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天下大亂諸侯混戰
對于兗州軍如何到來,陸遜和吳懿他們想法一樣兒,都是認為他們是走了其他的一條己方所不知的路,要不然的話,沒法解釋那些。△,此時陸遜對著吳懿他們,也是對著眾人,他說道:“看來各位也都同意我所說,而我也確實是認為公衡所言甚是,子遠你們所認為的,其實也正是我所想。看來過會兒給主公寫信的時候,子遠可以直接寫上我也是如此認為!”說完,
陸遜是微微點了點頭,吳懿三人一聽,是趕緊感謝了陸遜兩句。說實話,他們知道陸遜的意思,吳懿和黃權作為函谷關的主將,他們沒能守住,而且關鍵是敵軍怎么進來的,他們都不清楚,如今只能是猜測。他們倒是不怕自己主公說自己什么,可這自己寫信給自己主公的時候,怎么去解釋?當然你要是不想寫,那也不是不行,可身為函谷關的主將,這城池丟了,
自己主公沒在司隸,那么你有責任和義務寫信給自己主公所知,并且其中你要是有錯,還得承認錯誤,讓主公責罰于你。所以吳懿是不可能不寫親筆信給馬超的,不過之前陸遜沒說
什么的時候,就算他和黃權還有馬漢都是那個想法,不過真正給自己主公寫進信中,他覺得還是有點兒蒼白無力,因為沒有什么明確的證據支持自己幾人的論斷。可如今陸遜直接表明了態度。那這個就不得不說,是一個有力。也是對他們有利的說辭,畢竟陸遜是什么人。那可是天下頂級謀士,所以他一句話,就是自己主公,卻也不得不好好想想才行。所以吳懿
他們三個向陸遜致謝,顯然是領他情了,而且三人想法基本都差不多,心說這陸伯言不愧和自己幾人一個派系的,關鍵的時候,還是幫著自己人啊!要是陸遜知道吳懿他們幾個人的想法的話。他肯定會在心里苦笑。沒辦法不這樣兒啊,實在是自己真是不想成為什么派系的人,可還是那話,別人早就給自己給劃撥到益州一系的人中了。就算自己不承認,可其他人
都公認了。比過還真是,陸遜對這個,確實沒什么太多的想法,這就是隨便吧,順其自然。沒看自己主公都沒說什么,哪怕這益州一系的人不少,真挺多的,力量不弱。可自己主公依
舊沒怎么在乎過。也是,只要他們相安無事,那么互相幫助。互惠互利的事兒,那都無所謂了。本來都是一個派系的,要是都不能團結到一起。那可真是,這不就是要讓別人有機可乘嗎。所以既然是一個派系的了,那么理所應當是團結在一起,這個是沒錯,陸遜也覺得是這樣兒。所以他為吳懿說話,明著幫忙,其實多少有有點兒這意思,當然他也是想交好吳懿
三人,雖說以前沒什么深的交往,不過因為這么一件事兒,估計以后關系應該是不錯。作為同為益州一系的人,陸遜雖然不可能和他們走得如何近,可肯定也不會特別疏遠就是了。就憑其人天下頂級的謀士,那陸遜確實是能和他們益州的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自己主公不會有什么意見,同樣兒,他們也不會有什么意見,畢竟這距離不在遠近,只要自己對他們有幫
助,那么他們肯定不會有什么意見就是了,所以對此陸遜都很清楚。吳懿三人對陸遜感謝,陸遜是擺了擺手,然后又讓他們放心彭羕,他馬上就讓士卒去找尋找彭羕了。雖說陸遜認為不一定能找到,不過彭羕有手有腳的一個大活人,早晚必到長安,這個時候擔心也沒大用。
之后眾人又閑聊了幾句,當然了,肯定還是和戰事有關,不過就不是司隸函谷關的戰事了,而是荊州南郡江陵還有長沙臨湘的戰事。對于臨湘的失守,眾人也是有點兒感慨,畢竟黃忠的本事,他們都清楚,他能靠著一萬多人,守住那么久,確實是難為他了。當然了,雖說也有他兒子黃敘,還有個糜芳在,但是說實話,誰不知道這兩人的本事呢?一個是虎父犬子,
另一個其兄長倒是個經商的人才,妹妹也是天下奇女子,就是他本人沒有什么太大的本事,當然了,糜芳這些年也進步了,這個倒是公認的。而且其人是元老,更有跟著自己主公有那么層關系在,所以就算是別人如何認為他,也沒有人會直接去說什么,反正就是心里有數就是了。所以黃忠那邊兒,眾人都清楚,和函谷關還不一樣兒。畢竟吳懿也好,是黃權、馬漢
乃至于彭羕也罷,哪個不必黃敘還有糜芳厲害呢,吳懿、黃權不用說了,就說馬漢吧,不是說他一定就會強過黃敘,但是肯定不會比糜芳差。至于說彭羕,他不是帶兵守城守關的武
將,主要是這個頭腦,有點兒謀略,算是個謀士,這個他們比不上。最后陸遜對眾人說,晚上設宴招待,其實就是款待吳懿他們三個,不過陸遜肯定不會直接說如何如何。畢竟這他們剛敗沒多久,自己說請他們赴宴,估計他們就算是有這個心思,可表面兒上也不會答應了。
