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袁紹舉兵下
第一百七十章袁紹舉兵下
袁紹借用劉協的名義,擬定的詔書傳告天下之后,頓時引來渲染大筆。傻乎乎的文人士子們,大呼老天有眼,大漢正統得以傳續。各路諸侯則聞到了其中的意味,紛紛開始召集自己的文臣謀士,商討如何利用這個機會獲得好處。至于陳濤,在看到詔書之后,什么都沒說,直接將這件事情交給賈詡去辦。
如今的陳濤還每日躺在自己舒服的相國府中,享受著一眾美人們的精心伺候,別說是袁紹發個在他看來狗屁沒用的詔書,就算今天袁紹就舉兵出戰,他也要等袁紹打進洛陽時才會心不甘情不愿的下床逃跑吧。
“主公,吃葡萄。”小呂布白白嫩嫩的小手捏著一顆紫色的葡萄送到陳濤嘴邊。
“嗯,奉先真乖。”陳濤很滿意的贊揚一句,閉著眼睛享受。一顆下肚,張開嘴巴等著小呂布再送入口中,卻久久沒半點反應。睜開眼睛望向一旁本該放著水果的盤子,卻發現上面已經空空如也。
“奉先,怎么沒了?”陳濤瞪著正鼓著嘴巴,使勁把嘴里東西吞下去的小呂布。
“豬公,握步直到……(主公,我不知道)”小呂布捂著嘴巴勉強說道。
“過來,小丫頭,和你說過多少次了,要是再喊我‘豬公’就揍你。過來,保證不打死你!”陳濤雙眼一瞪,裝模作樣的揮舞著手臂。
“嘻嘻,我才不要,我去給主公找好吃的。”小呂布蹬蹬后退三步,脫離了陳濤的魔掌,一閃身就沖出了屋子。
“這丫頭。”陳濤無奈的搖搖頭,對一旁失笑的趙云說道:“子龍,青龍、朱雀、白虎三軍的整編都已經完成了吧?”
“先生請放心,三軍整編一月之前就已完成。按先生之意,十萬為一軍,青龍軍善于野戰,七萬騎兵三萬步卒。白虎朱雀二軍,則各有四萬騎兵六萬步卒。軍中甲胄也由民屯中的婦孺們巧手修復,武器等物則由工匠打磨一新。先生實施仁政,讓上萬軍中寒門子弟可以讀書識字,僅此一項,就讓軍中將士們心向先生。如今,換成是云在青龍軍中言主公不是,恐怕都有千萬士卒跳出來要與云搏殺一番。”趙云笑著回答。
“嗯,能夠軍心安定就是最好。糧草餉銀、軍屬安置方面子龍也要注意,切不可讓這些上陣殺敵,流血受傷的漢子們,回家還要流淚。”陳濤點點頭說道。
“云知曉,必不會讓先生失望。”趙云認真的說道。
自從洛河一事之后,陳濤越看趙云越向一個絕世美人。有時候,心癢難耐的陳濤,甚至想要再去摸摸那會突然“長”出來胸部,只可惜他屬于有賊心沒賊膽,一想到趙云幾乎無敵級的武力,最終只能去摸摸自己的鼻子。
“先生,可是有何事?為何一直盯著云?”趙云面帶一絲羞紅,疑惑的問道。
“咳咳。”干咳兩聲掩飾自己的失態,陳濤尷尬的說道:“無事無事,只是胡亂想些事情罷了。對了,子龍,去把文若和文和喊來吧。她們大概也想好要怎么辦了。”
“諾。先生稍待,云去去就來。”趙云快步走出門去,先吩咐護衛們去找小呂布,直到小呂布到來之后,她才往荀彧和賈詡商議的偏廳行去。
自從陳濤被馬超擄走之后,對他的護衛級別明顯更高。不管是什么地方,必然有大將跟隨身邊。甚至打算將來他出門時,由張飛、趙云、呂布、張繡、太史慈這五人中的兩人跟隨左右。
以前陳濤總還能找什么洛陽安寧之類的借口推搪,現在他在這方面已經徹底失去了發言權,只能任由荀彧等人安排。不過,美人在側可是一種享受,越來越喜歡這種享受的陳濤,自然也不會抗拒。
片刻之后,趙云領著荀彧和賈詡到來,幾人對陳濤行禮之后,荀彧開門見山的說道:“主公,袁紹假借陳留王之名傳召天下,將主公污成逆賊,著實可恨之極!彧和文和商議,我等可借詔書上并未有玉璽大印,假說陳留王并非真身,呵斥袁紹假借皇室之名,欲行謀逆之舉!”
