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世農家第四百零二章 人跟利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異世農家 >>異世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二章 人跟利走

第四百零二章 人跟利走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8日  作者:守著魚的老貓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守著魚的老貓 | 異世農家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二丫先是回到合浦鎮,跟史館長父子倆、靳家老爺子、廖承志這些特別關注此事的大主管們說了一下事情的處理辦法,以及后續的事情交由吳風剛去管等等。

他們一方面對那些長工的做法很憤慨,一方面也對人性貪利卻又目光短淺的無奈。

史館長自己種過田地,雖然不用自己上手去做什么,也不需要交租納稅,但是他只單單下去收租子,就能知道農民種田有多不容易。他嘆著氣說道:“他們這些人真是叫眼前的一點利益給迷花了眼!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前面什么事都有東家管著,他們只要干好自己分內的活,就有工錢、獎金、足夠一家子嚼用的糧食還有時不時的肉和果子。這種旱澇無憂、三餐飽足的日子不過,非要去想那更多的。如果是自己能夠做主的私田倒也沒有什么可說的,關鍵是這田還不是他們自己能夠做主的私田,只要東家有個其他想法不對外佃田了,他們就只能雙手奉還,有再多再好的謀算都終究是個空。他們怎么就看不透呢?”

靳老爺子在那邊生活了大半輩子,知道那邊人的心思最是滑溜。那邊的富庶與田地肥襖有關,但是也脫不開他們那些人的頭腦靈活,心眼子多,并且膽大敢做。便插嘴道:“他們不是看不透,而是錢帛動了他們的心!我看就照小吳說的做,給他們一個棒頭喝,也讓他們為自己做人不厚道吃點虧付點代價才好!”

史景軒點著頭,咬牙附和:“對!最好讓吳哥找個最特別狠的主家,把田全部收回去不佃給他們種,也不要他們做長工。他們才在咱東家這邊做長工三年都不到。恐怕也沒存多少銀子,他們沒田沒錢,我倒要看看他們拖家帶口的日子怎么過?”

二丫在想象他們老的老、小的小衣食無著的凄慘景象時,心里卻不好受。她的本意是要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讓整個社會的經濟上前一步,如果這樣打壓他們似乎與自己的愿望相悖。可是他們在合約期間公然背約,且鬧的很過。還傷了主家的人。如果就此放過不讓他們受到懲罰的話。那么其他莊子的長工們聽到了就會認為東家軟弱無能,從而難以服從管理。無論處理什么事,秩序、法律都應當立在前。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公平、公證、公義。

只是讓他們承受一個什么樣的懲罰,二丫心里也沒有一個可以衡量的度,目前只好由著吳風剛的想法去做。按照二丫鴕鳥心理的說法,這也叫做順其自然!唯有一點二丫切切的交代過。絕對不可以鬧出人命的大事端出來。

大家見東家娘子神情懨懨的不大想說這件事,就都識趣的轉開話題。開始問小龍在那邊當官可能習慣?問西邊的地能種什么?開荒的話。可能像北地一樣得到那么大的收益?

說到小龍為官與自己和小虎考察西部開荒的事情,二丫的心情也跟著開朗起來。她笑著一一回答:“別看小龍初初為官什么都不懂,但是他的手段也不少呢!剛開始那些人聯合起來為難小龍,想要架空他的權力。誰想到小龍拾起他們的矛反手攻他們的盾,倒叫他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個個狼狽的很。我原本還擔心小龍把他們逼急了。暗地里勾結土匪做出什么對小龍不利的事情。不曾想小龍早就準備好了,把他們一個個盯得死死地。就連吃飯上茅廁都不放過,沒兩天就得了不少了不得的底細!不過,小龍現在當官了也不一樣了,不像以前那么急躁,現在也能沉得住氣。得了人家的底細也不急著摟底,就等著以后收網的時候,一起把那些小蝦小魚們摟上來。

至于那邊的土地那是真的很差,只要沒有青草綠樹,那就是黃土。雖然不會像咱們家石頭、河沙那么干凈,但是也肥不了多少。而且一年也只能是一熟,按照我目前的本事是怎么也弄不出兩熟來。不過好在我看那地要是種海外來的土豆、洋柿子、紅薯、棉花,卻是不會差,肯定能夠豐收。”

眾人聽到他們在那邊都很好,不由自主的都松了一口氣,同時也很為小龍能夠制得住那些屬下而自豪。

又是史館長帶頭:“嗯!恒泰雖然性子跳脫,但是好在之前東家娘子做的好,讓他獨自改造蘆葦蕩磨練了六年的時間。終于把這性子給磨了下來,于他為官很是有利。”

“哎!這話倒是不假,不過我以為,首先還是咱小東家自己個兒有那個聰明頭腦,用他們搬起的石頭砸他們自己的腳這一招用的好!還有就是要砸人之前還知道派人緊盯著,這招也用的好。你想啊!這人被砸了腳,必然要跳兩下的,如此一來,還不就得露出一點底來?!這招應該叫那什么來著?”靳老爺子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頭敲著腦門子苦想。

史景軒看靳老爺子想不出來,都有點急紅了臉,忙幫著他說出來:“叫打草驚蛇自動現形!”

