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冠路266 險中自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華冠路 >>華冠路最新章節列表 >> 266 險中自救

266 險中自救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4日  作者:流利瓶  分類: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流利瓶 | 華冠路 
其他網友正在看:

文章名稱

作者名稱


天氣越來越熱,南方迎來了年一遇的洪澇,不過幾日功夫,月河一帶,便多了許多流離失所的災民。..

雖然上頭已經派了人下來賑災,但到達災民手中的物資少。許多流民餓了,都往四周轉移。

其中,因為青州華家書院的原因,有許多流民帶著孩往山陽鎮趕,希望來到這里,能讓小郎君到華家書院的初級班一些知識,將來可以養家糊口。

這消息,是從流民口中傳出,又經過不同的城鎮,快速傳播而來的。

華恬第一時間得到消息,馬上將自己手上的人馬召來華府商量,分派下去,讓人著手準備物資,并且繼續動手擴建住房。

雖然人還未來,但是提前準備總是沒有錯的。

吩咐下下去該做的事,華恬坐在屋中又是一陣出神。

槍打出頭鳥她是知道的,這些事,她原本并不想做,可是要重鎮華家,華恒、華恪要成名,必然就要做出過于國于家有益之事。

她自認是個不擇手段的人,絕對不會是圣母。聽著月河沿岸傳來的消息,她心中也不好受,愿意出力幫忙。可是若是這些事會危急自身的,她是絕對不會做的。她的善心,只有在自己安全的條件下,才會發作。

如今,華家的名聲可以讓災民愿意不遠萬里而來,過了。

而且,想必很容易遭到上頭的猜忌。

華恬近年來,已經將華府內的藏書看了個遍,她知道,雖然月河每年會有不定時的泛濫,但是沿岸一直是物產富饒的地方。那里每年交上來的稅收,俱是很可觀的。

若是任由流民向南遷,涌來山陽鎮,不說山陽鎮容納不了那么多人,單說這些人背井離鄉,留下月河沿岸十室九空,只怕會遭受上頭不待見。

華恒、華恪將來還要到帝都去混,怎么能在這個時候得罪了帝都那位圣人?

何況,如今華家名聲大了,雖然有展博先生坐鎮,但是只怕不少人家心里有想法,尤其是那些想踢掉華家,自己擠入世家的家族。

他們也許明面上不做什么,但是暗地里使手段,就夠瞧的了。所以,還不曾有那么大的能量,還是低調一些的好。

想到這里,華恬當即派洛云去慎重地將華恒、華恪請回家里商量,并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兄弟倆對華恬想出的點贊不絕口,只是擔心資金周轉不夠,對此,華恬云如今華府的生意可不少,算不上什么大的負擔。

不過,雖然他們人商量已定,但華恬還是讓兩人回去,與展博先生并姚大夫商量一下。畢竟若出了什么事,展博先生身后的謝家,為了展博先生,也會站出來的。

除此之外,姚大夫知道此事,定然也會配制適合用在災區的藥,拿出來用的。

華恒、華恪離開之后,華恬連夜修書,讓人快馬加鞭,星夜送過去。

僅僅第二日,山陽鎮華家書院里的展博先生傳出話來:

他與華家愿意接待災民,但是從月河沿岸到山陽鎮過遠,還請災民們安心留在那里,等待圣人派遣下來的賑災之物。月河泛濫事出突然,圣人遣了第一批人賑災,很快又會遣出第二批人,圣人心系天下,不會忘了流民姓的,還請災民們莫要慌張。

