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涼人崛起第五十四章 回還隴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 >> 三國之涼人崛起 >>三國之涼人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四章 回還隴都

第五十四章 回還隴都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5日  作者:文二郎  分類: 歷史軍事 |   | 歷史穿越 | 文二郎 | 三國之涼人崛起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青州,臨海山崖,馬越在這里已經修書兩月有余了。

在這時代,修書屬文始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一天攥著毛筆才能寫出幾百個字,何況不斷地更換紙張對思路也有很大的影響。

馬越著書的初衷不是為了寫出什么兵書戰策,也并非治政良篇,只是單純的想要書寫自己這兩世為人近七十年的所得感悟。畢竟他的一生參與了許多波瀾壯闊的歷史大事件,跌宕起伏中有過彎路也有過機會,錯過的、抓住的,總要找個機會讓自己條理清楚。

比起偌大的涼國,這些人生經驗才是子孫后輩最大的財富。

他可以為兒子打下一座江山,但他無法再二十年三十后歸于塵土了再幫助后代守住這坐江山……虛無縹緲的靈魂護佑只存在于人心,馬越是不信的。

但他若能盡量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馬擎,即便以后江山丟了,他的兒子也會帶著這份經驗再打下一座更大的江山!

他在這個年紀,可沒有如此的家世來做他的后盾。

在那個時代,馬越學的是領兵打仗,但在這個時代,馬擎學的是統國治政!

不過在著書之余,馬越還想到了許多關于其他的事情,比如炭筆、鋼筆,比如召集良將編纂一部兵書,再比如使用鋼鐵模具制作一些生活用品。

或許,他還可以召集一些匠人把蒸汽機做出來,盡管粗陋的蒸汽機可能無法在暫時情況下對人們的生活取得太大改善,但領先一步,便意味著長足的進步……或許終有一日會爆發出屬于漢人的工業革命!

涼國的流水線作業,只將技術運用在打造兵器上,但事實上這些技藝在開放的條件下是能夠改變黎民百姓的生活的。

馬越的一生都在告訴他一個道理,科學技術能夠真正的改變人類的生活。

來自益州方向的書信跨越了千山萬水,抵達天下的最東端,青州。

當馬越拆開書信看著這封由部屬代筆,以董卓的口吻寫就的書信時,不禁樂出聲來,他似乎能夠想到虞翻那個江東直臣面對董卓這般狡黠無賴又裝作一臉正氣的模樣時有多憋屈。

那句話怎么說,你越難過,我便笑的越開心!

他需要讓孫堅憋屈,因為他感受的到,在平靜無瀾的天下大勢之下隱藏著暗流涌動。

江東人若僅僅是這樣便放棄了折騰,那他們也不會是江東人了!

對此馬越是十分樂見其成的,兵臨徐州,為了給裴徽報仇,當時他的確沒有想的太多。但在見識了徐州人的頑強無畏精神之后,他對徐州有了新的戰略構想,繼而改變了全部的作戰部署。

給徐州人半年時間考慮這場非北即南的戰爭中究竟要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也給江東人半年的時間來深深地陷入徐州的戰爭泥潭中,但這都僅僅是次要的。

馬越對別人從來不是個那么寬容的人,通常情況下如果他對敵人表現出足夠的寬容,多半是認為在這個時候丟出殺手是不妥當的。

有些人殺人不用刀,而馬越殺人從不借刀,出鞘的那一刻,敵人的命運多半就已經定下了。

重要的是馬越要給甘寧半年的時間,讓他將手中涼國精銳從天下西北轉移到徐州邊境上來,在哪里安營扎寨并不重要,但他必須在馬越需要他們的時候能夠及時出現。

同時,也是給數量龐大的青州軍半年時間來整合與涼國將校的契合度,以在將來的戰爭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涼州人……還是太少了。

從頭至尾,馬越都還沒有享受過人海戰術完全壓制敵人的爽快感,大多時都在以少量但精銳的強兵對抗更多的敵人,即便少有的幾次勢均力敵,也是建立在人困馬乏的狀態下……他多希望涼州在他統治初期就是個人口百萬戶,擁兵數十萬的地方。

馬越心底一直有個大中華帝國的夢,這是他起始忠于先帝,而后拱衛新帝,直到皇帝因為忌憚與自己撕破臉都不愿與朝廷兵戎相見的原因。

否則不要說區區一紙詔令,西北大漠綿延百里的黃沙都阻不住他前進的腳步,多少個橫絕在他面前的天線都擋不住他,難道皇帝的一紙詔令就攔得住了?

真正拖住他進位腳跟的,是他心底里對這片土地噴薄欲出的熱愛……是骨子里抹不掉的中華民族自尊心。

忠、孝、仁、義,他不但知道這四個字應該怎么寫,還知道一撇一捺的人應該怎樣做。

很多事他能做,但不想做,他便不會去做。

不然區區朝廷那幾萬兵馬,擺在涼國面前算得上什么?

