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涼人崛起第四十九章 陵水馬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 >> 三國之涼人崛起 >>三國之涼人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陵水馬場

第四十九章 陵水馬場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04日  作者:文二郎  分類: 歷史軍事 |   | 歷史穿越 | 文二郎 | 三國之涼人崛起 
下一章:

自刺史府一住之后,因為城北陵水河畔的馬場還未開始修建,也不用急著去領那隊正之職,馬越近日每天都是天‘蒙’‘蒙’亮便起‘床’習武,無論是長矛短刀還是投矛劍斧他都勤加練習,戰場搏殺不是游戲,兵器也不是耐用品而是消耗品。[txt全集下載].79xs.

這個時代的環刀,對撞三五下便要卷刃,一場戰斗結束之后手中兵器很難繼續使用,因此很多時候都是撿到什么用什么的。西域‘精’鐵是個好東西,‘精’鐵兵器耐用鋒利,但一塊‘精’鐵價值千金都供不應求,根本不是馬越如今小小隊正的身份能夠得到。

練好手上本事才是硬道理。

馬家又添新丁,每日家中馬車向成里跑的勤快,帶回一車車的糧食與衣服,今年光景不好,涼州的糧食漲到斗米百錢,更何況快要入冬還要置辦些過冬衣物,而且冬季糧價肯定還要再長,倒不如現在多存一些還能剩下些錢財。

吃過午飯下午便是在家中研習兵書與如今盛傳天下的文章,只是涼州邊地遠離中原,即便是梁鵠給他的文章也不過是兩三年前傳出盛名,卻沒有近期佳作。

到夜晚馬越則是對著梁鵠的字帖臨摹八分書,馬越相信書道與武道有所共通之處,就像在他筆下八分書大字皆是劍拔弩張,驍揚跋扈。

每過五日便去梁鵠府上學習一天偶爾去與梁鵠先生和酒當歌,日子過得好不痛快,仿佛一切擔憂便都拋在腦后。

不過兩旬時間,馬越的傷頭上的傷口便已經結疤,好個利索,頭發也長出齊齊的硬茬,盡管看上去還是有些有辱斯文不合禮數,不過倒為他添上一分北地男子的硬朗兇悍。

至少現在的馬越,看上去不像從前的少兒面孔,多一分男兒本‘色’。

在這半月時間里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九月,涼州地震。

震幅不大卻也使涼州十之二三的百姓流離失所,畢竟漢代民居還是不夠堅固,即使震幅不大也足夠讓土屋墻傾輯催。光是隴縣馬越便總能見到數百難民拖家帶口來往而去。

馬騰帶著馬宗去選了十余戶身強力壯的難民招為莊戶,地震天災馬家新宅也受到了影響,塌了兩堵墻,所幸墻下莊戶只是擦破了些皮‘肉’并未傷筋動骨,還有就是嚇哭了幾個小孩兒罷了。如今修繕新居正需人口,招來這十戶拖家帶口二十幾人加入,馬家的勞動力又近一步,如今彰山村百戶人家馬家占到到四十戶。

馬場已經開始興建,這一番大難倒為刺史梁鵠省去許多麻煩,一道手令發出,四處郡縣開倉賑災,張貼告示建筑馬場每日十個大錢,應征的難民成百上千,很快便將馬場旁邊的軍營筑成。

軍營建好,馬越的百人長隊正之職便提上了日程。

兩個屯長沒給他什么驚喜,一個陳豐從前是個鐵匠有把子力氣,另一個叫楊斐是個羌人會騎‘射’,百人漢軍也沒什么出彩之處,馬越雖然年紀小但虎背蜂腰身形健碩,幾戰下來折在他手的也有幾十人,虎著小臉倒也有那么一股兇悍之‘色’。也沒什么刺頭讓他立威,很平常的就接手了這支百人隊伍,常駐陵水河畔看護馬場。

盡管軍隊素質不怎么樣,但梁鵠先生為刺史自然會給他一些便利,百套軍備都保養良好,十煉環刀鐵頭長戟盡配,十張五石強弩十張強弓十匹駑馬,梁鵠還給他配了一套軍候才能穿戴的鐵布扎甲,漢軍尚紅,軍服皆是一片紅‘色’看上去非常喜慶。

照理說涼州軍服應當是以灰白為主,但梁鵠大半生都呆在京都洛陽,看慣了北軍軍服的紅海,因此馬越等人的軍服是紅的。這批軍備,是當時靈帝命梁鵠代他監察涼州時的饋贈。

馬越研讀先祖傳下的兵書已經有些年頭,卻還從未實踐,新的一百漢軍在他手下自然讓他‘操’練的風生水起。

降生至今,馬越一直是個很務正業的人,閑暇時間總是多半習武余下學文,少時家中光景所迫,只能將牽狗持刀入林中討生活視為正業,但他還是喜歡習武看書,如今除了這兩件事又讓他找到了一件發自內心所喜愛的事情。

常駐軍營便少了回家的時間,每過五天在梁鵠先生家中學習一天之后還家住上一天,指導馬超馬休武藝,或是陪兩位嫂嫂閑聊。即便擔任了軍職他仍然是那個被嫂嫂們看著養大的小男孩。馬騰如今進了公‘門’主管縣內緝捕盜賊與巡邏街道,倒也做得不錯,他本就是心善寬容之人,街坊上下誰有糾紛有馬家大郎便一準擺平,很快便在縣里平民階層有了不錯的聲譽。

轉眼到了十下旬月,涼州大雪。

縣尉王敢撥來百套內襯棉衣,清早馬越便帶著眾軍士將軍營半尺積雪清掃干凈,又是一天訓練。

馬越練兵吸收了多種方式,少時馬騰學祖上伏‘波’將軍的練兵心得便對他認真講解過,后來家中諸秦胡人的練兵方式也有獨特之處,更何況還有后世共和國的組織紀律‘性’。這些日子以來他始終在‘摸’索屬于自己的練兵之道。

邊地悍卒多是驍勇善戰,游牧民族骨子里的狼‘性’無論是多少年也無法泯滅,但他們的弱點也很突出,便是軍紀‘混’‘亂’。

不過這種問題在馬越這里存在現象極低,不知為何他的手下都是一幫老實巴‘交’的苦哈哈,隊正說往南就不敢往北去。這也許是如今天下‘亂’像還沒有多么突出,即便是涼州也是天災多過**,盡管人們生活條件不好卻也還過得去。

而歷史上的涼州軍橫行天下軍紀‘混’‘亂’在馬越看來可能是在三羌起義之后各路涼州軍閥麾下多是招降那些羌胡義從,以戰養戰的兇狠打法和每戰必克的勝績養成了他們驕兵悍將的臭‘毛’病。

他這百人漢軍多是良家子,大半沒有經歷過戰斗沒見過鮮血,沒有那般悍勇,自然也沒有那般驕縱。不過馬越卻是清楚,這看護馬場也不是個輕松的活計,不需多久便會有戰馬送至此處,到時候各地盜匪恐怕會蜂擁而來。

恐怕不止盜匪,就連這邊地豪族也許也會‘摸’黑上來參一腳。

蟄伏數月,馬越終于得到了刺史梁鵠送來的第一道命令。

十一月,略陽縣縣尉程牟運送良馬百匹入隴縣西百里,命馬越前去接收。與此同時漢陽郡各縣運馬皆在路上。

發表書評:

→相關


上一章  |  三國之涼人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