陳濤聽完之后,想了一陣,輕輕搖頭說道:“若是如此,真讓天下人信了協兒并不在袁紹手上,那協兒對于袁紹就沒有任何用處。袁紹此人陰毒,濤恐她會對協兒不利。”
“嘻嘻,我就知道主公不會同意此策。”賈詡和荀彧對望一眼后,輕笑著說道。
“文和,你又來取笑濤。既已有策,那就趕緊如實說來吧。”陳濤見二人的神情,頓時明白過來,笑罵著說道。
“主公,此等口舌之爭,其實并未有什么實際意義。如今,百官以及皇室、玉璽皆在主公手上,而那陳留王落在袁紹手里也是不爭事實。袁紹想要有大義,不論我等如何反應,自然還是會將我等扣上反賊的帽子。而我等,自然也會用玉璽下詔天下,將袁紹說成叛逆。這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之事,實無需主公費心,文若必然能處置妥當。”賈詡淡然說道。
陳濤本來就沒將這事當成重要軍機,只不過是臨時起意才喚來二人詢問罷了。如今聽賈詡所言,更是連連點頭,就準備將此拋開。然而,賈詡接下來的一段話,卻讓他開始皺眉。
“主公,袁紹之所以會將陳留王擺到前臺上,恐怕是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和我等為敵。若是詡所料不差,陳留王登基之后,不出一月,必然有新帝的旨意下達,命袁紹統帥大軍征伐我等。我和文若皆認為,主公該抓緊軍事,以便迎敵!”賈詡沉聲說道。
“如今司隸改革已經出成效,今年民屯軍屯所產之糧,皆可供我大軍迎戰。只是,這才剛剛起步,絕對不能將戰火燒入司隸。若是袁紹膽敢犯境,必定要將其阻在虎牢關外。三年,最多三年之后,我軍兵強馬壯,四十萬將士可橫少天下。這三年中,絕不可讓袁紹進司隸一步!”陳濤斬釘截鐵的說道。
“主公英明!”賈詡和荀彧雙眼一亮,皆面露笑容,拱手對陳濤施禮。
五天之后,在府里已經修養了近一個月的陳濤,實在無聊到極點,便帶著趙云和呂布二人游走在洛陽的街面上。如今洛陽城中商賈如林,馬車如云,比之早些年漢靈帝在世時還要繁華數倍。大街小巷中的商鋪如雨后春筍般越來越多,塞外的獸皮,嶺南的藥草,東海的珍珠,西北的土產,但凡中原大地可見之物,皆可在洛陽城中尋覓。
一家名為清風居的沿街酒店中,兩個不到二十歲的漂亮女孩正爭奪著一罐酒水。
“奉孝,你都已經喝了半壇,這一壇該是我的了。”年紀看起來略微大一些,穿著青色長衫的秀美女子極度不滿的護住自己胸前的酒壇。
一旁大紅衣衫,眉眼彎彎,巧笑兮兮,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正半瞇著盯住那酒壇。或是因為酒水的關系,兩頰緋紅,更顯嬌媚。只見她偷偷伸手抓住酒壇的一邊,笑嘻嘻的說道:“志才姐姐,志才大人,可憐可憐小妹酒蟲發作,這一壇就讓給小妹吧。哎,也不知道那陳濤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連釀酒都會。這等烈酒,這等醇香,天下間也僅有洛陽的‘陳相酒’獨此一家吧。”
“不行不行,你叫忠娘娘都不行,沒得商量。”被稱為志才的女子護著酒壇不放。
“咦?那不是陳濤嗎?”奉孝忽然指著店外走過的一人,失聲驚呼出聲。
“哼,你當忠是三歲孩童嗎?如此拙劣之計,豈能騙過忠。”志才不為所動。
“哎,為何嘉說實話,志才就是不信呢。且回頭看。”奉孝甚至收回了本來握住酒壇的手,目光炯炯的盯向店外。
眼見奉孝說的認真,志才也不由的有些相信,略微回頭望去,發現路上行走的幾人當中,正是大漢相國陳濤。