就像是他知道這個世間有火藥這種東西,但這種東西在當今情況下于天下無益,威力更大的武器只能導致死更多的人,所以他不提……或許統一天下之后他會將研究火銃提上上林書院匠作學者的日程,但不是現在。

但他非常愿意,在這個時刻發動天下的能工巧匠來研究一下蒸汽機這個東西究竟是如何運轉的。

奪得天下近半州域,馬越都沒能做到擁雄師百萬,即便是現有的八十萬兵馬若舉國為戰,所需耗費的人力則是兵馬的三倍,數百萬人遠征的代價便是數以百億計的錢幣……多少錢都在路上消耗掉了?

當兵的要吃餉,運糧的也要吃飯,這中間平白消耗掉的糧食就是原本所需要的數倍之多。何況這全憑人力、馬力,很難供應得上。

如果有了蒸汽機,他盡管不了解許多機械的內部構造,但他至少了解正確的方向,只要成功做出蒸汽機,他有把握把它裝進鐵箱子里在鐵軌上奔跑……那個時候,即是只有慢跑的速度,運載輜重的火車補給線也能跟上步卒前行的速度,至少在涼國境內能省下多少勞力!

哪怕火車無法實現,軌道馬車也是省時省力的方法。

更何況,蒸汽機的用處可不僅僅火車一例,就別說做出汽車……哪怕僅僅是用于耕作與建筑的拖拉機,甚至速度更慢效率更低的機器,對這個時代而言都是改變世界的創舉!

從東海到蔥嶺,由紅水至五原,如果這么廣袤的土地都鋪上鐵軌……盡管這只是幻想,但如果這種幻想有真正成功的可能,那現實就是史上最龐大的世界王朝很有可能在馬越與馬擎這兩代人手中實現!

蒸汽海船、蒸汽火車,海陸二維戰爭中,這兩樣東西就是制勝的法寶、王座的基石!

涼國的大框架已經搭好,重商重農在這個特定的大環境下趨于平衡,官辦工廠與私人雇傭關系的出現……強大的國力,物質的基礎,文化的興盛,幾乎讓涼國成為歷史大變革漩渦中的存在。

如果說建安五年向前的事情著作史書由后人評說,他們這一批人被歷史所成就。

但再過十五年,馬越的設想若能實現一半,后人的評價將會是……改變世界!

封建王朝,有封建王朝的好處,統治者如果有足夠的前瞻性,只要一人之心是正確的,千萬人之心都能向同一個地方用力!

馬越很期待大漢的匠人們在將來的日子里會給他帶來什么樣的驚喜!

“傳令甘寧轉道入青州,命徐晃據守瑯琊國,屯糧于青徐邊境……杜伯候,青州就交給你了,等甘寧來了讓他一同加入港口的修筑與海船的改進,演練海戰準備與江東軍的決戰!”

時至秋日,馬越準備離開青州返回隴都,此前他已經召集了涼國境內的大匠在隴都書院聚集,準備在隴都城外開始一場為期半年的大研發,為涼國將來的工業基礎奠定契機。

杜畿拱手應道:“殿下放心,臣定不辱海軍之名!”

“管承,你要為孤操練好青涼武卒,將來的大戰中少不了你們建立功勛的時刻。”馬越對著管承說道:“你也不希望自己僅僅止步于偏將軍吧?”

偏將軍是個多大的官職?最小最小的將軍位,若放在先帝在世時,再小的將軍身份也是獨步天下的,就是在洛陽頂著將軍位都能橫著走,但是現在……隨隨便便,哪里還能沒個將軍?單說涼國便有數十名將軍,更不必說朝廷了,朝廷帶兵兩千的都要有個雜號將軍位,不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帶兵的。

“諾!”

管承的話不多,人卻非常牢靠,點頭應諾從不會說什么花哨話,只是低頭悶聲將事情做好。

因為這個優點,讓馬越非常賞識這位海賊頭子出身的將領。

“若江東軍有入駐徐州的意思,不好猶豫,直接出兵不必等我指示,一切可由甘寧做主,你二人為輔。若兵力不足可由冀州關云長派遣兵馬前來支援,但是注意,你們可以知道還有援軍,但不要太早給江東軍勢力龐大的感覺,要盡力拖住江東更多的人馬加入戰場!”親隨小聲匯報啟程的車駕已經備好,馬越再度對杜畿說道:“我走之后,對徐州大族的招攬不要停止,加大力度幫助賈穆溝通各氏,要為涼國爭取民心……還有,照顧好擎兒。”

說罷,在青州眾將的拜禮下,涼王鐵騎在城外整軍列隊,馬越踏上了回歸隴都的路。


上一章  |  三國之涼人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