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涼人崛起第十章 亂上加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 >> 三國之涼人崛起 >>三國之涼人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亂上加亂

第十章 亂上加亂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22日  作者:文二郎  分類: 歷史軍事 |   | 歷史穿越 | 文二郎 | 三國之涼人崛起 
您的位置:


作品:

字數:

做過陰山角,由涼州境內的北地郡直抵鮮平郡,便是一馬平川的并州。

其實由涼州至并州有更近的路,但馬越的大軍此次攜帶了許多新式兵器,擔心山地會對兵器造成無謂的損壞,因此才專程繞遠。

實際上涼國的兵器并未有太大的改變,仍舊是以重騎重步為主,輔以強弩軍陣,輕騎護翼大體上還是這個時代流行的兵種,硬要說詫異無非是多了些攻城兵器罷了。有過在渭南城被袁紹投石車砸得暈頭轉向的經歷,馬越對這種攻城兵器是聞之心悸。

越是如此,他便越想將這種兵器更大型地應用在戰爭中,作為強大國家的利器。

天下進入全面戰爭的時期,無人不爭,不可不爭。除了武士的勇武,最要緊的便是科技與謀略的作用,只有這兩樣才能保證在愈演愈烈的戰爭中為麾下武士保住性命。

這些年,涼國的兵甲沒有太大的進步,工匠們鍛造的技藝越來越高,使得兵器更加耐用,甲胄更加堅固。涼國強弩陣使用的制式弓弩可射出百步,單單是這四萬軍士中拋開一萬覆甲士,三萬大軍便配備了一萬七千張弓弩,這種遠程打擊優勢,是任何諸侯的難以比擬的。

除去弓弩,便是涼國的投石兵器。因為這個時代鐵釘并不實用,更多的木工使用的都是木楔子,以高超的技藝將木片合在一起,無論是筑屋還是鑲嵌,均不使用鐵釘。這樣傳統的攻城兵器運輸便非常困難,盡管木楔堅固耐用,卻不便于拆卸,因此攻城都要圍上數月隨軍帶著工匠來趕造軍械。

涼,沒有這種煩惱。

三丈高的攻城兵器被拆卸成一車車的巨木零件,裝配有巨大的鐵定,運輸盡管仍舊緩慢,卻比推著巨大的兵器快得多,何況,他的攻城兵器不單單用來攻城。

碎石炮,與投石車模樣相差不大,只不過投射出的并非巨石,而是由繩索纏繞在一起的羊石頭,兩塊系住以繩索相連,一次射出十五組羊石頭。巨大的軍械可將之拋射出百步之遠。連著繩索的羊石頭會在空中連環旋轉,落地之時哪怕穿著相當堅固的鎧甲,只要碰到也免不了皮開肉綻骨頭折斷的下場。若是密集的大軍陣中,一次便可殺傷數十人。

更何況,這樣的兵器造成的威懾力完全不同于正面拼殺,就好似渭南之戰時驍勇善戰的涼州覆甲軍面對袁紹的投石車也只能拋棄城頭逃向城內一般。這東西已經不是勇武所能阻擋的玩意兒了,即便是最勇敢的勇士也不會貿然與之相對。

五十架碎石炮一字排開砸出的聲勢足以嚇破任何人的壯膽。只不過這東西也有弊端,為了防止套上繩索的羊石頭在空中相互碰撞而減少墜地時的殺傷力,安置石頭的位置經過特殊處理,無法再安置大型巨石,便決定了這種武器只能在野戰時使用,攻城則很難對城墻造成可觀的傷害。

有了拋石車,自然也不會少了床弩這種大殺器。除了針對松散陣型的單支床弩,涼國還配備了各三到五十架不等的鴛鴦弩、三才弩,九曲弩等床弩。以應對戰場上的各種狀況,其中九曲弩最為可怕,九枝七尺短矛被提前架成扇形,使用時直接扣在弩機上拿掉擋板便可發射,弩弦勁射之下可刺五十步,十架這種怪物在戰場上一字排開,足矣將射程籠罩面前百余步距離整個隊列。依次攢射后九十支短矛在敵軍陣線中炸開,軍心便已經崩潰了。

只可惜,這樣的兵器殺傷力的確可觀,卻需要在戰前過長的時間準備短矛,何況耗資過巨,不可常用。

一個時代發展什么樣的武器都與環境有關,通常情況下騎兵越強,弓的制作便越加高深。騎兵越弱,弩的作用便越來越被重視。而馬越不同,他手中握著天下間最強勢的騎兵,卻偏偏還要大力發展弓弩為的就是有一天與那些擅長使用步卒大陣的敵人對攻。

大軍抵達鮮平,于郡中修整的同時,馬越再度叫楊奉征募一萬兵馬跟隨自己出征冀州。老白波頭子沒什么私心,甚至對馬越這種維護皇權的行動表示支持,非但要親自領軍,還犟府邸的糧倉開了犒勞軍士。

