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亞洲,華夏、東盟和英美法蘇4國之間的爭執,并且還發展到了大大動武的階段,終于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關注。
并且這次整個東盟和4國聯盟調動的兵力,不比二戰中任何一次戰役差。尤其是華夏這個重新站起來的龐然大物,還有著當初威名赫赫的先鋒軍的影子,資源多、國土大、兵力強等,都是讓各國顫抖的存在。
可是說,這次由華夏帶領的東盟與4國聯盟之間的沖突,簡直就是另一場世界大戰,還是主戰場發生在華夏、大亞洲等的世界大戰。如果真的徹底打起來的話,以華夏的強大,和整個東盟的力量,不比德國挑起來的世界大戰弱多少。
甚至可能規模更加的大,能讓蘇國、美帝徹底衰弱下去,英國徹底淪為三流小國,法國徹底完蛋,世界經濟也再次倒退30年之久;格局也會再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時間,全世界都風起云動,世界各國都晨觀望著,看看哪邊的勝算要大些,要往哪邊站隊。
華夏和東盟也不弱,尤其是華夏還是個新型大國,他們的軍隊戰斗力非常強悍,武器裝備也是目前最先進的,且多種多樣。其中的噴氣式飛機、重型坦克、火箭炮等等重型武器,領先了蘇、美等各國一個檔次。
還有那武裝直升機也是華夏率先開發出來的,其它國家研制的就比不上華夏的。況且還不知道華夏方面隱藏著多少秘密武器呢!
而且以華夏之前在清朝的時候,西方各國對華夏打壓的太厲害了,這場新的戰爭也不免華夏方面要借機發難,有報仇的心思。可以說這次華夏方面即使前線失利了,他們也絕對不會投降,到時候4國聯盟光是陷入華夏這個大泥灘就夠他們受的。
英、美、法、蘇4國在這次的世界大戰中一直在消耗,華夏則沒有,還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一進一退,雙方的實力也相差不了。
于是當4國聯盟向世界各國發出邀請,共同組建聯軍,增加他們的勝算和實力;想再次以8國、甚至10國、16國聯軍侵華的時候,這次各國并沒有馬上答應,一直拖著,讓4國聯盟氣的跳腳。
同時,在華夏和4國聯盟的這場大沖突,最為關注的就要屬德國、倭國這兩大法西斯勢力了。
當然了,至于意大利在連年的戰爭中,經濟瀕于崩潰,國家預算赤字高達870億里拉,收入只及支出的36,全國各地食品匱乏,黑市猖獗,民不聊生。軍隊也處于“崩潰狀態”,兵員嚴重缺乏,士氣低落。
早就在公元43年初開始與同盟國秘密接觸,并在年底的時候就已經投降了。
剩余的德國在蘇國戰場、大歐洲戰場和北非戰場等的失利,兵員、武器也損失嚴重。并且還讓同盟國聯軍攻入了德國境內,基本敗局已定。
而倭國更慘,在倭國本土肆虐的同時,連東京都被盟軍攻陷了,雖然倭軍還在反抗,可是后勁兒也不足了。
但是現在,華夏和4國聯盟的爭執,并發展到了大規模的動武。這讓德國與倭國重新看到了希望,尤其是華夏方面的強硬態度,還聯合了東南亞各小國組成的聰明——東盟,這個龐大勢力,足夠與4國聯盟一叫高下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德國還是倭國接到消息后,馬上就行動了起來,立刻就召開了高層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