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靈異
鄭大善人知道小道士玄真子已經動了凡心,但是他并不著急,隔三差五的讓小道士到鄭府給小兒“收驚”,每次來鄭大善人就讓自己的女兒云珠沏茶,有時候就讓女兒坐在旁邊一起陪著小道士喝茶,談談道家的修心之道。[燃文書庫][]
鄭大善人原先是根本看不上小道士的,但是老道士走了之后,他忽然改變了心思,要想改變祖墳風水,看來只能指望小道士了。
但是要想讓小道士死心塌地的為自己出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因為道士做事有很多禁忌,超出禁忌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做的,所以這事兒急不得,他早就發現這兩個年輕人對上眼了,于是心生一計,此刻他不但不阻擋了,反而順水推舟,只有讓小道士迷在自己女兒身上,才能讓他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服務。
“小師傅,云珠也喜歡道學,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可要不吝賜教哦!”鄭大善人說。
“大善人,你客氣了,小姐若有什么迷茫只管問就是了,其實我懂得也不多。”小道士玄真子謙虛的說。
小道士還真以為鄭大善人讓自己給小姐當老師,那時候的人很單純,這小道士沒有談過戀愛,自然不知道這男女之間的玄妙。
鄭家小姐云珠的確對道學感興趣,但是她關注的都是一些神神鬼鬼的事兒,沒事兒就讓小道士給她講捉鬼驅邪的稀奇事兒。
一來二去的,小道士玄真子和云珠小姐相處的越來越自然了,鄭大善人不但不干涉,有時候自己故意避開,給他們創造單獨相處的機會。
過了幾個月之后,鄭大善人對小道士說:“小師父,還俗的事兒考慮的怎么樣了?”
“還……還沒正式給主持說呢?”
小道士玄真子支吾道,他不是不想離開道觀,而是猛一下要還俗離開道觀有些張不了口。
鄭大善人見時機成熟了,一臉正色的說:“我看你人不錯,小女也喜歡你,俗話說硬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姻,我就成全你們吧,還俗的事兒你若是不好向主持開口,我替你向道觀打聲招呼,以后行了大禮,你就是我鄭家的女婿了。”
小道士一聽,激動的噗通一聲跪下了:“多謝大善人成全,只是……只是我一無所有,如何敢迎娶小姐啊!”
“這個無妨,我不是早給你說了嘛,少年窮不為窮……操辦婚禮什么的,全部由我來操辦,你就不用操心了。”鄭大善人大度的說。
鄭家小姐云珠一聽,羞的滿臉通紅,她沒想到他爹竟然當場談起了她的婚事,羞怯之下慌忙回到了閨房中。
鄭大善人給道觀的主持打了招呼,小道士玄真子很快就還俗了,鄭大善人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住下,卻不急著讓他跟小姐完婚了,而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著,當準姑爺招待。
小道士整天被鄭大善人當貴客款待,心里十分不安,總是想為鄭家做點什么,可是鄭家這樣的家世,哪里需要他做什么,干粗活有下人,想幫忙也插不上手。
一日,鄭大善人喝得醉醺醺的回來了,小道士玄真子和云珠一見,連忙把他扶到客廳坐下。
“大善人,您喝多了?”小道士玄真子小心翼翼的問道。
鄭大善人噴著酒氣說:“什么大善人啊,我整天做善事兒,人們當面喊我大善人,背后都在罵我,人難做……難做人啊!”
小道士玄真子心里一怔,心想師父對鄭大善人也不感冒,是不是和他其他人一樣……對他有偏見啊?
在小道士玄真子眼里,鄭大善人寬厚仁慈,到處行善散財,的確是個好人啊!
“大善人,你消消氣,誰人背后無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這都是一些世俗偏見,何必放在心上?”小道士玄真子連忙給未來的老丈人寬心。
鄭大善人苦著臉說:“賢婿,你不知道啊……我鄭家雖然富甲一方,可是家里沒有出少的人才啊,世人都是勢利眼,我鄭家若是能出個一官半職的人才,誰還敢這么說我,他們這是欺負我家沒有能人,所以我做好事兒也是出力不討好。”
“誰敢說鄭家沒有人才,鄭家人才兩旺,幾位弟弟還小,誰敢說他們長大沒有作為?”小道士玄真子說。
鄭大善人嘆了口氣說:“唉,你幾位兄弟也確實不爭氣,整天只知道提籠架鳥,心思根本就沒用在功名上,這么下去鄭家的確跟功名無緣啊……看來真是受了祖墳風水的限制。”
小道士玄真子說:“岳父,上次我和師父一起看了你鄉下的祖墳風脈,那‘冠帶山’的風脈絕非一般,那可是鰲魚抬頭,鸞鳥起舞之地,只是你們兩家都沒有占著正穴,一旦占了正穴,必然封王拜侯……此地之妙不宜多說。”
“啊……有這么大的氣候?”鄭大善人知道那是一塊風水寶地,但是從沒敢想那是封王拜侯之地,頓時又驚又喜。
小道士點了點頭說:“是的,我仔細看過了,那處風水寶地非凡異常,只是師父不讓我多說,以免泄露天機。”
鄭大善人一聽,心中不由一震,心想這老道士果然還有些事情瞞著我,于是就笑瞇瞇的說:“賢婿,你我之間還有什么話不可以說的?”
小道士遲疑了一下說:“這個……的確不可隨意亂說的,泄露天機于我不利,但是岳父一心向善,說說也是無妨的。岳父的祖墳都葬于冠帶山,正如師父所說,只有偷葬的那棺墓地沾了一點福氣,其余的祖墳既不占形也不得氣,更談不上三合玄空理氣之法了,說句大不敬的話,岳父這些祖墳的葬法無疑于荒野棄尸,對后背子孫毫無益處。
小婿仔細觀察過冠帶山,四山環繞,來龍強大有力,左右迎送,開帳過峽,三分三合,來龍曲曲而至并向后回頭,而成顧祖之象,水城玉帶之形,案山三臺秀峰,前列一字橫案,青龍回盼,白虎低頭內收,并有牙笏,堂局寬大端正,八國緊鎖而不透風,無論何人葬在此地,后人必位列三公,封王拜侯不在話下。”(大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