所以陸遜知道。什么都不說,就直接說宴請眾人。如此的話,吳懿他們也都明白。卻也不會拒絕什么就是了。果然,聽陸遜說完,吳懿三人自然是滿口答應了,雖說他們并不是有什么好心情,可也清楚,陸遜不光是客氣,也是用心良苦啊。所以這事兒吳懿幾人也是領情,至于說留守在長安的幾人,倒是也沒什么意見。說起來陸遜這人。平時還真沒見過他設宴宴
請過眾人幾次,是,不是沒有,而確實是少得可憐,不過有沒人對他有什么意見,不說其人的本事,就說他是少主之師,就沒人明里敢說什么,至于說暗地里。那自然有,不過也少,畢竟誰都知道,那個陸遜陸伯言。可是自己主公面前的紅人啊,不好得罪,得罪不起啊。
就這樣兒。這次見面,就算是圓滿了。吳懿還得親筆書信寫給馬超,而陸遜呢。他也會寫上兩句,不過他不是說函谷關的戰事,那個有吳懿他們呢,他要說是吳懿幾人已經在長安了,就是這樣兒。而約定了準時來宴會后,吳懿幾人便告退了,回了他們自己在長安的府邸,陸遜也讓眾人散了,該做什么做什么去,畢竟司隸被兗州軍入寇,事兒不少,還得等著他們去
處理!吳懿他們回到自己府中后,吳懿是先寫了信,讓士卒送走,然后他們自然都是好好休息了一下。說起來這幾日他們在身體上,其實并不是說很累,但是卻不得不承認,這累的是自己的心。對,不是因為兗州軍破了函谷關,而是兗州軍破了函谷關,自己幾人居然都不知道人家是怎么過來的,這就不得不說,敗得真是稀里糊涂的,都不知道人家到底怎么過來
的啊。所以幾人對此要說都沒有想法,那肯定是假的,至少他們清楚,要是沒有兗州軍在關內出現的話,這函谷關怎么說也能多守住幾日吧。但是從關內出現的一百多兗州軍精銳,卻是直接打破了他們的防御,他們這心里也是有點兒不服,如果真就那么強攻雄關的話,己
方可絕對不是這樣兒的。但是在人家里應外合之下,己方確實也頂不住啊。吳懿的信送走了,當然之后也有陸遜的親筆信一樣兒是送往了江陵。當馬超收到兩人親筆信,展開一看,雖說結果是所料之中,但是兗州軍居然能出現在己方函谷關之內,這個就算是馬超也沒有想到。而且吳懿說對方可能是找到了其他的路,而陸遜也贊同,并且在書信上,他也特意寫了,
就這么一點,馬超卻是不得不重視了。畢竟這個情況不是什么小事兒,他也記得自己當初從并州去弾汗山的時候,呂布他們不也是走了一條沒有什么人的路嗎,這事兒并不難理解,但是顯然兗州軍他們倒是挺幸運,能找到,己方怎么就不知道呢。馬超召集了眾將,把陸遜和吳懿的信給所有人看了,然后對眾人說道:“各位如今連函谷關也已失守,所以這形勢對
我軍來說,是越來越不利!”本來馬超是不好說這些話,但是在眾人面前,也不用藏著掖著的,你說不說,事實都已經造成,所以馬超也不會去回避這個。函谷關丟了就是丟了,己
方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給奪回來,人家江東軍兗州軍聯軍占據了長沙郡,兗州軍又奪取了函谷關,如今就己方涼州軍在江陵基本是沒什么建樹。馬超和眾人都清楚,形勢對己方越來越不好,當然是越早拿下江陵,如此才算是能挽回點兒損失。如今己方已經丟了幾塊地盤了,當然己方也蠶食了劉備的一部分地盤,不過劉備占的那幾個地方,怎么能和己方的長沙郡和
河南尹相比,這雄關如今也失守了,兗州軍直接就會進入到弘農郡,要說弘農太守楊任,可不是兗州軍的對手啊。當年馬超給楊任安排到了司隸,他也沒想太多,畢竟這曹操兗州軍怎么來,他也得從東面來,至于說南陽雖然也有曹操的地盤,不過有著龐德李恢在,他們一時半會兒還突破不了,想從南陽進攻,己方可防范著呢,因此,他們很難直接進攻弘農。當
然了,這事兒并不是絕對,畢竟龐德他們沒奈何得了在南陽的李通,可并不代表人家就一定奈何不了己方的人馬。至于說如今依舊是按兵不動,馬超認為還是曹操不想多線開戰,如
今他帶著主力戰司隸,南陽算是三足鼎立的局面,而長沙也有著兗州軍一萬左右的人馬,這就算是曹操如今動用的大多兵力了,當然肯定不是最多的就是了。不過曹操他還不清楚嗎,他要是再投入更多的兵力,他們兗州軍有,那么己方涼州軍難道沒有?江東軍沒有?畢竟己方是比他曹孟德的地盤小上那么點兒,可終究是有限,其實相比起來,根本就沒差多少。
而兵力的對比,他們兗州軍可沒有己方多,他曹操心里清楚。所以馬超其實很清楚,曹操不敢把自己逼得太急,要不然真把己方逼急了,那么大不了自己往司隸增兵十萬甚至更多,那么他兗州軍也只能如此,要不然他們就退,要不就是魚死網破,誰怕誰啊。可是自己能損失得起,他曹孟德兗州軍就未必。而最后要真是兩敗俱傷的話,顯然這就是劉備和孫策他們最想看到的了。(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