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涼人崛起第四十二章 萬眾一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 >> 三國之涼人崛起 >>三國之涼人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萬眾一心

第四十二章 萬眾一心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3日  作者:文二郎  分類: 歷史軍事 |   | 歷史穿越 | 文二郎 | 三國之涼人崛起 

涼國兵馬再度出征了,這一次出兵的動作比起過往,無論是東進冀州還是南援益州都算不上什么大動作。往年涼國一出兵便是六萬、八萬地向往奔走,而這一次兩路兵馬加在一起才不過堪堪三萬,而且還沒有什么號稱五萬之類的自大稱號。

只是中正嚴明的萬余大軍自潼關滾滾而出,甘寧大軍一路向東沒有絲毫避諱,而就在甘寧所部兵馬之后,氣勢洶洶奔出來的還有華雄與李傕郭汜所督的并州部兵馬。

并州人在潼關休養生息已有十載,盡管并州的兵馬年年換防,但坐鎮潼關的將帥卻從來都沒變過,始終是華雄都督。

潼關地處險要,既然地處險要,就一定要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這是馬越對潼關守將的唯一要求。

盡管十余年未曾掛帥出征,華雄不復壯年,那顆關西男兒躍動不安的雄心卻從未有絲毫減弱。此次盡管他的使命僅僅是為甘寧所部兵馬做好沿途補給線的安全,卻自關西拉出了三萬軍隊,打著協助朝廷郡縣駐防的旗號在三日之內分兵連下弘農郡及河南尹的十二座城池。

甘寧這個人的性格在涼國眾將中屬于比較虎的那種,論打仗他是敢打敢拼,但私底下這個人的性格并不像關羽那么有長者之風使人信服。恰恰相反,甘寧的壞脾氣有些類似楊豐,卻比楊豐難管教多了,整個涼國上下也就只有馬越能夠約束得住。

一方面是到底甘寧是跟著馬越身后討生活的部將,本身就帶著服從的本分,而另一方面也要歸功于馬越對待部下上善若水的脾性,對他們這些劣跡斑斑多少性子里都帶著作亂成分的豪俠一視同仁又多加親待。

說來倒也算知人善用。

若是穩重如徐晃,率兵一定會在弘農郡經由熊耳山下荊州借道,完完全全地避過洛陽所在的河南尹,走魯陽平頂山一線至豫州,再由豫州入兗州平順穩當地進入徐州戰場。但甘寧的性格決定了他會走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條危險,狂妄,卻也給士卒提氣的路。

自出潼關涼國遠征軍自弘農郡一路向東,遇城下城,遇林劈路,不閃不避地直朝東方而去。

甘寧跟隨馬越之前就是個好排場的角色,入水即揚錦帆,登陸便陳車騎。明明頂著賊人的身份卻恨不得走到哪兒都讓天下人知道江玲兒甘寧來了!

追隨馬越之后在洛陽還稍有收斂,畢竟主公馬越也不是袁氏那樣的四世三公,當年梁府也沒到能平趟洛陽城的程度,他自然也不會給梁府惹什么事情。但今時不比往昔啦!

涼王這橫野將軍的名號給的太過舒心,出征前夕馬越剛告訴群臣什么叫橫野,今天他甘興霸就要告訴天下,什么叫橫野。

“來人,把涼國橫野將軍的旗號打出來,一路向東,進軍!”

弘農的正東是河南尹,河南尹的正中就是大漢皇都洛陽的所在……甘寧一路就是沖著洛陽去的!

一路上前有涼王覆甲雄兵開道,后有并州虎狼保駕,更是助長了甘寧本就狂妄的心,當即下令一路不閃不避地沖入河南尹,誓要在洛陽兜轉上兩圈看一看到底是涼國隴都的東西大營英姿雄武還是洛陽南北大營來得勇武。

兵臨洛陽,一路走到谷城便見到遠遠地看到北軍中越騎在軍陣的千余步外的馬上提著長弓游曳著,甘寧嘴角勾起笑容,一路上來自朝廷各式各樣的試探他早就看了個通透,自己也心知自己這么一下子絕對把朝廷那些人嚇得夠嗆。

但這可不算完,甘寧可不只是來遠遠地嚇唬嚇唬他們,涼國的雄兵壯馬,可要離近了才看得清喲!

抱著如此心態,他更是直接將近兩萬的兵馬分為八個能夠各自為戰的陣型,分散開了直撲洛陽,嚇得洛陽城外的南北兩座大營兵馬傾巢而出,被他的軍隊逼著再緩緩退到洛陽城下。

不是南北二軍的將領不想打,自曹操入主洛陽之后夏侯兄弟便領了將軍位常駐南北二營,這兵馬的將軍脾性絕對是硬氣的,但這仗打不了。

首先,這兵馬的背后是遠在隴都橫掃六和的那個男人,無論曹操還是皇帝劉協,如果涼國軍隊不率先發難,他們是絕對不會下令動手的。

夏侯惇的北軍一出大營,洛陽城里便飛馬傳來曹操的手令,如果涼國兵馬不動手,他們便只能用言辭威嚇。

就這樣,兩個氣蓋世的將軍愣是被甘寧領著兵馬八個軍陣從三十里外硬生生地逼回到洛陽城下,有把兵馬塞回營中。

“荀彧,可看清那是涼國誰的旗號?”

