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士筆記第二百五十一章 江山已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靈異>> 小道士筆記 >>小道士筆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江山已定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江山已定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4日  作者:潛水魚(書坊)  分類: 靈異 | 靈異奇談 | 潛水魚(書坊) | 小道士筆記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潛水魚書名:

第251章江山已定

這條銀色的鯉魚長得非常的怪異,嘴角的兩條胡須又長又彎,向兩邊卷曲,頭上還長著兩只犄角,渾身銀光閃爍,大家還沒看清長什么樣,只見唰的一聲飛到了三丈三尺遠,落到了第一個小池塘里,頓時水花四濺!

劉伯溫一晃手里的寶劍大喝道:“快,追!”一群術者各持兵刃,在劉伯溫的帶領下向池塘追了過去,誰知道他們還沒敢到小池塘,銀光閃閃的鯉魚已經從小池塘里飛了起來,唰的一聲落到了三丈三尺遠的堰渠,等劉伯溫他們氣喘吁吁追到堰渠,那條銀光閃閃的鯉魚又唰的一聲跳到了三丈開外的一個小池塘。[燃文書庫][]

劉伯溫他們還沒趕到小池塘,那條銀光閃閃的鯉魚又飛了向三丈之外的一條堰渠,剛落下旋即又跳起來,飛向一個小池塘,顯然這條銀光閃閃的鯉魚,把九堰十三塘當成了跳板,一路向前面的豐澤湖跳去,只要跳到豐澤湖,就會如龍得水,化魚成龍!

豐澤湖里的湖水風起云涌,狂濤陣陣,十分駭人,天上陰云密布,雷電滾滾,似乎正在迎接這條即將化龍的鯉魚。

劉伯溫和十幾名術者不敢怠慢,一路緊追不放,銀光閃閃的鯉魚跳過了一堰又一塘,眼看就要跳進豐澤湖了,可是最后一個池塘被填死了!

因為與豐澤湖差了三丈三尺遠的距離,結果鯉魚無法跳進湖水化龍,落到了一鏨狡屢員叩草地上,被趕上來的劉伯溫一劍誅殺,頓時霞光四射,烏云瞬間散去,湖水風平浪靜,周圍怪獸的吼聲也無影無蹤了。

點蒼緊閉雙目,頭頂上玄霧裊裊,劉伯溫和十幾位術者大步流星的走了過來,將那柄故意滄桑的寶劍雙手捧上,異常興奮的說:“前輩,大功告成,那條鯉魚已經被我一劍誅殺!”

點蒼睜開雙眼,臉上卻無半點喜悅之情,他用道袍擦了一個額頭上的汗水,接過那柄古劍,若有所思,喃喃自語道:“一劍定江山,功過天地間……”

然后淡淡的對劉伯溫說:“回去告訴你家主公,江山已定,一定要體惜蒼生,得民心者得天道,好自為之,我就不見你家主公了!”

“前輩,您破了陳友諒的祖墳風水可是奇功一件,請隨我一起面見主公,將來封王拜侯不再話下,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劉伯溫說道這里忽然停住了嘴,因為他發現點蒼已經無影無蹤了,于是連忙沖空中拜道:“前輩真是世外高人啊!”

此后,世人只知道是劉伯溫破了陳友諒的祖墳風水,并不知道有世外高人參與其中,只有朱元璋心中有數,幾次讓岳父郭山甫請點蒼出山為官,都被點蒼拒絕了。

朱元璋破了陳友諒的祖墳風水,在龍灣和陳友諒展開決戰,從來是敗多勝少的朱元璋居然大勝,連續收服了很多被陳友諒搶去的很多地盤,局勢一下轉危為安,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面。其后雙方對峙了三年,互有輸贏,陳友諒本來及心急氣驕,因為風水被破,心煩氣躁,導致心智失常,凡是朱元璋投降的軍隊,全部斬殺不留,久而久之,朱元璋的軍隊既是戰死也不敢投降陳友諒了。

而朱元璋則反其道而行之,凡是陳友諒軍隊來的投降,一律好生款待,原意留下做軍的就留下,不愿意留下的也不勉強,還散發路費,這么以來投奔朱元璋的人越來越多,朱元璋的勢力漸漸強大起來。

陳友諒在大戰之前已失人和,加上鋒芒畢露,各地的義軍首領表面上歸順于他,其實各有打算,不肯真心出力。

在爭奪潘陽湖一戰中,陳友諒出動水陸兩棲部隊六十萬人,居然被朱元璋的二十萬打的打敗,陳友諒被困在潘陽湖,在突圍中被朱元璋的軍隊亂箭射死。

朱元璋滅了陳友諒之后,再次派岳父郭山甫進太乙山請點蒼出山,幫他平定天下。

點蒼淡淡的說:“陳友諒已死,無人能與你的女婿爭奪天下了,你就安心的做你的國丈大人吧。”

郭山甫知道師弟心里還有芥蒂,于是嘿嘿一笑說:“我這岳丈算什么,你是不愿意出山,你若愿意出山,你就是開國公!如今天下未定,雖然元蒙韃子已經不足為慮,但是張士誠,方國珍之流也不是善茬啊,所以元璋希望你能出山,再助他一臂之力!”

點蒼說:“那些義軍首領都是草頭王,除了陳友諒能你朱元璋一爭高下,其他人都是雞鳴狗盜之輩,那里是朱元璋的對手,不出四年,天下大定,朱元璋就會登上九五之尊,我就沒有必要再出山了。”

郭山甫知道師弟心性淡泊,無心名利,只好離開了太乙山。

朱元璋雖然沒有如愿請出點蒼為他效力,果然在三四年內收復了各路反王,攜天威之勢,率領多路大軍齊頭并進,將元蒙韃子趕回了外蒙草原,從此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大明江山。

朱元璋當了大明天子,郭山甫順理成章的當了國丈,被封為營國公,兩個兒子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也立下了很多戰功,論功封侯。女兒寧蓮被封為寧妃,雖然沒有沒有坐到正宮位置,但是卻穩居后宮二號人物,僅此于皇后馬秀英之下,她牢記父親的忠告,處處尊重馬皇后,從不敢有半點逾越,因而深得馬皇后的喜歡。

朱元璋登上了天子寶座之后,深感龍脈風水的重要性,他一個放牛娃能坐在今天這個人位置上,實在是不容易,想起當年的父母兄長裹著草席被洪水沖進蛤蟆坑,心里有些酸楚,就讓劉伯溫和郭山甫把父母兄長的尸骨取出來,重新厚葬。

郭山甫說連忙阻擋說:“陛下,先祖之陵乃天作之合,千萬動不得,破了墓穴就會走了龍氣,影響大明王朝的根基啊!”

劉伯溫也說:“是啊,肥擋荒芏恍柙讜亟曇純桑

朱元璋說:“好,就依劉愛卿的主張,原地建陵,派軍日夜守護,預防心懷叵測之人破壞龍脈!”

劉伯溫和郭山甫就把皇陵建了起來,連劉繼祖的家園周圍數里都圈進了陵墓范圍,朱元璋想起劉繼祖當年讓給他的這塊蛤蟆坑,父母才有了安身之地,也因這塊蛤蟆坑的風水寶地得了天下,就劉伯溫把劉繼祖叫來,想封他一官半職的好報答一下。

劉伯溫找了一圈回來說:“陛下,劉繼祖已經過世了。”

朱元璋感慨不已,不由嘆息道:“哎呀,此人是個好人啊,那就追封劉繼祖為義惠侯,其妻婁氏為侯夫人,子孫世襲福祿,與我大明朝相始終!”


上一章  |  小道士筆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