出來閑逛的陳濤,雖然未穿官服,但一身裝飾也是華貴。小呂布和趙云分列兩旁,一路和他說說笑笑。而身后則跟著十名親衛,正不斷的打量周圍路人,想來是防備有人刺殺。
忽然間,一男一女兩個小家伙從旁邊的小巷里沖出。跑在前面的小男孩,正回頭朝身后追來的小女孩嬉笑,卻沒想到正好一頭撞上了陳濤。若不是陳濤反應也快,伸手就拉住這小家伙,恐怕定會摔倒。
旁邊賣菜的一名女子想來是這對孩童的親人,見兩個孩子撞上如此華貴衣衫的大人物,那下擺上還因為小家伙手上的黑泥留下兩個小手印,頓時嚇得面色蒼白,急步走過跪倒在陳濤面前大聲求饒。
“這位大姐且先起來說話,濤不怪就是了。”陳濤笑瞇瞇的對那位女子虛扶,但那女子卻依舊不肯起來,不住在地上磕頭。
“切,大姐姐,我家主公乃是相國陳濤,你何時見過主公為難你等平民?讓你起來就起來唄,磨蹭什么呀。”小呂布上去一把拽住那婦人的手臂,將她拉了起來。
聽聞對方竟然是相國大人,那女子已經驚得話都說不出來,只是傻傻的盯著陳濤。
知道自己與那婦人說話,也只會驚到她,陳濤便蹲下身子,輕輕拍打小男孩的衣褲,笑著說道:“路上馬車眾多,下次切記不可如此冒失跑出來哦。若是你做個乖孩子,哥哥給你錢錢買糖吃,可好?”
五六歲大的小孩子能懂什么,本來見母親下跪也嚇的不敢動彈,如今見陳濤和氣,又聽說有糖吃,立刻喜笑顏開連連答應,還要和陳濤勾手指定下誓約。
陳濤大樂,很認真的和小男孩勾手之后,問護衛要來銀錢,交給那小孩,這才放開這對可愛的姐弟,看他們開心的跑去買糖果。
陳濤所做的這一幕,自然都落入了就點中那對姐妹的眼里。只聽名為志才的青衫女子說道:“貴為大漢相國,平易近人,親民愛民確實是難得品質。只是,不知嚴防護身,若是那對孩童是刺客,恐怕早已身死,實為不智。”
一旁的紅衣女子奉孝卻大笑著說道:“志才言不由衷。我等皆是寒門,所遇高官顯貴,哪個能有這等氣度?若是志才心中無有投效之意,還會言及陳相的安危?哈哈,若是志才不愿前去投效,那嘉便去了。”說著紅衣女子便長身而起,竟似真的要追上陳濤。
“今天可真是難得,奉孝竟然不喝干酒壇,就要離去!”志才打趣道。
“非也非也。嘉已身無長物,此地只余美酒一壇,嘉留下也不過是能滿足一時。若是此刻嘉追去,投效陳相之后,還怕沒有美酒相伴?哈哈……”言畢之后,紅衣女子大步走出酒店。
志才一愣,戀戀不舍的看了一眼手中酒壇,知道拎著它可無法追上去之后,終于一咬牙,跳了起來大叫:“奉孝等忠。”說著大步追趕上去。
陳濤一路停停走走,不但看洛陽城中繁華,也讓小呂布可以放心去買她想吃的美食。
“先生,有兩名女子已經跟了我們一路。”陳濤再次停在一個面人攤子前時,趙云靠上來小聲說道。
“哦?”陳濤一愣,隨即向周圍望去,很快就發現在人群中的兩名女子。這二人青衫紅衣顯眼不說,容貌也是一等一的美女,想要不顯眼都難。
“先生可要云過去探探虛實?”趙云一雙電眼絲毫沒有轉開,死死盯著那兩名女子。
“不用,看起來她們準備過來了。”陳濤笑著放下手中的面人,望著那兩名女子說道。
遠處的兩名女子,果然如陳濤所言,已經徑直走了過來。
“奉孝,都是你說什么要找個能表現的機會,現在好了,被人懷疑是刺客了。”志才不滿的說道。
“是,是,都是嘉的錯。”奉孝嬉皮笑臉的回答,讓志才一陣無力。
很開兩人說笑著便走到陳濤面前十米左右的地方。為了安全起見,兩人不敢再過靠近,畢竟趙云和小呂布散發出來的氣息,讓她們明白,這已經是極限了。
“潁川郭嘉郭奉孝(潁川戲忠戲志才)參見相國大人。”兩人同時抱拳行禮。
“郭嘉?戲志才?”陳濤想了想之后,驚喜的問道:“你二人可識得荀彧荀文若?”