洛陽西墻,滿朝的文武都聚到城墻上看著遠方的那條淡淡的黑線,那個位置本來應該能看到洛陽西南上林苑的層層綠色,但是現在卻只能看到一條越來越近的黑色。

曹操甚至聽見了旁邊一名漢室老臣牙齒在口中打顫的聲音,或許遠方的黑色兵馬讓他們想到了曾經大將軍何進的腦袋掛上青瑣門那段日子,或是讓他們想起了袁氏滿門二百余口在涼州少將軍馬休死后的一旬在城南被削掉了腦袋。那些鮮血使得城南被浸下的痕跡的土地無論如何都無法清理干凈,最后朝廷只得動用了南軍的將士與征發民夫力役將大片地皮挖去……這是那個涼州男人帶給洛陽人的恐懼。

曹操敢打包票,在那些洛陽高枕無憂的夜里,這些老臣一定不止一次夢到當年的場景。

修著美髯的荀彧看著遠方搖了搖頭,“這不會是涼王,涼王脾性光明磊落,不會行事這等狂妄……只怕是他的部將,只是不知是涼國的那位上將軍來了。”

曹操默然地點了點頭,招過身后持刀披甲的期門武士說道:“快去問問夏侯將軍,來人是涼國的哪個將軍。”

期門武士噔噔噔地跑下城樓,曹操帶著文武百官在城頭皆默不作聲地看著遠方那條淡淡的黑線變得越來越粗,鋪天蓋地的黑色甲胄與雄健的涼國大馬慢慢顯出輪廓。

人們對這支軍隊太熟悉了,因為在軍陣最前的兵馬有著絕對醒目的模樣。

這支騎兵就像馬經一般告訴所有看見他們的人,在人們腦海中所能想象到的最優秀的駿馬是什么模樣,那他們坐下將雄健肌肉藏在玄色鐵鎧之下的駿馬便是什么模樣。與他們的坐騎一般穿戴著可怕的涼國重型騎士甲的男人武裝到僅僅露出一雙慣看了生死的眼睛,后腰背著兩到三柄入鞘的戰刀,戰馬左側掛著一桿精鐵短矛,騎士右手擎另一桿丈五騎矛,左馬臀攜弓右馬臀帶弩,馬屁股上面的包裹里裝著干糧與簡易的行裝。

根本不用多想,在后面那大批涼國正規軍中一定有與他們同樣數量的步卒也騎上了戰馬,那是在閑時專門幫他們這些重甲騎士攜帶裝甲的馱馬。

他們的幡號在人們心中與地獄索命的閻羅有著同樣的意義,涼州覆甲軍、涼國覆甲軍、涼王覆甲軍,涼王寶座下的四條腿……說得都是這些可怕的男人,涼國乃至全天下最強悍的武備。

曹操都不需要用眼睛去看,哪怕潼關緊閉,涼國的情報仍舊每個月都像臘月的雪花一般飛進他府邸中的幾案上,對于這支軍隊的武備他早已心知肚明,就連涼王覆甲軍哪怕換了另外一種模樣的馬鐙這種小事兒他的心知肚明。

傳信的期門武士奔跑而回,見到曹操出神望著遠方,便側身到荀彧身旁輕聲耳語幾句,隨后退至一旁。

“孟德,領軍的是馬越麾下曾經的涼州覆甲步卒的將領甘寧甘興霸。”荀彧上前走了兩步,對曹操說道:“此人從前就很講究排場,如今看情形更勝從前,要不要讓曹純將軍帶虎豹騎去殺殺他們的威風,也好讓他收斂收斂。”

“甘寧,甘興霸……嗎?”曹操回過頭,看著越來越近的數個軍陣擺了擺手,輕輕笑道:“不必了,虎豹的賣相又未必比得上他們。”

“再說……最好的武器難道不應該放在戰場上顯威嗎?”知道不是馬越,曹操的心明顯松了一截,如果只是甘寧帶兵街道,卻也只是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問題,可如果是涼王馬越親自前來,情形可就完全不同了,直接是抗詔行事,朝廷與涼國之間就必須要發動一場戰爭了。“他喜歡像只猴子一樣在城下轉悠就讓他去轉吧,不要管他,傳令南北二軍閉營不出,涼國軍不敢攻營。”

甘寧在洛陽西門外千步距離勒住了坐騎,帶著邪笑望了望城門上那些淡淡的人影也不管別人能不能看到,攥著馬鞭作勢拱了拱手,口中用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輕聲道:“陛下,甘寧拜見了,請恕下將不得全禮。”

輕聲說罷,甘寧一擺手高聲喝道:“北面四營,南面四營,掠過他們的南北大營,于東門轉道向南直下陽人聚,前進!”

這一次甘寧不光光是過來抖威風的,也是給帶著涼國文武來洛陽給皇帝提個醒,涼國的實力已經不能小小朝廷能夠左右的了……小皇帝你早晚得退位讓賢。

自賈誼《過秦論》一出,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這句話通常被形容為統治者的一言九鼎。

而對涼國群臣,這句話有著不同的意味,而且還有后半句。

馬越的心即是整個涼國的心,這是不錯的,哪怕是一條帶著笑意的詔命全部涼國士卒也愿意用生命去捍衛。但在涼國還有另一個不同的后半句,千萬人之心,也會是涼王的心。

他們想要涼王進位登基!


上一章  |  三國之涼人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