展博先生傳話之后,姚大夫很快也傳出話來,災民們才受了災,不適宜長途遷徙,留在鄰近,避免傷及身體根本。

就在展博先生與姚大夫分別傳話之后,向南而下的災民們有些猶豫。他們也知道,要到達山陽鎮,的確遠了。他們手上沒有食物,只怕走到半便死掉了。

朝廷方面很快也傳出消息,第二批救災物資很快會到來,讓災民們留在原地,不要隨意遷徙。

當華恬聽到朝廷傳出的這一消息,心里終于松了一口氣,幸好,做對了選擇。

災民受災遷徙,本來是正常。但是若大部分都遷徙,留下月河沿岸無人居住,無人耕種,便是大事了。只怕當今圣人,會遷怒華家。

帝都傳出天意旨不幾日,月河鄰近不曾遭災的城鎮,均傳來消息。

有人成立了一善堂,專門招待受災的群眾,提供適合的工作,讓災民們可以自食其力。

這一善堂還傳出話來,此舉是因感念圣人關心民生,他也想為國效力,愿意招待災民,幫助災民找到糊口營生。

此消息很快在月河沿岸傳開,許多災民開始向著鄰近城鎮而去。

鄰近的城鎮,原先是緊閉城門,拒絕接納災民的。因為每次災后,都會滋生傳染病,這讓許多人不敢讓人進來。何況,災民來之后,乞討還好,許多流民還會出手搶食物。

如今,既然有人愿意給出食物,又提供工作,他們自然不會再拒絕。

等到帝都再傳來圣上旨意,贊頌民間有大愛,讓各州府、各城鎮對一善堂大力支持之后,各城鎮的態更加和善。

雖然華恬手下的人給力,但是流民多了,接連忙了數日,才堪堪讓局勢穩定。流民正式開始在一善堂的介紹下,選址建立建筑群。

于此同時,華恬修書一封,送到華家書院,指明給展博先生。

不久,展博先生又傳出話來,建議圣人在民間集資,共同重建月河沿岸,讓流離失所的居民重回故土生活。他與華家書院,愿意捐贈白銀一萬兩。

此話傳出之后,作為一流世家的陳郡謝氏,當即響應。他們愿意出兩萬兩,助圣人解憂。

陳郡謝氏的聲明一出現,不少世家紛紛暗諷謝氏會辦事,轉頭馬上紛紛響應。

等到期先生也出現,愿意捐贈白銀一萬兩,所謂的捐贈行為,更是響遍了整個大周朝!

同時,一句口號,從華家書院傳出,很快傳遍了天下。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朝廷很快反應,傳出圣人圣旨,褒獎了倡議的展博先生與華家書院,并一系列大世家,同時派人處理捐贈事務。

天傳言一出,天下盡知華家書院,那些普通平民與寒門弟,還有小地主階級,均紛紛贊頌華家書院,不遠萬里,要送弟進華家書院就。

但是,各大世家對此消息,則全都黑了臉——陳郡謝氏除外。

這件事,原本最危險的,便是風頭大盛的華家書院。可是華家書院如今,卻成了最大利益者!

華家書院出現四年,已經是許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了。這次流民要南遷,進入華家書院一事,便不乏這些人的推波助瀾,傳遞消息。

他們傳遞這個消息,是想給當今圣人看的。讓圣人看一看,一個已經沒落的小家族,竟然還妄想超越朝廷,成為民心所向。這一計,不可謂不毒。若不是后面傳出反轉,只怕華家有族滅的可能性。

什么家族想要向上爬,都得付出代價,都得經歷險阻。華家原先是大世家不錯,可是如今已經沒落了,便沉寂下去才對,又冒出來折騰做什么呢?

這是許多人的心聲,也是許多人暗中傳導流民南遷,要歸于華家書院消息的原因。

可惜,華家請到了謝展博,華家一系列舉措其得當,讓它絕處逢生!

圣人贊譽一出,華家書院名聲更旺。

一流世家的不少族長已經看出來,華家崛起,似乎已經勢不可擋了。

按照如今的形勢,若是華大、華二能夠順利長大,并且有所建樹,不久后的《世家志》重新給世家排名,華家肯定能夠進入。

雖然不能成為一流二流世家,但是流世家,是跑不了的。

畢竟,華家過去,便是二流世家,屬于老牌的世家,不似那些新冒出來帶著土氣的權貴。

不過,有世家認同,便有世家恨不得從中使壞,讓華家從此沒落下去。他們不忿,當年祖宗做了那么多,才能成為世家,如今華家不過做了這么些事,便得到認同。對比明顯了,讓人不甘心了。

除了不甘心的世家,還有一些希望進入《世家志》的新貴。《世家志》排名便是那么幾個,多了一個華家,他們便少了一個名額,這是誰也不愿意的啊。

各大家族門閥在想什么,華恬不知道。她只知道,這短短的半月時間,比過去四年還要驚險得多。

她在這小半個月里,幾乎要忙死過去了。

那個即將出嫁的新嫁娘華楚丹,心情激動天天上門來,可是華恬根本沒有時間見她一面。

圣人圣旨傳出之后,華恬才算徹底松了一口氣。

看來即便要做好事,也得萬分小心才對。做得大了,出了風頭,便容易遭到打壓。

最初,她是不知道其中會有這么驚險的,她只是感覺到了如今華家風頭盛。

有了這感覺,她便理智分析,如何做才是對華家最有利,才是對華恒、華恪最有利。分析出來了,便趕緊行動。

動起手來,這才漸漸覺得不妥,這怎么像是有人在對華家書院進行捧殺呢?想到了這一點,她當機立斷,馬上將華恒、華恪叫回來商量出。

終于,華家沒有倒下去,反而名聲傳得更遠了。R1152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華冠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