“嘻嘻,文若兄和我等一同求學,如何不識?嘉和志才正是聽聞文若在陳相麾下效力,這才想毛瑞自薦,投效陳相門下。”郭嘉十分灑脫的嬌笑起來。
“還需什么毛瑞自薦。你等不知,文若數次派人前往潁川尋找二位,只是每次都空手而回。兩位的才干,文若不聽在濤耳邊念叨,若是兩位不出現,恐怕濤永無寧日呀。”陳濤高興的上前,一把就抓住了郭嘉的小手,正想再去抓戲志才時,卻發現這青衫美人猶豫的退后了一步。
“呃……濤無意冒犯,只是一高興……”陳濤尷尬的松開郭嘉的小手。長久以來,在美女堆中打滾的陳濤,早已經沒什么男女大防的意識,因此今日才會當街“調戲美人”。
郭嘉雖然也是面色羞紅,但卻已經看出陳濤并非急色,笑著說道:“陳相切勿誤會,志才從小就怕生,嘻嘻。”
有郭嘉打圓場,原本有些尷尬的氣氛頓時輕松下來,與兩人閑談幾句之后,陳濤就迫不及待的要將二人帶回相國府。
“文若,文若,看濤把誰給帶來了。”陳濤剛走到荀彧平時辦公的偏廳門口,就開始大聲嚷嚷起來。
“主公?啊!奉孝,志才!”荀彧抬起頭,正好看到郭嘉和戲志才笑瞇瞇的站在門口。
急忙沖到兩人的身邊,荀彧抓起她們的手,神色激動的說道:“你們讓彧找的好苦呀!”
“嘻嘻,我等二人前年就已離開潁川游學各地,文若如何能找到我等。你看,今日我等不是找上門來,投效到荀大人麾下來了嘛。”郭嘉笑嘻嘻的說道。
“彧豈敢為你等上官,那是自找苦吃!”荀彧苦笑著搖搖頭,讓周圍眾人盡皆大笑。
荀彧放開二人,突然很正經的對陳濤一拜,隨即說道:“主公,戲忠有王佐之才,內政一道比彧強上百倍。郭嘉乃張良在世,軍政謀略,彧所識之人中無能出其右。得此二人,乃是主公之福,往主公重用之。”
“文若,這些話,你都已經和濤說了不下萬遍。”陳濤抬手將荀彧扶起,隨即正色對郭嘉、戲忠二人說道:“志才有內政之才,便領了相國府長史,協助文若處理政事。奉孝若是愿意,就先屈就相國府主簿,他日濤召集眾將,再拜奉孝為軍師。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郭嘉和戲忠二人見陳濤如此看重自己,哪里還會有什么不愿?當下喜滋滋的道謝,同時三拜九叩,改口稱呼陳濤為主公。
原本陳濤最為單薄的就是謀士,如今有了郭嘉和戲忠,再加上荀彧和賈詡,陳濤的謀士團頓時力量大增。
陳濤收了郭嘉和戲忠的時候,袁紹也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南皮城中舉行一個簡單的登基儀式。陳留王劉協,漢靈帝最后的骨血,登基為帝,號漢獻帝!
南皮雖然是冀州中有數的大城,但是也沒有皇帝的行宮。之前一年,為了隱瞞世人,袁紹也不可能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因為只能將自己的太守府讓了出來,暫時成了劉協的行宮。
對于劉協來說,這個皇帝不過是傀儡,除了能從小樓中走出,偶爾在太守府的花園里散散步之后,其他根本沒有任何區別。袁紹絕對不會讓劉協接觸任何人,對他的看管也是嚴密無比。只有在袁紹需要的時候,劉協才會被拉出來做個樣子,其他時間也不過就是被關在籠中的金絲雀。只是,不管袁紹要他做什么,劉協都會照辦,因為他堅信,自己的老師,曾經告訴他“大丈夫能屈能伸,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陳濤,一定能夠理解他的苦衷。劉協想的沒錯,陳濤根本就對他沒有半點怨恨。
然而,今日劉協卻第一次和袁紹正面交鋒。
“陛下,你真的不愿當眾宣讀?”袁紹上面逼近跪在桌案后,身穿龍袍的小劉協。
咬著嘴唇,劉協堅定的說道:“袁紹,你假借朕的名義,不管做什么,朕管不了,也不想管。但你要朕當眾宣讀,污老師為叛逆,消老師的封號,朕絕不會做。皇兄懦弱,被董賊挾持逼死丁刺史那一幕,朕終生不忘。若是朕也行此之事,豈能對得起老師多年的教導?袁紹,你休要白費力氣,朕就算是死也不會做!”