“對對對!這話用來最合適那么回事!還是讀書好,說個啥事只要一句話就行!哪里像我們這樣的大老粗,想要說個啥半天都說不清楚!真累心!”

“哈哈哈!”史館長的辦公室里因為靳老爺子這句話,一下子爆出哄堂大笑。

不過史景軒最關心的是西部開荒的事情,他在眾人不再大笑的時候問東家娘子:“東家娘子!那邊開荒的事情,我們能夠幫的了什么忙不?”

這正是二丫要說的,連忙回道:“有!當然有!你傳信給南邊的朱大同,讓他在那邊幫忙收購土豆,多少都行。你要在明年四月份之前給我送到西部去。還有之前趙金福他們從遠洋帶回來的棉花種子,不是讓你分派下去種植了么!到了收種子的時候,你要親自下去把種子全部收回來。到時候跟土豆還有洋柿子的種子一起帶過去。”

“好!除了這些種子的事情,那邊開荒的人手不需要我在這邊招收嗎?”

“人手方面你東家傳信說夠用了,北地的關隘堡壘已經要收工了,他們那些人還愿意繼續跟著我們家做活。另外,秦將軍又有一批老兵要過來,聽說這批人數有一千多人,人手是足夠的了。倒是農具只怕還要加緊做出一些出來,要不然分派不過來。”

史館長好奇的插話問道:“怎么今年會有這么多的老兵過來?又不是兵荒馬亂的,怎么都無家可歸了?”

不等二丫回答,就聽廖承志笑著回答:“館長先生真是一心只管教書育人,兩耳不聽窗外事呢!我都聽北地的老爺子說了,那些回到家的老兵沒有幾個過得好的,聽說留在咱們家的老兵過得好,好些都拖家帶口的跑過去投奔。那些在軍隊的離著那么近還能不知道?所以啊!我猜也是他們求著秦老將軍幫著他們送到咱王家來。”

廖大主管倒是沒有猜錯,自從北地的人越來越多,礦山開采的人多、建關隘堡壘的人也多、放牧的、開采荒地、種植莊稼的人也多,他們掙錢的同時也需要消費,所以相對的各種生活上的配套供給也就自然而然的起來。

那邊當地人有那頭腦靈活的做起了早點小吃、小飯館、小酒館、小茶館、小賣鋪、有償縫補衣服、做鞋子賣、做衣服賣等等吧,反正好些大小生意漸漸的也跟著多起來。走街竄巷的小貨郎看到那兒的生活過得好,走到別處的時候,總會說起北地那地方幾年前是荒野遍地,現在是牲口肥美、地產富饒、家家富足,日子過得怎么怎么好。聽的好些家日子過不下去的人心生向往,尤其是家里還有說不到好親事的老姑娘的,聽說這里有好些還沒有娶親的單身男子漢,就動了心思。有一就有二,第一個女家的人過來相上了一個好女婿,后面的自然跟著都來了。

而另一處,有好些老兵回了老家,雖然有點安置費,可是拿到家基本就是共有財產。二十兩的銀子,一個人擁有還算看得過眼,要是二十個人共有,可就沒得看了。要是這家還想蓋個房子或是買兩畝地什么的,手里立馬又變成空空的。本來年齡就大不好找媳婦,再加上沒錢,老兵一輩子打光棍的十個當中有七八個。所以,有些回老家的老兵聽說留在北地的光棍們都有房子有地還娶了媳婦,可就坐不住了。三兩個結伴兒一路半乞討的投奔了來,也有那家里無田無業的,便帶著一大家子扶持著遷移過來。

現在北地官府的狀況跟當初朝廷遷移人口時要什么沒什么的情況又大不同!官府現在有了王家上交的足夠多的礦產稅收,又有王家的田地出產一半的供給,糧倉、財務都算是比較富足的。要資助這些舉家遷移過來的人家一些吃糧、種子、農具什么的,一點兒都不吃力。這樣的好處就是那些遷移過來的人家最終因為處處沒有缺乏,安安穩穩的開墾了好多的地,一家子的生活有了指望,自然也能踏踏實實的定居下來。比當初朝廷強硬遷移的效果好了不知多少倍!

北地的蓬勃發展,坐在高位上的自然是知道的,這周邊的軍隊當然也能知道。所以,越來越多的退役老兵都想著留在這兒。

來子給小虎傳信,說了退役老兵這些事,問有沒有為難的地方,要是有,他那邊想法子回絕一部分有家可歸的老兵。而小虎這邊正好缺人呢,怎會為難!立馬一邊給來子回信說都要,一邊給二丫傳信說那些老兵加上北地臨時過去的人夠用了,不用考慮在老家招人過去。

這更好,省下不少的路費。(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異世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