們那么多人馬,這個才是事實,才是如今最真是的情況啊,一點兒不
錯。而在三十多里外的兗州軍大營,徐晃是親自出了大營數里,迎接夏侯淵。當然了,他也沒忘了帶著荀攸,跟著自己一起去。畢竟夏侯淵帶援軍來,哪怕是自己主公讓的,可徐晃卻依舊得如此。而且之后的情況,他和荀攸也都很清楚,顯然自己主公最開始派的人是他,所以哪怕是夏侯淵,曹操讓他帶來了六萬人,可最后他還得聽從徐晃的調遣,是這樣兒。
所以哪怕兩人關系不錯,可公是公,私是私,這個徐晃還是能分得清楚的。他帶荀攸和親衛過去,是因為公,而不是因為私。很快見到了在馬的夏侯淵,而此時他也早已是讓己方暫時停止行軍,徐晃在馬也沒下來,畢竟這個時候應該是抓緊時間回己方大營,而不是
說在這兒聊個天兒什么的。所以他是趕緊說道:“妙才將軍,請,咱們回營一敘!”“二位,請!”夏侯淵沒叫徐晃和荀攸名兒什么的,直接以二位代替了,畢竟這個時候是趕緊回到大營,是什么都好,確實,不是在這兒說什么。說完,三人一撥戰馬,帶著己方人馬向著
大營而去。到了兗州軍大營后,兗州軍過來的援軍,自然是在安置軍帳,地方是有了,大營也有了,不過沒那么多軍帳而已,所以他們正在安置。至于說夏侯淵,他是早已被徐晃和荀攸給請進了軍大帳,徐晃他們還有不少話要和對方說呢。當然了,夏侯淵也是有話要問兩人,畢竟這個時候他們可是在距離涼州軍大營三十多里外啊,這夏侯淵也是想知道,對
方兩人怎么帶兵跑這兒來了。雖說他有自己的想法,不過沒能得到兩人的肯定,他還是要問一問的。三人在軍大帳,此時已經是聊開了,主要先是徐晃問夏侯淵,畢竟他是在棘陽這兒的主帥,所以自然還是他先開了口。然后夏侯淵給他和荀攸說了下自己主公的意思,說
了下自己這幾日帶兵來這兒的過程,其實也沒什么好說的,畢竟這個沒什么事兒,所以算是帶過了。之后他是問了下徐晃和荀攸,這幾日的戰事如何。夏侯淵當然沒說,你們怎么跑這兒來了,他也算是知道點兒,不過是沒直接那么問而已,畢竟這退兵三十里還多,絕對
算不得什么好事兒是了。如果說己方這幾日表現好的話,在夏侯淵看來,至少己方不會距離涼州軍這么遠啊,十里,多說了。不過他也知道,面對十萬人的涼州軍,這己方如今還能保住這些人馬,其實已經不錯了。自己看了下,絕對是超過一萬五了,是之前帶兵的一半還多,差不多了。所以夏侯淵也知道,這個事兒,看你怎么去看。如果說光從己方這不
占優勢的情況來看,確實,己方這兵退三十里還多,對己方士氣什么的打擊,可是不小。可仔細一想,這因為自己還要帶援軍過來,所以對徐晃他們來說,這能保住多少人馬,那才是最為重要的,不是嗎?因此,他們兩人做的,其實已經算是不錯了,至少自己帶兵的
話,可未必超過兩人多少,這個倒是一點兒都沒錯,所以夏侯淵問了兩人,徐晃他們說了下幾日戰事后,他也是不住點頭,顯然大多還是贊同的。
本書來自/html/book/7/719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