袁紹緊咬貝齒,居高臨下盯著跪坐的劉協,而后者毫不畏懼的瞪著她。最終袁紹憤恨的喊了一句:“好,好,好一出嚴師高徒的戲碼!”說完,她彎腰扯起桌案上攤著的黃絹圣旨,大步轉身離去。
在袁紹身影消失的時候,小劉協才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下癱坐下去,口中輕聲說道:“老師,小協兒能為你做的,也就僅有這些了……”
第二日清晨,從南皮四門中就有無數騎士飛奔而出,傳達劉協的“圣旨”。圣旨上歷數陳濤大罪三十余條,小罪上百條,除了沒說他是吃人肉,喝人血的變態惡魔之外,恐怕中原大地上,再也找不到比陳濤更奸邪惡毒的人。此外,尚有一封檄文便傳天下,以漢獻帝的名義,召集天下各路諸侯,出兵勤王,奪回洛陽司隸等地。
圣旨究竟是怎么回事,明眼人一目了然。然而,征召檄文卻完全不同。各路諸侯開始考慮,到底應該如何選邊站才能達到自己利益最大化。
西涼太守韓遂,第一個站出來力挺陳濤,自然是說袁紹顛倒黑白,斜坡漢獻帝云云,總之立場鮮明。隨后,益州牧劉焉也發表申明,雖然沒說什么重話,但還是表示袁紹應該將漢獻帝送回洛陽才是正理。漢中太守張魯因為緊鄰強大的陳濤,又有張濟帶著三萬兵馬坐鎮長安對他虎視眈眈,因此也只能裝出理解陳濤,并且譴責袁紹的姿態。然,除了這些人之外,天下各路諸侯卻是不約而同的選擇站到了袁紹的身后!
忠君愛國?相信漢獻帝的圣旨是真有其事?
千萬別把這些諸侯都看成是傻瓜。他們只知道一件事情,如今天下紛亂的局面,才是他們做土皇帝的機會。而陳濤太強,已經強到哪怕是幾家聯合起來也不是他的對手。不說其他,光是久經戰陣的十五萬并州、西涼鐵騎,就已經能夠掃平絕大多數諸侯那些可憐的地盤。因此,站到袁紹的身后,集結天下精銳,擊破陳濤,繼續過逍遙的土皇帝生活,這才是他們的目的!
一封封各地諸侯發來的效忠信不斷的通過各種渠道送到南皮,面對這種比想象中更好的局面,袁紹簡直做夢都要笑醒。不管怎么樣,投效的諸侯越多,那么聯軍的實力也就越強。最終,袁紹覺得出兵酸棗,一月之后會盟各路諸侯!
聞得消息之后,各路諸侯傾巢而出,多則五六萬,少則兩三萬,無數甲士不遠萬里,從天南海角匯聚到冀州地面。待到會盟日期時,到達的諸侯已經超過十五路。
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揚,長沙太守孫堅,南皮太守袁紹。
袁紹利用劉協這張牌,已經自己封了自己做大將軍,會盟之中,無人官職能超過她,自然是以她為首。待到各路諸侯抵達之后,登臺會盟,袁紹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廢話,擺足了盟主的威風之后,大宴全軍,差點讓負責各路兵馬糧草的冀州刺史韓馥哭出來。
各位諸侯雖然不像是袁紹那樣自己一個人就帶了十五萬大軍,但最少也有一兩萬人。積少成多,加在一起竟然已經超過六十萬!除了早些張角所發起的戰亂中,黃巾軍有過如此規模的大軍之外,大漢土地上還真是很能見到如此多的兵馬匯集。只不過,與黃巾軍不同,這六十多萬兵馬可都是各地的精銳。
坐在主位上的袁紹穿著一身光鮮的華麗服飾,舉起酒杯頻頻對各路諸侯敬酒,此刻的她真是感覺到通體舒暢,恍惚中甚至已經看到了陳濤跪在她面前,舔著她腳尖的畫面。然而,她卻不知道,在她召開宴會的時候,陳濤正在洛陽城中發布全軍總動員的將令。數十萬陳濤軍精銳已經集結完畢,在各自大將的帶領下,整戈待旦隨時準備給那些要來破壞他們美好生活的關東群雄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新筆趣閣