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世農家第四百七十一章 聘禮到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異世農家 >>異世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一章 聘禮到家

第四百七十一章 聘禮到家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8日  作者:守著魚的老貓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守著魚的老貓 | 異世農家 

馬車進不了村子的這一節路其實不是很長,最多也就三里地。門口圍著的人嘰嘰喳喳說個不停,還越聚越多,那邊跑去抬聘禮的人已經抬著的、挑著的趕了回來。

大家伙兒大老遠一看,那么多挑子,還有人拉著栓了紅布的牛和驢子,就炸了窩。

“哎吆!我的娘啊!那拉著的牛還有拉著的驢子,頭上都栓了紅布,搞不好也是聘禮一起的吆!”

“不可能!誰家聘禮給老牛的?”

“怎么沒有!老廖家的女兒不就是給了一頭大水牛么!”

“你真是的,好的不說,說他家干嘛?那親家就一頭老牛當家,卻被他硬著心腸要去做聘禮,哪個不說他心腸黑?”

“包家大嫂呢?哎呀!包大嫂!您怎么還在這兒看著啊?還不趕緊放炮仗迎著么?!”一個鄰村的婦人看包家都在那傻呆呆看著那些抬挑子的隊伍,竟然沒有人準備炮仗,就幫著她們著急。

包家老大媳婦見這李家妹子是真為她著急,就趕緊笑著安慰:“沒事的!李大妹子!你看那不是我大侄兒先回來了么!我家原本也沒想著這么快就過來下聘,炮仗什么都沒有,還是在縣城現買的。那些抬挑子的人會走慢一點,讓我大侄兒先回來放炮仗。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還有那老牛啊!走的慢,真要到跟前還得要一會兒。”

旁邊一個聽閑話的包家本家婆子嘴問道:“吆!大侄媳婦!那老牛還真是聘禮啊?”

“是唻!嬸子!我是不讓買的,兩個孩子非說是走前館長交代的,到了這邊一定要買一頭牛和一頭驢子給家里。說是兩個姑娘嫁出去了,家里少了人干活,就給牛和驢子,幫我們減輕負擔。他們家人客氣的要命!我這心里可擔心以后閨女做的不好,讓人失望唻。”

“這你可就瞎心了,只要姑娘對她夫婿一心一意的好,不就行了。別的就別要求那么高了!要是把兩個閨女給嚇壞了,不敢嫁可就壞事啰!”

正在忙著拿竹竿子給已經到家的正榮挑炮仗串子。準備放炮仗迎接聘禮的四嬸,前面她大嫂的話沒有聽見,就聽了后面這隔壁堂嬸子這話,便暗戳戳的笑。心說:那兩閨女不敢嫁?切!人家恨不得直接住那兒就不回來了!

抬東西的隊伍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包家女人們買的東西以及王家這邊給的一些回禮。另外一部分是貼著紅紙、拴著紅布的聘禮。前面自家的東西進了門,后面的聘禮才慢慢悠悠的進村口,走在前面的是駕車的兩個漢子,一個用高舉著手放炮仗;一個胸前搭著一個糖果袋子。向看熱鬧的人群撒糖果;另外兩個駕車的暫時留在原處看著馬車。這跟來打頭的兩個人當中有一個是陳茂東的堂叔,一個是齊正科的遠房堂哥。

學堂里的孩子,從學堂里出去有了自己的工作之后,大都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回本家看看。因為這些孩子不可能真的與本家決裂,完全不來往,所以二丫會允許他們看著本家當中有那踏實本分的帶回來安排合適的事情做。這陳茂東的堂叔和齊正科的堂哥,便是他們倆各自從本家帶出來的。這次跟著過來雖然不是代表男家家長,但是也有點助陣的意思。

驢子后面是包家人幫著抬著的喜餅、喜糕等六道茶禮,以及送給定親女孩的金銀首飾、衣服鞋襪、布料等。

聘禮后面是兩個代表男方家長的婆婆,婆婆后面是拉著馬的兩個新女婿。

男方的炮仗只有一千響。噼噼啪啪沒一會,就放完了。接著便是女家迎接聘禮的炮仗開放。包正榮買的炮仗好像是一萬響的,一直到隊伍最后面的陳茂東和齊正科都已經進了院子,那炮仗都還沒有放完。

他們進了院子,包家便忙亂亂的招呼客人,外面卻掀起陣陣狂潮:“哎吆!我的娘哎!最后面那兩個就是正花和正銀兩個對象吧?!長得那么好,正花和正銀可是配不上!”

“嬸子!這話只能悄悄的說,您怎么能這么大喊大叫的,包大嫂聽到了,還不得跟您鬧起來?”

“嫂子!我看朱嬸子沒說錯。這兩男孩看著可不像沒有家底的孤兒,怎么就看上包家這兩個三巴掌拍不出一個悶的閨女?他們站一塊怎么看怎么不搭配,您說這日子能過得長么!?”

被叫嫂子的是鄰村朱家的一個媳婦子,跟她說話的兩個都是她們一個莊子的。一個是她本家嬸子,一個是外姓人家的媳婦子。她聽到這外姓人家媳婦子說這誅心的話,就忍不住低聲斥責這媳婦子:“你怎么說話那?她包家兩姑娘跟你無冤無仇的,你這么咒人家干嘛!”

