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世農家第五百一十二章 變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異世農家 >>異世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二章 變化

第五百一十二章 變化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9日  作者:守著魚的老貓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守著魚的老貓 | 異世農家 
快捷翻頁→鍵



熱門、、、、、、、、、

小龍在得知青竹和文超被任官兩地縣令時,當即從自己當初安插在府衙里的幾個人當中挑選四個能夠獨當一面的人員,又從家里專門負責府邸安全的人員當中挑選出八個,安排他們回來幫助青竹和文超。樂文小說

他們這幾個自從當初跟劉文柱一起去了西部就沒有回來過,有幾個是之前就在家已經成過親的,他們的眷屬后來跟著王家人去到那邊暫時住在曲家坳新居。另有七個是在西部娶得親,這還是小虎大伯娘從挑選對象到成親進洞房,一手操辦的。他們這是第一次回家,另七個更是第一次帶新媳婦見長輩。

史館長看著眼前一個個已經成為大人,且算的上是拖家帶口的孩子們。他們小時候的樣子,竟然還能在后來眾多的孩子當中清晰的出現在他的腦子中。

這些孩子其實在學堂里的日子比他早,他當初被兒子半拉著過來的時候,這些孩子都已經在這兒生活了挺長一段時間。他那時候的心態是非常的低迷、消極、懷疑一切好的、壞的,真不如這些還純真的孩子。這些孩子還能夠看的到他們對王家提供他們吃喝住穿很感激,見到王家的人都很主動的去親近。而他卻在背地里跟兒子譏諷王家不過是在養一堆仇人,又嘲笑王家多此一舉,給吃給喝,給個遮風擋雨的地方,給個遮羞保暖的衣裳就已經足夠了,又何必花費心思請先生教他們讀書認字?難道王家人不知道:**************、負心皆是讀書人,這句話么?

他還能清楚的記得他兒子當時說的話:“爹!既然您是這么看讀書人的,那您為什么就不能去教導他們不要做那個負心人呢?而且,您自己為什么就不能先改變呢?人家不忌諱您那種事還愿意請您來做先生,您怎么就不知道感激人家。反而在這兒說風涼話?按說,您是最應該理解這王家人所做的事情才對!”

他覺得他是因為兒子的話醒悟,并不承認自己內心深處還有著某種美好的期盼。

他當時在想:如果他是一個已經死去的父親,如今王家人這樣照顧自己的孩子,還讓孩子不會因為沒有他這個父親的緣故而失去讀書的權利,他想他會愿意用他能夠付出的一切來報答王家。以己及人,他相信這些孩子的父母也是這么想的。他們絕不會愿意自己的孩子長大后反過來怨懟把他們養大又讓他們讀書識字。使他們足以生存于世的能力的恩人。

他從那個時候開始,想著教導這些孩子的不是怎么讀好書奔個好前程,而他要教這些孩子的卻是怎么做人。將來立足于世。做個什么樣的人才能問心無愧、于人無愧、于上(父母)無愧、于下(兒女)無愧。

其實,他一直以來感到自豪的不是外人眼中那些參考的學生近乎百分百的中舉率,而是這些走出學堂的孩子,目前還沒有聽說哪一個因為品德有問題而被人論道。這個才是證明他育人成功的標志。

眼前的孩子們就是他與他們相互之間的見證。他見證了孩子們的長大,孩子們也見證他的改變和一個“父親”當盡的義務。他知道他算不上是好“父親”。但是他覺得自己做了一個稱職的“父親”。

多年不見,要聊的事情很多,當說到他們這次回來是專程幫助青竹和文超的時候,史館長還是問出了自己的顧慮:“你們對以后的生活。可有其他的打算?如果你們有其他想法,只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小龍的請求,那么我來幫你們說。千萬不要勉強自己。免得時間長了積怨過深,到時候傷害的就不單單是你們自己。也同樣會傷害不知道你們真正想法的東家家人。”

其中最大的張子泉,是小龍府邸時的護衛頭領,他代表幾個護衛說話:“先生放心!小龍在安排我們過來的時候,已經問過我們每一個人的意見,我們都是心甘情愿回來幫助兩個孩子的。我們考學不成,武術上雖然還有點出息,但是即便能夠進入軍隊也不會有什么出路。目前四境平安沒有戰事想要以戰功出人頭地,這沒得想,沒有靠山在軍隊想要混出個樣兒更難。要是在別的地方給那些不知道根底的人做護衛,還不如保護自家人,至少我們跟小龍、青竹、文超還算得上是自家人。”

他們雖然從來到學堂生活開始就從心底里對王家人親近,但是那時候還懷著一份感激在里面,因此這份親近也有一點高低之分。他們當中比小龍大的,小龍就叫哥、小的小龍就叫弟,但是他們卻從來就不曾開口叫過小龍是哥哥或弟弟。都是“小東家”“小東家”的叫著。讓他們改變心態,能夠直呼小龍,對青竹和文超也能說孩子,是因為他們在西部這些年看到很多同為孤兒卻不同命的感悟。

作為孤兒對于別人的苦待、鄙視、怠慢都不是什么最傷人心的舉動,而他們真正接受不了的是熟識之人把他們當作瘟神一樣的忌諱著。他們在沒有進入合浦鎮學堂的時候,跟這些西部孤兒差不多,誰家有喜事、生孩子、有孕婦的都不允許上門,那些做大人的也不許自家的孩子跟他們一起玩。要是有的孩子不注意跟他們接觸了,家里的大人都會用艾草又是洗又是熏,死怕沾上了什么不吉利的東西。