當涼再上路時,已經聚集五萬兵馬,在草原上鋪開了一眼都望不到邊。

并州人老實了,當這樣一支傳聞中的軍隊抵達州郡,何況還有馬越這樣的將軍在王爵在場,各地太守無人敢阻,走到哪里便由哪里供應軍餉。

聲勢浩大的涼州大軍進駐并州,分駐并州三郡,馬越則領著大軍親自駐扎在晉陽城外,與賈詡交接并州之事。

臨近末了,親點并州將領呂布、郭汜募兵一萬隨軍出征。二將不敢為忤,在五月時募足兵員,隨軍出征。

冀州的戰事早就開始了。

冰河初消的三月里,曹操便親自督帥兵馬渡過黃河,由上黨進襄平趙國故地,與公孫瓚連翻接戰。

盡管作戰的規模不大,卻令一連三個月戰報就未曾停過,幾乎是三日一小戰,五日一大戰。數百人上千人地相互攻伐,你打我跑。斷糧道、掘溝渠,手段層出不窮,甚至就連收買官吏這種事情都出現了不下三次。

幽冀的局勢太亂,曹操輕易不敢涉足其中,幽州的劉和、冀州的公孫瓚,還有在遼東裂土自封的公孫度,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曹操曾派遣使者由東萊渡船前往遼東,要將公孫度在徐州封個侯,哪知道這家伙太過光棍,明目張膽地對使者說他在遼東稱王,要徐州的土地有什么用擺明了仗著山高皇帝遠,要坐那一畝三分地的土皇帝。領了幽州牧的劉和也是一樣,麾下十幾萬烏桓、鮮卑人攪得幽州大亂,偏偏此人還不覺有何意外,一門心思地要與公孫瓚血拼,龐大的軍勢硬是除了開始的兩仗打得漂亮之外再無圈點之處,曹操總覺得這些異族人在大漢的土地上早晚要亂套

中原這個地方不好弄啊,北面有公孫瓚,南面還有防著孫堅,否則曹操早就出兵攻打公孫瓚了,哪里還會給他機會在冀州站穩腳跟。可無奈朝廷如今接連失去眾多州郡的支撐,一來錢糧不足矣再支撐發動大型戰爭,那些諸侯又一個比一個難使喚。像馬越這樣愿意隨時勤王的是少數不說,勢力卻又太強了,用起來不太放心。

若是劉備的勢力早幾年能像現在這么強,曹操也早能騰出手來收拾公孫瓚,可惜差就差在劉備直到這兩年才在荊州站穩了腳跟,一切對他而言太來之不易了。就連曹操都怕孫堅再來劉備的南陽堅守不住,隨時在洛陽備下兩萬兵馬準備準備支援他。

即便曹操此次督帥兩萬兵馬入冀州,但他仍舊不打算與公孫瓚決一死戰,只是不斷地拖延時間,以小股部隊騷擾后方為主,根本就不在乎殺敵之類的事情。

再大的戰爭,小股運動戰也是亙古不變的主旋律,哪怕是動輒十萬兵馬,也要分開做千人隊那般御使,方能得心應手。很快,曹操便將攻勢推進到了魏郡。遣夏侯惇駐軍廣平,自己則屯與魏郡,對鄴城形成壓迫之勢,靜待馬越的援軍。

“將軍,涼王的書信,涼國兵馬已到太原,不日便可抵達冀州。”荀彧此次隨軍出征,此時正拿著書信步入軍帳,面色上卻不太好看,完全不像援軍趕到的喜悅,反而有些擔憂。“孟德,不妙啊。”

“涼王來援,為何不妙”曹操正在吃飯,塞了一半連忙咽下。他對荀彧極為信任,連忙抬頭看著荀彧,面露不解。

“涼王在涼地征募大軍,后抽調萬余涼王覆甲,繞路前往鮮平,鮮平太守楊奉隨軍再度募兵,待至并州孟德你可知,涼國大軍出并州時已經將近七萬兵馬了”

七萬兵馬,便是掌控冀州全境的公孫瓚,全境之兵也就才十萬上下,這還包含了他的幽州舊部。馬越越境討伐,還是作為從攻的兵馬竟一次出兵七萬手筆是不是有些大了。

“馬越有涼州和并州還不滿足,他還想要冀州”曹操愣了片刻,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他手里的兩萬兵馬可就根本不夠看了,劉和手里有十萬胡騎,馬越底下是七萬涼軍,公孫瓚又有幽冀聯軍也不下十萬之數,何況還有遼東那個公孫度,黑山軍的張燕這次冀州稱得上是風云際會,超過三十萬的兵馬將在此地搏殺,曹操僅是想想便覺得不寒而栗。“不行,文若你覺得,能否將洛陽防備荊州的兵馬調過來”

“不妥,即便是調兵也只能調來一萬,只怕冀州要亂”荀彧有些不安地握著書信,本來以為馬越也就從涼州調集三萬兵馬來援,畢竟曹操代表著朝廷的大義,也還彈壓的住,可這下子七萬大軍,何況涼的戰斗力也都有目共睹荀彧搖了搖頭,冀州已經夠亂了。

這下子,只怕要更亂。

臨近考試,實在太忙了,后面就暫時一天一更吧,等放假了再恢復兩更。


上一章  |  三國之涼人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