旁邊有個跟這媳婦子關系不好的,接著嘴跟上:“眼紅不服氣唄!要說這事我還真知道一些,唐家小三子連定親到成親。一個月時間都沒有,你們都知道吧!”

叫朱嬸子的接口:“這個我知道,唐家不就是著急搬家么,要趕在搬家前成親。聘金出了十兩銀子還不要女家出嫁妝,好些個都想結這親來,沒想到唐老金挑來挑去竟然挑上了老實巴交的周四丫。”

“哼!還有你們不知道的呢!我家大侄子不是也跟著老蔡家大兒子去干活了么!他也回來過年了,聽他說,他們干活的地方,好幾千人全部是大老爺們,女人少的可憐。只要看見個女的他們就覺得好看的緊,就包家這兩閨女在我們這兒看著不咋樣,在那邊可是了不得的大美人。”

眾人似乎真相了:“哦!原來這這樣啊!......”

對于陳茂東、齊正科他們這樣的親事,這些女人的猜測全部都是瞎掰。他們之所以找了包家兩姐妹這么個其貌不揚,且不是有多聰明強勢的女子,都是當初史館長經過深思熟慮了好久才制定下的框框條條。

因為他們都是孤兒,上面沒有父母可以管教,要是找個太強勢或是私心太重的女子,沒有長輩在上面壓著,如果再看不起自己男人也不服男人的勸說,那么成親后的禍端將會無法估量,王大滿頭一個女人就是明晃晃的例子。

這些孤兒所娶的女人、所嫁的男人首先一條必須是老實本分、沒有私心雜欲。如果一個個都想著在東家這兒多撈一點,或是相互之間比較你多我少,暗地里吹床頭風,認為東家這兒沒做好、那兒沒做到。那么,這些好不容易養大的孩子們都將會成為王家為自己養成的仇人,作為教管他們的館長絕不能允許這種忘恩負義、千人指罵的事情發生。因此每個孩子在相對象這塊都很難,尤其是內在人品的了解更加不容易。這也是為什么當初,史館長會把對方家庭以及親近親屬的品性、脾氣等都要羅列上的原因。

包正花和包正銀被彭尤氏看上并且愿意介紹給陳茂東和齊正科,不單單是因為這兩姐妹能干、忠厚、不怕臟不怕累。還有一方面也是因為包正榮的品性、她們四叔、四嬸的品性都得到了彭尤氏的認可。史館長當然也根據她們家的情況相應的做了分析,他們自己過的都不好的情況下,還能把侄兒好好的養大,這樣的人家家教不會差到哪兒去。由此種種,在這些不知道內情的人看來萬般不配的姑娘,在男方這邊看來卻是再好不過的好媳婦。

外面的人各種猜測各種羨慕嫉妒恨,里面卻是滿滿的喜悅、歡快、興奮、激動。包家老太太張著豁了牙的嘴巴,樂呵呵的看著這兩個未來孫女婿,怎么看都看不夠。把兩個原本臉皮挺厚的小伙子都給看的坐不住了,總覺得凳子上訂滿了釘子,讓人坐在此上難以承受。

旁邊忙著跟包正花娘對八字的兩個婆婆,閑暇間看到老太太那樣,都為自家干兒子自豪的挺挺腰身,大有與之有榮的感覺。

大人們忙著對八字,商談以后的正日子,燒水泡茶,宰宰鴨忙做飯。孩子們則挎著從合浦鎮帶回來的布兜子,跑出了大門外,張相公獻寶似得,到處顯擺。

大門外還有看熱鬧的婦人沒有走,見到孩子們跨在胸前的布兜子,便吃驚的叫道:“吆!包大嫂怎么這么舍得?竟然拿這么好的細布給你們做布兜子哪,看來這包家還真是有錢了。”

小豬豬歲數不大,但是聰明又精怪,他立馬搶白這婦人道:“才不是我大伯娘做的唻!這是我陳哥哥和我齊哥哥家給我們的,還給我們裝了滿滿的糖果,不給你吃!”

一邊說著一邊剝開一個用油紙包裹的蜜棗塞到嘴里,別家看熱鬧的孩子眼巴巴的瞅著。正妮已經懂事,知道家里有喜事,就該撒喜糖。雖然剛剛進莊子的時候,有撒出去不少糖果,但是有很多孩子明顯是沒有搶到。她便回家把自己一路都沒舍得吃的糖果拿了出來,臨走時,廖林氏幫她裝的滿滿一布兜子的糖果,一個都沒動。

她一句話沒說,就給那些孩子一個人散了兩個,布兜里的糖果散完了,還有孩子卻沒有得到。她看看小豬豬,小豬豬害怕姐姐要拿他的糖果散人,嚇得捂著布兜兒三步兩步就跑回家去,幾個姑姑家的孩子也都跟著慌慌張張的跑回家。正妮正感到為難的時候,陳茂東的堂叔拎著一個裝糖果的背包出來,給大人孩子全都抓了一把,另外還把正妮已經空了的小布兜也結結實實的裝滿。(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異世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