而他們自從到了學堂之后,每次王家的孩子們過來,都會跟他們玩在一起,一起去鎮上有喜事的人家看熱鬧。那些人家不敢驅趕王家的孩子走,也就只能硬著頭皮忍耐著王家孩子帶來的這些孤兒。時間一長,鎮上的人家也就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孤兒們上門搶糖果、湊熱鬧的行為。家里有喜事、生孩子的也都漸漸的允許孩子們進家湊熱鬧、搶糖果、坐桌吃席,還有的人家為了自家孩子能夠跟著學堂的孤兒們學識字、學算賬,還會想方設法做些好吃的請孩子們進家里玩。

這些對于原本的他們來說不覺得有什么,可看到西部的孤兒們生活之后,有了比較就知道了其中的可貴。也知道是王家的保護。王家孩子把他們當自家人不忌諱他們,才使得別人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忌諱他們。他們以前并沒有想到過這些,心里總把王家放在高處敬畏著、感恩著,卻從來就不敢把王家人當作自家人過。現在的他們是真心把王家當作一家人,因此這話并不是應付館長的客套話。

史館長看張子泉在說話的時候,其他的幾個都跟著點頭,沒有任何隱忍不耐的勉強神色。便放心的點點頭:“你們能想的這么清楚我很高興。不過,還是那句話,以后有什么想法一定要說出來。不能把想法藏在心里。那樣誤己也會誤人可明白?”

“明白!先生!”

回到家的二丫見到小龍給兩個孩子安排的人手之后,直懊惱自己已經經歷過小龍上任的情況,竟然還是沒能想到要給青竹、文超安排錢糧師爺的事情。不過由小龍給安排這些知道府衙里彎彎繞繞的熟手總比她弄個同樣一竅不通的生手強,她倒是沒有懊惱多久就放下了。把文超也送到任上。忙乎停當之后,二丫才算吐出心底的那點郁氣。她以為孩子大了自己就能輕松了。誰知道,孩子越大自己要操心的事情也越大、要承受的壓力也越大啊!這還不算完,后面還要忙乎他娶親的大事呢!

等小虎兩口子還有大滿兩口子緊張的忙完各自兒子的親事之后不久,遠出海洋經商的人們在大家不知不覺當中歸來。

阿靜的小舅此時的激動心情他自己都沒有辦法向人表達。他們帶了阿靜為他們置備的一萬兩銀子的貨物。帶回來小半船貨不說,還有七萬多兩的現銀和好幾盒的珠寶。這是他們哥倆做夢都沒有想到過會有的財運!

“哥!我想著做人不能太貪,外甥女雖然說只要我們還她本錢就行。但是我想著我們還是應該把這現銀拿出來一半分給外甥女。”

阿靜大舅沒有猶豫的點頭:“對!你說的這事我從上船回來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只是還有一個人你不能忘了分一成給他!”

阿靜小舅略微想了一下就笑著問道:“哥可是說趙福金?”

“對呀!要不是他,我們倆可就糊里糊涂的把那么多能夠賣五十多文錢的瓷碗。照十幾文錢給賣了。那我們可就沒有這么多的銀子帶回來了。”

阿靜小舅聽了哥哥的話,也是心有余悸的打著寒蟬。當時剛到那個什么顛的國家,他們亟不可待的想要把所有的貨物賣出去。當時正好有當地商人在碼頭跟他們說要買下他們所有的瓷器,他們聽不懂。那人就拿起一個碗,伸出手張開五指比劃著。這商人的意思是五十克銀子買他們五十個碗的價錢(按照銅錢計算就是二十文一個),買他們的貨。兩人不懂這意思,以為對方是要五文錢買他們這一個碗的價錢,當下就惱火了。一邊打著手勢比劃著,一邊大聲的嚷嚷著:“不行!這碗我們在家也可以賣五文錢,跑這么遠,你才給我們這個價?不行不行!少說你得給我們這個價,十五文!少一文都不賣!”

阿靜小舅說著的同時,伸出五指翻來覆去比劃了三次。對方誤以為人家這兩兄弟是要三個五十克的銀子,就連連搖頭,說太貴。正好一直都在關照他們的趙福金老遠聽到阿靜小舅在喊著不能低于十五文一個的時候,嚇了一跳。連忙跑了過去,先幫忙把兩人的瓷碗以一兩銀子二十個碗的價錢談下來,后又把其他瓷器也以適當的價錢給談成功。直到把這哥倆的貨物全部成功的賣出去,收了貨款讓對方拉走貨物之后,才認認真真的跟這哥倆說這遠洋貨物的價錢問題。(未完待續。)

ps:先跟大家說聲對不起!然后再來解釋一下昨天突然斷更得原因!凡事真的不能太肯定。原先的筆記本已經老的不能用,但是因為家里有一臺臺式新機,就一直沒想著買筆記本,這次因為要出門一個多月的時間,就現買了一個筆記本。當時把系統都裝好了,打開網頁什么的都沒有問題,就帶著機子走了。結果,昨天在使用這個機子寫文的時候,才發現這機子上的文檔軟件不能打開u盤的文稿。當時顯示要我用某一個文檔軟件才能打開,我就按照指示點開。然后又問我是要五十元一個月買還是用一個月免費試用?我當然是選擇免費試用,然后又讓我輸入名字、郵箱、密碼一步步下去,最后又要我輸入開機密碼,我都輸入了。當時沒發現問題,還寫了不少。等我有事點了睡眠,再回來取消睡眠的時候,竟然密碼錯誤!然后我把所有可能會用到的密碼全部用上都是錯誤。氣的發瘋!卻也只能等著第二天找地方做了重裝系統。因為想著讓人師傅幫忙順帶把大盤分成四個小盤,昨天寫的那些也都一起沒了。不過好在機子終于能用了!原本以為這新機子是怎么也不會出現狀況,結果現實還是告訴我,任何情況都會出現,千萬不要再自以為如何如何了!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異世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